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为意义而战——论凯瑟琳·贝尔西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意义观
1
作者
郑鸿升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9-85,共7页
凯瑟琳·贝尔西是英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意义观是其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尔西的意义观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她运用索绪尔的差异性原理批评表现论和摹仿论,认为语言不是透明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在于表达...
凯瑟琳·贝尔西是英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意义观是其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尔西的意义观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她运用索绪尔的差异性原理批评表现论和摹仿论,认为语言不是透明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在于表达作者的意图或反映客观现实。以此为基础,贝尔西接受能指物质化的观点,把意义的范围从语言扩展到符号,强调符号(包括文学作品)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内涵意义不是自然和永恒的,而是由意识形态或话语决定,意识形态的转变导致对文学作品内涵意义的阐释也相应发生变化。由此,贝尔西的意义观实现了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贝尔西
差异性
能指物质化
意义多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凯瑟琳·贝尔西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2
作者
郑鸿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7-102,共6页
凯瑟琳.贝尔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最杰出的后结构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她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英国文学和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学界和普通读者。在早期作品中,她积极汲取20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理论,批判了西方传统文...
凯瑟琳.贝尔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最杰出的后结构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她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英国文学和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学界和普通读者。在早期作品中,她积极汲取20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理论,批判了西方传统文学批评中最常见的摹仿论和表现论,驳斥了古典现实主义,推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并提出了以"积极的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贝尔西
后结构主义
摹仿论
表现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凯瑟琳·贝尔西的文化唯物主义文学趣味论考辨
3
作者
王进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第3期68-72,共5页
文学趣味论作为西方文学发展史的文化动因之一,总是服膺于"寓教于乐"和"文以载道"的经世哲学。阅读趣味造就当下英国文学市场的繁荣现状,与之形成反讽的则是英国学界对此问题的集体失语。凯瑟琳·贝尔西以文学...
文学趣味论作为西方文学发展史的文化动因之一,总是服膺于"寓教于乐"和"文以载道"的经世哲学。阅读趣味造就当下英国文学市场的繁荣现状,与之形成反讽的则是英国学界对此问题的集体失语。凯瑟琳·贝尔西以文学趣味论的文化唯物论视角,联系当下英国文学界的种种不良现象,在梳理"被忽视的趣味传统"的基础上考察文学趣味和阅读品的深层动因,在"作为文化史的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展望趣味问题的突围道路。本文聚焦贝尔西的理论新作《批评的前景》,考辨其文学趣味论的观念体系,反思学院派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和理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瑟琳·贝尔西
《批评的前景》
文学趣味
文化唯物主义
文化批评
原文传递
题名
为意义而战——论凯瑟琳·贝尔西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意义观
1
作者
郑鸿升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79-85,共7页
基金
上海市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M551389)
文摘
凯瑟琳·贝尔西是英国著名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家,意义观是其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尔西的意义观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她运用索绪尔的差异性原理批评表现论和摹仿论,认为语言不是透明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在于表达作者的意图或反映客观现实。以此为基础,贝尔西接受能指物质化的观点,把意义的范围从语言扩展到符号,强调符号(包括文学作品)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内涵意义不是自然和永恒的,而是由意识形态或话语决定,意识形态的转变导致对文学作品内涵意义的阐释也相应发生变化。由此,贝尔西的意义观实现了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
关键词
凯瑟琳·贝尔西
差异性
能指物质化
意义多重性
Keywords
Catherine Belsey
difference
the materiality of signifier
the plurality of meaning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凯瑟琳·贝尔西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2
作者
郑鸿升
机构
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外语系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97-102,共6页
文摘
凯瑟琳.贝尔西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最杰出的后结构主义文学与文化批评家之一,她的作品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英国文学和文化,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学界和普通读者。在早期作品中,她积极汲取20世纪60、70年代的法国理论,批判了西方传统文学批评中最常见的摹仿论和表现论,驳斥了古典现实主义,推崇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并提出了以"积极的读者"为中心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
凯瑟琳·贝尔西
后结构主义
摹仿论
表现论
Keywords
Catherine Belsey
post-structuralism
theory of imitation
theory of representatiot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凯瑟琳·贝尔西的文化唯物主义文学趣味论考辨
3
作者
王进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暨南大学
出处
《当代外语研究》
2015年第3期68-72,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荷兰文论家米克.巴尔的文化分析思想研究"(编号13YJA7520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M5513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学趣味论作为西方文学发展史的文化动因之一,总是服膺于"寓教于乐"和"文以载道"的经世哲学。阅读趣味造就当下英国文学市场的繁荣现状,与之形成反讽的则是英国学界对此问题的集体失语。凯瑟琳·贝尔西以文学趣味论的文化唯物论视角,联系当下英国文学界的种种不良现象,在梳理"被忽视的趣味传统"的基础上考察文学趣味和阅读品的深层动因,在"作为文化史的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展望趣味问题的突围道路。本文聚焦贝尔西的理论新作《批评的前景》,考辨其文学趣味论的观念体系,反思学院派文学批评的现实困境和理论前景。
关键词
凯瑟琳·贝尔西
《批评的前景》
文学趣味
文化唯物主义
文化批评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为意义而战——论凯瑟琳·贝尔西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意义观
郑鸿升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凯瑟琳·贝尔西的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
郑鸿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凯瑟琳·贝尔西的文化唯物主义文学趣味论考辨
王进
《当代外语研究》
2015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