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拔针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朱小莉 邹敏 +2 位作者 王红萍 赵慧莉 王丽娟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6期401-406,共6页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拔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病房1627例使用外周留置针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17例和对照组810例,试验组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拔针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病房1627例使用外周留置针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817例和对照组810例,试验组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时拔针,对照组按照常规的72~96 h定期拔针。比较2组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期间相关并发症以及护士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留置时间为(3.43±1.36)d,长于对照组(3.18±1.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7,P<0.05)。试验组静脉炎、堵管、外渗及意外脱出的发生率分别11.26%(92/817)、17.87(146/817)、10.77%(88/817)及3.91%(32/817),对照组分别为9.88%(80/810)、15.06%(122/810)、11.23%(91/810)、3.70%(30/81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82、2.33、0.09、0.05,均P>0.05);在静脉炎严重程度分级上,试验组静脉炎分级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0.99,P<0.05);试验组护士拔针的依从性100.00%(817/817),高于对照组87.65%(710/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07.47,P<0.05)。结论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拔针可以延长留置时间;在拔针标准界定清楚以及严格的监控流程下,老年患者出现临床指征拔针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外周静脉留置 出现临床指征拔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