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求凰”“凰求凤”的文本反思
1
作者 李祥林 《戏剧之家》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爱情,爱情也是东西方文学讴歌不尽的永恒主题之一。古今中外,现实生活中,艺术作品里,为人们所习见的男女爱情模式是'凤求凰',如西方文学中英雄向美女求婚和中国戏曲里才子向佳人求爱。在中国,家喻户晓的'... 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是爱情,爱情也是东西方文学讴歌不尽的永恒主题之一。古今中外,现实生活中,艺术作品里,为人们所习见的男女爱情模式是'凤求凰',如西方文学中英雄向美女求婚和中国戏曲里才子向佳人求爱。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凤求凰'佳话,首推《史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凰求凤 文本反思 古典文学 爱情模式 中国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凤求凰”故事对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经典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范春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7,共7页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其主体质素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它对中国通俗文学的经典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经典话题,被后代的小说戏曲不断演绎,形成一个庞大的同题作品群,历代编演不辍,在汉代...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凤求凰的爱情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其主体质素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完成。它对中国通俗文学的经典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经典话题,被后代的小说戏曲不断演绎,形成一个庞大的同题作品群,历代编演不辍,在汉代所有同类题材故事中首屈一指;二是为同类故事书写提供了经典范式:经典主题,经典人物框架,经典情节设置,经典传情道具的设置。"凤求凰"故事之所以具有经典性,与故事本身的"合规律性"有关,与故事主角的人生经历、家庭出身密切相关。因此在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之间都有广泛的阐释空间和接受空间,从而决定了其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卓文君 才子佳人小说
下载PDF
a leap-year proposal
3
作者 陈婉华 《语言教育》 1992年第5期6-6,共1页
1991年9月17日《厦门日报》“海外拾零”栏目中登了一则题为“闰年凤求凰”百来字的传闻,说的是英国女子在闰日向男子求婚之事。这里可能是作者的疏忽。笔者以为应将这个题目改为“闰年凰求凤”。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 1991年9月17日《厦门日报》“海外拾零”栏目中登了一则题为“闰年凤求凰”百来字的传闻,说的是英国女子在闰日向男子求婚之事。这里可能是作者的疏忽。笔者以为应将这个题目改为“闰年凰求凤”。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女的向男的求婚,自然是“凰求凤”。早在13世纪以前,苏格兰就有这样的一种风俗:每逢闰年(leapyear)闰日(leap day—闰年2月29日)这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凰求凤 古代传说 PROPOSAL 奇异的
下载PDF
八方抽丰 一生挥霍——李渔人生的一个侧面
4
作者 侯光复 《文史知识》 1988年第7期88-91,共4页
在我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身怀绝世的才华,品格却相当低下,整个人生呈现一种深刻的矛盾状态。无论在他们生前还是死后,人们交口赞誉他们的才华,同时也不免对他们有才无行的人生表示菲薄。这种人,在每个朝代都曾屡见不鲜。
关键词 李渔 古代文人 矛盾状态 笠翁 戏曲家 曲海总目 意中缘 龚芝麓 《闲情偶寄》 凰求凤
原文传递
从《闲情偶寄》看李渔的颐养之道
5
作者 袁秀文 《养生月刊》 2023年第4期306-308,共3页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入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他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文学家、美食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自设戏班,巡回演出,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风筝误》...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入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江苏如皋人,祖籍浙江兰溪。他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理论家、文学家、美食家,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自设戏班,巡回演出,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风筝误》《奈何天》《情香伴》《比目鱼》《屋中楼》《凰求凤》《意中缘》《万年欢》《鱼篮记》等19部,所著《闲情偶寄》除戏曲理论外,其中第六卷“颐养部”是论述养生保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理论家 《闲情偶寄》 李渔 凰求凤 《风筝误》 仙侣 笠翁 江苏如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