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组织因子水平对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陈慧 王灿灿 李博 《癌症进展》 2023年第7期785-78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组织因子(TF)水平与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及对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肺癌患者和8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肺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组织因子(TF)水平与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关系及对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0例肺癌患者和8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肺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YFRA21-1、NSE、TF水平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依据是否继发肺栓塞,比较栓塞和未栓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NSE、TF水平。血清CYFRA21-1、NSE、TF水平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YFRA21-1、NSE、TF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YFRA21-1、NSE、TF、血小板计数、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80例肺癌患者中,发生肺栓塞16例,未发生肺栓塞64例,发生肺栓塞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NSE、TF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肺栓塞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NSE、TF水平与血小板计数、PT、D-D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CYFRA21-1、NSE、TF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AUC为0.847(95%CI:0.749~0.918),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CYFRA21-1、NSE、TF水平在肺癌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且与凝血因子D-D、PT、血小板计数均呈正相关,CYFRA21-1、NSE、TF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组织因子 功能
下载PDF
凝血因子VII在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贞琼 王玉梅 +1 位作者 刘建社 邓安国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13,共3页
为了探讨凝血因子VII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检测了2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激活的因子VII水平(FVIIa)、血浆因子VII活性(FVIIc),血浆因子VII酶原激活(FVIIAg)水平,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 为了探讨凝血因子VII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检测了2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激活的因子VII水平(FVIIa)、血浆因子VII活性(FVIIc),血浆因子VII酶原激活(FVIIAg)水平,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并与26例健康人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激活的因子VII水平(FVIIa),血浆因子VII活性(FVIIc).血浆因子VII酶原激活(FVII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且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的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凝血因子VII异常可能是肾病综合征惠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的潜在因素,如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调控因子VII水平及活性,可能有助于缓解其高凝状态,减少其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因子vii 栓栓塞性疾病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一例报道
3
作者 赵伟 孙志群 +2 位作者 张立明 尹延娥 刘欣 《亚洲儿科病例研究》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发现的1例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发现皮肤出血点,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送检凝血因子VII:C 0....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发现的1例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发现皮肤出血点,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送检凝血因子VII:C 0.5%,提示凝血因子VII缺乏症,送检其父母、姐姐的凝血因子VII C分别为:28.5%、31.0%、和25.2%,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经反复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新生儿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治疗效果不满意,应及时完善凝血因子检查,以避免漏诊、误诊,延误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先天性因子vii缺乏 新生儿出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凝血因子Ⅸ基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毕作木 华宝来 +3 位作者 杨仁池 王鸿艳 武文杰 钱林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为探讨中国人群中凝血因子Ⅸ ( FⅨ )基因SalⅠ ,NruⅠ和MseⅠ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以三代内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汉族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 FⅨ基因内含子 1第 192位以及 5′端 - 793... 为探讨中国人群中凝血因子Ⅸ ( FⅨ )基因SalⅠ ,NruⅠ和MseⅠ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 ,以三代内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正常汉族人为研究对象 ,对其 FⅨ基因内含子 1第 192位以及 5′端 - 793位核苷酸A和G的频率和 5′端 - 6 98位核苷酸T和C的频率进行了分析 ,其中对FⅨ - 192共分析了 2 14条X染色体 ,对 FⅨ - 793共分析了 2 10条X染色体 ,对 FⅨ - 6 98共分析了 2 0 6条X染色体。结果表明 :FⅨ基因内含子 1第 192位A和G的频率分别为 0 .878和 0 .12 2 ,杂合体频率为 0 .2 13;- 793位核苷酸A和G的频率分别为 0 .5 5 2和 0 .4 4 8,杂合体频率为 0 .4 94 ;FⅨ - 6 98位核苷酸T和C的频率分别为 0 .311和 0 .6 89,杂合体频率为 0 .4 2 9。结论提示 :FⅨ基因Sal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汉族人 因子Ⅸ基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友病B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妊娠合并遗传性凝血因子VII缺乏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芮冰 张蔓莉 +2 位作者 叶明侠 王成彬 卢彦平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4期242-243,共2页
患者女,汉族,23岁,孕4产1,末次月经2013年4月3日,预产期2014年1月10日。因孕39周见红伴不规律宫缩,瘢痕子宫,2014年1月4日在当地医院行术前检查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41.4秒(11~15秒),国际标准化比值3.45,建议... 患者女,汉族,23岁,孕4产1,末次月经2013年4月3日,预产期2014年1月10日。因孕39周见红伴不规律宫缩,瘢痕子宫,2014年1月4日在当地医院行术前检查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41.4秒(11~15秒),国际标准化比值3.45,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遂转诊到保定市医院,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于2014年1月5日转入本院。追问病史,患者无牙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瘀点瘀斑等其他出血情况。既往月经量正常,无肝炎、结核、肾炎等疾病,无抗凝药物摄入史,无误服鼠药史,无输血史。2009年剖宫产1子,体健,当时患者凝血功能不详,术中出血情况不详,但未输血。父母健在,非近亲结婚,家族成员否认遗传性疾病家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遗传性 vii
下载PDF
华南汉族健康者凝血因子VII R353Q基因型的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志军 柏承文 +4 位作者 王水云 甘美连 黄璐璐 朱莹 林秀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007-1008,共2页
目的观察凝血因子VII(coagulationf actor VII,FVII)R353Q基因多态性在华南汉族健康者人群中的分布。方法提取华南汉族60名正常健康者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人群的FVII R353Q... 目的观察凝血因子VII(coagulationf actor VII,FVII)R353Q基因多态性在华南汉族健康者人群中的分布。方法提取华南汉族60名正常健康者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人群的FVII R353Q基因型。结果华南汉族人群FVII基因R353Q具3种基因型(RR,RQ,QQ),FVII等位基因R、Q基因频率在人群中分别为90.9%,9.1%。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华南汉族健康人群凝血因子VII基因R353Q多态具3种基因型(RR,RQ,QQ),R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明显高于Q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vii 基因多态性 华南汉族 健康人群
下载PDF
美国FDA批准Sevenfact(重组凝血因子VIIa-jncw)治疗伴抑制物血友病A和血友病B
7
作者 夏训明(编译)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270-270,共1页
2020年4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Sevenfact(重组凝血因子VIIa-jncw)用于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治疗伴抑制物血友病A和伴抑制物血友病B。Sevenfact的有效成分重组凝血因子VIIa-jncw来源于转基因兔子。血友病A和血友病B均为... 2020年4月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Sevenfact(重组凝血因子VIIa-jncw)用于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治疗伴抑制物血友病A和伴抑制物血友病B。Sevenfact的有效成分重组凝血因子VIIa-jncw来源于转基因兔子。血友病A和血友病B均为先天性疾病,其原因是患者体内分别缺乏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血友病患者如果伴有抑制物的话可能会对因子替代治疗药物无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友病B 友病患者 友病A 因子vii 先天性疾病 抑制物 因子 因子
下载PDF
华南汉族心肌梗死患者凝血因子VII R353Q基因型的检测
8
作者 黄志军 王水云 +5 位作者 甘美连 李体远 朱莹 林秀华 黄璐璐 柏承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5-1577,共3页
目的观察凝血因子II(CFVII)R353Q基因多态性在华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心肌梗死MI患者的关系。方法提取华南汉族78例心肌梗死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人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 目的观察凝血因子II(CFVII)R353Q基因多态性在华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心肌梗死MI患者的关系。方法提取华南汉族78例心肌梗死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人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上述人群的CFVII R353Q基因型,分析正常人群及心肌梗死者基因型频率的不同。结果华南汉族人群凝血因子CFVII基因R353Q多态具3种基因型(RR,RQ,QQ),CFVII等位基因R、Q基因频率在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4%、2.6%和90.9%、9.1%。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R353Q等位基因频率在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I患者R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CFVII R353Q中Q等位基因对华南汉族心肌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凝血因子CFVII基因R353Q多态的遗传性差异在华南汉族MI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因子vii 基因多态性 华南汉族
下载PDF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VII用于暴发性肝衰竭凝血障碍的研究
9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6年第1期25-25,共1页
回顾临床所见以及阅读完整的预知信息发现,通过传统方法去纠正暴发性肝功能襄竭(FHF)中严重的凝血障碍是困难的。重组活化凝血因子VII(rFVIIa)是一种抗血友病因子,其已经显示出治疗肝病中凝血障碍的希望。我们的目的是回顾我们在... 回顾临床所见以及阅读完整的预知信息发现,通过传统方法去纠正暴发性肝功能襄竭(FHF)中严重的凝血障碍是困难的。重组活化凝血因子VII(rFVIIa)是一种抗血友病因子,其已经显示出治疗肝病中凝血障碍的希望。我们的目的是回顾我们在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使用rFVIIa的经验。并且将这些结果与常规疗法加以比较。我们对15例在King’s学院接受规范正位肝移植的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肝衰竭 活化因子 障碍 因子vii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重组 友病因子 常规疗法 King 肝移植
下载PDF
急性肝炎合并凝血障碍的患者入院和随访期V因子与VII因子水平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Elinav E. Ben-Dov I. +1 位作者 Hai-Am E. 赵天智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5年第5期55-55,共1页
Low factor V and VII levels are bad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admission versus follow up levels of these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patitis and coagul... Low factor V and VII levels are bad prognostic indicators in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 The prognostic importance of admission versus follow up levels of these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patitis and coagulopathy without encephalopathy has not been evaluated.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from 68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cute hepatitis and coagulopathy but without encephalopathy, during a 6-year period, was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Sixty patients (88%) demonstrated improvement in liver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survivors’), while 8 patients (12%) died or underwent OLT (‘non-survivors’). Survivors had higher admission (P < 0.005) and follow up factor VII levels (P < 0.005) than non-survivors. Follow up factor V levels were higher in survivors (P < 0.02), while admission factor V level 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P=N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admission factor VII levels predicted outcome (P < 0.006).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of factor VII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factor V (0.885 and 0.715, respectively, P < 0.02). After 3 days of hospitalization, factor V levels, but not factor VII,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outcome (P < 0.04).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and coagulopathy without encephalopathy at presentation, admission factor VII level may serve as a reliable prognostic marker. Subsequently,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hanges in factor V are better outcome indica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炎 vii因子 V因子 预测价值 障碍 因子水平 肝功能衰竭 肝性脑病 原位肝移植 功能
下载PDF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VII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杨海波 《现代实用医学》 2013年第8期933-934,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VI(IrFVIIa)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方法观察及比较16例严重创伤患者在注射rFVIIa前和注射2 h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溶指标D-二聚体,... 目的观察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VI(IrFVIIa)对严重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影响。方法观察及比较16例严重创伤患者在注射rFVIIa前和注射2 h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纤溶指标D-二聚体,血小板活化率、聚集率以及血小板常规计数。结果治疗前后PT、APTT、FIB及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活化血小板,血小板1 min聚集率、5 min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血小板计数未见有明显变化(>0.05)。结论 rFVIIa能维护并加强了血小板的功能,迅速建立且恢复以及加速了处于紊乱、低下的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功能 重组活化人因子vii
下载PDF
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与结石形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生爱 秦永林 +7 位作者 韩天权 芦慧霞 王凤臣 高乃荣 嵇振岭 杨德同 张圣道 汤文浩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155-160,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简称胆石)患者胆石或胆囊胆汁中的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来阐明纤维蛋白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胆石患者胆囊胆汁2 5份及非胆石患者胆囊胆汁15份,测定凝血酶原片段1+ 2 (F1+ 2 )、抗凝血酶Ⅲ抗... 目的:通过研究胆囊胆固醇结石(简称胆石)患者胆石或胆囊胆汁中的纤维蛋白和凝血因子来阐明纤维蛋白在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胆石患者胆囊胆汁2 5份及非胆石患者胆囊胆汁15份,测定凝血酶原片段1+ 2 (F1+ 2 )、抗凝血酶Ⅲ抗原与活性、纤溶酶消化前后D -二聚体及总蛋白水平。取胆石15枚,制作成石蜡切片,分别行PAS染色、纤维蛋白和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胆石患者胆汁中F1+ 2、抗凝血酶Ⅲ抗原、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与活性之比、D -二聚体、总蛋白和纤维蛋白含量均高于非胆石组(P <0 .0 5或P <0 .0 1) ;抗凝血酶Ⅲ活性却低于非胆石组(P <0 .0 5 ) ;胆石组胆汁经纤溶酶消化后D 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P <0 .0 1)。胆石中的蛋白提取物经纤溶酶消化后可检测到D -二聚体。胆石切片PAS染色、纤维蛋白和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呈现阳性网状结构分布。结论:胆石患者的胆汁处于“血栓前”状态,成石胆汁中有大量的交联纤维蛋白生成与累积;纤维蛋白与因子参与了胆石网状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 结石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酶Ⅲ抗原 D-二聚体 胆固醇结石形成 胆囊胆固醇结石 酶Ⅲ活性 PAS染色 胆囊胆汁 酶原片段 交联纤维蛋白 网状结构 蛋白提取物 酶消化 蛋白水平 石蜡切片 F1+2 抗原含量
下载PDF
人凝血因子Ⅶ基因在CHO-K1细胞中的瞬时表达与鉴定
13
作者 肖薇 赵睿 +4 位作者 李长清 曹海军 刘彬 肖小璞 林方昭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0-993,共4页
目的在CHO-K1细胞中瞬时表达所克隆的人凝血因子Ⅶ(FⅦ)的cDNA序列并表达其产物。方法首先从HepG2细胞中克隆人FⅦcDNA序列,将克隆得到的序列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经测序验证后,将其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F... 目的在CHO-K1细胞中瞬时表达所克隆的人凝血因子Ⅶ(FⅦ)的cDNA序列并表达其产物。方法首先从HepG2细胞中克隆人FⅦcDNA序列,将克隆得到的序列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经测序验证后,将其与pcDNA3.1载体连接,构建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FⅦ。将构建得到的表达质粒瞬时转染CHO-K1细胞,72 h取样,采用ELISA、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对细胞上清液和细胞裂解物作鉴定。结果克隆得到的序列经NCBI比对后为FⅦ转录突变体Ⅱ基因序列,克隆得到的基因未见氨基酸突变,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FⅦ经PCR、双酶切、测序验证正确。ELISA法未在上清中检测到目的蛋白,而在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了目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表达产物有与FⅦ标准品类似的分子量为50 kD左右的特异性条带。结论在转染后的CHO-K1细胞裂解液上清中成功表达了hFⅦ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vii CHO—K1细胞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尿毒症高凝状态与凝血因子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峻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9年第3期157-159,共3页
凝血因子VII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因子,其在人类生理及病理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尿毒症时凝血因子VII异常可能是此类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心血管源性死亡高发生率的潜在原因,研究此异常及其可能机制对预防和减少血栓栓... 凝血因子VII是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因子,其在人类生理及病理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尿毒症时凝血因子VII异常可能是此类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心血管源性死亡高发生率的潜在原因,研究此异常及其可能机制对预防和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尿毒症时凝血因子VII的异常,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vii 尿毒症 状态
下载PDF
冠心病与凝血因子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15
作者 黄晖 贾绍斌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9期857-859,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因子vii 多态性
下载PDF
双重杂合性突变Arg304Gln和Arg304Trp导致的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
16
作者 丁秋兰 王鸿利 +5 位作者 王学锋 王明山 傅启华 武文漫 胡翊群 王振义 《检验医学教育》 2002年第4期39-42,48,共5页
目的:探讨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缺陷症家系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启动子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将含突变序列... 目的:探讨一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coagulation factor Ⅶ,FⅦ)缺陷症家系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先证者及其家庭成员FⅦ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其侧翼以及启动子进行分析,寻找基因突变;将含突变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载体中,对所得两条染色体相应序列分别测序,以确定不同突变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应用限制性内切酶MspⅠ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相应基因片段进行酶切分析,证实测序所发现的突变。结果:先证者在8号外显子上有两种基因突变:11348位C→T突变和11349位G→A突变。pGEM T—easy质粒克隆测序结果显示上述两种突变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不同染色体同一编码区Arg(CGG)304Trp(TGG)和Arg(CGG)304Gln(CAG)双重杂合性突变。其父亲、母亲分别为11349位G→A和11348位C→T杂合突变;先证者的弟弟FⅦ基因为正常野生型;其哥哥和3个子女均为杂合性突变。PCR辅助限制性酶切证实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基因突变。结论:先证者FⅦ基因突变为不同染色体同一编码区Arg304Trp和Arg304Gln双重杂合性突变,此种突变类型的组合尚属首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杂合性突变 Arg304Glh Arg304Trp 遗传性因子vii缺陷症 基因突变 实验表型 临床症状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1+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长乐 丁志坚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5期2711-2713,共3页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的过程中从凝血酶原上解离出的多肽片段。近年来研究显示,F1+2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F1+2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静脉血栓形...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的过程中从凝血酶原上解离出的多肽片段。近年来研究显示,F1+2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F1+2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静脉血栓形成、卒中等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对血栓形成疾病的诊断、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疾病 因子 酶原片段1+2
下载PDF
应用PCR技术对凝血因子Ⅷ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8
作者 石奇珍 吕联煌 张学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03-307,共5页
凝血因子Ⅷ(FⅧ)是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血浆蛋白,其基因缺陷可导致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FⅧ基因的BclⅠ和Xba Ⅰ的特异片段,经酶解后分析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 凝血因子Ⅷ(FⅧ)是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血浆蛋白,其基因缺陷可导致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血友病A。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FⅧ基因的BclⅠ和Xba Ⅰ的特异片段,经酶解后分析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BclⅠ的多态信息量(PIC) 为0.36,XbaⅠ为0.49,联合应用则为0.67。在30名受检女性中,BclⅠ杂合频率为40%,XbaⅠ为53%,联合应用则为76%。15个家系中,10个可采用BclⅠ或XbaⅠ进行RFLP分析。对这些家系中19名可疑携带者进行检测,结果诊断出8名基因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因子 友病A
下载PDF
凝血因子Ⅷ与血友病甲
19
作者 何晓淮 杨杰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8年第A0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友病甲 因子 冷沉淀 产前诊断 基因诊断 女性携带者 遗传咨询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活性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下载PDF
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组织因子途径的改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晓凡 文志斌 +2 位作者 肖振军 李俊成 贺石林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VII(FVII:C、FVIIa)的变化,探讨血浆TF、TFPI、FVII在组织因子途径的改变。方法FVII: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FVIIa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以发色... 目的观察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凝血因子VII(FVII:C、FVIIa)的变化,探讨血浆TF、TFPI、FVII在组织因子途径的改变。方法FVII:C测定采用一期凝固法,FVIIa测定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以发色底物法测定TF、TFPI活性。观察对象包括38例高血压,40例冠心病患者以及35名健康正常人。结果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浆TF与TFPI的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但TF增高程度较TFPI更为显著,故均存在TF/TFPI比值升高;且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血浆FVII:C、FVII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VI Ia/FVII:C比值亦增大。与高血压组相比,冠心病组TF/TFPI比值增高更为明显(P<0.001),但FVIIa/FVII:C比值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TF/TFPI、FVIIa/FVII:C比值增高,提示存在一定的高凝倾向;并且冠心病这种倾向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因子vi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