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博物馆出境展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运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国博物馆也顺应时代潮流,开始推出越来越多的展览走出国门。我国博物馆过去开展的出境展览较为丰富...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随着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我国博物馆也顺应时代潮流,开始推出越来越多的展览走出国门。我国博物馆过去开展的出境展览较为丰富。通过对这些出境展览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我国博物馆出境展览的概况、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既可了解我国博物馆以往开展的出境展览的内容与特色,也可为今后我国博物馆策划更加丰富的出境展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博物馆 出境展览 展览研究
下载PDF
陕西文物出境展览三十年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庞雅妮 《文博》 2016年第1期58-67,共10页
借助资源优势和比较早就可以独立出境办展的组织优势,自1985年至2014年的30年间,陕西文物或包含有陕西文物的展览在全球五大洲共举办了190个318场次。本文从展览举办的地区与国家、时间段、展览题材、展览组织方式四个基本维度,对这30... 借助资源优势和比较早就可以独立出境办展的组织优势,自1985年至2014年的30年间,陕西文物或包含有陕西文物的展览在全球五大洲共举办了190个318场次。本文从展览举办的地区与国家、时间段、展览题材、展览组织方式四个基本维度,对这30年积累的数据予以分析,以期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特点和问题,并试图对今后出境展览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文物 出境展览 展览数据 展览特点
下载PDF
国家文物局关于发布《文物出境展览管理规定》的通知
3
《文物工作》 2005年第5期9-12,共4页
为规范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制定了《文物出境展览管理规定》,现予以发布实施,请遵照执行。
关键词 中国 文物展览 法律规范 《文物出境展览管理规定》 审批制度
下载PDF
中国文物出境展览文献评述
4
作者 陈曦 《西部考古》 2023年第1期312-323,共12页
本文通对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国内及国际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及评述,为未来文物出境展览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与启示。文章认为出境展览不同于国内展览主要面向我国观众,其观众群体为境外观众,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欣赏必须跨越文化的鸿沟,涉及... 本文通对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国内及国际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及评述,为未来文物出境展览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与启示。文章认为出境展览不同于国内展览主要面向我国观众,其观众群体为境外观众,对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欣赏必须跨越文化的鸿沟,涉及跨文化阐释及理解的问题。因而以我方视角为出发的展览研究,特别是对出境展览事业的发展建议就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研究视角的限制。综合来看,国内文献内容丰富,涵盖议题广,但研究视角存在局限;国际文献数量及方向较之国内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缺漏,特别是反映了中国文物展览在西方社会的接受情况。未来研究应将中外文献有机结合,以跨文化的研究视角,将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置于中国与各展出国的历史情境中,更加注重在多方视野中检视其阐释与理解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物出境展览 文献评述 跨文化阐释 国家形象 展览艺术评论
原文传递
从文物展览到文化融合:全球视角下中国文物出境展览五十年 被引量:2
5
作者 商阳子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189,共8页
博物馆举办文物出境展览是实现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方式之一。经过多年探寻,我国通过文物出境展览持续地提升中国文物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文物出境展览经历了从“初探期”到“探索期”再到“磨合期”三个阶段。当下,文物出境... 博物馆举办文物出境展览是实现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方式之一。经过多年探寻,我国通过文物出境展览持续地提升中国文物和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我国文物出境展览经历了从“初探期”到“探索期”再到“磨合期”三个阶段。当下,文物出境展览不能仅局限于文物展出的效果与形式,应逐步掌握展览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尤其在文物阐释方面,应鼓励和支持更多熟悉中国文化的策展人参与,提高“中国声音”在展览中的声量,帮助观众深入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削弱多元文化带来的偏见,把讲好中国故事和办好文物出境展览更好地结合起来。因此,21世纪的文物出境展览应该从“让世界认识中国文物”迈入“让中国文物融入全球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 文物出境展览 文物外交 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原文传递
出境展览影响塑造国家形象因素初探——以“中国古代青铜文明”展为例
6
作者 焦越涵 《博物院》 2023年第6期16-24,共9页
出境展览作为国家形象自塑的新手段,在境外观众中产生的真实反响亟须深入挖掘与科学评估。以“中国古代青铜文明——从神到人”出境展览为例,通过全面搜集韩国观众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网络评论并展开质性分析,发现文物价值在国家形象塑造... 出境展览作为国家形象自塑的新手段,在境外观众中产生的真实反响亟须深入挖掘与科学评估。以“中国古代青铜文明——从神到人”出境展览为例,通过全面搜集韩国观众在社交平台发布的网络评论并展开质性分析,发现文物价值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发挥根本作用,技术应用、配套资料也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认知差异是塑造过程中面临的核心矛盾。因此,出境展览策划上应强调以物证史,重视科技手段应用,坚守国家利益与民族底线,夯实学术支持并力求多面主导,从而助力国家形象的正面有效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展览 展览评估 质性分析 国家形象
原文传递
中国文物出境展览观众调查研究——基于《“秦汉文明”展观众调查报告》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曦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6-173,共8页
中国文物出境展览观众的基本特征、参观动因及体验等是评价出境展览实效与反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出境展览的策划提供有益的启示。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秦汉文明”展观众调查报告》与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的观众调查对比分... 中国文物出境展览观众的基本特征、参观动因及体验等是评价出境展览实效与反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出境展览的策划提供有益的启示。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秦汉文明”展观众调查报告》与美国史密森尼研究院的观众调查对比分析,可知中国文物出境展览的西方观众群体中包括很多亚裔观众(以中国或华裔观众比例高),反映了中国文物出境展览对海外华人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发挥着积极作用。就参观体验而言,绝大部分西方观众参观中国文物展览是一种休闲活动,并对参观体验表示满意。从阐释学视角看,“先有”与“视域融合”在观众参观体验中具有重要意义。观众参观展览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固有观念,而是与之前的理解形成“视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中国文物出境展览 观众调查 参观动因 参观体验 展览阐释
原文传递
从直译到再创作——论首都博物馆出境展览翻译工作理念的提升
8
作者 邵欣欣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6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出境展览是首都博物馆展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组承担了首博出境展览的英文翻译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翻译组的工作理念也进行了提升,从中文直译改进为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调整,再发展到从观众的角度对英文进行再度创作。通过... 出境展览是首都博物馆展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组承担了首博出境展览的英文翻译工作。随着工作的深入,翻译组的工作理念也进行了提升,从中文直译改进为在直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调整,再发展到从观众的角度对英文进行再度创作。通过叙述这种理念嬗变和提升的过程,总结出文博翻译工作中的一些规律,希望以此促进国内博物馆出境展览翻译工作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展览 文博翻译 嬗变 提升
原文传递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博物馆出境展览工作中的运用
9
作者 陈莉 《博物院》 2021年第3期128-131,共4页
在博物馆业务工作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现代化新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博物馆的诸多领域。将其运用于博物馆出境展览工作将有助于降低博物馆出境随展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博物馆业务工作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作为一种现代化新技术,也被逐渐应用于博物馆的诸多领域。将其运用于博物馆出境展览工作将有助于降低博物馆出境随展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给展品的安全再上一道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展览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精准定位 跟踪移动
原文传递
异文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来自丝路之都的唐代艺术”展策展方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雅妮 曹音 《文博》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来自丝路之都的唐代艺术"文物展于2016年4月至7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其完善的策展方案是展览备受各方好评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该展览方案的选题、主题、大纲以及形式设计,试图说明在异文化背景下... "来自丝路之都的唐代艺术"文物展于2016年4月至7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艺术博物馆成功举办,其完善的策展方案是展览备受各方好评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该展览方案的选题、主题、大纲以及形式设计,试图说明在异文化背景下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文物出境展览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而且基于意义共享的展览主题建构、叙事性的故事诠释以及符合展览叙事的空间设计,才能真正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文化 跨文化传播 文物出境展览 策展方案
下载PDF
秦始皇兵马俑出境巡展历程及其多元阐释
11
作者 陈曦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190,共8页
秦汉两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秦兵马俑主题展览是我国文物出境展览中的金色名片,深受国际观众喜爱。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我国文物外事政策、秦陵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及国际博物馆界展览策划理念等因素影响,兵马俑主题出境展... 秦汉两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秦兵马俑主题展览是我国文物出境展览中的金色名片,深受国际观众喜爱。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我国文物外事政策、秦陵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及国际博物馆界展览策划理念等因素影响,兵马俑主题出境展览中对秦始皇及其时代的阐释表现出四个阶段的特点:满足好奇的“意外发现的第八大奇迹”;突出亮点的“各类兵马俑及其逼真工艺”;考古发现与多样展陈凸显的“秦兵马俑大军与秦历史发展轨迹”及多维度阐释与数字化辅助的“秦始皇的宝贵遗产、秦陵考古研究与保护”。秦兵马俑主题展览跨文化阐释具有历史性、多元化的特点,我方与外方的阐释角度并不完全一致,国际展览面向国际观众,尚需跨越文化的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兵马俑主题出境展览 展览阐释 展览策划 中国文化 中外交流 多元化
原文传递
阐释学视角下秦汉史的中西解读对比研究——以大都会与国博“秦汉文明”展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曦 蔡明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3-179,共7页
近五年来,国内外阐释秦汉史的文物展览备受瞩目,中西展览对秦汉史进行不同的解读,进而呈现出不同的"中国故事"。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7年皆举办了"秦汉文明"展,但中西方在策划理念、展陈设计... 近五年来,国内外阐释秦汉史的文物展览备受瞩目,中西展览对秦汉史进行不同的解读,进而呈现出不同的"中国故事"。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于2017年皆举办了"秦汉文明"展,但中西方在策划理念、展陈设计效果、展览叙事、展品选择及意涵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大都会展"基于艺术史视角,用古代艺术品讲述一段历史进程;"国博展"基于文明史视角,用文物解读文明的特质。中西阐释差异主要体现在阐释视角的不同,也即讲故事的方式不同,且均在一定合理范围之内,并非思维方式的截然相反或对立。文化研究不应过度强调文化间的差异性,将中西文化对立,而忽略文化内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秦汉史 出境展览 展览叙事 文物解读
原文传递
“美的瞬间:中国广西纺织文化展”策展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褚楚 《博物院》 2021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美的瞬间:中国广西纺织文化展"文物展于2019年12月23日在韩国国立大邱博物馆举办。该展从策划到最终实施,经历近三年的磨合与完善。展览从当代少数民族自身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并尝试以视觉艺术的内在逻... "美的瞬间:中国广西纺织文化展"文物展于2019年12月23日在韩国国立大邱博物馆举办。该展从策划到最终实施,经历近三年的磨合与完善。展览从当代少数民族自身出发,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并尝试以视觉艺术的内在逻辑作为展览实体的根据。本文通过对策展起源、内容选题、叙事语言、视觉逻辑等问题的解析,讲述展览如何实现"自我",凭借新的材料与方法表达"少数民族文化即是当下和谐多元的中国文化"这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展览 策展 广西 少数民族 跨文化传播
原文传递
马球唐代贵族的惊险游戏
14
作者 朋朋 张琰敏 《中华遗产》 2019年第2期12-12,共1页
郊外山谷中,五位勇士策马飞驰。他们头戴幞头、足蹬黑靴,身穿各色窄袖袍,左手握缰,右手持杖,或反手击球,或回身看球,或驱马扬鞭向前抢球,气氛热烈。五人身后是一组骑马驻足的列队,似正围观球场形势。
关键词 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马球图像资料 国家文物局《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之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