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酶原片段1+2、血浆D-二聚体预测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原娜 王磊 武雪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694-697,共4页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对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7例符合PICC置管的同步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F1+2及D-Dime... 目的研究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对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取207例符合PICC置管的同步放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F1+2及D-Dimer。根据多普勒超声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和对照组,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临床分期、放化疗和不同部位的肿瘤在两组间的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采用多变量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F1+2、D-Dimer对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影响。结果 207例PICC恶性肿瘤患者中33例发生静脉血栓(15.9%),F1+2、D-Dimer在血栓组的水平分别为(572.939±172.139)pmol/L和(0.909±0.243)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418.569±121.990)pmol/L,(0.601±0.19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中,恶性肿瘤患者中F1+2、D-Dimer升高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风险率(HR)分别为1.003,2.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F1+2和D-Dimer的截止水平设在总研究群体的50%,Cox回归分析显示,F1+2(≥443.719 pmol/L)、D-Dimer(≥0.651μg/ml)二者均高时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HR为5.223,高于单独高F1+2的1.270和单独高D-Dimer的2.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1+2及D-Dimer是恶性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凝血酶原片段1+2 血浆D-二聚体 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DIC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渝军 黄显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变化及与创伤后DIC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6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16分,21例)和重伤组(ISS≥16分,45例),再把重伤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D-二聚体(D-D)、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的变化及与创伤后DIC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6例多发伤患者分为轻伤组(ISS<16分,21例)和重伤组(ISS≥16分,45例),再把重伤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和未并发DIC组(33例),另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1次,其余组分别于伤后1、3、7 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F1+2和TM水平,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方法测定血浆D-D水平。结果轻伤组和重伤组血浆F1+2、D-D、TM水平伤后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重伤组又明显高于轻伤组。非DIC组伤后F1+2、D-D水平逐渐降低,而TM水平迅速降低;DIC组F1+2、D-D水平持续升高,TM水平先升高后降低,DIC组F1+2、D-D、TM水平显著高于非DIC组。血浆F1+2、D-D和TM水平相互之间在各个时相点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创伤后急性期F1+2、D-D和TM水平的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创伤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测定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F1+2、D-D和TM水平变化对预测创伤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酶原片段1+2 D-二聚体 血栓调节蛋白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1+2在不同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靳祺 程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凝血酶原片段1+2(prothrombin fragment 1+2,F1+2)在心血管疾病、脑卒中、静脉血栓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预测作用和评估各种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的价值近年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F1+2在不同类型血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1+2 血栓前状态 心血管病 脑卒中 静脉血栓栓塞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1+2、血浆D-二聚体对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原娜 王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9期24-26,3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F1+2与D-Dimer的变化,探讨二者对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7例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F1+2及D-Dimer。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 目的通过检测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F1+2与D-Dimer的变化,探讨二者对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7例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F1+2及D-Dimer。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分为血栓形成组和对照组。结果 207例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5.9%,F1+2与D-Dimer分别与临床分期有相关性(r=0.284、0.560,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放化疗无相关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F1+2、D-Dimer均显著升高(P<0.05);F1+2与D-Dimer呈正相关性(r=0.963,P=0.00);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F1+2、D-Dimer是恶性肿瘤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患者F1+2及D-Dimer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二者升高对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1+2 血浆D-二聚体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形成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脑梗塞痰证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典 黄河清 俞征宙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对53例脑梗塞痰证患者、56例脑梗塞非痰证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水平进行研究观察,探讨血浆F1+2水平与脑梗塞痰证的关系。结果显示:3组的血浆F1+2水平为非痰证组>痰证组>健康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l... 对53例脑梗塞痰证患者、56例脑梗塞非痰证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水平进行研究观察,探讨血浆F1+2水平与脑梗塞痰证的关系。结果显示:3组的血浆F1+2水平为非痰证组>痰证组>健康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脑梗塞患者的凝血功能被激活,并且在痰证者与非痰证者之间有差异,提示血浆F1+2可能是脑梗塞痰证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一,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痰证实质的实验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痰证 凝血酶原片段1+2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的测定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宫颖 刘现亮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明确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测定对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价值。方法选择38例肺栓塞(PE)患者为PE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NT-pro-BN... 目的明确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纤维凝血酶原片段1+2(F1+2)的测定对诊断肺血栓栓塞症价值。方法选择38例肺栓塞(PE)患者为PE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40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NT-pro-BNP、cTnI、F1+2值。采用全自动免疫测定装置AIA360以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测定cTnI,Cobas e610免疫分析仪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Elisa法测定F1+2值。结果两组间NT-pro-BNP、cTnI、F1+2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E组血浆NT-pro-BNP为(2418.26±2916.53)pg/L,对照组为(93.80±45.69)p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组血浆cTnI为(1.39±1.27)ng/ml,对照组为(0.28±0.61)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血浆F1+2为(146.84±97.83)nmol/L,对照组为(90.62±20.28)n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患者血浆NT-pro-BNP、cTnI、F1+2浓度明显升高,这对PE的诊断有实际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I 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1+2的测定及临床意义——附36例冠心病资料分析
7
作者 魏文宁 胡俊斌 宋善俊 《血栓与止血学》 199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介绍凝血酶原片段 1+2(F_(1+2))检测,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病诊断防治中的价值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稳定型心绞痛(SA)F_(1+2)改变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F_(1+2)。结果:UA组F_(1+2)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F_(... 目的:介绍凝血酶原片段 1+2(F_(1+2))检测,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病诊断防治中的价值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稳定型心绞痛(SA)F_(1+2)改变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F_(1+2)。结果:UA组F_(1+2)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F_(1+2)对于UA与S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1+2 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1+2和抗凝血酶3在围手术期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徐耀铭 牛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血栓前状态指标在非心脑血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水平改变,探讨非心脑血管外科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及32例本院门诊体检者对照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应用双... 目的本文通过观察血栓前状态指标在非心脑血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水平改变,探讨非心脑血管外科患者血栓前状态与围手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及32例本院门诊体检者对照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中的F1+2浓度,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AT-3活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血浆F1+2浓度明显升高,血浆AT-3活性明显下降(P<0.05)。(2)与对照组相比,血浆F1+2浓度在脑梗死组更高(P<0.01),在脑梗死组血浆AT-3活性下降更为明显(P<0.01)。(3)随着血浆F1+2浓度的升高,血浆AT-3的活性有下降趋势,血浆F1+2浓度的变化与血浆AT-3活性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手术可致凝血系统的显著改变,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1+2 凝血酶3 围手术期 缺血性脑卒中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和GMP-140水平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浩全 曾嫚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系。方法将76例创伤患者分成轻伤组(ISS评分小于16分,27例)和重伤组(ISS评分大于或等于16分,49例),再把重伤组分为并...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和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系。方法将76例创伤患者分成轻伤组(ISS评分小于16分,27例)和重伤组(ISS评分大于或等于16分,49例),再把重伤组分为并发DIC组(19例)与未并发DIC组(30例),另3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对76例创伤患者分别于伤后24h、3d、7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浓度、用放免法测定GMP-140。结果 24h内轻伤组与重伤组F1+2、GMP-14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伤组又明显高于轻伤组。非DIC组伤后F1+2、GMP-140水平逐渐降低,DIC组伤后F1+2水平持续升高,24h内GMP-140水平明显高于非DIC组。结论创伤后急性期F1+2、GMP-140升高程度不仅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而且与创伤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急性期外持续测定F1+2水平对预测创伤后DIC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1+2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长乐 丁志坚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5期2711-2713,共3页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的过程中从凝血酶原上解离出的多肽片段。近年来研究显示,F1+2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F1+2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静脉血栓形... 凝血酶原片段1+2(F1+2)是凝血酶原酶复合物激活凝血酶原的过程中从凝血酶原上解离出的多肽片段。近年来研究显示,F1+2浓度升高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F1+2与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房颤动、静脉血栓形成、卒中等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对血栓形成疾病的诊断、预后的评估有一定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凝血因子 凝血酶原片段1+2
下载PDF
36例冠心病凝血酶原片段1+2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龚波 魏文宁 +1 位作者 胡俊斌 宋善俊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0-291,共2页
目的 介绍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2 )检测 ,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病诊断防治中的价值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UA)与稳定型心绞痛 (SA)F1+2 改变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F1+2 。结果 UA组F1+2 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F1... 目的 介绍凝血酶原片段 1+ 2 (F1+2 )检测 ,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病诊断防治中的价值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UA)与稳定型心绞痛 (SA)F1+2 改变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F1+2 。结果 UA组F1+2 含量明显高于SA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F1+2 对于UA与S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1+2 冠心病 血栓前状态 诊断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及凝血酶原片段1+2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延鹏 李玲 +2 位作者 纪全江 王胜江 徐成伟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6-468,共3页
肿瘤导致的止凝血异常发生率较高,其病理生理变化主要为高凝状态或易栓症,临床表现为血栓形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
关键词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 凝血酶原片段1+2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INTRAVASCULAR 临床意义 水平变化 肺癌患者 非小细胞
原文传递
凝血酶原片段1+2与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原娜 焦英华 +6 位作者 王喆 龚欢欢 卢秀荣 张贤雨 马欢 李锦秋 张志林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凝血酶原片段1+2(F1+2)在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静脉血栓中的变化,为宫颈癌PICC患者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PICC要求的14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是否有PICC相关性血... 目的:分析凝血酶原片段1+2(F1+2)在宫颈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静脉血栓中的变化,为宫颈癌PICC患者静脉血栓形成早期预防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符合PICC要求的140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是否有PICC相关性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35例)和无血栓组(105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F1+2水平,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F1+2水平与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有相关性(r=0.640,P=0.004);与年龄、细胞类型、同步放化疗方式无相关性(P>0.05)。血栓组F1+2水平为(520.343±121.759)pmol/L,无血栓组为(388.361±104.873)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1+2水平(OR=1.011,P=0.001)、年龄(OR=21.025,P=0.031)是宫颈癌PICC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1+2与宫颈癌临床分期、PICC静脉血栓形成有密切联系,是宫颈癌PICC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 凝血酶原片段1+2
原文传递
尿凝血酶原片段1及其mRNA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少刚 刘继红 章咏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9-530,共2页
目的 了解人肾脏能否合成和分泌尿凝血酶原片段 1 (UPTF1 ) ,以及可能的合成和分泌部位。方法 收集 1 2例正常肾组织和 4例结石肾组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研究UPTF1及其mRNA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了解人肾脏能否合成和分泌尿凝血酶原片段 1 (UPTF1 ) ,以及可能的合成和分泌部位。方法 收集 1 2例正常肾组织和 4例结石肾组织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研究UPTF1及其mRNA在人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所有肾组织远曲小管和亨利氏袢升枝粗段的上皮细胞胞浆强阳性表达UPTF1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浆染色为弱阳性 ,肾小球及间质组织未染色 ,正常人和结石患者肾组织的染色部位及强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7例肾组织中 4例明显表达UPTF1的mRNA。结论 UPTF1来源于人肾脏的合成和分泌 ,可能是一种保护自身免于结石形成的生理性抑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凝血酶原片段1 MRNA 肾组织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尿凝血酶原片段1及其对草酸钙结晶形成的抑制作用
15
作者 王少刚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1年第S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1 草酸钙结石 晶体基质 结晶形成 草酸钙晶体 尿石形成 草酸钙结晶 氨基酸序列 分子量 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健康成人凝血酶原片段F_(1+2)随龄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卓江 景本年 +4 位作者 王季石 姚芸 宋海容 张燕 刘汉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169-170,共2页
关键词 成人 凝血酶原片段F1+2 年龄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老年人血浆中凝血酶原片断1+2及D-二聚体的浓度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忠扩 何海玲 宗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7-499,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术前、术后凝血指标,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年龄、气腹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2例行常规胆囊切除术的病例。按年龄、气腹时间分成三组第一组(20例,年龄19~50岁)气...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术前、术后凝血指标,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年龄、气腹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2例行常规胆囊切除术的病例。按年龄、气腹时间分成三组第一组(20例,年龄19~50岁)气腹时间15~30min;第二组(11例,年龄51~68岁)气腹时间13~30min;第三组(11例,年龄50~76岁)气腹时间35~100min。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72h抽取上肢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原片断1+2(F1+2)及D二聚体(DD)。结果PT、KPTT时间在三组之间变化不显著;F1+2及D二聚体在LC术后有显著性增高,但大部分在正常范围内,且3d内基本恢复正常。术后两者血浆水平第二组与第三组较第一组有明显的增高。结论LC手术可启动凝血过程,对于老年人或手术时间长的病人,应注意凝血指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气腹 年龄 凝血酶原片段1+2 D-二聚体
下载PDF
脑梗死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D-二聚体变化及银杏达莫干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聚斓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11期1861-1862,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D—二聚体(D-dimer,DD)浓度的变化规律及银杏达莫抗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病人血浆F1+2、DD浓度,观察其在银杏达莫干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其中16例进行动态...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D—二聚体(D-dimer,DD)浓度的变化规律及银杏达莫抗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病人血浆F1+2、DD浓度,观察其在银杏达莫干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其中16例进行动态观测。结果:(1)脑梗死病人血浆F1+1、DD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患者血浆F1+2浓度在发病时显著高于正常,银杏达莫治疗7天后降至正常;DD发病时增高,银杏达莫治疗3周后降至正常水平。(3)多发性或大面积梗死病人血浆F1+2、DD浓度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病人(P<0.01)。(4)脑梗死病人24小时内血浆F1+2、DD浓度异常率均高于头部CT阳性率(P<0.01)。结论:血浆F1+2、DD浓度与脑梗死相关,可用银杏达莫等进行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凝血酶原片段F1+2 D-二聚体 银杏达莫 干预治疗
下载PDF
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和D—二聚体定量测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徐勇 霍梅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1年第4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三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定量测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30例正常对照(NC)血浆和62例临床已确诊DIC的病人血浆,根据DIC病程分为DIC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用ELISA法测定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 目的:探讨,比较三种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定量测定在DI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了30例正常对照(NC)血浆和62例临床已确诊DIC的病人血浆,根据DIC病程分为DIC早期,中期和晚期,分别用ELISA法测定了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凝血酶原片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RT)和D-二聚体(D-dimer,D-D)含量。结果:早期DIC病人中D-D含量为1.62±1.46mg/L,NC组为0.51±0.12mgf/L,F1+2含量为4.96±2.78nmol/L,NC组为0.73±0.42nmol/L;TAT含量为33.11为1.62±1.46mg/L ,NC组为0.51±0.12mg/L,F1+2含量为4.96±2.78nmol/L,NC组为0.73±0.42nmol/L;TAT含量为33.11±20.59μg/L,NC组为1.64±3.14μg/L;中期DIC中D-D含量为6.85±8.37mg/L;F1+2含量为4.36±2.44nmol/L,TAT含量为22.53±20.98μg/L;晚期DIC中D-D含量为10.32±5.85mg/L,F1+2的含量为6.44±3.51nmol/L,TAT含量为36.64±20.09μg/L。经统计学分析,各DIC组D-D含量与NC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之间也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各DIC组F1+2和TAT的含量较NC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DIC组之间却无明显的差异(P>0.05);F1+2和TAT在所有DIC病人中有显著性相关(r=0.679,P<0.0001),而F1+2与D-D,TAT与D-D无相关性。结论:综合应用不同的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定量测定,不但有助于早期诊断DIC,并且可用于判断DIC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片段F1+2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D-二聚体 定量测定 DIC 早期诊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分子标记物
下载PDF
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血浆TAT、F1+2、vWF、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定祥 刘文华 +2 位作者 文果 覃弘宇 邓奕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3-846,共4页
目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观察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血浆TAT、F1+2、v WF、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加曲班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解毒组、化瘀解毒法组及PDTC组。线栓... 目的: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大鼠模型,观察化瘀解毒法对MCAO大鼠血浆TAT、F1+2、v WF、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加曲班对照组、活血化瘀组、清热解毒组、化瘀解毒法组及PDTC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分别于术前1 h和术后12 h各给予相应药物1次,术后24h取标本用于检测。结果:(1)造模后各组TAT、F1+2水平显著升高;各治疗组TAT、F1+2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TAT的含量以PDTC组最高,其次化瘀解毒法组和清热解毒组,阿加曲班组和活血化瘀组最低;F1+2含量阿加曲班组较PDTC组、化瘀解毒法组、活血化瘀组均低,化瘀解毒法组较PDTC组低(均P<0.05)。(2)造模后D-二聚体、v WF的水平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阿加曲班组D-二聚体的水平降低(P<0.05),清热解毒组D-二聚体的含量升高(均P<0.05),活血化瘀组、化瘀解毒法组、PDTC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v WF的含量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各治疗组之间比较,活血化瘀组v WF的含量较PDTC组、清热解毒组均高(P<0.05);活血化瘀组、阿加曲班组、化瘀解毒法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活血化瘀法和清热解毒法配伍存在协同作用,活血化瘀中药和清热解毒中药单用均有降低血浆TAT、F1+2、v WF水平的作用,同用时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AO模型大鼠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表现为凝血功能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血小板活化增强,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以及化瘀解毒法对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其中活血化瘀法主要侧重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改善,清热解毒法主要侧重血小板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而化瘀解毒法对两者均起作用,且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解毒法 大脑中动脉闭塞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凝血酶原片段1+2 D-二聚体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