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陷性颅骨缺损及其颅内压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向迅捷 黄华 秦坤明 《医学综述》 2017年第9期1782-1785,1790,共5页
凹陷性颅骨缺损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多见。它打破了颅腔内原有的生理平衡,造成颅内压的改变。这种颅内压力变化受到大气压力、患者体位、脑组织自身的重力及颅骨缺损面积的影响。颅内压力的变化会引起脑脊液及脑血... 凹陷性颅骨缺损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以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多见。它打破了颅腔内原有的生理平衡,造成颅内压的改变。这种颅内压力变化受到大气压力、患者体位、脑组织自身的重力及颅骨缺损面积的影响。颅内压力的变化会引起脑脊液及脑血液循环动力学紊乱,造成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大脑代谢紊乱及潜在的脑组织功能损害。尽早恢复颅腔的完整性,维持颅内压力的平衡至关重要。因此,缺损颅骨的重建时机选择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颅骨缺损 颅内压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不同凹陷程度颅骨缺损修补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向迅捷 黄华 +2 位作者 徐才邦 冉江 孙留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84-187,共4页
探讨不同凹陷程度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将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颅骨缺损患者纳入本研究,最终共120例。对这些患者按照颅骨缺损区凹陷严重级别分为Ⅰ组(<10 mm)、Ⅱ组(10~30 mm)和Ⅲ组(>30mm),各组... 探讨不同凹陷程度颅骨缺损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将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颅骨缺损患者纳入本研究,最终共120例。对这些患者按照颅骨缺损区凹陷严重级别分为Ⅰ组(<10 mm)、Ⅱ组(10~30 mm)和Ⅲ组(>30mm),各组均为40例;监测颅骨缺损时间、颅骨缺损面积、颅骨成形术后引流量(日引流量、总引流量)及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三组病人颅骨缺损时间、引流量无明显差异(P>0.05)。Ⅰ组颅骨缺损面积明显小于Ⅱ、Ⅲ组(P<0.01),而Ⅱ组与Ⅲ组缺损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术后脑组织复张明显慢于Ⅰ、Ⅱ组,且有小部分术后14天仍复张不全。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40)明显高于Ⅰ组(2/40)和Ⅱ组(3/40)(P均<0.05),而I组和II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颅骨缺损面积对缺损对凹陷程度呈现很大的影响,且缺损面积与凹陷程度呈现正相关;且颅骨凹陷程度>30毫米,则颅骨修补术后脑组织的复张明显变慢,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性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并发症 颅内压
下载PDF
临时人工骨瓣在凹陷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前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徐才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37-40,共4页
观察临时人工骨瓣在凹陷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在本院住院性凹陷性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纳入基础研究,以患者意义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术前于凹陷性颅骨缺损区应用临时人工骨瓣,形成临时脑保... 观察临时人工骨瓣在凹陷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在本院住院性凹陷性颅骨缺损修补术患者纳入基础研究,以患者意义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术前于凹陷性颅骨缺损区应用临时人工骨瓣,形成临时脑保护屏障。对照组不使用临时骨瓣。2组研究对象均使用一次性数字成型钛网行人工颅骨缺损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效果及头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交互比较,前者引流管留置总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趋于更低数值(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交互比较,前者神经功能评分趋于更高数值(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交互比较,前者生活质量评分趋于更高数值(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交互比较,前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趋于更高数值(P<0.05)。结论 临时人工骨瓣在凹陷性颅骨缺损修补术前应用效果显著,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人工骨瓣 凹陷性颅骨缺损修补术 应用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