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铜钱的腐蚀情况
1
作者
包春磊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6,共7页
“华光礁Ⅰ号”沉船中发现了6枚古代铜钱,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X射线探伤仪等对这6枚古代铜钱表面的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u、Sn、Pb、Fe;铜钱表面文字“...
“华光礁Ⅰ号”沉船中发现了6枚古代铜钱,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X射线探伤仪等对这6枚古代铜钱表面的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u、Sn、Pb、Fe;铜钱表面文字“开元通宝”清晰可见,6号铜钱内部有一条裂隙,大多铜钱局部因腐蚀疏松变薄,厚度不一,应为铜钱基体腐蚀流失的结果。铜钱表明黑色腐蚀产物主要由铜蓝、久辉铜矿组成,部分含方铅矿、白铅矿和铅矾;白色腐蚀产物主要含文石、方解石,有少量黄铁矿;白色锈层为锡石;黄褐色锈层应含针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灰色锈蚀物为久辉铜矿、白铅矿、辉铜矿、羟锡铜石和石英。腐蚀产物中并未发现诱发“青铜病”的有害锈氯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光礁Ⅰ号”沉船
海洋环境
出水铜钱
腐蚀产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铜钱的腐蚀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田兴玲
李乃胜
+1 位作者
张治国
杨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66-369,共4页
以"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的铜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金相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等对其表面凝结物和腐蚀产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腐蚀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钱...
以"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的铜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金相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等对其表面凝结物和腐蚀产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腐蚀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钱属铅锡青铜,铜含量在94%左右。腐蚀产物主要有Cu2(OH)3Cl、Cu2O、Cu(OH)2、Cu(OH)Cl、Cu(SO4)2等。铜钱表面凝结物富集,基体变薄,Pb元素不均匀分散其中。腐蚀产物中Sn含量较高,部分Cu元素已经腐蚀,并从基体转移到了外围腐蚀产物和凝结物。本研究丰富了我国海洋出水铜器科学认知和保护方面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Ⅰ号”沉船
出水铜钱
腐蚀产物
原文传递
题名
“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铜钱的腐蚀情况
1
作者
包春磊
机构
海南省博物馆
出处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46,共7页
基金
2019年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19RC362)。
文摘
“华光礁Ⅰ号”沉船中发现了6枚古代铜钱,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X射线探伤仪等对这6枚古代铜钱表面的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u、Sn、Pb、Fe;铜钱表面文字“开元通宝”清晰可见,6号铜钱内部有一条裂隙,大多铜钱局部因腐蚀疏松变薄,厚度不一,应为铜钱基体腐蚀流失的结果。铜钱表明黑色腐蚀产物主要由铜蓝、久辉铜矿组成,部分含方铅矿、白铅矿和铅矾;白色腐蚀产物主要含文石、方解石,有少量黄铁矿;白色锈层为锡石;黄褐色锈层应含针铁矿、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灰色锈蚀物为久辉铜矿、白铅矿、辉铜矿、羟锡铜石和石英。腐蚀产物中并未发现诱发“青铜病”的有害锈氯铜矿。
关键词
“华光礁Ⅰ号”沉船
海洋环境
出水铜钱
腐蚀产物
Keywords
Huaguang Reef No.Ⅰshipwreck
marine environment
underwater copper coin
corrosion product
分类号
TG17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铜钱的腐蚀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田兴玲
李乃胜
张治国
杨恒
机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
出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66-369,共4页
基金
国家财政部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文摘
以"南海Ⅰ号"沉船出水的铜钱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金相显微镜、三维视频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等对其表面凝结物和腐蚀产物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腐蚀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铜钱属铅锡青铜,铜含量在94%左右。腐蚀产物主要有Cu2(OH)3Cl、Cu2O、Cu(OH)2、Cu(OH)Cl、Cu(SO4)2等。铜钱表面凝结物富集,基体变薄,Pb元素不均匀分散其中。腐蚀产物中Sn含量较高,部分Cu元素已经腐蚀,并从基体转移到了外围腐蚀产物和凝结物。本研究丰富了我国海洋出水铜器科学认知和保护方面成果。
关键词
“南海Ⅰ号”沉船
出水铜钱
腐蚀产物
Keywords
Nanhai No.1
copper cash
archaeology
分类号
TG172.5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铜钱的腐蚀情况
包春磊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铜钱的腐蚀研究
田兴玲
李乃胜
张治国
杨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