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叠合板不出筋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薛守斌 张云峰 周冲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16期57-60,65,共5页
带桁架钢筋的预制叠合板采用底筋外伸,在设计上可实现直接搭接传力,但在工厂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时存在较多弊端,直接导致带有外伸钢筋的叠合板生产和装配效率低。取消叠合板外伸底筋、采用四面不出筋的预制叠合板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 带桁架钢筋的预制叠合板采用底筋外伸,在设计上可实现直接搭接传力,但在工厂生产和现场装配施工时存在较多弊端,直接导致带有外伸钢筋的叠合板生产和装配效率低。取消叠合板外伸底筋、采用四面不出筋的预制叠合板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化、生产自动化、流水作业机械化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提高装配式结构施工现场高效建造的重要途径。以工程案例中不出筋叠合板实际应用为基础,主要探讨叠合板不出筋的设计、生产、施工技术,在考虑工厂生产难度和施工现场装配难度下,实现对叠合板不出筋技术推广应用,提高生产和施工装配效率,同样也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叠合板 桁架钢 出筋 拼缝 节点
下载PDF
“骨错缝、筋出糟”理论临床应用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铁刚 杜宝林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年第1期32-33,共2页
作者通过参阅中医古藉文献有关“骨错缝、筋出糟”的论述,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及近年来现代医学对此观点的研究进展,将“骨错缝、筋出糟”等损伤性疾病的诊治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并且论述了这一理论对当今临床诊冶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骨错缝 中医手法
下载PDF
黏结长度对光圆钢筋混凝土单筋拔出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杨奕 张亚芳 +1 位作者 刘浩 刘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35,共6页
为了研究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针对不同黏结长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数值试验,得到光圆钢筋从混凝土基体中拔出损伤破坏的全过程曲线,以及对应的声发射结果。同时进行了单筋的中心拔出物理实验并对实验中的声发射现象进... 为了研究光圆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性能,针对不同黏结长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数值试验,得到光圆钢筋从混凝土基体中拔出损伤破坏的全过程曲线,以及对应的声发射结果。同时进行了单筋的中心拔出物理实验并对实验中的声发射现象进行监测,实验结果较好地证明了数值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对数值试验分析的参数调整提供了参考。物理实验和数值试验结果分析均表明:随着黏结长度的增加,单筋拔出力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结长度 光圆钢 界面
下载PDF
后植筋拔出法在混凝土强度技术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波 刘磊 《粘接》 CAS 2021年第10期98-102,共5页
通过使用后植筋拔出法得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拉拔力,其中主要介绍了后植筋拔出法的操作方式;另外,还通过抗压强度实验获取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实验完成之后即可获得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拉拔力和抗压强度,然后通过归纳法对这... 通过使用后植筋拔出法得到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拉拔力,其中主要介绍了后植筋拔出法的操作方式;另外,还通过抗压强度实验获取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实验完成之后即可获得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拉拔力和抗压强度,然后通过归纳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回归方式得到混凝土强度和拉拔力之间的曲线,并且对曲线的精确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强度技术检测中使用后植筋拔出法获得的回归方程具有可行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有效根据拉拔力计算出混凝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植 混凝土 强度 检测
下载PDF
不同连接方式叠合板-现浇梁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嘉润 张明山 +2 位作者 李本悦 徐铨彪 龚顺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18-1726,共9页
为了提高叠合板中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现场施工效率和连接性能,提出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斜插筋连接方式.通过对4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叠合板-现浇梁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叠合板-现浇梁试件的裂缝开展及分布、滞回特性、骨架曲线... 为了提高叠合板中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现场施工效率和连接性能,提出预制底板与现浇梁的斜插筋连接方式.通过对4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叠合板-现浇梁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叠合板-现浇梁试件的裂缝开展及分布、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延性、刚度退化和耗能能力等滞回性能,研究采用出筋、斜插筋、叠合面钢筋和凹槽钢筋4种连接方式对叠合板-现浇梁试件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斜插筋连接的试件滞回性能与采用传统出筋连接的试件滞回性能基本相似;采用叠合面钢筋搭接的试件正向承载力较大,反向承载力较小,该连接方式试件的正、反向承载力相比其他连接方式试件的不对称性更显著;采用凹槽钢筋连接的试件承载能力、延性、耗能能力均优于采用出筋和斜插筋连接的试件;剪跨比对采用出筋连接和斜插筋连接的试件承载力影响较小,对采用斜插筋连接的试件反向延性系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板 现浇梁 连接方式 出筋连接 斜插连接 叠合面钢连接 凹槽钢连接 滞回性能
下载PDF
洞式溢洪道引渠导墙优化设计及三维布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杜妍平 黄志澎 朱先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166,共6页
溢洪道进口引渠导墙结构型式直接影响到溢洪道的水流流态。通过两河口水电站溢洪道1∶40的系列水工模型试验对进口引渠右导墙的平面体型进行了优化,使其在不影响溢洪道泄量的前提下,水流流态达到最优。对进口引渠右导墙典型剖面结构进... 溢洪道进口引渠导墙结构型式直接影响到溢洪道的水流流态。通过两河口水电站溢洪道1∶40的系列水工模型试验对进口引渠右导墙的平面体型进行了优化,使其在不影响溢洪道泄量的前提下,水流流态达到最优。对进口引渠右导墙典型剖面结构进行优化,以尽量节约混凝土方量,并复核其抗滑稳定性与基底应力成果。基于优化设计后的引渠右导墙结构,运用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CATIA平台二次开发的RebarSmart钢筋数字化交付系统,对两河口水电站洞式溢洪道右导墙结构进行三维布筋,并在系统上直接完成三维校审与出图,对钢筋图的出图形式进行了全新研究,实现了钢筋三维数字化布筋和出图一体化,为推进水电工程的BIM设计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洪道 引渠导墙 模型试验 优化设计 三维布图一体化 两河口水电站
下载PDF
无黏结预应力RC桥墩抗震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司炳君 陈灿 +1 位作者 孙治国 王东升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8-76,共9页
配置竖向无黏结预应力筋,利用其弹性恢复力减小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大震下的残余位移和裂缝宽度,是实现桥墩地震损伤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完成的拟静力试验基础上,基于OpenSees分析平台建立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数值分析模型... 配置竖向无黏结预应力筋,利用其弹性恢复力减小钢筋混凝土桥墩在大震下的残余位移和裂缝宽度,是实现桥墩地震损伤控制的有效手段。本文在完成的拟静力试验基础上,基于OpenSees分析平台建立了无黏结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数值分析模型,采用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模拟桥墩的弯曲变形,采用修正的压力场理论计算试件剪切变形并通过剪切弹簧模拟,通过零长度转动弹簧模拟纵筋拔出变形,三者共同考虑试件在地震下的弯-剪-轴力耦合作用。将模拟得到的试件滞回曲线、残余位移、预应力筋应力等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将模拟得到的墩顶弯曲变形、纵筋拔出变形和剪切变形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试件滞回曲线、残余位移、预应力筋应力等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对竖向配置无黏结预应力筋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进行准确的模拟分析。纵筋拔出变形可占墩顶总变形的30%~50%,在数值模型中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墩 无黏结预应力 数值分析 OPENSEES 变形 剪切变形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预制墙板构件置模机器人开发
8
作者 陈明 张景明 《机电技术》 2020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前国内外设备厂商开发的置模机器人无法真正应用在出筋墙板的生产中。现阶段国内绝大部分的墙板构件生产,在其置模环节,主要是人工作业,耗时费力、精度低。基于构件和模具的特点,开发了一种适合国内出筋墙板构件生产的置模机器人。文... 目前国内外设备厂商开发的置模机器人无法真正应用在出筋墙板的生产中。现阶段国内绝大部分的墙板构件生产,在其置模环节,主要是人工作业,耗时费力、精度低。基于构件和模具的特点,开发了一种适合国内出筋墙板构件生产的置模机器人。文中重点阐述了机器人的主体结构——四轴桁架机器人和气动夹抓的设计,并搭建了控制系统。经过调试运行,置模机器人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某些指标甚至高于任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墙板构件 置模机器人 出筋构件
下载PDF
黑釉凸线纹瓷器初探 被引量:4
9
作者 马萌萌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6,共9页
黑釉凸线纹瓷器是宋金元时期北方磁州窑系诸窑场中常见而具有鲜明特色的黑釉产品。本文以罐这一典型器类为切入点,根据其装饰特征和形制变化,并参考出土单位早晚关系等,将黑釉凸线纹瓷器的发展演变划分为萌芽、繁荣、衰亡三期,年代分别... 黑釉凸线纹瓷器是宋金元时期北方磁州窑系诸窑场中常见而具有鲜明特色的黑釉产品。本文以罐这一典型器类为切入点,根据其装饰特征和形制变化,并参考出土单位早晚关系等,将黑釉凸线纹瓷器的发展演变划分为萌芽、繁荣、衰亡三期,年代分别为宋末至金代前期、金代中后期、金末至元代;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兴衰与磁州窑的市场地位、社会生活背景及人们的审美情趣密切相关。此外,笔者推断黑釉凸线纹技法直接源自白釉凸线纹碗盘,后者可能是受定窑"出筋"技法启发而成。至于初创窑口,目前学界有"鹤壁窑说""钧台窑说""观台窑说""磁州窑说"等四种观点,本文倾向于最后一种;其创烧年代应在宋末金初,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北宋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釉凸线纹 白釉凸线纹 瓷器 出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