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大凹顶藻中的新碘代内酯化合物 被引量:1
1
作者 苏镜娱 徐效华 +1 位作者 曾陇梅 王超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333-1334,共2页
关键词 略大凹顶藻 碘代内酯 凹顶藻
下载PDF
凹顶藻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贺娟 梁惠 +2 位作者 史大永 董春景 张秀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82-1083,共2页
目的观察凹顶藻提取物(LET)对DNA损伤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补充不同剂量凹顶藻提取物(LET),采用标准化方法制备LET,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萜含量,并采用Horn法检测其半数致死量(LD50)。以体内实验进行提取物的抗氧... 目的观察凹顶藻提取物(LET)对DNA损伤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对小鼠补充不同剂量凹顶藻提取物(LET),采用标准化方法制备LET,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萜含量,并采用Horn法检测其半数致死量(LD50)。以体内实验进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评价,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测定淋巴细胞的DNA损伤,以试剂盒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LET中的总萜含量为63.29%。其LD50>3160mg/kg,属于低毒。LET中剂量组的血淋巴细胞DNA损伤与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T各剂量组小鼠血中MDA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T含有丰富的天然萜类化合物,且使用安全;中剂量LET对H2O2诱导的血淋巴细胞DNA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LET可降低血中MDA含量,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顶藻 DNA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下载PDF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惠 贺娟 +1 位作者 董春景 马爱国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2-505,共4页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terpenoid extract,LET)的抑瘤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及对S180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orn法检测其安全性(LD50)。建立S180荷瘤鼠动物模型,采用LET低、中、高剂量(25、50、...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terpenoid extract,LET)的抑瘤活性、免疫调节作用及对S180细胞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orn法检测其安全性(LD50)。建立S180荷瘤鼠动物模型,采用LET低、中、高剂量(25、50、100mg/kgbw)灌胃,空白对照组以大豆色拉油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0d。测定抑瘤率;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用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LET诱导的S180细胞凋亡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ET的LD50>3160mg/kgbw属低毒。LET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平均瘤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抑瘤率达39.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ET低剂量组的胸腺指数上升、高剂量组的脾指数上升(P<0.05),LET低、中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高剂量组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P<0.01)。LET中剂量组S180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LET使用安全,可明显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导S180细胞凋亡和阻断该细胞于G0/G1生长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顶藻 抑瘤活性 免疫作用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凹顶藻属海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史大永 贺娟 +4 位作者 许凤 袁兆慧 范晓 石建功 韩丽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91,共11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 凹顶藻 三萜类化合物 海洋生物 结构单元 信息传送 化学防御
下载PDF
中国南沙群岛卡拉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钟永利 苏镜娱 +2 位作者 曾陇梅 阎素君 罗秉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49-251,共3页
中国南沙群岛卡拉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钟永利,苏镜娱,曾陇梅,阎素君,罗秉浩(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红藻,卡拉凹顶藻,木糖甙,β-十六烷基-D-吡喃木糖甙,胆甾醇凹顶藻(Laurencia)含有非常丰... 中国南沙群岛卡拉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钟永利,苏镜娱,曾陇梅,阎素君,罗秉浩(中山大学化学系,广州,510275)关键词红藻,卡拉凹顶藻,木糖甙,β-十六烷基-D-吡喃木糖甙,胆甾醇凹顶藻(Laurencia)含有非常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萜类和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顶藻 木糖甙 胆甾醇
下载PDF
瘤状软骨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华 朱校斌 +4 位作者 袁兆慧 李敬 郭书举 韩丽君 史大永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5,共3页
采用硅胶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手段,对海洋红藻瘤状软骨凹顶藻(Chondrophycus papillous Garbaryet Harper)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MS、NMR等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采用硅胶柱色谱以及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手段,对海洋红藻瘤状软骨凹顶藻(Chondrophycus papillous Garbaryet Harper)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MS、NMR等方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Ⅰ),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Ⅱ),胆甾醇(Ⅲ),植醇(Ⅳ)和4-羟基苯甲醛(Ⅴ)。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分离得到。通过MTT法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在10mg/L浓度下均无明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状软骨凹顶藻(Chondrophycus papillous Garbary ET Harper)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略大凹顶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效华 卢建华 +3 位作者 姚广民 李艳明 苏镜娱 曾陇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8,共4页
对采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海域的略大凹顶藻 (Laurenciamajuscula)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分离出了 8个化合物 ,其中化合物 1和 2为首次报道的新化合物。经光谱分析 ,确证 1为 8 溴 1 烯 Chami grene,2为谷甾 4,2 5 二烯 3β ,6 β
关键词 化学成分 略大凹顶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三列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杰 韩丽君 +3 位作者 史大永 范晓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分离鉴定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中的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应用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 目的:分离鉴定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中的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应用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ossonorol(1),7,10-epoxy-arbisabol-11-ol(2),10-epi-7,10-epoxy—arbisabol—11—01(3),3β-hydroxy-5α,6α—epoxy-β-ionone(4),3β-hydroxy-5β,6β-epoxy-β-ionone(5);对所有化合物在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P,模型上进行了细胞毒活性测定,IC50均大于10.0μg·mL^-1。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三列凹顶藻中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所有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A均无明显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列凹顶藻 倍半萜 人肿瘤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凹顶藻萜提取物对荷H22肿瘤小鼠氧化应激及p53和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惠 刘颖 +3 位作者 韩磊 贺娟 张文卿 马爱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83-1184,共2页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顽症之一。近年来,海洋萜类化合物的天然抗氧化、抗肿瘤活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 凹顶藻 H22肿瘤 P53 MMP-9 抗氧化
下载PDF
三列凹顶藻中倍半萜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杰 韩丽君 +5 位作者 史大永 范晓 王素娟 李帅 杨永春 石建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从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中寻找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倍半萜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借助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和X-单晶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 目的从三列凹顶藻Laurencia tristicha中寻找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倍半萜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借助包括一维和二维NMR等波谱方法和X-单晶衍射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海兔阿普里素(aplysin,Ⅰ)、海兔阿普里醇(aplysinol,Ⅱ)、去溴海兔阿普里醇(debromoaplysinol,Ⅲ)、凹顶藻联苯(1aurebiphenyl,Ⅳ)、约翰斯顿醇(johnstonol,Ⅴ);在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a模型上,化合物Ⅳ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化合物Ⅲ对HeLa细胞显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他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无明显毒性,IC50均大于10.0μg/mL。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三列凹顶藻中得到,化合物Ⅲ对HeLa细胞具有中等强度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化合物Ⅳ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列凹顶藻 倍半萜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三列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杰 韩丽君 +3 位作者 杨润亚 史大永 袁兆慧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610-2612,共3页
目的:从三列凹顶藻Laurenciatristicha中寻找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借助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 目的:从三列凹顶藻Laurenciatristicha中寻找具有多样性结构的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采用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重结晶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借助核磁共振等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MTT法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鉴定为胆甾醇(1),胆甾-5-烯-3β,7βα二醇(2),β-谷甾醇(3),叶绿醇(4),玉米黄素(5),对羟基苯甲醛(6),3-吲哚甲醛(7);在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和HELA模型上,化合物2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化合物4对HCT-8和HELA细胞显示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其它化合物对所有细胞株均无明显毒性,IC50均大于10.0μ·mL^-1。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三列凹顶藻中得到,化合物2对所有细胞株均显示毒性,化合物4对HCT-8和HELA细胞具有中等强度的选择性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列凹顶藻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广东汕尾凹顶藻类(红藻门)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晶晶 刘金梅 +3 位作者 马鑫 刘美媛 黄冰心 丁兰平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248-259,共12页
为了解中国南海北部凹顶藻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加快该地的凹顶藻属物种资源开发和利用,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对采自广东汕尾的大型海洋红藻凹顶藻类(Laurencia Complex)进行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共发现4个物种,即波状软凹藻(Chondro... 为了解中国南海北部凹顶藻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加快该地的凹顶藻属物种资源开发和利用,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对采自广东汕尾的大型海洋红藻凹顶藻类(Laurencia Complex)进行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共发现4个物种,即波状软凹藻(Chondrophycus undulatus(Yamada)Garbary et Harper)、凹顶藻(Laurencia chinensis Tseng)、三列凹顶藻(L.tristicha Tseng,Chang,Xia et Xia)和小瘤栅凹藻(Palisada parvipapillata(Tseng)Nam)。文中对此4种凹顶藻类物种的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与介绍,并结合生物冷冻切片技术,获得了各个物种较清晰的解剖学特征图片,对未来凹顶藻类物种的鉴定提供一定分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尾市 凹顶藻 形态学 凹顶藻
下载PDF
软骨凹顶藻Laurencia cartilaginea中新的五羟基神经酰胺
13
作者 徐石海 杨晓燕 +1 位作者 廖小建 郭书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7-1069,共3页
从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兴岛软骨凹顶藻Laurencia cartilaginea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分离得到了一个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EI-MS、FAB-MS等波谱技术,确定该化合物为结构少见的新神经酰胺。
关键词 软骨凹顶藻 LAURENCIA cartilaginea 五羟基神经酰胺
下载PDF
日本凹顶藻的活性物质对姬松茸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14
作者 林勇 郑怡 林新坚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9期364-367,共4页
通过对日本凹顶藻以不同溶剂的粗提、乙醇提取物的极性分离、不同极性的薄层层析和多糖的提取,进行抗菌试验的研究,发现95%乙醇和V甲醇:甲苯为3∶1的提取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姬松茸的病原细菌活性,乙酸乙酯相对病原细菌的抑菌强于乙... 通过对日本凹顶藻以不同溶剂的粗提、乙醇提取物的极性分离、不同极性的薄层层析和多糖的提取,进行抗菌试验的研究,发现95%乙醇和V甲醇:甲苯为3∶1的提取的活性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姬松茸的病原细菌活性,乙酸乙酯相对病原细菌的抑菌强于乙醇的粗提物,而水相基本无抑菌效果,乙酸乙酯相的两个带(Rf0.57、Rf0.63)浓度为0.1g/ml具有较强抗姬松茸病原细菌的活性,对假单孢杆菌抑菌圈达到19.3mm,水相层析带的抑菌活性较弱,多糖的粗提物配成0.25g/g的水溶液对姬松茸病原真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对黑曲霉、桔青霉和绿色木霉的抑菌圈分别达到10.8mm、7.9mm、5.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顶藻 姬松茸 抗菌 薄层层析 病原菌
下载PDF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对酒精暴露大鼠肝脏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张娜 梁惠 +1 位作者 刘颖 马爱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了解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TE)对酒精暴露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组,每日予50%酒精4.8 g·kg-1·d-1灌胃,建立酒精暴露模型;试验组每日分别给予LTE 25、50、100 mg/k... 目的了解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TE)对酒精暴露大鼠肝脏超微结构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组,每日予50%酒精4.8 g·kg-1·d-1灌胃,建立酒精暴露模型;试验组每日分别给予LTE 25、50、100 mg/kg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bcl-2和bax表达水平及bcl-2/bax值。结果酒精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形,电镜下观察到轻度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肿胀变形,粗面内质网扩张断裂,试验组的肝细胞破坏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bc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ax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LTE可明显改善酒精暴露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病理变化,并使bcl-2/bax上调,从而减轻酒精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 酒精暴露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冈村凹顶藻东山变种(新变种)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
16
作者 庄惠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4期96-102,共7页
本文记述了冈村凹顶藻东山变种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 var.dongshanicus var. nov.(CeramiaJes,Rhodomelaceae)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同时对变种的福建产的冈村凹顶藻L.okamurai Yamada进行了形态学比较。
关键词 冈村凹顶藻 生殖器官
下载PDF
软骨凹顶藻Laurencia cartilaginea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晓艳 徐石海 +2 位作者 郭书好 曾向潮 吕俊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3-305,共3页
本文对采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兴岛的软骨凹顶藻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分离得到了三种单体化合物,经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胆甾4烯3β,6β二醇(1),豆甾5,22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甙(2),(2S,3S,4R,2′R)2(... 本文对采自中国南海西沙群岛永兴岛的软骨凹顶藻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从乙醇浸提物的乙酸乙酯相分离得到了三种单体化合物,经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胆甾4烯3β,6β二醇(1),豆甾5,22二烯3OβD吡喃葡萄糖甙(2),(2S,3S,4R,2′R)2(2′羟基二十四碳酰氨基)十八碳1,3,4三醇(3),这三种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藻中分离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产物 凹顶藻 软骨 单体化合物 西沙群岛 中国南海 乙酸乙酯 技术分析 葡萄糖甙 永兴岛 相分离 浸提物 酰氨基
下载PDF
温州南麂海域冈村凹顶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凤 尹健 黄可新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对采自温州南麂海域的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化学成分开展研究,并对化合物抗污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 目的:对采自温州南麂海域的红藻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化学成分开展研究,并对化合物抗污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方法: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冈村凹顶藻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利用纹藤壶幼虫模型对所得化合物抗污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为lauinterol(1),isoaplysin(2),asplysin(3),isolaurinterol(4),laurokamurenes A(5),debromoisolauinterol(6),debromolauinterol(7)和10-bromoisoaplysin(8);其中化合物1、3-6表现出显著的抗纹藤壶幼虫附着活性。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冈村凹顶藻中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纹藤壶幼虫附着的抗污功能,为该海藻资源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村凹顶藻 倍半萜 结构鉴定 抗污活性
下载PDF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对酒精暴露大鼠氧化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惠 逄丹 +1 位作者 贺娟 马爱国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terpenoids extract,LTE)对酒精暴露大鼠的抗氧化水平及HO-1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酒精模型组(B组)给予乙醇4.8g/kgbw·d灌胃;LTE低、中...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terpenoids extract,LTE)对酒精暴露大鼠的抗氧化水平及HO-1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酒精模型组(B组)给予乙醇4.8g/kgbw·d灌胃;LTE低、中、高剂量干预组(C、D、E组)分别给予LTE25、50、100mg/kgbw·d;甘利欣药物组(F组)给予甘利欣200mg/kgbw·d灌胃。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除空白组外,酒精剂量均同模型组。实验进行6w。分别测定血清及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对肝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内血红素氧化酶-1(HO-1)免疫阳性细胞的组织分布,并对其灰度值和光吸收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A组比,B、F组血清及肝匀浆SOD活力下降,C、E组血清SOD活力比B组升高,有一定的量效关系。B组大鼠血清及肝匀浆GSH-Px活力较A组下降,而D组较B组显著升高。与A组比,B组血清及肝匀浆MDA含量较A组升高,而D、E组血清和肝匀浆MDA含量较B组显著降低,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与A组比,B组HO-1活力显著降低。D、E、F组HO-1活力比B组升高明显。结论LTE可增强酒精暴露大鼠体内抗氧化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的生成,诱导HO-1活性增强,从而对酒精造成的机体氧化损伤表现出相应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 酒精暴露 抗氧化酶 血红素氧化酶-1
原文传递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协同维生素E辐射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惠 刘颖 +2 位作者 王青 王文成 马爱国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extract,LET)协同维生素E(VE)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花生油0.5 ml/kg·d),辐射模型(花生油0.5ml/kg·d),LET低剂量(LET 50 mg+VE 100 mg... 目的观察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aurencia extract,LET)协同维生素E(VE)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方法 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花生油0.5 ml/kg·d),辐射模型(花生油0.5ml/kg·d),LET低剂量(LET 50 mg+VE 100 mg/kg·d)、LET高剂量(LET 100 mg/kg+VE 100 mg/kg·d)、VE(VE 100 mg/kg·d)、LET(LET 100 mg/kg·d)灌胃,6组,每组10只,对应灌胃,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给予直线加速X射线全身照射,11 d,每次25 CGY,每周5 d,连续4 w。末次灌胃12h后,眼眶取血,行白细胞计数,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测定血清中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处死动物,剥离小鼠股骨行骨髓细胞微核率检测;摘取附睾和睾丸,进行精子畸形率和睾丸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检测;摘取胸腺和脾脏,计算脏器指数;采用酶学实验检测肝、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辐射模型组小鼠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骨髓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形率、睾丸染色体畸形率明显升高,脾脏、胸腺指数及血清IL-2水平明显降低,肝、肺组织中SOD活力均明显下降,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肺组织GSH-Px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定剂量LET与VE协同作用,可使辐射小鼠白细胞数量显著升高,骨髓细胞微核率、精子畸形率和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降低,脾脏及胸腺指数、血清IL-2水平显著提高,肝、肺组织中SOD活力、肺组织GSH-Px活力明显升高,肝、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降低,与辐射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ET和VE单独用药比较,一定剂量LET与VE协同作用,在提高白细胞数量、血清IL-2水平、免疫脏器指数、肝组织SOD活力、肺组织GSH-Px活力,降低微核率、精子畸形率、染色体畸变率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一定剂量LET与VE协同作用,辐射小鼠的白细胞数量、胸腺指数、血清IL-2水平、肺组织抗氧化酶活力、肝肺组织MDA含量等检测指标已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遭受亚急性辐射的机体,一定剂量LET与VE联合补充,可在加快恢复骨髓造血系统功能、减轻生殖系统损伤、调节免疫和改善氧化应激状况等方面发挥良好的辐射防护作用,且较单独用药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 VE 辐射损伤 免疫调节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