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范传南
吴丽华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3,共6页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的出旗共经历了京城禁旅出旗、福州试点出旗和全国规模集体出旗三大阶段。在此过程中,清廷秉承公私兼顾、维稳为主的方针,从出旗汉军的落户与再就业、公私财产的交割与补偿、功名的迁转与继承等方面筹划解决善后问题...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的出旗共经历了京城禁旅出旗、福州试点出旗和全国规模集体出旗三大阶段。在此过程中,清廷秉承公私兼顾、维稳为主的方针,从出旗汉军的落户与再就业、公私财产的交割与补偿、功名的迁转与继承等方面筹划解决善后问题。汉军出旗的实质是清廷以牺牲汉军旗人利益为代价,暂时和部分地保障八旗核心——满、蒙旗人。虽然暂时取得了效果,但也造成了此后"满汉一体"破产、汉军总体地位下降、生计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隆
禁旅八
旗
驻防八
旗
汉军
出旗
善后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守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乾隆朝令绝大多数福州、广州、京口等处驻防汉军官员出旗调补,而由满洲旗人充补驻防空缺。这一政策分两个批次进行,先由福州,之后推广全国。这一看似边防官员的调整,实际主要是清廷为解决京师满洲旗人生计所采取的措施。此措施一定程度...
乾隆朝令绝大多数福州、广州、京口等处驻防汉军官员出旗调补,而由满洲旗人充补驻防空缺。这一政策分两个批次进行,先由福州,之后推广全国。这一看似边防官员的调整,实际主要是清廷为解决京师满洲旗人生计所采取的措施。此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满洲旗人就业事宜,但同时使汉军、汉人官员数量减少,地位进一步下降,其升迁途径壅滞,由此产生了对清廷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弱化了边疆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防汉军官员
出旗
调补
满洲
旗
人
乾隆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清代旗人出旗
3
作者
许会娟
《黑龙江史志》
2010年第9期23-24,共2页
八旗既是清代重要的军事组织,也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它既以旗统兵,又以旗统人,编入八旗的人户称为"旗人",也称为"旗下人"。在清代,旗籍对于旗人来说极为重要,取消旗籍也就意味着旗人身份的豁出。
关键词
八
旗
旗
籍
旗
人
出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心—邊緣:乾隆朝“出旗爲民”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鄭小悠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5-178,共24页
"出旗爲民"是乾隆朝一個重要歷史事件。清王朝以八旗立國,入關之後對旗人一直施行"包養"與"隔離"政策。康熙中期以後,國家有限的財政支出無力供養日益孳孽的旗人,出現了嚴重的八旗生計問題。乾隆年間,統...
"出旗爲民"是乾隆朝一個重要歷史事件。清王朝以八旗立國,入關之後對旗人一直施行"包養"與"隔離"政策。康熙中期以後,國家有限的財政支出無力供養日益孳孽的旗人,出現了嚴重的八旗生計問題。乾隆年間,統治者試圖通過令處在八旗内部政治、經濟邊緣地位的中下層漢軍旗人,旗下開户人出旗爲民的辦法,緩解這一問題。出旗的完成是八旗組織從擴張轉向收縮的標誌,並促成了清王朝軍事布局的最終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旗
八
旗
生计
汉军
开户人
核心-边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雍正年间八旗奴仆出旗条例的制定
被引量:
1
5
作者
尤嘉
《黑龙江史志》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八旗制度对清朝的建立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到了康熙朝,由于制度本身局限,旗人生计问题突出。为了解决旗人生计问题,雍正时期一项重要举措是将奴仆出旗条例进行了明确,通过"旗下开户"这一主要形式进行奴仆的出旗规...
八旗制度对清朝的建立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到了康熙朝,由于制度本身局限,旗人生计问题突出。为了解决旗人生计问题,雍正时期一项重要举措是将奴仆出旗条例进行了明确,通过"旗下开户"这一主要形式进行奴仆的出旗规定,鼓励奴仆出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八旗的生计问题。清廷通过奴仆出旗的方式来维持八旗制度的周转和运行,维护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
旗
制度
奴仆
出旗
八
旗
生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乾隆朝驻防旗人出旗实态再考察--以满汉文档案为中心
6
作者
王刚
《清史论丛》
2022年第2期221-240,共20页
乾隆年间,京师之外的各驻防地被强令出旗者,包括汉军旗人及满洲、蒙古旗内的非正身旗人,总数达20万左右。其中,直省驻防旗人的出旗比例,远高于京旗及东北驻防地区。通过对各地出旗者分流方向与人数的具体梳理可知,被拨入绿营者占据大半...
乾隆年间,京师之外的各驻防地被强令出旗者,包括汉军旗人及满洲、蒙古旗内的非正身旗人,总数达20万左右。其中,直省驻防旗人的出旗比例,远高于京旗及东北驻防地区。通过对各地出旗者分流方向与人数的具体梳理可知,被拨入绿营者占据大半,其收入水平显著降低。而在归入普通民籍、自谋生计的出旗者中,陷于贫困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量出旗者滞留于旗营及周边,使得清廷驱逐异类群体、恢复八旗体制活力的设想化为泡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
旗
驻防
出旗
汉军
绿营
乾隆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乾隆二十八年京口驻防汉军出旗拨补与伊犁驻防
被引量:
4
7
作者
孙守朋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六份满文档案为核心史料,辅以乾隆朝宫中档、实录等档案文献,考察乾隆二十八年京口离驻汉军旗人的安置、江宁蒙古旗人移驻京口以及汉军出缺与新疆驻防关系等,揭示京口汉军出旗拨补的推动力为伊犁驻防兵力调...
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六份满文档案为核心史料,辅以乾隆朝宫中档、实录等档案文献,考察乾隆二十八年京口离驻汉军旗人的安置、江宁蒙古旗人移驻京口以及汉军出缺与新疆驻防关系等,揭示京口汉军出旗拨补的推动力为伊犁驻防兵力调配,从而成为全国军事部署调整中的一环,同时使旗人生计这一久悬的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防八
旗
汉军
出旗
拨补
原文传递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标准刍议
被引量:
6
8
作者
范传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3期9-17,共9页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草率裁撤,而是有选择地按地域和军种批次出旗,并尽力加以安置。综合起来,限定汉军出旗的标准包括:禁旅还是驻防的八旗汉军,降清时间先后及归降后的功绩多寡,出身地位及日常表现情况,出旗后的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汉军出旗"是清代八旗制度的重大调整,它所引发的旗民之间身份变化是清廷调整社会内部矛盾和对各势力集团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的一贯态度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
旗
汉军
生计问题
出旗
标准
旗
民分治
原文传递
清朝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反复现象阐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守朋
《求索》
CSSCI
2013年第2期68-71,共4页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出台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政策,而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于旗员规避而停止。道光初年,此政策又准实行。清朝该政策实行的反复过程中,吏治问题和八旗生计问题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而后者起着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
清朝
职官
汉军
出旗
原文传递
包衣汉姓与汉军简论——八旗制度兴衰的一个历史见证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张玉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7-45,共9页
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下,原本同是汉人出身的包衣汉姓与汉军,本来各成体系,迥然有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它们又非常接近,甚至难分彼此,以致人们产生许多误识,直至今日。它们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变化,反...
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下,原本同是汉人出身的包衣汉姓与汉军,本来各成体系,迥然有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它们又非常接近,甚至难分彼此,以致人们产生许多误识,直至今日。它们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八旗制度的兴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
旗
制度
包衣汉姓
汉军
抬
旗
出旗
清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八旗生计问题探析
被引量:
5
11
作者
魏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8-72,共5页
入关后,清政府对旗人采取了"恩养"政策,然而随着旗人人口的增加与旗丁的奢侈腐化,八旗生计问题便日渐成为朝廷的负担和社会的累赘。为此,清政府自康熙朝始,历雍正到乾隆朝耗费巨多帑项,采取汉军出旗、八旗非正身旗人出旗为民...
入关后,清政府对旗人采取了"恩养"政策,然而随着旗人人口的增加与旗丁的奢侈腐化,八旗生计问题便日渐成为朝廷的负担和社会的累赘。为此,清政府自康熙朝始,历雍正到乾隆朝耗费巨多帑项,采取汉军出旗、八旗非正身旗人出旗为民、设立井田、赏赐银两、赎回民典旗地、设立养育兵制度等诸多措施,以求解决、维系这种制度,均收效甚微。乾隆初年,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提出了移驻京旗闲散回至东北屯田的思想,并在随后付诸实施,直至清末。虽然这一政策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统治者的最初目的,但确有相当部分的京旗子弟留在了回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
旗
生计
汉军
出旗
设立井田
养育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中前期八旗生计改革措施探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范传南
姜彬
《理论观察》
2013年第12期68-69,共2页
清代旗人的生计问题自康熙朝开始日益严重,逐渐发展成为清代的一大痼疾。清廷先后采取了扩大兵额、增加和赏赐粮饷、回赎旗地、京旗回屯直至汉军出旗分流等一系列措施,谋求八旗生计问题的彻底解决。
关键词
生计
养育兵
回赎
旗
地
京
旗
回屯
出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前期东北民人的“出民入旗”
13
作者
刘小萌
《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10,M0005,M0006,共18页
清朝统治的基本特征是旗民分治,旗人民人虽分别隶属,但并非彼此隔绝。清前期东北移民脱离民籍、编入旗籍(即所谓“出民入旗”),是旗民交流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在充分挖掘家谱、典志、档案基础上,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度研究。首先,考察民...
清朝统治的基本特征是旗民分治,旗人民人虽分别隶属,但并非彼此隔绝。清前期东北移民脱离民籍、编入旗籍(即所谓“出民入旗”),是旗民交流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在充分挖掘家谱、典志、档案基础上,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度研究。首先,考察民人入旗的途径,包括编入汉军、投充官庄王庄、安置衙衡署、调拔边台驿站。其次,从多角度阐述民人入旗的影响,即巩固疆舆、发展农业、传播文化、陶融诸族。最后,指出清前期东北民人入旗,是八旗制度在清朝统治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形势需要的典型体现,对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东北移民
八
旗
制度
出
民入
旗
旗
民关系
原文传递
《打出自己的旗》赏读训练
14
作者
薛兴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03年第10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打
出
自己的
旗
》
赏读训练
阅读
练习
语文
教学
中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范传南
吴丽华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113,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15ZSC01)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JD2014006)
+1 种基金
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UNPYSCT-2016093)
齐齐哈尔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YJSCX2015-ZD07)
文摘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的出旗共经历了京城禁旅出旗、福州试点出旗和全国规模集体出旗三大阶段。在此过程中,清廷秉承公私兼顾、维稳为主的方针,从出旗汉军的落户与再就业、公私财产的交割与补偿、功名的迁转与继承等方面筹划解决善后问题。汉军出旗的实质是清廷以牺牲汉军旗人利益为代价,暂时和部分地保障八旗核心——满、蒙旗人。虽然暂时取得了效果,但也造成了此后"满汉一体"破产、汉军总体地位下降、生计问题日益严重等问题。
关键词
乾隆
禁旅八
旗
驻防八
旗
汉军
出旗
善后措施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孙守朋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族融合视域下清代汉军旗人国家认同研究"(15BZS062)
文摘
乾隆朝令绝大多数福州、广州、京口等处驻防汉军官员出旗调补,而由满洲旗人充补驻防空缺。这一政策分两个批次进行,先由福州,之后推广全国。这一看似边防官员的调整,实际主要是清廷为解决京师满洲旗人生计所采取的措施。此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满洲旗人就业事宜,但同时使汉军、汉人官员数量减少,地位进一步下降,其升迁途径壅滞,由此产生了对清廷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弱化了边疆治理。
关键词
驻防汉军官员
出旗
调补
满洲
旗
人
乾隆朝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清代旗人出旗
3
作者
许会娟
机构
平顶山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0年第9期23-24,共2页
文摘
八旗既是清代重要的军事组织,也是重要的社会组织。它既以旗统兵,又以旗统人,编入八旗的人户称为"旗人",也称为"旗下人"。在清代,旗籍对于旗人来说极为重要,取消旗籍也就意味着旗人身份的豁出。
关键词
八
旗
旗
籍
旗
人
出旗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心—邊緣:乾隆朝“出旗爲民”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鄭小悠
机构
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5-178,共24页
文摘
"出旗爲民"是乾隆朝一個重要歷史事件。清王朝以八旗立國,入關之後對旗人一直施行"包養"與"隔離"政策。康熙中期以後,國家有限的財政支出無力供養日益孳孽的旗人,出現了嚴重的八旗生計問題。乾隆年間,統治者試圖通過令處在八旗内部政治、經濟邊緣地位的中下層漢軍旗人,旗下開户人出旗爲民的辦法,緩解這一問題。出旗的完成是八旗組織從擴張轉向收縮的標誌,並促成了清王朝軍事布局的最終確立。
关键词
出旗
八
旗
生计
汉军
开户人
核心-边缘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雍正年间八旗奴仆出旗条例的制定
被引量:
1
5
作者
尤嘉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21年第2期58-61,共4页
文摘
八旗制度对清朝的建立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到了康熙朝,由于制度本身局限,旗人生计问题突出。为了解决旗人生计问题,雍正时期一项重要举措是将奴仆出旗条例进行了明确,通过"旗下开户"这一主要形式进行奴仆的出旗规定,鼓励奴仆出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八旗的生计问题。清廷通过奴仆出旗的方式来维持八旗制度的周转和运行,维护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
八
旗
制度
奴仆
出旗
八
旗
生计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朝驻防旗人出旗实态再考察--以满汉文档案为中心
6
作者
王刚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
出处
《清史论丛》
2022年第2期221-240,共2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清代军制中的驻防八旗与绿营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8YJC77003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满文档案的清代广州驻防旗人群体研究”(项目编号:GD17DL1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乾隆年间,京师之外的各驻防地被强令出旗者,包括汉军旗人及满洲、蒙古旗内的非正身旗人,总数达20万左右。其中,直省驻防旗人的出旗比例,远高于京旗及东北驻防地区。通过对各地出旗者分流方向与人数的具体梳理可知,被拨入绿营者占据大半,其收入水平显著降低。而在归入普通民籍、自谋生计的出旗者中,陷于贫困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量出旗者滞留于旗营及周边,使得清廷驱逐异类群体、恢复八旗体制活力的设想化为泡影。
关键词
八
旗
驻防
出旗
汉军
绿营
乾隆朝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隆二十八年京口驻防汉军出旗拨补与伊犁驻防
被引量:
4
7
作者
孙守朋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满族文化研究所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号:15BZS062)成果
文摘
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六份满文档案为核心史料,辅以乾隆朝宫中档、实录等档案文献,考察乾隆二十八年京口离驻汉军旗人的安置、江宁蒙古旗人移驻京口以及汉军出缺与新疆驻防关系等,揭示京口汉军出旗拨补的推动力为伊犁驻防兵力调配,从而成为全国军事部署调整中的一环,同时使旗人生计这一久悬的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
驻防八
旗
汉军
出旗
拨补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标准刍议
被引量:
6
8
作者
范传南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年第3期9-17,共9页
文摘
为了巩固统治,清廷在入关后即确立了对八旗的"恩养"政策,但随着八旗人丁的大量繁衍以及物价上涨、奢靡日甚等原因,八旗生计日益恶化。迫不得已,八旗中的汉军在乾隆初年率先奉旨出旗为民。在出旗过程中,清廷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草率裁撤,而是有选择地按地域和军种批次出旗,并尽力加以安置。综合起来,限定汉军出旗的标准包括:禁旅还是驻防的八旗汉军,降清时间先后及归降后的功绩多寡,出身地位及日常表现情况,出旗后的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汉军出旗"是清代八旗制度的重大调整,它所引发的旗民之间身份变化是清廷调整社会内部矛盾和对各势力集团利益重新分配的必然结果,也与清朝统治者对待汉军的一贯态度息息相关。
关键词
八
旗
汉军
生计问题
出旗
标准
旗
民分治
Keywords
Han army, Living Problem, the Standard of Leaving Banners, Separate Manage Banner-man and People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清朝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反复现象阐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孙守朋
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13年第2期68-71,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军旗人与清代社会研究"(2012BS18)
文摘
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出台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政策,而乾隆五十五年(1790)由于旗员规避而停止。道光初年,此政策又准实行。清朝该政策实行的反复过程中,吏治问题和八旗生计问题是其重要影响因素,而后者起着主导性作用。
关键词
清朝
职官
汉军
出旗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包衣汉姓与汉军简论——八旗制度兴衰的一个历史见证
被引量:
12
10
作者
张玉兴
机构
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7-45,共9页
文摘
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下,原本同是汉人出身的包衣汉姓与汉军,本来各成体系,迥然有别。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它们又非常接近,甚至难分彼此,以致人们产生许多误识,直至今日。它们之间复杂的矛盾关系及其各自的发展变化,反映了八旗制度的兴衰。
关键词
八
旗
制度
包衣汉姓
汉军
抬
旗
出旗
清朝
Keywords
the 8-Flag system, Bao Yi with Han family name, Han Army, carrying flags, sending out an army with flags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八旗生计问题探析
被引量:
5
11
作者
魏影
机构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68-72,共5页
文摘
入关后,清政府对旗人采取了"恩养"政策,然而随着旗人人口的增加与旗丁的奢侈腐化,八旗生计问题便日渐成为朝廷的负担和社会的累赘。为此,清政府自康熙朝始,历雍正到乾隆朝耗费巨多帑项,采取汉军出旗、八旗非正身旗人出旗为民、设立井田、赏赐银两、赎回民典旗地、设立养育兵制度等诸多措施,以求解决、维系这种制度,均收效甚微。乾隆初年,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便开始提出了移驻京旗闲散回至东北屯田的思想,并在随后付诸实施,直至清末。虽然这一政策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统治者的最初目的,但确有相当部分的京旗子弟留在了回屯地。
关键词
八
旗
生计
汉军
出旗
设立井田
养育兵
Keywords
the eight banners livelihood
the Hanjun Out of Eight Bann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ell-field system
the soldiers raising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中前期八旗生计改革措施探析
被引量:
1
12
作者
范传南
姜彬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西部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理论观察》
2013年第12期68-69,共2页
文摘
清代旗人的生计问题自康熙朝开始日益严重,逐渐发展成为清代的一大痼疾。清廷先后采取了扩大兵额、增加和赏赐粮饷、回赎旗地、京旗回屯直至汉军出旗分流等一系列措施,谋求八旗生计问题的彻底解决。
关键词
生计
养育兵
回赎
旗
地
京
旗
回屯
出旗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前期东北民人的“出民入旗”
13
作者
刘小萌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出处
《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10,M0005,M0006,共18页
文摘
清朝统治的基本特征是旗民分治,旗人民人虽分别隶属,但并非彼此隔绝。清前期东北移民脱离民籍、编入旗籍(即所谓“出民入旗”),是旗民交流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在充分挖掘家谱、典志、档案基础上,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度研究。首先,考察民人入旗的途径,包括编入汉军、投充官庄王庄、安置衙衡署、调拔边台驿站。其次,从多角度阐述民人入旗的影响,即巩固疆舆、发展农业、传播文化、陶融诸族。最后,指出清前期东北民人入旗,是八旗制度在清朝统治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形势需要的典型体现,对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民族关系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清代
东北移民
八
旗
制度
出
民入
旗
旗
民关系
Keywords
the Qing Dynasty
immigrants of Northeast China
the Eight Banner System
status conversion from Minren to bannermen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nermen and Minren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打出自己的旗》赏读训练
14
作者
薛兴民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03年第10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打
出
自己的
旗
》
赏读训练
阅读
练习
语文
教学
中学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乾隆年间八旗汉军出旗善后问题探析
范传南
吴丽华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乾隆朝驻防汉军官员出旗探析
孙守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简论清代旗人出旗
许会娟
《黑龙江史志》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核心—邊緣:乾隆朝“出旗爲民”研究
鄭小悠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雍正年间八旗奴仆出旗条例的制定
尤嘉
《黑龙江史志》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乾隆朝驻防旗人出旗实态再考察--以满汉文档案为中心
王刚
《清史论丛》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乾隆二十八年京口驻防汉军出旗拨补与伊犁驻防
孙守朋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4
原文传递
8
乾隆朝八旗汉军出旗标准刍议
范传南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2010
6
原文传递
9
清朝汉军六品以下职官出旗反复现象阐析
孙守朋
《求索》
CSSCI
2013
1
原文传递
10
包衣汉姓与汉军简论——八旗制度兴衰的一个历史见证
张玉兴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清代八旗生计问题探析
魏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清中前期八旗生计改革措施探析
范传南
姜彬
《理论观察》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清前期东北民人的“出民入旗”
刘小萌
《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14
《打出自己的旗》赏读训练
薛兴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0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