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梅志忠 彭兰芬 +5 位作者 万晓华 邵发保 方浩威 余映丽 陈建军 林菡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1期59-60,7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早期检测的意义以及脑出血后止凝血状态变化与继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脑出血患者... 目的探讨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早期检测的意义以及脑出血后止凝血状态变化与继发脑梗死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继发脑梗死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脑出血患者为脑出血对照组,2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脑出血患者在继发脑梗死前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血浆内皮素(ET-1)、P选择素(P-S)、蛋白C(PC)、D-二聚体(D-D)值。结果脑出血继发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FIB分别为3.96±1.53/2.77±0.68、2.86±0.44(均P<0.05);P-S分别为22.4±4.07、17.98±3.69、14.96±2.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C分别为3.24±1.25、5.70±1.52、6.56±1.64(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对早期预测和诊断继发脑梗死以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以FIB、P-C、P-S三个指标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脑梗死 凝血分子标志物 脑出
下载PDF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并发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昌达 段荣 赖长城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患儿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经血栓与止血国际协会(ISTH)评分法评定疑似DIC的58例感... 目的探讨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患儿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经血栓与止血国际协会(ISTH)评分法评定疑似DIC的5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A组)的TM、F1+2、D-D;用常规方法检测了58例患儿的血小板(BP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58例中有10例发展为ISTH评分法评定的DIC。将其分为未转为DIC(B组)和转为DIC(C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在DIC疑似阶段的TM、F1+2、D-D、BPC、PT、Fg、FDP及ISTH评分。结果(1)在C组TM、F1+2与B组及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D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PC、PT、Fg、FDP及ISTH评分在B组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在C组中TM、F1+2异常率分别为90%、80%,而B组分别为0%、8%。B组与C组比较D-D、BPC、PT、Fg、FDP异常率无差异。(3)C组10例病例在DIC疑似阶段与确诊阶段D-D比较,在确诊阶段明显升高(P<0.05),而TM、F1+2无差异。结论TM、F1+2有助于儿童感染性疾病并发DIC的早期诊断,且特异性、敏感性较高,D-D动态观察有助于DIC的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感染性疾病 凝血分子标志物 弥散性管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卢文 郝丽 司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82-684,共3页
目的:观察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 S)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25人,年龄(25.6±6.50)岁。患者组45人,年龄(29.87±10.87)岁。分别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D二聚体(D-D im er)、抗... 目的:观察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 S)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25人,年龄(25.6±6.50)岁。患者组45人,年龄(29.87±10.87)岁。分别检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D二聚体(D-D im er)、抗凝血酶Ⅲ(A TⅢ)、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1)两组观察对象PT、A PTT无明显改变(P>0.05)。N S患者vW F、D-D im er、FI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 T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2)以血白蛋白(A IB)、24h尿蛋白(24H PR)、血胆固醇(C H)、血甘油三酯(TG)、血小板(PLT)为对象,观察止凝血指标与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vW F分别与C H、TG呈显著正相关(P<0.01及P<0.05)。A TⅢ与A IB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24H PR呈显著负相关(P<0.01)。D二聚体与所有单因素之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vW F、A TⅢ、D二聚体分别从血管内皮细胞、抗凝、纤溶系统等不同角度反映了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测定方法简便、性质稳定、结果可靠,是反映N S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价值 管性友病因子 活化部分活酶时间 肾病综合征(NS) 凝血分子标志物 甘油三酯(TG) D-DIMER D二聚体 酶原时间 24h尿蛋白 管内皮细胞 酶Ⅲ 纤维蛋白原 正常对照组 指标 液流变学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手术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永福 劳建新 +3 位作者 刘文兴 王琼 李煜 金宇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对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正常孕妇分娩前后的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于术前、术后12h、术后36h三个时点抽取前臂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对3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正常孕妇分娩前后的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于术前、术后12h、术后36h三个时点抽取前臂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D-二聚体,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抗凝血酶活性。结果两组产妇术前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D-二聚体、抗凝血酶活性有显著差异(P<0.01);剖宫产术后两组P-选择素、凝血酶原片段1+2、D-二聚体含量逐渐下降,抗凝血酶活性逐渐升高,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术后P-选择素、D-二聚体含量与正常孕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术期存在高凝状态,虽然术后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需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子痫前期 凝血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春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1002-1004,共3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被认为处于一种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因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或血栓并发症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止凝血因子标志物的高低分析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娠期高...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常被认为处于一种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因而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或血栓并发症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止凝血因子标志物的高低分析其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体内止凝血功能的异常状态,以便对临床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预后做出及早的判断,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压疾病 凝血分子标志物 水平变化 患者 妊娠高压综合征 栓前状态 栓并发症
下载PDF
葛根素对脓毒症大鼠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袁修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2-1662,共1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Ps)的变化及葛根素(Puerarin,Pue)对该变化的影响. 方法: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葛根素治疗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大鼠血浆凝血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Ps)的变化及葛根素(Puerarin,Pue)对该变化的影响. 方法:6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葛根素治疗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分别于CLP后2、8、16小时尾静脉采血,ELISA法检测血浆F1+2、DD、TM和Ps含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分子标志物 大鼠 脓毒症 葛根素 ELISA法检测 酶调节蛋白 水平 酶原片段 盲肠结扎穿孔
下载PDF
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梁昌达 段荣 +1 位作者 郭凡 曾毓华 《中国小儿血液》 2004年第5期193-196,共4页
目的 了解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不同类型 ,不同出血程度的儿童急性白血病 (AL)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了 56例初诊AL患儿血浆中的凝血酶调节蛋白 (TM)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SFMC) ,D-二聚体 (D ... 目的 了解三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不同类型 ,不同出血程度的儿童急性白血病 (AL)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方法检测了 56例初诊AL患儿血浆中的凝血酶调节蛋白 (TM)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SFMC) ,D-二聚体 (D -D)含量 ,并用常规方法检测了 56例AL患儿的血小板 (BPC)、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鱼精蛋白副凝试验( 3P)及纤维蛋白原定量 (Fg)。结果  56例AL患儿的SFMC、D -D均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的均值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NLL)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比较 ,ANLL患儿组的SFMC、D -D的血浆含量显著高于ALL组。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 (HLAL)与其它初诊时白细胞数低于 1 0 0× 1 0 9/L的AL患儿比较 ,TM、SFMC、D -D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无出血组与正常对照比较 ,SFMC、D -D及BPC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其它项目无显著差异 ,轻度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 ,BPC减低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而其它项目无显著差异 ,重度出血组与轻度出血组相比较 ,TM、SFMC、D -D、3P试验、Fg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1、儿童AL患儿存在不同程度凝血、纤溶紊乱 ,以HLAL患儿最严重。 2、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白 凝血分子标志物 检测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分析
8
作者 万楚成 夏云金 +3 位作者 章正华 刘瑜 张霞 胡明均 《微循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55-56,共2页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blastic Leukemia,APL)患者出血严重,除血小板减少外,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所致的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亦是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和...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blastic Leukemia,APL)患者出血严重,除血小板减少外,由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所致的止血和凝血功能障碍亦是重要因素之一,并且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已有报道认为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前DIC(pre-DIC)的诊断。为探讨APL患者止血凝血异常情况,自1998年1月~2004年6月,我们检测了46例AP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止血和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凝血分子标志物 病患者 检测分析 INTRAVASCULAR 弥散性管内 分子标志物检测 功能障碍 治疗前后
下载PDF
健康儿童四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随年龄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梁昌达 段荣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609-610,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四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血浆含量是否随年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了87例不同年龄健康儿童的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D-二聚体(D-D)的血浆含量。结...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健康儿童四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血浆含量是否随年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了87例不同年龄健康儿童的凝血酶调节蛋白(TM)、凝血酶原片段1+2(F1+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D-二聚体(D-D)的血浆含量。结果各年龄段四种止凝分子标志物血浆含量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儿童的TM、F1+2、SFMC、D-D的血浆含量不随年龄变化出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凝血分子标志物 酶调节蛋白 酶原片段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D-二聚体
下载PDF
部分凝血分子标志物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10
作者 田勇 李进 +1 位作者 刘艳晓 王俊宏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部分凝血分子标志物抗凝血酶Ⅲ(AT-Ⅲ:A)、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 目的:探讨研究部分凝血分子标志物抗凝血酶Ⅲ(AT-Ⅲ:A)、P选择素(P-select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依据是否合并微血管并发症再分为两组,未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为研究1组,合并微血管并发症的为研究2组,每组各30例。再选取同期来进行健康体格检查的人群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2组治疗前的血浆P-selectin及血浆vWF:Ag均显著高于研究1组及对照组(P均<0.05);研究2组治疗前的血浆AT-Ⅲ水平显著低于研究1组及对照组(P均<0.05)。研究2组治疗后的血浆P-selectin及血浆vWF:Ag与研究1组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2组治疗后的血浆AT-Ⅲ水平与研究1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凝血分子指标AT-Ⅲ:A、P-selectin、vWF:Ag水平异常跟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整个发生及发展都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对其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其变化对临床中治疗及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管并发症 凝血分子 管性友病因子抗原 P选择素 酶Ⅲ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分析与检验学研究
11
作者 方志军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A02期2120-2120,共1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为2型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12月,医院门诊接待的2型糖尿病(n=50)、健康成人(n=50)入组,采集肘部静脉血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vWF、GMP-140、F...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为2型糖尿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月~12月,医院门诊接待的2型糖尿病(n=50)、健康成人(n=50)入组,采集肘部静脉血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vWF、GMP-140、F1+2、TFPI高于对照组,TAF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2型糖尿病病对象,其中34例并发视网膜不病变,有视网膜对象vWF、GMP-140、F1+2、TFPI高于无消化道功能障碍的对象,TAFI低于无消化道功能障碍的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都普遍上升;指标上升与消化道功能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凝血分子标志物 检测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部分凝血分子标志物的观察
12
作者 白岚 郭海枫 李巍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65-366,共2页
冠心病(CHD)和脑血栓在中、老年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笔者检测95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探讨其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性心脑管病 患者 凝血分子标志物 脑缺 心肌缺 VONWILLEBRAND因子 冠心病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坚 曾雪 李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3558-3559,共2页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将全部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n=29)、中期组(n=37)和晚期组(n=21),并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体检的健... 目的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7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将全部患者按病程分为早期组(n=29)、中期组(n=37)和晚期组(n=21),并随机选择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析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差异,比较三组患者常规出凝血指标、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常规出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大多有显著性差异,但指标变动规律复杂或无显著性;三组患者与对照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随病程进展呈规律变动。常规出凝血指标平均阳性检出率为59.53%,出凝血分子标志物平均阳性检出率为96.72%,且TAT和D-D三组阳性检出率均达到100%。结论出凝血标志物在DIC检测中不受凝血因子消耗的影响。血浆含量可随病程进展变动,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管内 凝血分子标志物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坤 王晓飞 徐成伟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7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TM、ET-1、P-selection、D-Dimer测定、PC活性以发色底物法测定。结果脑梗死组TM、E... 目的探讨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TM、ET-1、P-selection、D-Dimer测定、PC活性以发色底物法测定。结果脑梗死组TM、ET-1、P-selectio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脑出血组PC活性及D-Dimer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TM、ET-1含量增高提示脑梗死患者有较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P-selection含量增高则提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被激活,为临床抗血小板聚集及保护血管内皮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高水平的PC和D-Dimer则说明脑出血患者存在抗凝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不同时期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雅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第29期169-171,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程差异分为早期组和... 目的通过对不同时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其对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病程差异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各5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于3组研究对象体内出凝血指标与出凝血分子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进行记录与比较。结果早期组和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晚期组各项标志物水平均高于早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组与晚期组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早期组与晚期组各项出凝血分子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凝血分子标志物不受凝血因子变化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有利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管内 凝血分子标志物 检测价值 阳性检出率
下载PDF
观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16
作者 张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年第19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行肿瘤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肿瘤检测结果分为恶性肿瘤组(n=29)和良性肿瘤组(n=33)。另选择30例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 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妇科行肿瘤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肿瘤检测结果分为恶性肿瘤组(n=29)和良性肿瘤组(n=33)。另选择30例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P选择素(GMP-140)、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和抗凝血酶(AT)水平。比较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分析比较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患者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术后3 d和术后7 d四个时间点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术前3 d的vWF、GMP-140、TAT水平逐渐升高,均高于对照组,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术后7 d的vWF、GMP-140、TAT水平均低于术前,AT水平高于术前,术前和术后7 d的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明显(P〈0.05)。术前、术后1 h、术后24 h、术后3 d恶性肿瘤组患者vWF、GMP-140和TAT均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AT水平低于良性肿瘤组,两组患者的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显著(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vWF、GMP-140、TAT和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的凝血分子水平逐渐升高,术后7d渐渐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凝血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DIC患者测定凝血分子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17
作者 尹成娟 宋长广 白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3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在DIC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5年在本院临床治疗中怀疑有出血倾向,且证实存在DIC的各类疾病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60例无出血性、凝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的同期住院产妇、手术等患者作为病例... 目的:探讨血清中凝血分子标志物水平变化在DIC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5年在本院临床治疗中怀疑有出血倾向,且证实存在DIC的各类疾病患者62例作为病例组。60例无出血性、凝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的同期住院产妇、手术等患者作为病例观察组。50例健康查体各项指标均无异常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3组血清TM、F_(1+2)、β-TG、D-二聚体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v WF含量。结果:病例组早期DIC患者血清TM、F_(1+2)、β-TG、D-二聚体、v WF含量显著高于病例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着DIC的发展而逐步升高。结论:血清中凝血分子标志物含量变化,可作为DIC早期预测、诊断的重要指标,动态监测DIC病情发展情况、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管内 凝血分子标志物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监测在急性白血病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方 王学锋 +2 位作者 璩斌 黄霞萍 王鸿利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 (AL)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探索其在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82例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尿激酶型纤溶酶原...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 (AL)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以探索其在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82例AL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酶 抗凝血酶复合物 (TAT)、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 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 PAR)、纤溶酶 抗纤溶酶复合物 (PAP)。结果 治疗前 ,AL患者TF、TAT、u PA、u PAR显著增高。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患者TFPI、PAP值异常增高。治疗后 ,TF、TAT在AML患者中维持高水平 ;u PA、u PAR在未缓解者持续增高 ;出血严重者PAP、u PA显著升高。结论 不同类型AL患者的止凝血功能异常存在差异 ,可随病情好转逐渐改善。TF、TAT、PAP有助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 ;u PA、u PAR可作为部分AML预后判断的指标。严重出血者需联合应用抗纤溶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 致活酶 纤维蛋白溶解 分子 凝血分子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其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秦祥德 杨春云 +4 位作者 张媛 倪一虹 于超 冯晓丽 徐成伟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58,63,共5页
目的探讨骨折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活性的影响及其与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糖尿病骨折组,n=90)、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90)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均有可比性的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n=90... 目的探讨骨折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活性的影响及其与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糖尿病骨折组,n=90)、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90)及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均有可比性的健康人群(正常对照组,n=90)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血小板膜颗粒糖蛋白140(GMP-140)、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及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等含量或活性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糖尿病骨折组Fib、D-dimer、v WF、GM P-140、F1+2和TAFI的测定值分别为(5.3±1.4)g/L、(1 350.1±88.3)ng/m L、(161.9±6.6)IU/d L、(21.8±2.5)μg/L、(1.6±0.5)nmol/L、(30.5±3.8)μg/m L;糖尿病组的相应测定值分别为(4.1±1.2)g/L、(880.5±35.6)ng/m L、(123.6±5.5)IU/d L、(18.9±2.3)μg/L、(1.3±0.3)nmol/L、(28.3±2.9)μg/m L,正常对照组的相应测定值分别为(2.5±0.6)g/L、(145.7±22.5)ng/m L、(96.8±4.5)IU/d L、(13.8±2.1)μg/L、(0.8±0.2)nmol/L、(26.4±2.5)μg/m L,糖尿病骨折组和糖尿病组的测定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F=141.70、10 396.17、3 072.95、277.67、116.05、39.06,P<0.001),且糖尿病骨折组较糖尿病组显著增高(18.5±2.7);糖尿病骨折组和糖尿病组的血浆TFPI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6.2±1.3,17.3±2.1,18.5±2.7,U/m L),且糖尿病骨折组较糖尿病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68,P<0.001)。结论骨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的凝血活性增强,高凝状态加剧,进而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骨折 凝血分子标志物 栓形成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患者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姜文清 曹雁阁 刘成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将 4 5例心脏病患者分成房颤组 (n =2 1)与非房颤组 (n =2 4 ) ,另选 2 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 目的 :观察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血浆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是否并发房颤将 4 5例心脏病患者分成房颤组 (n =2 1)与非房颤组 (n =2 4 ) ,另选 2 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浆α 颗粒膜蛋白、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Ⅲ和D 二聚体含量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房颤组与非房颤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P <0 .0 5 ) ,两者之间比较部分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房颤患者处于血栓前状态 ,其体内存在多种促凝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von WILLEBRAND因子 P-选择素 纤维蛋白原 酶Ⅲ D-二聚体 凝血分子标志物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