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履带式机器人中基于交叉探测法的凹形障碍物识别
- 1
-
-
作者
李柠
张殿富
-
机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
出处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7期82-83,共2页
-
文摘
本文针对履带式机器人对凹形静态障碍物的识别,利用双超声波传感器交叉探测的方法,旨在解决凹形障碍物宽度识别的技术难点。对履带式机器人的越沟性能进行分析后,利用双超声波传感器对障碍物进行探测,进而判断出凹形障碍物的宽度,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策。试验表明此方法提高了凹形障碍物识别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关键词
交叉探测
超声波传感器
凹形障碍物
-
Keywords
Overlap detection
Ultrasonic sensor
Concave obstacle
-
分类号
TP2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一种针对大型凹型障碍物的组合导航算法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李庆华
尤越
沐雅琪
张钊
冯超
-
机构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部)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济南市人机智能协同工程实验室
-
出处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7-923,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1270)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青年博士合作基金(2017BSHZ008)。
-
文摘
针对移动机器人导航过程中无法规避大型凹型障碍物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多状态的组合导航算法。算法按照不同的运动环境,将移动机器人的运行状态分类为运行态、切换态、避障态,同时定义了基于移动机器人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的状态双切换条件。当移动机器人处于运行态时,采用人工势场法(APFM)进行导航,并实时观测毗邻障碍物的几何构型。在遭遇障碍物时,切换态用于判断是否满足状态切换条件,以进入避障态执行避障算法。避障完成后,状态自动切换回运行态继续执行导航任务。多状态的提出,可有效解决传统人工势场法在大型凹形障碍物的避障过程中存在局部震荡的问题。基于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的双切换条件判定算法,可实现多状态间的平滑切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解决局部震荡问题的同时,还可降低避障时间,提升导航算法效率。
-
关键词
组合导航算法
人工势场法
A*算法
大型凹形障碍物
-
Keywords
Integrated navigation algorithm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ethod(APFM)
A* algorithm
Large concave obstacle
-
分类号
TN96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改进蚁群算法及其在机器人避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 3
-
-
作者
裴振兵
陈雪波
-
机构
辽宁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出处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6,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874017)
-
文摘
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算法.首先针对蚁群算法在构造解过程中收敛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提出了在蚁群搜索路径过程中,通过建立α(信息素启发式因子)和β(期望启发式因子)的互锁关系,动态自适应调整α、β;其次针对蚁群算法在面对凹形障碍物易陷入死锁,降低搜索效率,提出了广义信息素更新规则;最后利用栅格法进行静态已知环境建模,通过不同规模TSP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将其应用到机器人避障并取得了较好实验效果。
-
关键词
改进蚁群算法
互锁
机器人
避障
栅格法
建模
凹形障碍物
死锁
-
Keywords
improve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interlock
robots
obstacle avoidance
grid method
modeling
concave obstacle
deadlock
-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