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和C结构域糖基化位点对凝血八因子的分泌及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杲光伟 李桂林 +1 位作者 黄家语 李大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共7页
在血液来源和血液制品安全隐患制约下,基因工程重组凝血八因子已开始替代天然八因子用以治疗血友病等病症,但目前高效表达重组八因子的方法在我国仍有技术瓶颈。该项目利用定点突变技术,通过PCR、质粒抽提、转染以及产物检测这四个步骤... 在血液来源和血液制品安全隐患制约下,基因工程重组凝血八因子已开始替代天然八因子用以治疗血友病等病症,但目前高效表达重组八因子的方法在我国仍有技术瓶颈。该项目利用定点突变技术,通过PCR、质粒抽提、转染以及产物检测这四个步骤来研究重组凝血八因子在A和C结构域添加糖基化位点对八因子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组八因子A结构域Bip结合位点外端增加糖基化位点能够促进八因子的细胞外分泌量,而在Bip结合位点内的突变则不但大大减少了八因子的胞外分泌也使八因子活性几乎全部丧失。与A结构域不同,在八因子C结构域增加糖基化位点的结果表明,无论在蛋白C结合区之内或之外增加糖基化位点不但不能大幅提高八因子的胞外分泌,也使八因子活性基本丧失。这些结果说明只有在A结构域外缘的非Bip结合区进行糖基化改造,才有可能提高八因子分泌并保持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 重组凝血八因子 糖基化 定点突变
原文传递
重组凝血八因子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艳荣 王丽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74-1682,共9页
从首个重组凝血八因子产品于1992年在美国上市以来,重组产品在血友病A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发达国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随着对蛋白结构、功能和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逐步改善重组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在提高产品安全性的同时... 从首个重组凝血八因子产品于1992年在美国上市以来,重组产品在血友病A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在发达国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随着对蛋白结构、功能和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逐步改善重组蛋白的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在提高产品安全性的同时,满足患者用药的方便性和依从性。本篇综述概述了重组凝血八因子相关产品的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A 重组凝血八因子 分子结构 生产工艺
原文传递
人类凝血第八因子转基因乳山羊的培育
3
作者 秦春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人类因子 转基因 乳山羊 培育
下载PDF
前肽缺失vWF促进细胞分泌蛋白质剪接的L303E/F309S突变体凝血第八因子
4
作者 朱甫祥 刘泽隆 +2 位作者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88-991,共4页
该文旨在探索前肽缺失的von Willebrand因子(vWF-ΔPro)对蛋白质剪接的L303E/F309S突变体凝血第八因子(FVIII)分泌的影响。将vWF-ΔPro基因与蛋白内含子融合的FVIII重链和轻链基因共转HEK293细胞。结果显示,转vWF-ΔPro细胞的剪接蛋白FV... 该文旨在探索前肽缺失的von Willebrand因子(vWF-ΔPro)对蛋白质剪接的L303E/F309S突变体凝血第八因子(FVIII)分泌的影响。将vWF-ΔPro基因与蛋白内含子融合的FVIII重链和轻链基因共转HEK293细胞。结果显示,转vWF-ΔPro细胞的剪接蛋白FVIII分泌量和活性分别为(196±27)ng/mL和(1.39±0.31)IU/mL,明显高于对照细胞的(116±24)ng/mL和(0.91±0.18)IU/mL。表明vWF-ΔPro可提高剪接的L303E/F309S突变体FVIII蛋白分泌量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WF 因子 蛋白质剪接 分泌
原文传递
增强的蛋白质反式剪接作用提高肝脏靶向双载体凝血第八因子转基因小鼠的血浆凝血活性
5
作者 朱甫祥 刘泽隆 +3 位作者 王笑蕾 缪静 屈慧鸽 迟晓艳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8-303,共6页
基于蛋白质反式剪接的双载体转凝血第八因子(FⅧ)基因受到剪接效率低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增强蛋白质剪接元件蛋白内含子(intein)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提高小鼠体内双载体转FⅧ基因后血浆剪接FⅧ蛋白的分泌量和... 基于蛋白质反式剪接的双载体转凝血第八因子(FⅧ)基因受到剪接效率低的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增强蛋白质剪接元件蛋白内含子(intein)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提高小鼠体内双载体转FⅧ基因后血浆剪接FⅧ蛋白的分泌量和凝血活性.近期培养细胞水平证明,FⅧ重链和轻链分别进行Cys点突变(Met226Cys和Asp1828Cys)后,可形成链间二硫键,并提高蛋白质剪接效率产生更多的FⅧ蛋白.在此基础上,将蛋白内含子融合到含Cys点突变的人FⅧ重链和轻链基因,构建一对表达载体,门静脉注射C57BL/6小鼠进行肝脏靶向转基因.48h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浆中分泌的人FⅧ蛋白量和由其所产生的凝血活性,结果显示FⅧ重链抗原分泌量为(442±151)ng/mL,凝血活性为(1.46±0.37)IU/mL,接近于单载体转FⅧ基因产生的血浆凝血活性((1.79±0.59)IU/mL),明显高于双载体转FⅧ基因对照小鼠血浆的重链分泌量((305±103)ng/mL)和血浆凝血活性((0.85±0.23)IU/mL).结果表明,链间二硫键交联可通过改善蛋白质反式剪接效率提高双载体转FⅧ基因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蛋白质反式剪接 双载体转基因 活性
原文传递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磷酸鞘氨醇受体鉴定及其应用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梁云 罗光华 +6 位作者 刘宏 喻妙梅 王敏 刘洪尧 黄波 徐宁 张晓膺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62-664,809-810,共3页
目的鉴定人脐静脉内皮融合细胞株EA.hy926 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RL-1730 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亚型和胞浆中C-myc 及His 标签蛋白的表达情况,为研究载脂蛋白M(ApoM)-1-磷酸鞘氨醇轴(ApoMS1P轴)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体外... 目的鉴定人脐静脉内皮融合细胞株EA.hy926 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CRL-1730 1-磷酸鞘氨醇受体(S1PR)亚型和胞浆中C-myc 及His 标签蛋白的表达情况,为研究载脂蛋白M(ApoM)-1-磷酸鞘氨醇轴(ApoMS1P轴)的功能提供参考.方法体外培养EA.hy926 及CRL-1730 至细胞密度达到60%~70%时,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内皮细胞标志凝血八因子(FⅧ)、ApoM、S1PR1-S1PR5、C-myc 和His 标签蛋白.结果(1)两种细胞均表达FⅧ和ApoM,FⅧ在CRL-1730 中呈散在颗粒状分布,在EA.hy926 中呈均匀分布.(2)两种细胞均主要表达S1PR1,少量表达S1PR2 和S1PR3,不表达S1PR4 和S1PR5.(3)两种细胞胞浆中均有C-myc 和His 标签蛋白的表达.结论两种细胞都具有内皮细胞的特性;因其自身表达ApoM、C-myc 和His 标签蛋白,在应用这两种细胞研究ApoM-S1P 轴的功能时,不适合选用带有C-myc 和(或)His 标签的重组ApoM 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1-磷酸鞘氨醇受体 载脂蛋白M 凝血八因子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His标签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