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凝闭”走向“参与”——公共事件冲击下的政策体制转向 被引量:28
1
作者 彭勃 杨志军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2-56,共5页
中国公共事件对政策输入、转换和输出的变迁影响不仅深嵌于政治过程和政府体制,而且影响政策体制约束下的政策风格变迁。在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模式下,公共事件开始倒逼政府决策削弱。在公共事件的冲击下,一些地方性政策实践开始出现混... 中国公共事件对政策输入、转换和输出的变迁影响不仅深嵌于政治过程和政府体制,而且影响政策体制约束下的政策风格变迁。在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模式下,公共事件开始倒逼政府决策削弱。在公共事件的冲击下,一些地方性政策实践开始出现混合型政策工具的精细化创新。未来公共政策的体制转变方向应当是由凝闭型转向参与型政策体制,从治理性相互依赖的途径,建设"嵌入式吸纳"的弹性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件 凝闭型政策体制 参与型政策体制 嵌入式吸纳
原文传递
风险感知偏差视角下城市邻避抗争的运行机理与治理之道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志军 梁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风险感知偏差是认识邻避抗争冲突的重要解释性工具,与其他抗争治理范式不同,风险感知偏差的存在场域为地方政府留备了弹性回应空间。江苏启东、四川什邡、上海松江反国轩电池和昆明反"PX"事件的案例表明,地方政府能成功处理... 风险感知偏差是认识邻避抗争冲突的重要解释性工具,与其他抗争治理范式不同,风险感知偏差的存在场域为地方政府留备了弹性回应空间。江苏启东、四川什邡、上海松江反国轩电池和昆明反"PX"事件的案例表明,地方政府能成功处理邻避抗争事件,在于民众尤其是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感知未达到偏差阈值,地方政府处理失败的原因在于当地市民对风险感知的高敏感度超过了社会安全阈值,致使地方政府失去斡旋和弹性回应机会。由此可知,政府与民众对邻避设施的风险感知偏差强度决定了邻避抗争烈度。同时,凝闭型政策体制是风险感知偏差存在的结构性根源。因此,要建立政府与民众的双向互动的认知平台,推动体制从凝闭走向协商,促使民众从邻避迈向迎臂。同时,应将邻避抗争事件信息进行及时公开,在政策营销的基础上,组织利益相关者积极、有效、有序地参与风险的沟通和化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避抗争 风险感知偏差 凝闭型政策体制 风险沟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