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锂盐凝胶复合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1
作者 郭宇翔 黄立强 +1 位作者 王刚 王宏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85-792,I0001,I0002,共10页
锂金属具有理论比容量高、还原电位低及储量高等优势,是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之一。然而,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与锂金属的不相容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开发了一种与锂金属负极相容性良好的凝胶复... 锂金属具有理论比容量高、还原电位低及储量高等优势,是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之一。然而,传统的液态电解质与锂金属的不相容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本研究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开发了一种与锂金属负极相容性良好的凝胶复合电解质(Gel Complex Electrolyte,GCE)。向该电解质中引入的双锂盐体系可与聚合物组分共同作用,拓宽了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5.26 V,商用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为3.92 V),并能够获得较高的离子电导率(30℃,1×10^(–3)S·cm^(–1))。锂金属负极表面的形貌表征及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双锂盐体系的作用下,GCE表现出对锂金属明显的保护效果,锂金属负极的体积效应及枝晶生长得到了明显抑制。同时,匹配商业磷酸铁锂(LiFePO4)正极材料组装的锂金属全电池也展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良好的倍率性能,在25℃下以0.2C(1C=0.67 mA·cm^(–2))的恒定电流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2.95%。研究表明,该GCE能有效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安全稳定性以及综合的电化学性能,有望提供一种普适化的准固态电解质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金属 原位聚合 凝胶复合电解质 电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PMMA-[BMIM]PF_6-非质子溶剂复合型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黄雪原 郭建平 +3 位作者 孙艳美 沈加春 陈小花 尹笃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33-837,849,共6页
采用烯类单体MMA在离子液体[BMIM]PF6和PC、DMC等形成的混合溶液中聚合,合成一系列PMMA-[BMIM]PF6-非质子溶剂复合型凝胶电解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BMIM]PF6)∶m(PC)=45∶55时,凝胶电解质PMMA-PC-[BMIM]PF6的室温电... 采用烯类单体MMA在离子液体[BMIM]PF6和PC、DMC等形成的混合溶液中聚合,合成一系列PMMA-[BMIM]PF6-非质子溶剂复合型凝胶电解质,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BMIM]PF6)∶m(PC)=45∶55时,凝胶电解质PMMA-PC-[BMIM]PF6的室温电导率值为3.44×10-3S/cm,当m([BMIM]PF6)∶m(DMC-PC)=35∶65时,PMMA-LiPF6-(PC-DMC)-[BMIM]PF6的室温电导率值为10.05×10-3S/cm,并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变化规律符合VTF方程。凝胶电解质热分解温度都在250℃以上,在80℃时热失重小于0.97%。锂离子的迁移数约为0.3。电化学窗口高达5.1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热稳定性 锂离子迁移数 电化学窗口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原位聚合制备有机累托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芳 马晓燕 +2 位作者 屈小红 张力玲 黄韵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9-712,共4页
通过自由基引发,以有机增塑剂为溶剂,用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出有机累托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organic-modified rectorite/poly(methyl methacrylate),OREC/PMM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el polymerel ectrolyte,GPE),研究了不同的分散工艺对纳... 通过自由基引发,以有机增塑剂为溶剂,用原位聚合的方式制备出有机累托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organic-modified rectorite/poly(methyl methacrylate),OREC/PMM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el polymerel ectrolyte,GPE),研究了不同的分散工艺对纳米GPE(nano-GPE,NGPE)膜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探讨NGPE的微观结构,并初步研究了NGPE膜的离子电导率(σ)和5%质量损失率对应的初始热分解温度(θi)。结果表明:OREC片层精细呈解离状,良好地分散在凝胶体系中。随OREC添加质量(下同)的增加,NGPE的σ及θi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OREC的添加量为5%时,具有较高的σ和θ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累托石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原位聚合
下载PDF
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琪 乔庆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7-30,共4页
以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为基体,通过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加入导电盐LiPF6、增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了高电导率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CGPE)。用红外光谱测试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结构,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CGPE的导电性能,用线... 以偏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为基体,通过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混,加入导电盐LiPF6、增塑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制备了高电导率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CGPE)。用红外光谱测试了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结构,用交流阻抗法测试了CGPE的导电性能,用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稳定性。测试了以CGPE为电解质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质量分数为20%时,CGPE电导率大于10-3S/cm,在4.65 V电化学窗口以下稳定。以磷酸亚铁锂为正极时,在0.1 C和0.2 C倍率下放电时,聚合物电解质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38 mAh/g和98.3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导电率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PVDF/PMMA复合凝胶电解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虎 龚 +6 位作者 李昕 张秀芹 郑一平 王礼祎 方赐恩 罗胜利 张宇群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共8页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复合,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碳酸丙烯脂(PC)作为增塑剂,三氟甲磺酸锂(Li CF3SO3)作为金属盐,制备了几种不同共混比例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CGPE).通过XRD、DSC和TG表征了所得复合聚... 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聚偏氟乙烯(PVDF)共混复合,以N-甲基吡咯烷酮(NMP)和碳酸丙烯脂(PC)作为增塑剂,三氟甲磺酸锂(Li CF3SO3)作为金属盐,制备了几种不同共混比例的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CGPE).通过XRD、DSC和TG表征了所得复合聚合物凝胶膜(CPGM)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CGPEs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窗口.结果表明:向PVDF中复合PMMA可有效地降低体系的结晶性;体系的热稳定性良好,在低于80℃条件下可以安全地用于电池器件;聚合物中PVDF与PMMA质量比为8∶2和9∶1时,合成的CGPEs电导率分别为6. 88×10^(-4)S/cm和5. 64×10^(-4)S/cm,电化学窗口分别为4. 62 V和5. 4 V,均高于纯PVDF凝胶电解质.体系结晶度的降低,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电化学性能的提高,使CGPE具有实用性能,有望用于柔性电解质和可穿戴电子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电解质 结晶性 离子电导率
下载PDF
CuO-海泡石/PMMA-PEG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泊宏 王昱豪 +1 位作者 赵晓梅 何平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1-26,共6页
通过沉淀法合成了CuO-海泡石,再经溶液浇注法得到不同含量CuO-海泡石掺杂的PMMA-PEG基复合凝胶电解质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电化学阻抗手段对复合凝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通过沉淀法合成了CuO-海泡石,再经溶液浇注法得到不同含量CuO-海泡石掺杂的PMMA-PEG基复合凝胶电解质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电化学阻抗手段对复合凝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聚合物膜表面呈多孔状,且CuO-海泡石在复合聚合物膜中实现了良好分散。随着CuO-海泡石含量增加,复合凝胶电解质膜的电导率增高,热稳定性也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导率 CuO-海泡石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复合聚电解质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Ⅰ.表面性能对凝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曾少娟 许园 +1 位作者 周洪峰 沈青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0-44,共5页
采用柱状灯芯技术(Column Wicking Technique)研究了三种不同阳离子的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钠、钙和镁)的表面性能,同时应用电导率测试法对聚丙烯酰胺(PAAM)/木质素磺酸盐聚电解质凝胶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 采用柱状灯芯技术(Column Wicking Technique)研究了三种不同阳离子的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磺酸钠、钙和镁)的表面性能,同时应用电导率测试法对聚丙烯酰胺(PAAM)/木质素磺酸盐聚电解质凝胶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钙具有最高的表面能,而木质素磺酸钠的表面能最低。结合对凝胶过程的研究进一步发现,相对于聚丙烯酰胺凝胶来说,加入木质素磺酸盐对聚电解质凝胶的体系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即木质素磺酸盐表面能大,则所形成的凝胶的电导率就小。上述结论也在实验过程得到了验证,根据手感可发现,在三种木质素磺酸盐中,加入木质素磺酸钙所形成的聚电解质凝胶具有较好的致密性和较高的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解质 聚丙烯酰胺 木质素磺酸盐 表面性能 电导率
下载PDF
复合聚电解质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Ⅱ.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钙凝胶的溶胀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曾少娟 汪云燕 沈青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7年第2期45-48,78,共5页
采用电导和称重两种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钙凝胶的溶胀行为及温度和pH的影响。与单一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胀行为比较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有利于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钙凝胶的溶胀,尤其是高于35℃后更... 采用电导和称重两种方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钙凝胶的溶胀行为及温度和pH的影响。与单一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相同条件下的溶胀行为比较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高有利于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钙凝胶的溶胀,尤其是高于35℃后更加明显。同时磺化木质素具有在酸性条件下助溶胀和在碱性条件下抑制溶胀的作用,其中pH 11是聚丙烯酰胺/木质素磺酸钙凝胶在酸碱溶液中溶胀的一个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解质 聚丙烯酰胺 木质素磺酸钙 溶胀行为
下载PDF
一种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插层磷酸锆复合凝胶电解质
9
作者 韩黎 王宁 +4 位作者 何泓材 孔德廷 陈海军 孙满龙 赵伟民 《纳米科技》 2011年第3期61-65,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插层磷酸锆复合凝胶电解质。磷酸锆通过插层反应使其层间距增大到2.04nm,然后加入到聚氧化乙烯(PEO)凝胶中得到复合凝胶电解质。插层磷酸锆的添加极大地提高了电解质在常温下的离子电导...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插层磷酸锆复合凝胶电解质。磷酸锆通过插层反应使其层间距增大到2.04nm,然后加入到聚氧化乙烯(PEO)凝胶中得到复合凝胶电解质。插层磷酸锆的添加极大地提高了电解质在常温下的离子电导率和离子扩散系数。由该凝胶电解质组装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获得了6.61%的光转化效率(AM1.5G100mw·cm^-2 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层磷酸锆 复合电解质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离子扩散系数 电导率
下载PDF
锂硫电池用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碳酸丙烯酯基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妍 金源 +4 位作者 郭永斌 柳晓燕 牛丽媛 沈长海 王康彦 《电池工业》 CAS 2019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碳酸丙烯酯(PPC)为聚合物基体,在聚合物中添加Li5.5La3Zr1.75Ta0.25O12(LLZTO)颗粒、并利用无纺布作为骨架来制备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CGPE)。当CGPE中的PVDF-HFP/PPC质量比为2∶1、LLZTO颗粒在聚...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聚碳酸丙烯酯(PPC)为聚合物基体,在聚合物中添加Li5.5La3Zr1.75Ta0.25O12(LLZTO)颗粒、并利用无纺布作为骨架来制备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CGPE)。当CGPE中的PVDF-HFP/PPC质量比为2∶1、LLZTO颗粒在聚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wt.%时,CGPE表现出3.5×10-4S cm-1的离子电导率。同时,CGPE膜中有无纺布做支撑,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在同样大小的拉伸强度下,CGPE的伸长量是商用隔膜的三倍,表现出良好的韧性。以该CGPE为电解质的锂硫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0.1C下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96mAh g-1,首次库伦效率高于液态电池,循环100次后仍有74%的容量剩余,容量保持率高于液态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 LLZTO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CGPE) 离子电导率 锂硫电池 容量保持率
下载PDF
原位聚合有机累托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英文)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芳 马晓燕 +2 位作者 屈小红 黄韵 王书会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66-1670,共5页
以有机增塑剂聚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PC)为聚合反应溶剂,通过自由基引发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累托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organic-modified rectorite /polymethyl methacrylate,OREC/PMMA)纳米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nanocompo... 以有机增塑剂聚碳酸丙烯酯(propylene carbonate,PC)为聚合反应溶剂,通过自由基引发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有机累托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organic-modified rectorite /polymethyl methacrylate,OREC/PMMA)纳米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nanocomposite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NGPE)。用交流阻抗法分析了凝胶电解质的电性能,并研究了温度对电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分析凝胶电解质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OREC/PMMA 组成的 NGPE 的本体阻抗值随 OREC 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 OREC 的添加质量为 5%时,NGPE 在不同温度下均具有最大的离子电导率(σ)。OREC 与 PC,PMMA 及锂盐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从结构的角度解释了 OREC添加提高体系σ的机理。添加 OREC 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体系的凝胶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导电机理 离子电导率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共混法制备硅酸镁锂/PAAS/KOH/H_2O凝胶电解质
12
作者 颜攀敦 桑商斌 +1 位作者 邓明周 伍秋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6-209,共4页
以硅酸镁锂(MLS)、聚丙烯酸钠(PAAS)及KOH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了MLS/PAAS/KOH/H2O复合无机碱性凝胶电解质。采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研究。室温时,制备的凝胶电解质具有与6 mol/L KOH溶液同一数量级的电导... 以硅酸镁锂(MLS)、聚丙烯酸钠(PAAS)及KOH为原料,采用共混法制备了MLS/PAAS/KOH/H2O复合无机碱性凝胶电解质。采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对样品进行研究。室温时,制备的凝胶电解质具有与6 mol/L KOH溶液同一数量级的电导率电化学稳定窗口约为1.6 V;以m(MLS)∶m(PAAS)∶m(KOH)∶m(H2O)=0.6∶1.0∶5.0∶15.0的MLS/PAAS/KOH/H2O凝胶电解质组装的MH/Ni电池,经250次1.0C恒流循环后,充放电效率仍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无机碱性电解质 共混法 电导率 MH/NI电池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鹏 李琳琳 +2 位作者 何丹农 吴宇平 清水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31,共7页
使用聚合物电解质可以避免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漏液问题,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并可实现电池的薄型化、轻便化和形状可变等优点.目前,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集中在凝胶型的复合和多孔聚合物电解质两大类.本文对各类凝胶聚合物电... 使用聚合物电解质可以避免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漏液问题,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和能量密度,并可实现电池的薄型化、轻便化和形状可变等优点.目前,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集中在凝胶型的复合和多孔聚合物电解质两大类.本文对各类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特点、功能及研究情况逐一进行了介绍,对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多孔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原文传递
高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1+x)V_3O_8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枝贤 韩坤明 +1 位作者 鲁道荣 陈先海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07年第4期15-18,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有机酸为络合剂制备正极材料Li1+xV3O8,并用自制的复合纳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装的扣式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和好的循环性能,正极材料Li1+xV3O8在2.2~4.2 V之间放电曲线中电压平台变的平坦,改变了通常情况下正极材料Li1+... 采用一种新型有机酸为络合剂制备正极材料Li1+xV3O8,并用自制的复合纳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组装的扣式电池具有高的比容量和好的循环性能,正极材料Li1+xV3O8在2.2~4.2 V之间放电曲线中电压平台变的平坦,改变了通常情况下正极材料Li1+xV3O8的放电曲线形状.实验表明,复合纳米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和新型络合剂制备的正极材料Li1+xV3O8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电池放电时的电压下降,使电池的容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Li1+xV3O8 复合纳米聚合物电解质 高比容量
下载PDF
Fast-ionic conductor Li_(2.64)(Sc_(0.9)Ti_(0.1))_(2)(PO_(4))_(3) doped PVDF-HFP hybrid gel-electrolyte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15
作者 WANG Zhen-yu LI Cong +5 位作者 HUANG Ying-de HE Zhen-jiang YAN Cheng MAO Jing DAI Ke-hua ZHENG Jun-cha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980-2990,共11页
With increasing demand on energy density of lithium-ion battery,wide electrochemical window and safety performance are the crucial request for next generation electrolyte.Gel-electrolyte as a pioneer for electrolyte s... With increasing demand on energy density of lithium-ion battery,wide electrochemical window and safety performance are the crucial request for next generation electrolyte.Gel-electrolyte as a pioneer for electrolyte solidization development aims to solve the safety and electrochemical window problems.However,low ionic conductivity and poor physical performance prohibit its further application.Herein,a fast-ionic conductor(Li_(2.64)(Sc_(0.9)Ti_(0.1))_(2)(PO_(4))_(3))(LSTP)was added i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PVDF-HFP)base gel-electrolyte to enhanc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ionic conductivity.Evidences reveal that LSTP was able to weaken interforce between polymer chains,which increased the ionic conductibility and decreased interface resistance during the cycling significantly.The obtained LiFePO_(4)/hybrid gel-electrolyte/Li-metal coin cell exhibited excellent rate capacity(145 mA·h/g at 1C,95 mA·h/g at 3C,28℃)which presented a potential that can be comparable with commercialized liquid electrolyte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ion battery hybrid gel-electrolyte fast-ionic conductor inorganic filler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