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古从新:石涛“我法”观的演变
1
作者 刘静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53-55,共3页
石涛绘画艺术分为“我自用我法”“不立一法、不舍一法”“是法非法,即成我法”三个时期,虽然这三个时期提出的“我法”不同,深度不同,但却是一个良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辩证地看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师古不泥古,用传统经典滋养创新,... 石涛绘画艺术分为“我自用我法”“不立一法、不舍一法”“是法非法,即成我法”三个时期,虽然这三个时期提出的“我法”不同,深度不同,但却是一个良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他辩证地看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师古不泥古,用传统经典滋养创新,借鉴古人精髓,以“古从新”为目标,这种创新精神在当下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 出古从新 “我法”观
下载PDF
论“走出疑古”与古史重建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书灿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1-57,共7页
"走出疑古时代"的论点是李学勤先生在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试图寻求克服《古史辨》错疑所不应疑的不良倾向,重建中国古史新的理论体系的学术探索。"走出疑古"是试图在对《古史辨》理论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基... "走出疑古时代"的论点是李学勤先生在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试图寻求克服《古史辨》错疑所不应疑的不良倾向,重建中国古史新的理论体系的学术探索。"走出疑古"是试图在对《古史辨》理论进行科学的批判继承基础上,对晚清以来的疑古思潮进行合理的"扬弃",其真正学术意图在于超越"疑古"。"走出疑古"的论点体系也明显存在若干理论上的局限和逻辑上的疑难。李先生反复强调的将文献和考古结合起来研究古史的方法自王国维先生起已开始实践,以后王国维先生的弟子徐中舒先生及再传弟子唐嘉弘先生所积极倡导和自觉运用的将文献记载、考古学材料和民族学材料相结合的古史多重证法,进一步增强了古史研究的科学性,将中国的古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从真正意义上开始了"超越疑古",重建古史的学术尝试。李学勤先生所谓的"走出疑古"与古史重建工作,只不过是新的学术背景下,王国维、徐中舒、唐嘉弘三代学人理论探索和学术实践的继续。"走出疑古"后的中国古史研究,应继续重视理论的探索;继续重视古代史料的积累、审查与运用;加强科际整合,提高古史研究科学性;逐步深化夏代与传说时代历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学勤 顾颉刚 王国维 二重证据法 徐中舒 唐嘉弘 史多重证法
下载PDF
疑古何时走出?——田旭东博士新著《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读后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京华 《零陵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9-25,共7页
本文赞同以疑古与新证(或释古、考古、走出疑古)作为描述20世纪学术史的重要线索,而疑古时代是否结束、何时结束,则是此问题视角中的一大焦点,其间的交会与嬗新尚有比较复杂的一面。田旭东女士的博士论文、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之... 本文赞同以疑古与新证(或释古、考古、走出疑古)作为描述20世纪学术史的重要线索,而疑古时代是否结束、何时结束,则是此问题视角中的一大焦点,其间的交会与嬗新尚有比较复杂的一面。田旭东女士的博士论文、中华书局《中华文史新刊》之一《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一书,为近年少有的从疑古与新证一线观察近百年中国学术界古史研究的专论,在20世纪学术思潮研究中具有无可回避的参考价值是可以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学术史 田旭东 李学勤
下载PDF
新出土史料与古史研究中的问题
4
作者 李锐 《中原文化研究》 2019年第2期50-53,共4页
近年出土文献特别是简帛中,有不少和古史相关的篇章。不少人借之讨论古史问题,裘锡圭先生由之评价疑古派的古史得失,并且仍然信奉顾颉刚古史从大禹开始的观点。其说引起了学界的注意。郭永秉先生也利用出土文献谈古史问题,其后他解读裘... 近年出土文献特别是简帛中,有不少和古史相关的篇章。不少人借之讨论古史问题,裘锡圭先生由之评价疑古派的古史得失,并且仍然信奉顾颉刚古史从大禹开始的观点。其说引起了学界的注意。郭永秉先生也利用出土文献谈古史问题,其后他解读裘锡圭先生的文章时对一些问题有深入讨论,对一些新公布材料的解读也欲从顾颉刚、裘锡圭之说,但实质上与顾颉刚之说有很大不同。所论问题的关键,看似讨论禹和文王的神性问题,其实是古书史料的认识问题,古史的时间与空间问题,而不是态度的问题。当前应该在方法和理论上进行反思,以告别旧的范式,探索新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简帛 顾颉刚
下载PDF
黄侃的“古今字”和“后出字”
5
作者 温敏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267-276,共10页
本文以《说文同文》《字通》为主要语料,从表述用语出发,探讨黄侃先生“古今字”和“后出字”的观念及其异同,指出黄侃的“古今字”属于“用字”派,跟汉唐学者的认识-致;而黄侃的“后出字”则着眼于字词的产生时代和渊源关系,既不等于... 本文以《说文同文》《字通》为主要语料,从表述用语出发,探讨黄侃先生“古今字”和“后出字”的观念及其异同,指出黄侃的“古今字”属于“用字”派,跟汉唐学者的认识-致;而黄侃的“后出字”则着眼于字词的产生时代和渊源关系,既不等于“古今字”,也不等于“分别文”.这些概念并非矛盾,所以同-字组根据需要可以同时用这些术语来指称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侃 今字
下载PDF
“层累”说与古史重建——学术史视野下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书灿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6期27-36,共10页
顾颉刚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因其自身的科学性而在中国古史学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在古史新证、对极端疑古的纠偏及"走出疑古时代"的视野下,中国古史学界在直接继承顾颉刚先生的疑古学说和辨伪方... 顾颉刚先生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因其自身的科学性而在中国古史学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在古史新证、对极端疑古的纠偏及"走出疑古时代"的视野下,中国古史学界在直接继承顾颉刚先生的疑古学说和辨伪方法与理论的同时,不断对这一著名的古史理论进行合理的扬弃,从而使其更趋科学完善。日益丰富的出土文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对"层累"说作了新的验证,从而使这一著名的古史理论的当代学术价值不断得到彰显。徐唐学派积极倡导并科学实践的古史三重证法,对中国古典学的未来路向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未来的中国古典学发展道路上,顾氏的"层累"说将会继续得到新的验证和丰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累”说 史新证 纠偏 土文献 学术价值 史三重证
下载PDF
祁寯藻论书诗《何子贞藏晋唐古墨四种,次韵题后》解析
7
作者 赵杨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9期27-27,共1页
文章通过对祁寯藻论书诗《何子贞藏晋唐古墨四种,次韵题后》内容的分析与解读,进一步把握祁寯藻作为书法家对学习书法的书学思想及其与何绍基论书过程中的思想碰撞和观点,更加深入地研究清代的书学思想。
关键词 篆隶 出古
下载PDF
“醉中乡国漫留诗”——读古代诗人咏宁夏的诗歌
8
作者 杨继国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26-29,共4页
古代宁夏是我国北方羌戎等少数民族所居之地。秦代在这儿设置了北地郡。汉代仍为北地郡,固原属安定郡。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在宁夏一带建立了“大夏”等地方割据政权。隋、唐、五代,宁夏分属朔方郡、灵武郡,固原地区隋置为... 古代宁夏是我国北方羌戎等少数民族所居之地。秦代在这儿设置了北地郡。汉代仍为北地郡,固原属安定郡。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在宁夏一带建立了“大夏”等地方割据政权。隋、唐、五代,宁夏分属朔方郡、灵武郡,固原地区隋置为平凉郡,唐改为原州。宋时,党项羌族拓拔思恭部的后裔李继迁又建都于中兴府(今银川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诗人 乡国 朔方郡 李继迁 中兴府 北地郡 灵武 萧关怀 固原 割据政权
下载PDF
清初“四王”艺术创作及画论思想对中国画发展的积极意义
9
作者 尹成君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5-27,共3页
"四王"作为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当中存在着认识上表面化并有失偏颇的现象。"四王"所阐释的真正"仿古"含义,不是守旧,他们坚守"学古"、"崇古"的信念,最终的目的... "四王"作为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长期的学术研究当中存在着认识上表面化并有失偏颇的现象。"四王"所阐释的真正"仿古"含义,不是守旧,他们坚守"学古"、"崇古"的信念,最终的目的是"出古"、"化古"。今天,面对文化自觉、艺术自觉这样一个中国知识分子都应该思考的课题,当我们真诚地梳理、总结我们的艺术传统时,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四王"的艺术创作及其画论思想在中国艺术传统链条上的独特价值和他们在中国文人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王” 出古
下载PDF
“琴道”何在?——高羅佩與文人想像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冬 《人文中国学报》 2014年第1期451-491,共41页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是一位對中國文化深造有得的學者,著作涵蓋小說、宗教、書法、繪書、音樂等不同領域。《琴道》(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An Essay in the Ideology of the Ch’in)成書於1938...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1910—1967)是一位對中國文化深造有得的學者,著作涵蓋小說、宗教、書法、繪書、音樂等不同領域。《琴道》(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An Essay in the Ideology of the Ch’in)成書於1938年在中國音樂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因以此書爲研究對象。首先爬梳高羅佩習琴愛琴、撰寫《琴道》的過程;其次論《琴道》一言的内容,及問世七十餘年來國内外各方評價;第三部分則由《琴道》研探高羅佩的重要琴學觀點;最後一部分則回歸於撰作的時代環境,討論《琴道》的書寫策略及高羅佩如何透過此書達成他對於傅統文人(學者型官員)的想像。高羅佩採用了'出今入古'的書寫策略,'君子不器'的通才視角,以傅统文人的治學方法,徵引大量的經史文集,旁及園林、書法等其他藝文,立足於雅俗對立的傳統音樂史框架,以'三教論衡'形式辯證儒、釋、道的琴曲,體現了一位西方學者對於中國傳統知識分子、文人雅士的認同與想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羅佩 琴(七絃琴、琴) 琴道 魯特琴 文人想像 今入
下载PDF
十证“伶玄”
11
作者 王建堂 《长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0-35,共6页
《飞燕外传》 ,汉·伶玄撰 ,堪称中国古代艳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对《源氏物语》和《金瓶梅》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然而后世却一直将其打入“伪书”的冷宫 ,笔者从与作者、作品有关的十个方面进行考证 ,结论是 :作者确系汉人 ,作品确... 《飞燕外传》 ,汉·伶玄撰 ,堪称中国古代艳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对《源氏物语》和《金瓶梅》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然而后世却一直将其打入“伪书”的冷宫 ,笔者从与作者、作品有关的十个方面进行考证 ,结论是 :作者确系汉人 ,作品确系汉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证 间接链条证据 怪圈 伶玄汉人 《外传》汉作
下载PDF
Effect of L-cysteine on bioleaching of Ni-Cu sulphide by A. manzaensis
12
作者 贺治国 赵健存 +2 位作者 梁万洁 胡岳华 邱冠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2期381-385,共5页
The effect of L-cystein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bioleaching of Ni-Cu sulfide was studied with an extremely thermophilic archaea,Acidianus manzaensis. It is found that adding certain amounts of L-cysteine t... The effect of L-cysteine in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the bioleaching of Ni-Cu sulfide was studied with an extremely thermophilic archaea,Acidianus manzaensis. It is found that adding certain amounts of L-cysteine to the bioleaching system of Ni-Cu sulfide largely enhances the leaching rate. X-ray diffraction (XRD) patterns show the change of bioleached solid residues and the effect of L-cysteine on the surface charges of minerals. Zeta potential and IR spectra of mineral surface show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cysteine and mineral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metal complex,which is propitious to the bioleaching of Ni-Cu sulfide by Acidianus manzaen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ianus manzaensis L-CYSTEINE Ni-Cu sulfide BIOLEACHING surface charge Zeta potential
下载PDF
Study on Chinese National Image Shap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Growth of Outbound Tourism of Citizens
13
作者 LI Cong-yuan LV Wan-qing HE Ji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5年第8期6-11,共6页
The national image is multi-dimensional, outbound 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intuitive ways. The outbound tourism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itizen is not only considered as the outward manifestation of individual civil ... The national image is multi-dimensional, outbound tourism is one of the most intuitive ways. The outbound tourism behavior of Individual citizen is not only considered as the outward manifestation of individual civil quality, but also considered as the emblem the quality of all citizens of whole country, affects the national image, related to the country's national influence and credibility. The outbound tourism of Chinese citizens brought about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enormous economic benefits and influence, which makes the outbound tourism behavior of Chinese citizens gotten more concern. The uncivilized outbound tourism behavior of Chinese citizens are frequent, which brings extremely strong damage, and which serious impact on the healthy image about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the country of ceremonies of China, and which greatly restricts the spread of a good national image of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growth outbound tourism of Chinese citize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roaches of current Chinese national image shaping, put forward that China must strengthen citizen education, and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only then might Chinese citizens outbound tourism uncivilized behavior be prevented from the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utbound tourism ofcitizens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Rapid growth SHAPE
下载PDF
古史传说与政治文化:对古史传说流变本质之新阐释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磊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101,共19页
古史传说与古代政治文化密切关联,不同的政体诉求引发了不同的古帝模式,联盟、分封政体对应于方位帝模式,大一统政体对应于线性模式;不同的族群认同产生了不同传说组合的中心人物,如商代的帝俊、周代的黄帝、汉代的伏羲;不同的天下观对... 古史传说与古代政治文化密切关联,不同的政体诉求引发了不同的古帝模式,联盟、分封政体对应于方位帝模式,大一统政体对应于线性模式;不同的族群认同产生了不同传说组合的中心人物,如商代的帝俊、周代的黄帝、汉代的伏羲;不同的天下观对应不同的方位帝的构成。整个古史传说的流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早期中国方位帝系统的变迁、传统中国线性系统的变迁以及从方位帝系统向线性系统的变迁。线性模式是以方位帝模式为基础创造的,五帝六人是连接两者的关键。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处理的只是线性系统的变迁问题,本身也不能反映线性系统流变的本质。层累说的核心,即时代愈后、古史期愈长,只是对线性系统流变的现象描述,其本质是传说被不同族群不断重新表述,与真实的古史人物之先后无涉,真伪更毋庸论。疑古者以儒家经典作为早期传说古史期的材料基础,也不可靠。对于传说中神话人物与历史人物混淆的现象,需要对传说所属的文化系统作具体分析。走出疑古应该成为当今古代文明研究的新起点,但疑古运动对一些观念的打破,则应该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说 政治文化 五帝六人 层累说
原文传递
王原祁绘画理论及其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成君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6-174,共9页
清代"四王"之一的王原祁,建立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绘画理论体系。他的"学古、崇古进而出古"的画论思想在今天看来值得重新审视与研究。他的"扫尽俗肠","甜邪俗赖自去矣"等绘画创作观点,对于当代... 清代"四王"之一的王原祁,建立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绘画理论体系。他的"学古、崇古进而出古"的画论思想在今天看来值得重新审视与研究。他的"扫尽俗肠","甜邪俗赖自去矣"等绘画创作观点,对于当代艺术现实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切要的提醒与警示。正因此,对王原祁的画论思想的重新审视显得别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原祁画论 出古
原文传递
《永樂大典》所見“元史”佚文考——兼論《永樂大典》之纂修體例
16
作者 張良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2021年第2期199-232,共34页
《永樂大典》引書多見張冠李戴、删削改易等情況,自不必論。然文本看似毫無章法,卻建立在頗有條貫的引文層次之上。本文即從《大典》所引兩篇不見於諸本《元史》的"元史"傳記出發,還原其徵引《元史》的不同層次以及各自引文規... 《永樂大典》引書多見張冠李戴、删削改易等情況,自不必論。然文本看似毫無章法,卻建立在頗有條貫的引文層次之上。本文即從《大典》所引兩篇不見於諸本《元史》的"元史"傳記出發,還原其徵引《元史》的不同層次以及各自引文規律,並結合洪武二年至三年間《元史》成書、初修、改刻的經過,釐清兩篇傳記的材料來源及文本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樂大典》 《元史》 西卑 出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