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思想辨析
- 1
-
-
作者
石云
-
机构
暨南大学
-
出处
《最小说》
2021年第2期150-151,共2页
-
文摘
1905年清政府为应对国内蓬勃发展的立宪运动选派官员出使东西洋各国考察宪政,戴鸿慈作为出洋“五大臣”之一,先后访问了美、德、意等国,归国后著成《出使九国日记》,通过他的日记,可以窥探一个晚清官员在海外的见闻和真情实感,对其思想进行深入的了解。
-
关键词
戴鸿慈
五大臣
《出使九国日记》
思想
-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析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中的议会
- 2
-
-
作者
余冬林
-
机构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出处
《人文论丛》
2019年第1期242-247,共6页
-
文摘
戴鸿慈在《出使九国日记》中,使用了'议院''国会'等议会术语。他较为细致地考察欧美诸国的议院,并对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议员选举等方面进行较为具体的描述;同时认识到君主立宪政体优越于专制政体,力倡以德国和日本为榜样仿行宪政。但是,因对'民权(民主)''自由''平等'等概念并没有真正地把握和理解,以及出于对皇权和清朝统治的维护,导致他所认知的议会与事实上的议会仍有相当的距离。
-
关键词
戴鸿慈
《出使九国日记》
议会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中对西方戏剧的认知与反思
- 3
-
-
作者
李军锋
-
机构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出处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76,共4页
-
基金
201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晚清域外游记中的西方城市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8CWYJ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戴鸿慈的《出使九国日记》中有丰富的西方戏剧史料,可为研究中西方戏剧艺术交流提供诸多借鉴。特别是戴鸿慈在其文本中对西方戏剧的记载,不仅有恢弘的建筑、炫目的舞台布景,更有对戏剧故事情节的描绘以及中西方戏剧差异的评论。在他看来,中国戏剧应当仿效西方戏剧及时进行改良,做到通俗化和大众化,充分发挥它的教化功能,才能彻底实现中国戏剧改良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戴鸿慈对西方戏剧的认知与反思对20世纪初中国戏曲改良运动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
-
关键词
戴鸿慈
《出使九国日记》
西方戏剧
认知与反思
-
分类号
J809.1
[艺术—戏剧戏曲]
-
-
题名亲见亲闻启新知——戴鸿慈和《出使九国日记》
- 4
-
-
作者
李桂娟
-
出处
《羊城今古》
2004年第2期33-37,共5页
-
文摘
在白云山公园索道之下的山腰、千尺嶝中段之侧,有一座戴鸿慈墓,被定为广州市重点保护文物.墓主为何许人也?他是清朝的高官——戴鸿慈。有清一代,粤人以尚书入军机、任协办大学士者.只戴鸿慈一人而已。戴鸿慈以身居封建王朝高层的官员.是个终身从政而具有忧患意识的开明知识分子。受时代影响,他虽不象康南海那样在中国维新的历史上领风骚,但作为封建士大夫之一员,享有“知新”
-
关键词
戴鸿慈
《出使九国日记》
清朝
政治家
西方文化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1866-1905年主要使西日记中议会文化之变迁
- 5
-
-
作者
余冬林
-
机构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人文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234-243,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JJD770021)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2&ZD153)
+1 种基金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2LS11)
九江学院科研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对外关系的旧有秩序受到严重冲击,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1866-1905年间,清政府适应时势之变,先后派出数批使臣前往欧美诸国。中国使臣开始出现在工业革命和民主革命后的西方世界。[1]这些使臣大多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他们对西方议会文化的认识有着一个由浅入深、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
关键词
巴黎日记
郭嵩焘
走向世界丛书
航海述奇
出使九国日记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