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黛玉所读书考——读红零札
1
作者 陈熙中 《曹雪芹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6,共6页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有一段湘云和黛玉关于“凹”“凸”二字的议论:湘云笑道:“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有一段湘云和黛玉关于“凹”“凸”二字的议论:湘云笑道:“这‘凸’‘凹’二字,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只是这两个字俗念作‘洼’‘拱’二音,便说俗了,不大见用,只陆放翁用了一个‘凹’字,说‘古砚微凹聚墨多’,还有人批他俗,岂不可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晶馆 《红楼梦》 林黛玉 湘云 陆放翁 二字 凄清
下载PDF
《红楼梦》中两次联诗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2
作者 狄松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11期39-41,共3页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终其一生,在小说之外并不曾给后人遗下什么好诗;而在一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却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包括芦雪庵和凹晶馆两次联句诗。这些联诗,在《红楼梦》中占有取代不得的地位。但是,人们长期以来看重的是咏十...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终其一生,在小说之外并不曾给后人遗下什么好诗;而在一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却留下了不少佳作,其中包括芦雪庵和凹晶馆两次联句诗。这些联诗,在《红楼梦》中占有取代不得的地位。但是,人们长期以来看重的是咏十二钗的套曲、《葬花词》、《芙蓉女儿诔》等名作,而对于这两次联句诗则鲜有人谈及。其实曹雪芹是把联诗当作小说整体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特色 联句诗 凹晶馆 芙蓉女儿诔 回中 妙玉 终其一生 黛玉 小说情节 凤姐
下载PDF
云空未必空——试论妙玉悲剧命运的内涵
3
作者 李晓雪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2期133-148,共16页
一妙玉是一位非常不幸的女子,她的不幸源于命运亦源于宗教的束缚。曹雪芹用不多的笔墨将一个活生生的妙玉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使之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她孑然独立,孤僻高洁,我们很难找出一个相似的人物与她比肩。
关键词 妙玉 贾母 黛玉 栊翠庵 宝钗 刘姥姥 凹晶馆 清池皓月 金陵十二钗 老君眉
下载PDF
清代孙温绘《红楼梦》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崔人元 《中国书画》 2015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现藏旅顺博物馆的清孙温绘《红楼梦》为国家一级文物,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59年7月调拨而来,之前流传情况不详,直到1989年至1990年才首次被公开展览,但影响很小。2004年9月,孙温绘《红楼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艺术界... 现藏旅顺博物馆的清孙温绘《红楼梦》为国家一级文物,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1959年7月调拨而来,之前流传情况不详,直到1989年至1990年才首次被公开展览,但影响很小。2004年9月,孙温绘《红楼梦》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艺术界和红学界人士对其尤为称赞。老一代红学名家周汝昌先生初见大幅绢本彩绘《红楼梦》,称其"工细数倍于一般常见的上品红楼画,令人赏玩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汝昌先生 旅顺博物 国家一级文物 红学界 价值分析 中国国家博物 仕女画 流传情况 凹晶馆 创作年代
下载PDF
寻常名词的艺术化
5
作者 林兴仁 《当代修辞学》 1985年第4期33-34,共2页
有一些同志,他们只把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方式构成的词句以及色彩鲜明、表面很华丽、优美的字眼看作是美的语言、艺术的语言。这样的理解,有对的一面,但也有些片面性。因为,任何有成就的作家要美化自已的语言,除用以上那... 有一些同志,他们只把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方式构成的词句以及色彩鲜明、表面很华丽、优美的字眼看作是美的语言、艺术的语言。这样的理解,有对的一面,但也有些片面性。因为,任何有成就的作家要美化自已的语言,除用以上那些修辞方式以及色彩鲜明、华丽的字眼外,还常巧妙地选用一些最平常、最普通的词,来精确地说明或描绘事物和行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儿 修辞方式 色彩鲜明 名词 名物字 实词 曹雪芹 宝玉 探春 贾母 刘姥姥 凹晶馆 《红楼梦》 章回小说 脂评 艺术化
下载PDF
谈史湘云
6
作者 胡志山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2期111-119,共9页
在大观园里,在为宝玉祝寿的“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的宴会上,“倏然不见了湘云”,“使人各处去找”。小丫头找到了她。众人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 在大观园里,在为宝玉祝寿的“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的宴会上,“倏然不见了湘云”,“使人各处去找”。小丫头找到了她。众人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辦枕着。”(《红楼梦》第62回,876页;本文引文据82年新版冯校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湘云 宝钗 黛玉 红飞翠舞 芍药花 醉眠 贾母 凹晶馆 香菱 思想性格
下载PDF
聚焦自然 诗化人生
7
《文教资料》 2004年第8期36-36,共1页
女娲用泥做成了人,本没有灵性。是谁,给了我们这一切?是自然。自然的山山水水赋予了我们这一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灵动的水伴着沉稳的山,沉稳的山缠着灵动的水,涌动出一段美丽的自然人生。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天才并不比平常人有更... 女娲用泥做成了人,本没有灵性。是谁,给了我们这一切?是自然。自然的山山水水赋予了我们这一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灵动的水伴着沉稳的山,沉稳的山缠着灵动的水,涌动出一段美丽的自然人生。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天才并不比平常人有更多的光,但他有一个特殊的透镜,可以将光线聚焦至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晶馆 六朝金粉 贾宝玉 勾践 仲尼 花开花落 李香君 选择材料 云卷云舒 林妹妹
下载PDF
《红楼梦》与中医药(之一百一十六) 熬夜是健康的大忌
8
作者 杨洋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1年第7期80-80,共1页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写道,贾府中秋赏月,聚会到四更天。尤氏欲说个笑话:"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轻轻的请醒。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写道,贾府中秋赏月,聚会到四更天。尤氏欲说个笑话:"正说到这里,只见贾母已朦胧双眼,似有睡去之态。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轻轻的请醒。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白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听着呢。’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明日再赏十六,也不辜负这月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夫人 《红楼梦》 凹晶馆 贾母 中秋赏月 尤氏 凄清
下载PDF
“冷月葬花魂”新解
9
作者 石问之 《文史知识》 2023年第5期114-118,共5页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时,在史湘云出“寒塘渡鹤影”上联之后,林黛玉的对句是“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是红学研究中一个旷日持久且僵持不下的话题。主张“花魂”为原笔的,有宋淇先生、蔡义江先生、林冠夫先生、王人...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时,在史湘云出“寒塘渡鹤影”上联之后,林黛玉的对句是“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是红学研究中一个旷日持久且僵持不下的话题。主张“花魂”为原笔的,有宋淇先生、蔡义江先生、林冠夫先生、王人恩先生等多位学者;主张“诗魂”为原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其庸、孙逊等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月葬诗魂 红学研究 史湘云 冯其庸 林冠夫 蔡义江 凹晶馆 《红楼梦》
原文传递
读《红楼梦》札记六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鹏飞 《文史知识》 2016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一《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事或有所本。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成于1349年-1353年之间,正当中国之元末)之第八日所叙故事中,有书生爱上一寡妇,但寡妇另有所爱,颇厌书生之纠缠,乃骗其大雪天前来幽会,却将其关在屋... 一《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事或有所本。意大利薄伽丘《十日谈》(成于1349年-1353年之间,正当中国之元末)之第八日所叙故事中,有书生爱上一寡妇,但寡妇另有所爱,颇厌书生之纠缠,乃骗其大雪天前来幽会,却将其关在屋外院落中苦等一夜,书生几乎冻杀,遂设计报复,让寡妇赤身裸体在野外骄阳中曝晒了一日,还遭蚊虫百般叮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设相思局 薄伽丘 大雪天 黛玉 小说叙事 刘姥姥 凹晶馆 秦钟 元妃 芙蓉女儿诔
原文传递
《红楼梦》与清代女子诗社——从大观园中的“海棠诗社”谈起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晓虹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00-102,共3页
读过《红楼梦》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大观园中的'海棠诗社'。曹雪芹在第37、38回中费了许多笔墨,描述结社缘起及头两次诗会,直到76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延续了整整四十回的诗社活动才告了结。就全书的构思看。
关键词 海棠诗 凹晶馆 回中 骆绮兰 吟社 国朝闺秀正始集 秋爽斋 午梦堂 妙玉 女诗人
原文传递
“冷月葬诗魂”与“冷月葬花魂”意境之区别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问之 《文史知识》 2021年第6期109-114,共6页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的凹晶馆联诗中,林黛玉的收尾之句是"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是红学研究中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在清代的各个版本中,公认的最具版本价值的庚辰本,原本是"冷月葬死魂",后被点改...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的凹晶馆联诗中,林黛玉的收尾之句是"冷月葬诗魂"还是"冷月葬花魂",是红学研究中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在清代的各个版本中,公认的最具版本价值的庚辰本,原本是"冷月葬死魂",后被点改作"冷月葬诗魂";俄藏本、甲辰本和程高本作"冷月葬诗魂";戚序本、蒙府本、梦稿本(即杨藏本)作"冷月葬花魂"。其中,庚辰本的"死魂"一词,文字粗鄙且与场景不合,被一致认为是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月葬诗魂 庚辰本 红学研究 凹晶馆 《红楼梦》 葬花 林黛玉 甲辰本
原文传递
清人《大观园图》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敏 《荣宝斋》 2003年第6期166-177,共12页
中国古代绘画根据绘画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画三科,在人物画科中又可分为道释人物(以宗教人物为描绘对象)、人物写真(以真实人物创作)和创作人物等。其中,有的人物创作画是画家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传说、故事、小说等创作的,... 中国古代绘画根据绘画题材大致可以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画三科,在人物画科中又可分为道释人物(以宗教人物为描绘对象)、人物写真(以真实人物创作)和创作人物等。其中,有的人物创作画是画家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传说、故事、小说等创作的,内含一定的故事情节,我们称之故事题材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玉 惜春 黛玉 秋爽斋 红楼梦图咏 探春 凹晶馆 故事画 贾母 大观园
原文传递
说不尽的大观园
14
作者 吴崇厚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4年第4期88-91,共4页
说不尽的大观园吴崇厚说不尽的《红楼梦》,说不尽的大观园。《红楼梦》处处有学问,处处有哑谜。就说大观园吧,它的原型到底在哪儿?200多年来,忽而一个新论点,忽而一处新发现,多少专家考辨争论得口干舌燥。说不定还得继续论证... 说不尽的大观园吴崇厚说不尽的《红楼梦》,说不尽的大观园。《红楼梦》处处有学问,处处有哑谜。就说大观园吧,它的原型到底在哪儿?200多年来,忽而一个新论点,忽而一处新发现,多少专家考辨争论得口干舌燥。说不定还得继续论证一千年。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不尽 吴崇厚 江宁织造署 《二十四诗品》 暖香坞 凹晶馆 乾隆皇帝 潇湘 《随园诗话》 荣国府
原文传递
凸碧堂赏月
15
作者 林展助 黄薇 《宝藏》 2012年第7期122-122,共1页
作为飞升石坛的名贵石种之一,彩陶石素以肤好、质佳、色诱人著称,但遗憾的是不易出形。此方《凸碧堂赏月》却打破惯例,形、质、色、纹、韵俱佳,在众多同类石种中脱颖而出,尤为珍贵。观其形,一道深刻的勒痕将石体隔成上小下大两部分,若... 作为飞升石坛的名贵石种之一,彩陶石素以肤好、质佳、色诱人著称,但遗憾的是不易出形。此方《凸碧堂赏月》却打破惯例,形、质、色、纹、韵俱佳,在众多同类石种中脱颖而出,尤为珍贵。观其形,一道深刻的勒痕将石体隔成上小下大两部分,若按人物头身比例划分,可定义为坐姿人物形态。再赏其色和纹,富丽的皮色和墨黑的花纹,幻化成人物身着的绫罗绸缎,雍容华贵又不失端庄稳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石 石坛 此方 皮色 贾母 大两 凹晶馆 贾府 立意新颖 明月清风
原文传递
《红楼梦》的“诗化情结”——“红海蠡测”之六
16
作者 郑文 《金山》 2009年第3期44-45,共2页
这"遍被华林"的"悲凉之雾",便泪湿了月光,泪湿了笛音,也泪湿了我们的心情,这真是哲思、文采与美感三位一体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敦诚 贾母 哲思 《琵琶行》 史湘云 芙蓉女儿诔 华林 冷月葬诗魂 林黛玉 凹晶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