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酶法与PT-演算法检测纤维蛋白原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惠 高洪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1年第3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法 PT-演算
下载PDF
凝血酶法与压迫法对防止有出血倾向者PICC穿刺点渗血的对比分析
2
作者 李焕新 彭方慧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070-0071,共2页
探讨凝血酶法和压迫法应用于出血倾向患者 PICC 穿刺点渗血的干预措施。方法:特选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5 月我院存在出血倾向者且存在 PICC 穿刺点出 血的患者 60 例。基于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压迫法,实验组应用凝... 探讨凝血酶法和压迫法应用于出血倾向患者 PICC 穿刺点渗血的干预措施。方法:特选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5 月我院存在出血倾向者且存在 PICC 穿刺点出 血的患者 60 例。基于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压迫法,实验组应用凝血酶干预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时间。结果:实验组平均穿刺点渗血时间显著低于 常规组,P<0.05。结论:凝血酶法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应用于出血倾向患者,在 PICC 穿刺点渗血方面的干预作用显著,操作简单并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倾向 PICC穿刺点渗血 凝血酶法 压迫
下载PDF
用国产凝血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与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蕊 段樱 +1 位作者 许家相 李达维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8-29,共2页
用国产凝血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含量。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产生纤维蛋白单体 (FM ) ,FM在FXⅢ及Ca离子作用下产生稳定的纤维蛋白 ,所生成纤维蛋白的时间与Fib的含量呈反比。线性范围 1 1 3~ 7 70g/L ;准确性测定平均绝... 用国产凝血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含量。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产生纤维蛋白单体 (FM ) ,FM在FXⅢ及Ca离子作用下产生稳定的纤维蛋白 ,所生成纤维蛋白的时间与Fib的含量呈反比。线性范围 1 1 3~ 7 70g/L ;准确性测定平均绝对误差 0 1 6g/L ;批内与批间平均变异分别为 3 75 % ,4 5 7% ;平均回收率为 85 5 % ;与进口试剂比较r =0 974(P <0 0 5 ) ,Y =0 0 2 + 1 0 0 5X。采用国产凝血酶测定Fib的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 ,适合于全自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法 血浆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轮换淘选法筛选凝血酶特异的噬菌体抗体 被引量:5
4
作者 洪龙 杨柏成 朱圣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6,共4页
以抗原为选择剂,通过淘选可以从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特异的单链抗体克隆。采用液相—固相轮换淘选的方法,从鼠源噬菌体抗体库中淘选出与凝血酶特异结合的单链抗体。首先,用光敏生物素将凝血酶生物素化,然后用链亲和素磁珠法淘选与凝血酶... 以抗原为选择剂,通过淘选可以从噬菌体抗体库中获得特异的单链抗体克隆。采用液相—固相轮换淘选的方法,从鼠源噬菌体抗体库中淘选出与凝血酶特异结合的单链抗体。首先,用光敏生物素将凝血酶生物素化,然后用链亲和素磁珠法淘选与凝血酶特异结合的重组噬菌体。噬菌体扩增后使用酶标板进行第2轮淘选,以除去上一轮中非特异结合的重组噬菌体。经4轮轮换淘选,最后从23个单克隆噬菌体抗体中分离出4个凝血酶特异的噬菌体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换淘选 噬菌体抗体库 凝血酶特异的单链抗体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对两种凝血酶原法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敏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正常组、病例组血浆中Fib含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其差异;正常混合血浆、含FDP、D-D的异常混合血浆,用ELISA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其相关... 目的了解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对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PT-der法和Clauss法测定正常组、病例组血浆中Fib含量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其差异;正常混合血浆、含FDP、D-D的异常混合血浆,用ELISA法测定其含量,探讨其相关性。结果两法测定正常组血浆中Fib无显著性差异,而对FDP、D-D增高的异常血浆,Clauss法测定结果低于PT-der法,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差值与FDP、D-D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浆中FDP、D-D会使Clauss法测定Fib的含量偏低,其偏低幅度与血浆中FDP、D-D的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 凝血酶 检测 PT-DER CLAUSS
下载PDF
凝血酶原法检测重组人脑利钠肽制剂中凝血酶的残留量
6
作者 任智文 杨伟 《西部医学》 2008年第4期841-842,共2页
目的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制剂中凝血酶残留量是否符合产品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方法根据凝血酶的生物学活性建立rhBNP冻干制剂中凝血酶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凝血酶活性单位检测,计算每瓶rhBNP产品中凝血酶的残留量。结果三批原... 目的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制剂中凝血酶残留量是否符合产品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方法根据凝血酶的生物学活性建立rhBNP冻干制剂中凝血酶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凝血酶活性单位检测,计算每瓶rhBNP产品中凝血酶的残留量。结果三批原液样品的测定均未见凝集现象(>4分钟)。结论rhBNP样品凝血酶的活性单位低于0.5 U,符合产品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 检测 重组人脑利钠肽 凝血酶残留量
下载PDF
血浆凝血酶原免疫比浊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晓玉 刘晓伟 +2 位作者 郭素红 孙荣武 藏燕 《吉林医学》 CAS 1996年第4期230-231,共2页
血浆凝血酶原免疫比浊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王晓玉,刘晓伟,郭素红(吉林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2011)孙荣武,藏燕(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30021)血浆凝血酶原测定是肝脏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指标,国内目前尚无应用... 血浆凝血酶原免疫比浊法的建立及临床意义王晓玉,刘晓伟,郭素红(吉林空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2011)孙荣武,藏燕(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130021)血浆凝血酶原测定是肝脏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指标,国内目前尚无应用动生化分析仪直接定量测定凝血酶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疾病 出血性疾病 凝血酶原免疫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与冯·克劳斯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结果的一致性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艳 杨怡 金心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85-488,494,共5页
目的建立沃芬TOP系列仪器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法)与冯·克劳斯法(Von Clauss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区间和PT-der法的适用范围,提升PT-de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份低、正常和高Fib浓度的新鲜血浆按比例制备... 目的建立沃芬TOP系列仪器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法)与冯·克劳斯法(Von Clauss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区间和PT-der法的适用范围,提升PT-der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0份低、正常和高Fib浓度的新鲜血浆按比例制备混合血浆,用Von Clauss法对其Fib浓度进行赋值,再用此血浆校准PT-der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EP15-A和EP6-A文件,评价精密度、线性范围,使用WS/T 402—2012推荐方法重新制定其参考区间;分别使用上述2种方法检测5142例标本Fib,建立PT-der法与Von Clauss法99%的检测结果符合WS/T 406—2012中Fib准确度要求范围内的数值区间和适用范围。结果重新校准后PT-der法精密度和线性范围经验证符合说明书要求,测定Fib浓度在1.51~7.00 g/L时与Von Clauss法的准确度符合率为99.72%,其适用范围不包括:使用大剂量抗凝药物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30 mg/L;凝血酶时间(TT)≥20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80 s。结论通过量值传递的方式校准PT-der法后,建立了PT-der法和Von Clauss法检测Fib结果的一致性区间,并确定PT-der法适用范围和参考区间。在保证PT-der法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升了其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衍生 冯·克劳斯 量值传递 一致性 适用范围
下载PDF
前列腺术中窝缘锁边缝合加凝血酶止血法的临床应用
9
作者 石福兴 《医学文选》 2002年第6期924-925,共2页
关键词 术中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术 窝缘锁边缝合 凝血酶止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临床应用
10
作者 曾文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4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简称PT-der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CALELIETE全自动凝血仪同时采用PT-der法和NCCLS推荐的传统冯·克劳斯法(vonClauss法)测定110份临床...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简称PT-der法)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CALELIETE全自动凝血仪同时采用PT-der法和NCCLS推荐的传统冯·克劳斯法(vonClauss法)测定110份临床血浆标本的FIB浓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值混合血浆标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66%、2.72%,低值混合血浆标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93%、3.28%,说明两种检测方法都具有较好的重复性.PT-der法和VonClauss法检测FIB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对于FIB<2.0 g/L和>4.5g/L的临床标本,PT-der法的检测结果明显偏高.结论 PT-der法在检测介于2.0~4.g/L之间的血浆FIB时,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当血浆FIB超出正常范围时,应采用VonClauss 法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检测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PT—der) 冯·克劳斯(VonCiauss)
下载PDF
两种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继梅 许叶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2期1194-1195,共2页
目的对血凝仪Sysmex CA-50两种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Fbg)方法进行探讨,以确定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血凝仪Sysmex CA-50上分别用凝血酶法(Clauss)和PT导出法(PT-der)同时测定166例患者血浆中的Fbg。结果这两种方法测定的Fbg差异有统计... 目的对血凝仪Sysmex CA-50两种定量测定纤维蛋白原(Fbg)方法进行探讨,以确定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血凝仪Sysmex CA-50上分别用凝血酶法(Clauss)和PT导出法(PT-der)同时测定166例患者血浆中的Fbg。结果这两种方法测定的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P<0.001),以Clauss法Fbg值<2g/L、2~4g/L、>4g/L分阶段做各阶段相关分析,当Fbg值<2g/L、2~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建议在临床应用中不要以PT-der法代替Clauss进行Fbg测定,采用Clauss测定Fbg更适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仪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法 PT导出
下载PDF
两种方法检测纤维蛋白原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洪国 李惠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5期224-224,233,共2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方法,以确定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比较计算法与凝血酶法(采用Sta- go与System公司全自动凝血测定仪)的差异。结果采用凝血酶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在不同检测仪上的结果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凝血酶法测定纤维蛋白...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检测的方法,以确定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比较计算法与凝血酶法(采用Sta- go与System公司全自动凝血测定仪)的差异。结果采用凝血酶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在不同检测仪上的结果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凝血酶法测定纤维蛋白原更适于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法 PT-演算
下载PDF
四种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史文斌 郑妙卢 侯进军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 测定方 比较 凝血酶法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纤维蛋白原 磁珠 加热比浊
下载PDF
同一仪器不同试剂测定纤维蛋白原的方法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桂英 郭勇 +1 位作者 佘仕金 郑春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438-1439,共2页
目的对用配套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在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的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用正常和异常值临床样本检测Fib,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Von Clauss法和凝血酶原导出法(PT-der... 目的对用配套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在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上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的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用正常和异常值临床样本检测Fib,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1500型全自动血凝仪Von Clauss法和凝血酶原导出法(PT-der)测定Fib,当Fib含量低于5g/L时,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Fib含量大于5g/L时,后者测定的Fib结果偏高。结论建议临床在应用全自动血凝仪时,当PT-der衍算出来的Fib较高时,应改用Von Clauss法进行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凝仪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导出 Von CLAUSS
下载PDF
Sysmex CA7000血凝仪2种方法测定纤维蛋白原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同庆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546-1547,1549,共3页
目的:探讨 Sysmex CA7000血凝仪2种方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 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分别用凝血酶原时间(PT )衍算(PT‐Fib)法及凝血酶法(Clauss 法)同时测定临床常... 目的:探讨 Sysmex CA7000血凝仪2种方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结果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使用 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分别用凝血酶原时间(PT )衍算(PT‐Fib)法及凝血酶法(Clauss 法)同时测定临床常规血凝标本 Fib 水平。回顾性随机抽取 PT‐Fib 法检测的 Fib 水平在1.00~1.99、2.00~2.99、3.00~3.99、4.00~4.99 g /L范围内的各21例患者数据,分析其与 Clauss 法测定结果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PT‐Fib 法检测 Fib 水平在1.00~1.99、2.00~2.99、3.00~3.99、4.00~4.99 g/L 时,2种方法之间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Fib 法结果明显低于 Clauss 法,4组浓度平均值分别低15.2%(-4.9%~38.3%)、27.2%(-0.9%~49.4%)、24.6%(-3.7%~35.6%)、32.7%(15.7%~48.2%),2种方法测定结果呈正相关。结论测定血浆 Fib 时,PT‐Fib 法与 Clauss 法有差异,建议临床实验室把 Clauss 法作为Fib 常规定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法 凝血酶原时间衍算
下载PDF
可凝固蛋白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琼 周洪 肖时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与凝血酶法(Clauss)这两种可凝固蛋白法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和凝血酶法这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质控品血浆20次和60例患者血浆样本,计算平均值(χ—...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与凝血酶法(Clauss)这两种可凝固蛋白法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和凝血酶法这两种方法同时测定质控品血浆20次和60例患者血浆样本,计算平均值(χ—)、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t值、P值。结果这两种方法检测纤维蛋白原含量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与正常参考范围外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测得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不可靠,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应用国际推荐的凝血酶法实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 凝血酶法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血流变指标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路荣忠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303-303,339,共2页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免疫透射比浊 PT导出 凝血酶法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测定方法的探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苏加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3期1438-1439,共2页
目的探讨血凝仪Sysmex CA-50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在血凝仪Sysmex CA-50上分别用冯克劳斯法(Von clauss)和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测定320例患者血浆Fg。结果Von clauss... 目的探讨血凝仪Sysmex CA-50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在血凝仪Sysmex CA-50上分别用冯克劳斯法(Von clauss)和凝血酶原时间衍生法(PT-der)测定320例患者血浆Fg。结果Von clauss法和PT-der法测定320例患者血浆Fg,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分阶段做相关分析,Fg在2.0~4.0 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g>4.0 g/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浆Fg Von clauss法和PT-der法有方法学差异,建议临床实验室把Vonclauss法作为Fg常规定量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凝仪 血浆纤维蛋白原 冯克劳斯 凝血酶原时间衍生
下载PDF
人抗凝血酶Ⅲ(AT-Ⅲ)在毕赤酵母中可溶性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群 宋丽雅 +4 位作者 贺敏 卜凤荣 孟志云 孙文种 章金刚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 研究重组AT Ⅲ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将携带AT Ⅲ基因的表达载体电转染GS115细胞 ,用G4 18筛选抗性克隆 ,用SDS PAGE及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纯度及特异性 ;用生化法检测AT Ⅲ的表达量 ;用凝血酶空斑法检... 目的 研究重组AT Ⅲ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菌中进行表达。方法 将携带AT Ⅲ基因的表达载体电转染GS115细胞 ,用G4 18筛选抗性克隆 ,用SDS PAGE及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的纯度及特异性 ;用生化法检测AT Ⅲ的表达量 ;用凝血酶空斑法检测表达产物活性。结果 表达产物能与抗AT Ⅲ单克隆抗体结合 ,并具有天然AT Ⅲ的生物活性。结论 已在毕赤酵母菌中成功地表达了AT 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凝血酶 毕赤酵母 表达 基因 凝血酶空斑 克隆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三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新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400-386,共2页
关键词 凝血酶凝固 比浊 热沉淀 双缩脲 测定方 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