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含量与晚发型VitK缺乏性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会丰 卢飞 +4 位作者 孙艳红 李伟 李芳 陈源 M.JSHEARER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 探讨晚发型VitK缺乏性出血治疗与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 Ⅱ )的关系。 【方法】 使用ELISA法定量检测 12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患儿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 ,并与 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的患者维生素K缺... 【目的】 探讨晚发型VitK缺乏性出血治疗与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 Ⅱ )的关系。 【方法】 使用ELISA法定量检测 12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患儿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 ,并与 1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令抗凝的患者维生素K缺乏程度进行了比较。 【结果】 分别于维生素K治疗前、治疗 12h内、12~ 2 4h内、2 4~ 48h内各 2例 ,采血检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检测值分别为 3 4.96AU/ml和 3 6.0 6AU /ml、3 8.3 6AU/ml和39 .92AU/ml、3 9.88AU /ml和 2 8.49AU/ml、3 0 .99AU/ml和 3 8.81AU /ml等。复查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2例。分别从 12~ 2 4h的 3 9.88AU /ml和 2 8.49AU/ml,降到 48~ 72h的 18.0 1AU /ml和 14 .65AU/ml。 4例于维生素K治疗后 8d采血检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检测值为 2 .86、0 .2 9、0 .3 3、1.5 2AU/ml。 1例于维生素K治疗后 14d采血检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已经不能检测到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12例瓣膜置换术的患者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的范围 17.44~2 5 .13AU /ml ,均数±标准差为 ( 2 1.77± 3 .2 8)AU/ml。 【结论】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患儿具有很高的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 ,维生素K治疗后 48~ 72h ,其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接近华法令抗凝的患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出血 凝血酶原蛋白 婴儿
下载PDF
头孢菌素治疗对小儿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浓度的影响24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金平 戴玉良 +1 位作者 苗桂杰 王晓革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3223-3223,共1页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治疗对小儿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浓度,PIVKA-≥2 ng/ml为阳性。结果:抗生素治疗前阳性率为33.33%,治疗5 d后阳性率为83.33%,P=0.001。抗生素治疗时间与P... 目的:研究头孢菌素治疗对小儿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浓度,PIVKA-≥2 ng/ml为阳性。结果:抗生素治疗前阳性率为33.33%,治疗5 d后阳性率为83.33%,P=0.001。抗生素治疗时间与PIVKA-浓度正相关r=0.427 8,P=0.003 4。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引起亚临床型维生素K缺乏,治疗时间愈长,影响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治疗应用 蛋白/血液 凝血酶原/血液 人类 儿童 儿童 学龄
下载PDF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定量用于华法令抗凝治疗监测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郝冀洪 朱芸 +2 位作者 宋文杰 李伟 张会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 Ⅱ )在华法令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5 5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监测患者和 2 5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PIVKA Ⅱ含量 ,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和凝血因子Ⅱ活性 ,比...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 Ⅱ )在华法令抗凝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5 5例心脏瓣膜替换术后口服华法令抗凝监测患者和 2 5名正常对照者血浆中PIVKA Ⅱ含量 ,同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 (PT)和凝血因子Ⅱ活性 ,比较华法令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PIVKA Ⅱ血浆含量、PT及因子Ⅱ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华法令组病人血浆中PIVKA 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中PT和因子Ⅱ活性均在正常范围内 ,而治疗组中PT平均为正常对照组的 1 .72倍 ,因子Ⅱ活性仅为正常对照组的 4 3%。PIVKA Ⅱ与PT、INR、因子Ⅱ活性相关性分别为 0 .788、0 .71 5、- 0 .878,即PIVKA Ⅱ与PT、INR呈显著正相关 ,PIVKA Ⅱ与因子Ⅱ活性呈负相关。结论 PIVKA Ⅱ定量用于华法令抗凝治疗监测灵敏度高、稳定、结果直观 ,可作为华法令抗凝治疗监测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蛋白 华法令 抗凝/监测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的测定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宫颖 刘现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明确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测定对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价值。方法选择38例肺栓塞(PE)患者为PE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NT-pro-BN... 目的明确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测定对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价值。方法选择38例肺栓塞(PE)患者为PE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NT-pro-BNP、cTnI、F1+2值。采用全自动免疫测定装置AIA360以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测定cTnI,Cobas e610免疫分析仪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Elisa法测定F1+2值。结果两组间NT-pro-BNP、cTnI、F1+2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E组血浆NT-pro-BNP为(2418.26±2916.53)pg/L,对照组为(93.80±45.69)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血浆cTnI为(1.39±1.27)ng/ml,对照组为(0.28±0.61)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血浆F1+2为(146.84±97.83)nmol/L,对照组为(90.62±20.28)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患者血浆NT-pro-BNP、cTnI、F1+2浓度明显升高,这对PE的诊断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氨基末端-脑钠肽 肌钙蛋白I 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下载PDF
小儿急性白血病血清凝血酶原前体蛋白的研究
5
作者 张宝玺 杨秋格 张会丰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369-369,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急性白血病 血清凝血酶原 蛋白
下载PDF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在华法林抗凝效果监测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伟皓 李彦会 +3 位作者 李伟 张会丰 M.J.Shearer 刘永春 《微循环学杂志》 2003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 :研究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rescursorofprothrombin ,Pro teinsInducedbyVitaminKAbsenseofAntagonism ,PIVKA Ⅱ )在华法林抗凝效果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5天以上的住院患者 3 4例测定PT、INR、FIB及PIVKA ... 目的 :研究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rescursorofprothrombin ,Pro teinsInducedbyVitaminKAbsenseofAntagonism ,PIVKA Ⅱ )在华法林抗凝效果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 5天以上的住院患者 3 4例测定PT、INR、FIB及PIVKA Ⅱ含量 ,并与正常对照组 2 5例作比较。结果 :华法林抗凝组PIVKA Ⅱ、PT、INR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标本FIB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PIVKA Ⅱ、PT、INR三者呈直线正相关 (P <0 .0 5 ) ,其与FIB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同时测定PT、INR与PIV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蛋白 华法林 抗凝效果 监测 临床应用 抗凝剂
下载PDF
标本不同处理方法对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
7
作者 李彦会 刘永春 +4 位作者 李伟皓 李伟 张会丰 M.J.Shearer 刘晓雷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5,339,共2页
关键词 标本不同处理方法 凝血酶原蛋白 测定 肝素 枸橼酸钠
下载PDF
基于临床资料、超声造影LI-RADS联合异常凝血酶原的肝癌微血管侵犯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闻金凤 谢斌 +2 位作者 张玉敏 吕琳 叶佳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09-2215,2220,共8页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联合异常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的肝癌微血管侵犯(MVI)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并对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312例肝癌患者作... 目的基于临床资料、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联合异常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的肝癌微血管侵犯(MVI)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并对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31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2∶1分为建模集组(208例)和验证集组(104例)。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MVI的影响因素,采用R3.6.1软件绘制肝癌MVI预测列线图模型;以预测风险能力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以决策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建模集组与验证集组MVI发生率分别为32.21%(67/208)、27.88%(29/104),建模集组与验证集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及MVI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建模集组中MVI组中国肝癌分期为Ⅱ~Ⅲ期患者占比及甲胎蛋白水平均高于无MV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集组中MVI组肿瘤最大径大于无MVI组,LI-RADS分级为5级患者占比及PIVKA-Ⅱ水平均高于无MV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肿瘤最大径增大、LI-RADS分级为5级患者占比较高、PIVKA-Ⅱ水平升高均为肝癌MV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肝癌MVI的列线图模型的C-index为0.936(95%CI:0.894~0.965),区分度良好。Bootstrap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在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859、0.84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肝癌MVI的AUC为0.936,高于单独的甲胎蛋白(0.839)、肿瘤最大径(0.792)、LI-RADS分级(0.705)、PIVKA-Ⅱ(0.813)。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建模集高风险阈值为0.00~0.93、验证集高风险阈值为0.00~0.78时该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收益。结论甲胎蛋白、肿瘤最大径、LI-RADS分级和PIVKA-Ⅱ与肝癌MVI均有关,均可作为肝癌MVI的联合预测因子,可提高术前诊断肝癌MVI的效能,为临床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检查 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异常凝血酶原蛋白 肝癌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孕妇与新生儿凝血酶原前体蛋白水平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杨善浦 董虹 +5 位作者 吴月超 李素琴 龚爱敏 罗春林 吴叶健 陈松德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42-443,446,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与新生儿脐血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集在本院住院待产的74名健康孕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孕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PIVKA-Ⅱ水平,>2ng/ml为PIVKA-Ⅱ阳性。结果74名孕... 目的探讨孕妇与新生儿脐血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集在本院住院待产的74名健康孕妇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孕妇静脉血及新生儿脐血PIVKA-Ⅱ水平,>2ng/ml为PIVKA-Ⅱ阳性。结果74名孕妇PIVKA-Ⅱ阳性仅1例,阳性率为1.4%。74名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每一对双胞胎按1例计)脐血标本中,PIVKA-Ⅱ阳性33例,阳性率为44.6%,其中足月单胎新生儿占31例。仅1例PIVKA-Ⅱ阳性孕妇其新生儿脐血PIVKA-Ⅱ为阴性,33例脐血PIVKA-Ⅱ阳性的新生儿母亲PIVKA-Ⅱ均为阴性。结论新生儿普遍存在亚临床维生素K(VitK)缺乏现象,而且不能以孕妇PIVKA-Ⅱ水平推断新生儿实际的VitK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蛋白 维生素K缺乏 孕妇 新生儿
下载PDF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检测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早期预后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小丽 钟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检测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早期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12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检测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早期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12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97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分析影响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相关因素,评价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对患儿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预后良好组延长,脓毒症休克比例、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预后不良组氧合指数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及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是影响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评估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预测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88.7%。结论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检测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与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密切相关,联合分析各项指标有助于早期评估患儿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N末端B型利钠肽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下载PDF
感染性患儿头孢菌素治疗前后血浆凝血酶原前蛋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素桂 黄彩云 +4 位作者 刘利祥 刘殿臣 周金平 李敏 王希柱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1-52,共2页
感染性疾病治疗用药中,头孢类抗生素一直居于重要地位。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儿,使用抗生素都可引起维生素K(Vitk)缺乏[1]。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是目前反映机体维生素K状况的灵敏指标[2]。
关键词 头孢菌素 凝血酶原蛋白 维生素K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缺陷型小鼠的鉴定及Ⅱ型胶原诱导颗粒蛋白前体缺陷型小鼠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鹏 韩晓凤 +2 位作者 夏飞 李美玲 郭风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快捷的方法来提取颗粒蛋白前体(PGRN)基因敲除(PGRN-/-)小鼠的DNA以及基因的鉴定方法,同时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PGRN-/-小鼠的关节炎模型,从形态学、组织学等多角度观察和鉴定鸡Ⅱ型胶原诱导的PGRN /小鼠...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快捷的方法来提取颗粒蛋白前体(PGRN)基因敲除(PGRN-/-)小鼠的DNA以及基因的鉴定方法,同时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PGRN-/-小鼠的关节炎模型,从形态学、组织学等多角度观察和鉴定鸡Ⅱ型胶原诱导的PGRN /小鼠关节炎模型的特点.方法:将PGRN-/-小鼠与野生C57BL小鼠进行交配,产仔后6周再将杂合小鼠进行交配产仔,剪尾约0.5~1 cm,提取组织DNA,在PCR体系中设计两对引物,一对用来鉴定野生C57BL/6小鼠,另一对用来鉴定PGRN-/-的纯合小鼠.将鸡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CFA)等体积混合后通过尾部皮下注射PGRN-/-小鼠和野生C57小鼠.野生C57BL对照组小鼠和PGRN-/-实验组小鼠分别进行鸡ColⅡ诱导15周后取其病变腿组织进行阿尔新蓝和茜素红染色,腿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鉴定出PGRN-/-纯合小鼠;成功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的PGRN-/-小鼠关节炎模型.结论:PGRN-/-小鼠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的易感性高于野生小鼠.本研究为临床关节炎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蛋白 基因敲除小鼠 型胶原 关节炎
下载PDF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意义分析
13
作者 郭振添 李飞 +1 位作者 莫伟平 莫海兴 《大医生》 2020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住院并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脏疾病患者9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患者疾病种类将其分为肝炎... 目的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联合甲胎蛋白(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住院并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肝脏疾病患者9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患者疾病种类将其分为肝炎组(10例)、肝硬化组(38例)、继发性肝癌组(14例)、原发性肝癌(PHC组)(28例)。另外选择同期接受检查的20例健康受试者设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PIVKA-II及AFP水平。结果与肝炎组、肝硬化组、继发性肝癌组、PHC组与对照组相比,PHC组的血清内AFP以及PIVKA-II水平明显更高(P<0.05)。将对照组视为参照对象,证实使用PIVKA-II在诊断PHC特异性、灵敏性明显比AFP诊断PHC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更好(P<0.05)。联合诊断2[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阳性为联合诊断(串联)]检测PHC的敏感性比单一检查更好(P<0.05)。联合诊断1[以异常凝血酶原或甲胎蛋白阳性为联合诊断(并联)]检测PHC的敏感性比单一检查更好(P<0.05)。依照绘制的血清AFP以及PIVKA-II浓度水平制作出ROC,能发现联合检测诊断PHC的AUCROC具体值为0.820(P<0.05)。结论PIVKA-II确定针对于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价值以及能力明显比AFP要好,PIVKA-II能够被视为独立特意性诊断指标。在此同时联合AFP以及PIVKA-II检测,用于PHC高危群体筛查诊断以及疗效检测,效果优于单一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蛋白 凝血酶原 生物学标记 甲胎蛋白
下载PDF
血栓前体蛋白测定在严重脓毒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红松 李培杰 +2 位作者 陈天铎 杨兰 董晨明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 评价血浆血栓前体蛋白( TPP)浓度变化在严重脓毒症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2 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TPP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D- 二聚体含量,并与1 0例一般感染组、... 目的 评价血浆血栓前体蛋白( TPP)浓度变化在严重脓毒症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2 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TPP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D- 二聚体含量,并与1 0例一般感染组、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动态观察严重脓毒症患者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ICU)后第1、3和5d各项凝血指标,及与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系统( SOFA)、简化急性生理评分系统 ( SAPS )、Marshall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严重脓毒症组TPP浓度与D 二聚体含量阳性率显著高于一般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 P均<0 .0 5) ,而PT、APTT、Fib在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0 .0 5)。2严重脓毒症死亡患者的TPP浓度持续升高,与SOFA、SAPS 、Marshall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TPP可作为严重脓毒症预后及早期高凝状态的诊断指标;与PT、APTT、Fib、D -二聚体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脓毒症 临床意义 蛋白测定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 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 Marshall评分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器官衰竭评分系统 脓毒症患者 D-二聚 正常对照组 SAPS 血栓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酶联免疫技术 APTT
下载PDF
前白蛋白、D-二聚体及血小板动态变化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度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杨钧 奚晶晶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92-293,共2页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D-二聚体(DD)及Plt动态变化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9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入组第1d、第5d,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A、DD、Plt、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进行...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D-二聚体(DD)及Plt动态变化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98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入组第1d、第5d,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A、DD、Plt、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进行动态观察,并做APACHEⅡ评分和PA、DD及PLT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入组第1dPA、DD及Plt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死亡组第5d及最后一次DD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PA和Plt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DD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A、Plt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结论DD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A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DD持续高水平与PA、Plt持续低水平提示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所以联合动态观察PA、DD和Plt对判断病情危重度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脓毒症 蛋白 D-二聚 血小板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下载PDF
蛋白C、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与热射病患者危重程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玲 王蓓蓓 +3 位作者 姜腾轩 杨惠文 金红旭 崔岩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6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C、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热射病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沈阳军区急诊医学部收治的热射病患者48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高... 目的探讨蛋白C、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热射病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沈阳军区急诊医学部收治的热射病患者48例,根据APACHEⅡ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组、高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蛋白C、NT-ProBNP水平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低分组患者的蛋白C水平明显高于高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高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C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1);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热射病患者蛋白C、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关系密切,可作为病情进展评价及疗效判定的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 N末端脑钠肽 热射病 APACHE评分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体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睿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143,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栓蛋白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临床意义 PROTEIN 检测 人口老龄化 纤维蛋白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及肌钙蛋白I对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艳 罗玉珍 +3 位作者 赵英萍 张辉 李超梁 汪海芹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4期17-19,23,共4页
目的评价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脓毒症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入选住院的脓毒症患者66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4例)、严重脓毒症组(22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0例);根据患者的28天生存率,分为死... 目的评价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I(cTnI)对脓毒症预后判断的作用。方法入选住院的脓毒症患者66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4例)、严重脓毒症组(22例)及脓毒症休克组(20例);根据患者的28天生存率,分为死亡组(20例)和存活组(46例)。在入院24小时内检测血清cTnI、NT-pro-BN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析NT-pro-BNP、cTnI水平与PCT水平、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休克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及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脓毒症组的血清NT-pro-BNP、cTnI、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一般脓毒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的血清cTnI、NT-pro-BN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PCT呈正相关(r分别=0.901,0.866,P<0.05),血清NT-pro-BNP、cTnI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2、0.521,P<0.05)。结论血清cTnI与NT-pro-BNP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 肌钙蛋白I 降钙素原 APACHE评分 预后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变化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琦 苗孟君 董佳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5期901-904,908,共5页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及凝血功能变化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2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及凝血功能变化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7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12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血浆D⁃D、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性,分析上述指标在SAP患者预后中的诊断效能,并分析D⁃D、PT、APTT、FIB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关联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SAP患者128例,其中预后良好组95例(74.22%),预后不良组33例(25.78%)。预后不良组肌酐、D⁃D、PT、APTT、FIB、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预后良好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T、APTT、FIB、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为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D⁃D、PT、APTT、FIB、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预测SAP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938、0.756、0.656、0.677、0.770和0.837(P<0.05)。D⁃D、APTT分别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r=0.337、0.273,P<0.05);PT、FIB均与Ranson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151、0.054,P>0.05)。D⁃D、APTT分别与APACHEⅡ评分评分呈正相关(r=0.321、0.265,P<0.05);PT、FIB均与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133、0.063,P>0.05)。结论D⁃D、PT、APTT、FIB、Ranson评分以及APACHEⅡ评分均能够较好地预测SAP患者的预后情况,且D⁃D、APTT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能够预测S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RANSON评分 APACHE评分 D⁃二聚 凝血酶原时间 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
下载PDF
凝血酶原前体蛋白血浆浓度在抗凝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宪德 周文秀 +3 位作者 刘苏 赵宏 陈子英 刘林力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6-116,共1页
关键词 凝血酶原蛋白 血浆浓度 抗凝 监测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