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对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
高凤威
周琳
邵小宝
王华
杨圆
陈鑫
刘艺
朱培元
|
《临床检验杂志》
CAS
|
2024 |
0 |
|
2
|
血清内源性配体-13、正五聚蛋白3联合血栓调节蛋白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 |
张驰
周鸣剑
姜新林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2024 |
0 |
|
3
|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联合肾损伤分子1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所致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
林建
王俊贤
殷沛宏
菅宏蕴
叶晴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
2024 |
0 |
|
4
|
经皮人工血栓抽吸联合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酶调节蛋白、P-选择素的影响 |
张永辉
李云霞
郑晓拓
|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
2023 |
0 |
|
5
|
血栓调节蛋白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在热射病中的诊断价值 |
何龙平
宋景春
彭恩兰
钟林翠
林青伟
宋晓敏
邓星平
窦建林
|
《临床检验杂志》
CAS
|
2023 |
4
|
|
6
|
严重多发伤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 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DIC的关系 |
朱渝军
黄显凯
|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7
|
葱白提取物对兔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的影响 |
张晨
彭建明
熊伟
李敏
熊昌源
|
《湖北中医杂志》
|
2011 |
2
|
|
8
|
凝血酶调节蛋白基因预防动脉损伤-阻滞模型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
戴毅
黄晓玲
孟敏
李敬东
时德
|
《血栓与止血学》
|
2010 |
0 |
|
9
|
心肺复苏后早期监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
沈晔
罗怡
张美齐
|
《中国乡村医药》
|
2012 |
0 |
|
10
|
血栓调节蛋白联合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判断脓毒症预后的临床价值 |
钟林翠
宋景春
邓星平
胡艳晶
何龙平
林青伟
曾庆波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3
|
|
11
|
血栓调节蛋白联合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
钟林翠
宋景春
林青伟
曾庆波
胡艳晶
邓星平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9 |
14
|
|
12
|
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应用 |
李占君
焦婷婷
张成磊
刘亚鑫
杨秀莲
杨晓燕
|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
2019 |
9
|
|
13
|
纤溶酶-a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血栓调节蛋白测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田文芳
易素芬
郑水华
|
《实用医技杂志》
|
2019 |
10
|
|
14
|
血栓调节蛋白、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水平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期的相关性 |
隋艳芬
|
《中国民康医学》
|
2022 |
1
|
|
15
|
血浆D-二聚体、血栓调节蛋白联合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 |
张立中
陈洪山
华俊
靳楠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
2011 |
15
|
|
16
|
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
陈春
龚园
汤和青
侯俊
方为
冯雪刚
孙德海
|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7
|
香烟提取物对血栓调节蛋白与凝血酶结合力的影响 |
魏玉杰
刘惠亮
李屹
张蛟
徐丽
张雪洁
|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8
|
TNF-α对血栓调节蛋白表达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
赖斌
魏玉杰
刘惠亮
李屹
谢玉凤
付玲
|
《心脏杂志》
CAS
|
2016 |
5
|
|
19
|
参丹饮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素-1的影响 |
毛以林
简维雄
袁肇凯
刘叶辉
孙贵香
|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
2009 |
2
|
|
20
|
血栓调节蛋白-33G/A基因多态性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相关性研究 |
沈敏
姜义道
尹刚
李滔
毛承刚
|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