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国维“出入”说的多维文化背景 被引量:1
1
作者 关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6期141-143,共3页
王国维的"出入"说是其《人间词话》中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观点。对艺术创作主体而言,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既能"入",又能"出"。王国维"出入"说的辩证性论述源自中国传统的"出入"观。此外,... 王国维的"出入"说是其《人间词话》中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观点。对艺术创作主体而言,在创作过程中,必须既能"入",又能"出"。王国维"出入"说的辩证性论述源自中国传统的"出入"观。此外,其"出入"说还不同程度地受到叔本华、尼采等人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在"中体西用"原则下阐发的,是"中西融合"的比较好的艺术创作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出入”说 文化背景 美学
下载PDF
王国维《人间词话》“出入”说释论
2
作者 崔鑫 《文教资料》 2017年第10期1-2,共2页
本文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出入”说,以厘清王国维“出入”说的释义为方法——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一审美体验与观照过程进行阐释,并在“出入”说的研究中化解追求言外之意与提倡语语皆要直观的矛盾——二者实为“出入”... 本文探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出入”说,以厘清王国维“出入”说的释义为方法——对“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一审美体验与观照过程进行阐释,并在“出入”说的研究中化解追求言外之意与提倡语语皆要直观的矛盾——二者实为“出入”两面,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出入”说
下载PDF
试论朗诵艺术创作审美之“出”与“入”
3
作者 吴颖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32-36,共5页
王国维的“出入”说论述了诗学中的审美活动,诗人在“入”的状态下,全身心地融入客观对象世界,抒发真情实感;在“出”的状态下,以超然的姿态描绘事物,“出”与“入”共同构筑了完整的审美活动。朗诵艺术创作审美过程与王国维的“出入”... 王国维的“出入”说论述了诗学中的审美活动,诗人在“入”的状态下,全身心地融入客观对象世界,抒发真情实感;在“出”的状态下,以超然的姿态描绘事物,“出”与“入”共同构筑了完整的审美活动。朗诵艺术创作审美过程与王国维的“出入”说意涵有相通之处。本文结合经典作品,从入乎其内、所见者真,出乎其外、创造“高致”,“出”“入”相系、整体和谐三个方面探索了朗诵艺术创作审美表达的具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出入”说 朗诵艺术创作 审美表达
下载PDF
中西解释学意义观和理解观之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有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1-155,共5页
南宋陈善的"出入"说、陆九渊的"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论以及孟子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说可以作为中国古典解释学意义观与理解观的纲领和代表。比较西方解释学的"更好的理... 南宋陈善的"出入"说、陆九渊的"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论以及孟子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说可以作为中国古典解释学意义观与理解观的纲领和代表。比较西方解释学的"更好的理解"和"不同的理解",可以看出,中国古典解释学是在实践的自觉中沿着两条清晰的阐释方向和线索完成了方法论的积淀。其意义观坚实而灵通,执著而超越;其理解观既出入有据,亦进退自如。而西方解释学却在理论的自觉中越来越深地走向了一条体系建构的道路,其意义观和理解观的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演变,呈现出对立而复杂的状态。应该说,中国古典解释学洋溢着灵活而实用的个性,西方解释学则呈现形而上的本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观 理解观 经典文本 方法论 出入”说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中国艺术文本的距离解释方法
5
作者 李有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6,共5页
从比较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布洛的距离说,还是闵斯特堡的孤立说,都与中国的"出入"说和"俯仰"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古代的解释智慧和审美情趣在距离观照上是有无相生、远近相成、不偏执一隅的,在理论上则具有圆融性... 从比较的视角来看,无论是布洛的距离说,还是闵斯特堡的孤立说,都与中国的"出入"说和"俯仰"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古代的解释智慧和审美情趣在距离观照上是有无相生、远近相成、不偏执一隅的,在理论上则具有圆融性,方法上具有辩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解释 出入”说 “俯仰”说 沉潜体味 整体直悟
下载PDF
The Enlightment on Task-based Teaching Derived from Input Hypothesis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春红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6年第4期36-38,43,共4页
Aiming at 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essay, with enlightment from the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discusses some issues about input, output, activities and teacher's role... Aiming at gradually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essay, with enlightment from the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discusses some issues about input, output, activities and teacher's role in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sk-based teaching input hypothesis INPUT OUTPUT ACTIVITIES teacher's ro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