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l、对甲基苯磺酸共掺杂聚苯胺/凹凸棒复合材料
1
作者 唐靖 《山东化工》 CAS 2014年第10期20-22,共3页
以凹凸棒(ATP)为载体,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盐酸、对甲基苯磺酸共掺杂(PANI/ATP)复合材料。利用Fourier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化学结构和形貌表征。实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含痕量Cr(Ⅵ)废水的吸附,考察了... 以凹凸棒(ATP)为载体,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出盐酸、对甲基苯磺酸共掺杂(PANI/ATP)复合材料。利用Fourier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化学结构和形貌表征。实验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含痕量Cr(Ⅵ)废水的吸附,考察了物料配比、p H值、投料量和吸附时间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CI浓度为0.5mol/L、对甲基苯磺酸为1.0g,p H值为2,投料量为0.331g,吸附时间为4h时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达到了最优。实验数据还表明该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酸共掺杂 铬离子 吸附 聚苯胺/凹凸棒复合材料
下载PDF
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土壤改良效果研究——以荒漠绿洲农田土壤为例
2
作者 冯志珍 颜宏 +3 位作者 卢雨欣 徐倩 白亚妮 赵文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28-5438,共11页
以黑河中游临泽县荒漠绿洲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凹凸棒石/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及其单一组分在不同施用水平下对土壤团聚体和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使试验区土壤中石砾(>1mm)、粗砂粒(1~0.25mm)、细砂粒(0.25... 以黑河中游临泽县荒漠绿洲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凹凸棒石/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及其单一组分在不同施用水平下对土壤团聚体和玉米(Zea mays L.)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使试验区土壤中石砾(>1mm)、粗砂粒(1~0.25mm)、细砂粒(0.25~0.1mm)、级细沙粒(0.1~0.05mm)含量降低,粗粉粒(0.05~0.02mm)、细粉粒(0.02~0.002mm)、黏粒(<0.002mm)含量升高;随着复合材料施用量的增加,>2mm粒级团聚体含量逐渐升高,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逐渐增加,当达到高施用水平(12t/hm^(2))时,MWD为6.24mm,比对照处理增加了49.6%;玉米产量随着复合材料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当处于中施用水平(8t/hm^(2))时,产量达到18352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56.9%.综合分析可知,复合材料一方面通过调控土壤颗粒组成与分布,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另一方面,复合材料自身带来的养分物质,会影响土壤化学性质.施用复合材料后通过土壤理化指标的改变,提高了玉米产量,其对荒漠绿洲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优于其单一组分,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生物质炭复合材料 荒漠绿洲 颗粒组成 团聚体 玉米产量
下载PDF
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谢爱娟 罗士平 +1 位作者 孔泳 姚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130,186,共5页
以凹凸棒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成TiO2/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TiO2/ATT),并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XRD和BET表征。在波长为254 nm的16 W紫外灯光照下,以活性黑KN-B印染废水为脱色对象,分别探讨了TiO2/凹凸棒石... 以凹凸棒石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成TiO2/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TiO2/ATT),并对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进行了XRD和BET表征。在波长为254 nm的16 W紫外灯光照下,以活性黑KN-B印染废水为脱色对象,分别探讨了TiO2/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煅烧温度、投加量、活性黑KN-B染料的初始浓度、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印染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煅烧温度500℃的TiO2/凹凸棒石基复合材料处理活性黑KN-B印染废水,催化剂的投加量为15 g/L、活性黑KN-B的初始浓度为10 mg/L、pH小于7、反应温度为20℃时,光催化反应4 h内即能达到较高的去除率,对活性黑KN-B的脱色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TiO2复合材料 活性黑 染料 吸附
下载PDF
烃链功能改性剂对三元乙丙橡胶/凹凸棒土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丽 唐颂超 +1 位作者 李远 王钰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7,共6页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凹凸棒土(AT)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结构的烃链功能改性剂对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和应力松弛行为及相结构的影响,探究3种烃链功能改性剂对凹凸棒土在复合材料中分散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改...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三元乙丙橡胶(EPDM)/凹凸棒土(AT)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结构的烃链功能改性剂对复合材料硫化性能、力学性能和应力松弛行为及相结构的影响,探究3种烃链功能改性剂对凹凸棒土在复合材料中分散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改性剂锚固在AT表面并与EPDM有良好相容性,使AT在EPDM中有更好分散性。改性剂添加量为AT的1%时,对EPDM/A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效果最明显,其中,以胺基为端基,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左右的改性剂使EPDM和AT两相的界面结合性最好,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04.34%,综合性能提高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凹凸棒复合材料 烃链功能改性剂 力学性能 应力松弛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与微生物耦合去除地下水硝酸盐氮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董磊 林莉 +2 位作者 李青云 吴敏 郦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12-1119,共8页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国内部分地区地下水NO_3^--N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采用模拟装置考察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反硝化细菌及其耦合体系对地下水NO_3^--N去除效果及脱氮产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模拟... 地下水是我国重要的饮用水源之一,国内部分地区地下水NO_3^--N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采用模拟装置考察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反硝化细菌及其耦合体系对地下水NO_3^--N去除效果及脱氮产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模拟地下水溶解氧[ρ(DO)为0.3 mg/L]、温度(15℃)和黑暗环境下,50 mg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与50 mg/L NO_3^--N反应,7 d后NO_3^--N去除率为43.7%,其中63.6%的还原产物转化为NH_4^+-N,几乎无NO_2^--N生成,TN去除率为15.9%;反硝化细菌体系中,7 d后NO_3^--N去除率仅为9.7%,其中NO_2^--N占4.1%,几乎无NH_4^+-N生成,TN去除率为5.3%;在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反硝化细菌耦合体系中,7 d后NO_3^--N去除率为80.6%,其中NH_4^+-N占33.2%、NO_2^--N占12.1%,TN去除率为35.2%.研究显示,模拟地下水环境下,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反硝化细菌耦合体系对NO_3^--N去除效果最好,TN去除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氮 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 微生物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去除地下水NO_3^--N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磊 龚磊 +2 位作者 林莉 冯雪 李青云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67-74,共8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简称复合材料),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及其作用下"三氮"(NO_3^--N、NH_4^+-N、NO_2^--N)的变化情况,阐明了地下水环境因素(DO、温度、光照)对复合材料去除NO_3^--N的影响...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简称复合材料),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及其作用下"三氮"(NO_3^--N、NH_4^+-N、NO_2^--N)的变化情况,阐明了地下水环境因素(DO、温度、光照)对复合材料去除NO_3^--N的影响。模拟地下水环境时,3种材料去除NO_3^--N的反应活性顺序为:复合材料>纳米铁>改性凹凸棒土,且复合材料作用下NH_4^+-N的转化率低,几乎无NO_2^--N生成。DO、温度对复合材料去除地下水NO_3^--N的影响较大;而光照和黑暗环境下,地下水中NO_3^--N的去除率及NH_4^+-N、NO_2^--N的生成量均无明显差异。研究成果旨在为NO_3^--N污染地下水工程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NO-3-N 改性凹凸棒土/纳米铁复合材料 环境因素
下载PDF
聚合物/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宗霖 陈丁猛 +1 位作者 董知之 赵义平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35期4-5,共2页
凹凸棒土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物,在机械、化工、农牧业、建材、石油、冶金、食品等几十个领域有着广泛用途。该文介绍了凹凸棒土的基本机构和性能,重点介绍了凹凸棒土酸处理、偶联剂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以及超声分散等预处理改性方法... 凹凸棒土是一种天然的硅酸盐矿物,在机械、化工、农牧业、建材、石油、冶金、食品等几十个领域有着广泛用途。该文介绍了凹凸棒土的基本机构和性能,重点介绍了凹凸棒土酸处理、偶联剂处理、表面活性剂处理以及超声分散等预处理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国内外聚合物/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 预处理 聚合物 凹凸棒复合材料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污染土壤中镉钝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荐 吴运金 +7 位作者 王梦杰 李仁英 杨敏 范婷婷 胡洁 潘成杰 郝琴 何跃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2-809,共8页
为提高凹凸棒石(ATP)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性能,以ATP和水稻秸秆(稻秸)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法制备了ATP占稻秸质量分别为25%(F-25)、50%(F-50)、75%(F-75)、100%(F-100)和125%(F-125)的ATP–稻秸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污染土壤镉(Cd... 为提高凹凸棒石(ATP)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的性能,以ATP和水稻秸秆(稻秸)为原料,通过厌氧发酵法制备了ATP占稻秸质量分别为25%(F-25)、50%(F-50)、75%(F-75)、100%(F-100)和125%(F-125)的ATP–稻秸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污染土壤镉(Cd)的钝化效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复合材料对土壤Cd的钝化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减少了土壤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的含量,而增加了残渣态Cd的含量,其中,F-25分别使土壤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Cd含量减少了14.11%、5.95%和10.66%,而残渣态增加了29.15%。3%添加量的复合材料F-25或5%添加量的复合材料F-50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较好,钝化率分别为59.88%和62.50%。复合材料对土壤Cd的钝化率随着钝化时间的延长急剧增加,但15 d后,钝化率增加缓慢。综合考虑复合材料配比、修复材料添加量及钝化时间对土壤Cd钝化效果的影响并兼顾成本,在污染土壤Cd修复时,应优先考虑复合材料F-25并推荐3%的添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稻秸复合材料 土壤 钝化率
下载PDF
凹凸棒负载型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敏 孙世群 +2 位作者 彭书传 陈天虎 甘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大部分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毒性高,难以生物降解,文章以降解对苯二酚为例研究光催化氧化法的处理效果。实验以凹凸棒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加入所制备的凹凸棒载体制成包覆粒子凹凸棒-TiO2光催化剂;以催化剂对对... 大部分化工废水成分复杂,毒性高,难以生物降解,文章以降解对苯二酚为例研究光催化氧化法的处理效果。实验以凹凸棒为载体,通过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主要原料,加入所制备的凹凸棒载体制成包覆粒子凹凸棒-TiO2光催化剂;以催化剂对对苯二酚的降解效果作为评价凹凸棒-TiO2样品光催化活性的标准,对其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光催化效果很好的复合光催化剂。采用水解沉淀法,以SnCl4.nH2O为主要原料制备了SnO2.nH2O,对凹凸棒-TiO2光催化剂改性,制成了凹凸棒-SnO2-TiO2光催化剂;通过对对苯二酚的降解效果,得到了催化剂各组分的最佳比例,并进行了模拟太阳光源的研究;最后用XRD和TEM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凹凸棒-TiO2复合材料 光催化氧化 对苯二酚
下载PDF
铜离子和六价铬离子在聚苯胺/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上的竞争吸附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惠 徐垚 郭东红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59-1563,共5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polyaniline/attapulgite,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Cu(Ⅱ)的吸附性能。考查了影响Cr(Ⅵ)、Cu(Ⅱ)吸附率的主要因素、热力学性能,以及2种离子的吸附等温线... 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凹凸棒石(polyaniline/attapulgite,PANI/ATP)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Cu(Ⅱ)的吸附性能。考查了影响Cr(Ⅵ)、Cu(Ⅱ)吸附率的主要因素、热力学性能,以及2种离子的吸附等温线类型,通过解吸附探讨了复合材料对双离子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对Cr(Ⅵ)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Cu(Ⅱ),对Cr(Ⅵ)的吸附是PANI起主要作用的化学吸附,而对Cu(Ⅱ)的吸附主要ATP起主要作用的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复合材料对2种离子的吸附机理不同,是导致2种离子的吸附率呈现不同趋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凹凸棒复合材料 六价铬离子 铜离子 吸附
原文传递
改性凹凸棒石黏土纳米纤维吸附溶液中痕量Hg^(2+)
11
作者 唐靖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9期1711-1714,共4页
在HCl的体系中,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接枝到凹凸棒黏土得到改性的凹凸棒石黏土(PANI/AT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ANI/ATP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ANI/ATP对含痕量Hg2+的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并考查了影... 在HCl的体系中,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聚苯胺接枝到凹凸棒黏土得到改性的凹凸棒石黏土(PANI/ATP)。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PANI/ATP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ANI/ATP对含痕量Hg2+的模拟废水的吸附性能,并考查了影响Hg2+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以及吸附过程符合的吸附热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当苯胺和凹土的物料配比为m(An):m(ATP)=1:1时得到的PANI/ATP吸附性能较好;吸附实验中,吸附剂用量为0.2 g,吸附时间120 min时,对汞离子的吸附率达到89.73%;对Hg2+的吸附热力学数据拟合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凹凸棒黏土复合材料 痕量汞离子 吸附
下载PDF
凹凸棒石@C纳米复合材料对Cr(Ⅵ)吸附-还原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诗生 李正军 +1 位作者 梁丽珠 盛广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68-2475,共8页
以凹凸棒石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设置凹凸棒石与葡萄糖不同质量比,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凹凸棒石@C纳米复合材料,并选择出去除Cr(Ⅵ)效果最佳的凹凸棒石@C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仪... 以凹凸棒石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设置凹凸棒石与葡萄糖不同质量比,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凹凸棒石@C纳米复合材料,并选择出去除Cr(Ⅵ)效果最佳的凹凸棒石@C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仪(Zeta)、X光电子能谱(XPS)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时间和p H对其去除水中Cr(Ⅵ)的影响,探讨了其吸附-还原机制.结果表明,最佳复合材料的凹凸棒石与葡萄糖质量比为1∶4;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 h,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p H为1~10时,Cr(Ⅵ)去除率随p H升高而减小,p H=1时Cr(Ⅵ)去除率最大,高达92.7%,吸附率为48.5%,还原率为44.2%;而总铬吸附率则随p H升高先增大后减小,p H=2时最大,吸附率为50.2%,还原率为13.0%,表明对Cr(Ⅵ)去除存在吸附-还原作用,酸性越强,越容易发生还原反应.FT-IR分析结果表明,凹凸棒石@C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存在含氧基团和还原性基团(Cx—OH、—CH等);XPS分析结果表明其对Cr(Ⅵ)的去除是吸附-还原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Cr(Ⅵ)在复合材料表面与含氧基团络合配位吸附和静电吸附,以及Cr(Ⅵ)还原Cr(Ⅲ)再吸附,其中,Cr(Ⅲ)再吸附主要通过与Mg2+、Al3+等阳离子交换作用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C纳米复合材料 吸附 还原 Cr(Ⅵ)
原文传递
曝气生物滤池在净水厂预处理工艺中的设计应用
13
作者 杨铠诚 《江苏建筑》 2017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针对宿迁市泗洪县水厂取水水源微污染的问题,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这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源进行预处理,其滤料选用凹凸棒复合材料。设计应用结果表明:BAF投资少、占地小,集曝气、截留悬浮物、降解有机物、高滤速等... 针对宿迁市泗洪县水厂取水水源微污染的问题,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这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对微污染水源进行预处理,其滤料选用凹凸棒复合材料。设计应用结果表明:BAF投资少、占地小,集曝气、截留悬浮物、降解有机物、高滤速等特点于一体,对氨氮和COD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应用结果对类似以微污染地表水为水源的净水厂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工程 净水厂 曝气生物滤池 微污染水源 凹凸棒复合材料 预处理工艺设计
下载PDF
Thermal Oxidative Degradation and Ageing Performance of Silicone Rubber Filled with Attapulgite 被引量:2
14
作者 Hua-hua Zhao Huan-ling Song +3 位作者 Xin-yao Tao Ge-xin Chen Ai-qin Wang Ling-jun Cho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09-322,I0048,共15页
The natural attapulgite(NAPT)was disaggregated by 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process to prepare the attapulgite with disaggregated rod crystal bundles(DAPT)and large specific surfa... The natural attapulgite(NAPT)was disaggregated by 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extrusion process to prepare the attapulgite with disaggregated rod crystal bundles(DAPT)and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33.7 m^(2)/g.NAPT and DAPT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ilicone rubber to obtain the composite NAPTSR and DAPT-SR by mechanical blending method,respectively.After thermal oxidative ageing at 300℃ for 0.5 h,temperature for the 5%weight loss increased greatly from 385℃ of the neat silicone rubber to 396-399℃ with addition of NAPT and DAPT.NAPT and DAPT enhanc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ller nanoparticles and rubber matrix thus inhibited the nanoparticle agglomeration.The conservation rate of the side methyl group in NAPT-SR and DAPT-SR was greatly improved after ageing.Therefore,the thermal oxidative degradation and ageing performance of th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es was significantly reinforced.Moreover,DAPT could greatly restrain the growth of nanoparticles after ageing.Therefore,DAPT-SR showed the better retention of tensile strength(40.6%),elongation at break(34.9%)and tear strength(30.1%)compa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at silicone rubber(10.6%,7.4%,and 5.0%)after age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e rubber ATTAPULGITE COMPOSITES Thermal oxidative degradation Ageing
下载PDF
聚苯胺无溶剂聚氨酯防锈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绍洪 张辉耀 刘志文 《中国涂料》 CAS 2012年第12期36-40,共5页
介绍了以蓖麻油酸改性环氧酯为含羟基树脂,以二丁胺改性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反应性稀释剂,配合聚苯胺/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磷钛粉、吸水剂等组成A组分,采用含—NCO基的聚氨酯预聚体为B组分,将A组分和B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涂... 介绍了以蓖麻油酸改性环氧酯为含羟基树脂,以二丁胺改性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反应性稀释剂,配合聚苯胺/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磷钛粉、吸水剂等组成A组分,采用含—NCO基的聚氨酯预聚体为B组分,将A组分和B组分按规定比例混合均匀后涂布在金属表面即形成一种无溶剂、不含重金属的新型环境友好金属防锈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酸 E-44环氧树脂 环氧酯 1 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 二丁胺 反应性稀释剂 聚苯胺/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 聚氨酯预聚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