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率及性比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进强 许丽月 +5 位作者 李发昌 郑燕萍 邓云湘 张永科 朱国渊 李国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1-166,共6页
为探明温度与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率、性比间的关系,明确繁殖时利于提高该蜂出蜂率、雌性比的温度,在18℃、21℃、24℃、27℃、30℃、33℃条件下,以橡胶盔蚧为寄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优雅岐脉跳小蜂的出蜂率及性比。结果表明:18℃-33℃,... 为探明温度与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率、性比间的关系,明确繁殖时利于提高该蜂出蜂率、雌性比的温度,在18℃、21℃、24℃、27℃、30℃、33℃条件下,以橡胶盔蚧为寄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优雅岐脉跳小蜂的出蜂率及性比。结果表明:18℃-33℃,随着温度的升高,优雅岐脉跳小蜂出蜂天数由14 d增加到22 d再降到0 d,21℃时出蜂天数最长;温度与出蜂天数呈线性关系。日出蜂率随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加至峰值后减少的钟形曲线,24℃的日出蜂率最高为48.44%,33℃的最低为0;单雌出蜂量也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由11.02头增加到峰值59.15头,然后减少到0,21℃时出现最大值。该蜂子代具偏雌性,18℃-30℃,雌性比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由74.24%降至53.33%。33℃恒温条件下不会羽化出蜂。综合这两项指标,21℃-24℃是繁殖该蜂的适宜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雅岐脉跳小 橡胶盔蚧 温度 出蜂 性比
下载PDF
低温贮藏对椰心叶甲啮小蜂羽化率及出蜂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山春 覃伟权 +2 位作者 李朝绪 马子龙 韩超文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椰心叶甲啮小 低温贮藏 羽化率 出蜂
下载PDF
低温贮藏对白蛾黑基啮小蜂羽化及出蜂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虎诚 郭同斌 +2 位作者 宋明辉 郭加忠 杜伟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在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ērin-Mēneville)蛹内分别发育至老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中期,再于5℃分别冷藏7,14,21 d后让其正常发育至羽化出蜂,测定低温贮藏对该寄生蜂羽化及出蜂的影响... 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在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ērin-Mēneville)蛹内分别发育至老熟幼虫期、预蛹期和蛹中期,再于5℃分别冷藏7,14,21 d后让其正常发育至羽化出蜂,测定低温贮藏对该寄生蜂羽化及出蜂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蛾黑基啮小蜂于5℃贮藏的适宜虫态、时间分别为蛹中期和14 d。羽化(出蜂)率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冷藏21 d的羽化率已降至(46.7±23.1)%;冷藏7,14 d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2.3±3.2)d、(28.9±1.0)d,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长于对照,21 d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子代出蜂量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以蛹中期为冷藏虫态于7℃贮藏7 d,其羽化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冷藏14,21,28d的羽化率显著低于对照;冷藏7,14 d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长于对照,而21,28 d的历期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杨小舟蛾蛹于5℃下贮藏15,30 d,已显著影响了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寄生及其寄主蛹的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黑基啮小 杨小舟蛾 柞蚕 低温贮藏 羽化率 出蜂 发育历期
下载PDF
白蛾周氏啮小蜂野外释放防治杨树食叶害虫出蜂率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素华 许勤勤 +1 位作者 袁宝多 吕晓燕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40-42,共3页
通过对野外释放的被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的柞蚕蛹的调查和分析,认为野外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的出蜂率比较高,符合人们的期望值。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 出蜂
下载PDF
不同保护释放策略对螟黄赤眼蜂田间寄生和出蜂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烨 朱文雅 李唐 《东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1期91-94,共4页
以螟黄赤眼蜂为研究对象,明确保护释放过程中蜂卡质量对补给米蛾卵寄生和出蜂情况的影响,并探讨能否通过米蛾卵的补给来缩减保护释放的次数。结果表明:当蜂卡出蜂率较高时,释放器内对应补给米蛾卵卡的寄生卵数和出蜂卵数也相对较高,且... 以螟黄赤眼蜂为研究对象,明确保护释放过程中蜂卡质量对补给米蛾卵寄生和出蜂情况的影响,并探讨能否通过米蛾卵的补给来缩减保护释放的次数。结果表明:当蜂卡出蜂率较高时,释放器内对应补给米蛾卵卡的寄生卵数和出蜂卵数也相对较高,且出蜂率高于85%;两批次放蜂后,放蜂区和未放蜂区内米蛾卵卡的寄生卵数和出蜂卵数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表现为放蜂3次区最高,放蜂2次区次之,未放蜂区最低。研究发现,在中间寄主卵补给的保护释放策略中,蜂卡质量越优,羽化蜂在补给卵上储备的子代蜂基数就会越多,更有利于该技术的实施。中间寄主卵的补给可以给释放蜂种提供临时的寄生场所,但通过中间寄主卵的补给无法有效缩减释放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黄赤眼 保护释放 补给卵 寄生 出蜂
原文传递
利用柞蚕卵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的适宜冷贮虫期和温度 被引量:28
6
作者 耿金虎 沈佐锐 +1 位作者 李正西 张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03-909,共7页
我国普遍利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大量繁殖和释放赤眼蜂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对赤眼蜂进行冷贮有助于其商品化生产、运输和释放应用。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作者采用柞蚕卵为寄主,以贮存温度(4℃、7℃、10℃和13℃... 我国普遍利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卵大量繁殖和释放赤眼蜂防治多种农林害虫。对赤眼蜂进行冷贮有助于其商品化生产、运输和释放应用。为了全面评价冷贮对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影响,作者采用柞蚕卵为寄主,以贮存温度(4℃、7℃、10℃和13℃)、贮存虫期(卵、幼虫、预蛹和蛹期)和贮存时间(2周、4周、6周和8周)为参试因子,研究了冷贮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羽化出蜂率、单卵出蜂数、单卵雌蜂比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均可单独或互作显著影响羽化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尤以贮存虫期的影响更为明显;但3个因素对单卵出蜂性比影响不大。综合各冷贮虫期对低温的反应,松毛虫赤眼蜂对10℃反应最敏感,各虫期羽化出蜂率和单卵出蜂数明显降低,不适宜长期冷贮;对7℃反应相对较不敏感,最适宜长期贮存。在适宜长期冷贮温度(4℃和7℃)条件下,适宜贮存虫期有所不同,4℃下为幼虫期和蛹期,7℃下为卵期和蛹期,在这些虫期和贮存温度条件组合下羽化出峰率和单卵出蜂数相对于其他虫期受冷贮的不利影响较小。从对羽化出蜂率的影响来看,于卵期7℃下冷贮为最适宜;从对单卵出蜂数的影响来看,于蛹期在4℃和7℃冷贮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卵 松毛虫赤眼 冷贮 出蜂 平均出蜂
下载PDF
贮存后的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国红 鲁新 +2 位作者 李丽娟 丁岩 刘宏伟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42-43,52,共3页
通过对贮存后米蛾卵上赤眼蜂的寄生率、羽化出蜂率和雌蜂出蜂率的分析认为,米蛾卵的贮存时间长短对赤眼蜂的寄生影响较大,对羽化出蜂有一定影响,对雌蜂出蜂率没有影响。采用米蛾卵繁殖赤眼蜂时,在4℃冰箱中贮存米蛾卵不宜超过15 d,贮存... 通过对贮存后米蛾卵上赤眼蜂的寄生率、羽化出蜂率和雌蜂出蜂率的分析认为,米蛾卵的贮存时间长短对赤眼蜂的寄生影响较大,对羽化出蜂有一定影响,对雌蜂出蜂率没有影响。采用米蛾卵繁殖赤眼蜂时,在4℃冰箱中贮存米蛾卵不宜超过15 d,贮存时间超过50 d,赤眼蜂几乎不能够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蛾卵 赤眼 贮存时间 寄生率 羽化出蜂 出蜂
下载PDF
补充营养对白蛾黑棒啮小蜂的影响
8
作者 童玲 左鹏飞 谢昀丽 《河南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9-20,共2页
白蛾黑棒啮小蜂(Tetrastichus septentrionalis)在杨小舟蛾、杨扇舟蛾越冬蛹内寄生率表现良好,在生物防治上有很好的利用前景。实验研究对白蛾黑棒啮小蜂补充营养后,观察亲代蜂寿命及子代蜂出蜂量、雌雄比、寄生率的改变,找出最适合的... 白蛾黑棒啮小蜂(Tetrastichus septentrionalis)在杨小舟蛾、杨扇舟蛾越冬蛹内寄生率表现良好,在生物防治上有很好的利用前景。实验研究对白蛾黑棒啮小蜂补充营养后,观察亲代蜂寿命及子代蜂出蜂量、雌雄比、寄生率的改变,找出最适合的体外营养源,从而为该小蜂在防治林业食叶害虫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黑棒啮小 寿命 寄生率 每头寄主出蜂 雌雄比
下载PDF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影响因子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方平 朱俊洪 +3 位作者 韩冬银 李磊 牛黎明 符悦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7255-7262,共8页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寄生蜂的寄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就温度、光周期、寄主成虫日龄、雌蜂日龄及交配等因子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率、每头寄主的...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寄生蜂的寄生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就温度、光周期、寄主成虫日龄、雌蜂日龄及交配等因子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寄生率、每头寄主的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期探明几种因子对该蜂寄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27—30℃时寄生率最高为91.7%,出蜂量以27℃最高为7.5头,雌性率以24℃条件最高为72.1%,其次27℃为62.6%,说明24—30℃是寄生效果较好的适温范围;光周期对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影响明显,光暗比为12 h∶12 h条件下,其寄生率、出蜂量、后代雌性率均最大,分别为70.6%、5.3头、68.3%;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寄生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的寄生率、出蜂量及后代雌性率均为最高,分别为87.0%、5.6头、51.2%,说明20—21日龄的橡副珠蜡蚧成虫是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最适合寄生的阶段;雌蜂日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明显,3日龄的出蜂量最多为5.6头,4日龄的小蜂寄生率最高为81.7%,5日龄的雌性率最大为55.2%;交配是另一影响寄生效果及性比的重要因子,已交配的寄生率及出蜂量显著高于未交配的,分别为91.7%、7.5头,交配的雌性率为62.1%,而未交配所育后代均为雄蜂。综合以上结果分析,可考虑选用20—21日龄橡副珠蜡蚧成虫、充分交配的3—6日龄小蜂、温度27℃及光周期L∶D=12∶12作为室内扩繁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的理想条件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副珠蜡蚧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 寄生率 雌性率 出蜂
下载PDF
钝叶榕(Ficus curtipes)非传粉小蜂交配行为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波 彭艳琼 +1 位作者 杨赵雄 杨大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95-601,共7页
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繁殖上相互依存,被认为是生物界中协同进化时间最悠久,相互关系最密切的一对生物;在大多数榕树种类的隐头花序内,除了传粉榕小蜂外,还共存着多种非传粉小蜂,它们的繁殖行为直接影响着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的繁殖和互惠稳... 榕树及其传粉榕小蜂繁殖上相互依存,被认为是生物界中协同进化时间最悠久,相互关系最密切的一对生物;在大多数榕树种类的隐头花序内,除了传粉榕小蜂外,还共存着多种非传粉小蜂,它们的繁殖行为直接影响着榕树和传粉榕小蜂的繁殖和互惠稳定。钝叶榕(Ficus curtipes Corner),是一种雌雄同株的绞杀性榕树。研究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里共收集钝叶榕100个隐头果内的榕小蜂,获得9493号标本;其中,包括1种传粉小蜂和5种非传粉小蜂,钝叶榕传粉小蜂Eupristinasp.占总数的44.66%,杨氏榕树金小蜂Diaziella yangi占46.13%,而其它4种非传粉小蜂(Lipothymussp.,Sycobiasp.,Philotrypesissp.和Sycoscoptersp.)仅占9.20%。前3种榕小蜂雌蜂进到果腔产卵,其余3种在果外产卵。观测23个钝叶榕榕果出蜂情况发现,6种榕小蜂在钝叶榕隐头花序内遵循严格的羽化出蜂顺序,首先是Sycobiasp.,次之是Lipothymussp.,再次之是杨氏榕树金小蜂,最后是钝叶榕传粉小蜂、Philotrypesissp.和Sycoscoptersp.。5种非传粉小蜂的交配场所与雄蜂翅型无关,雄蜂有翅型的杨氏榕树金小蜂大部分交配在果内完成,而且它们的雄蜂为争夺交配机会存在激烈的打斗行为;雄蜂无翅型的Lipothymussp.有部分雄蜂爬出隐头果,在果壁和附近的叶片背面交配;雄蜂有翅型的Sycobiasp.,其所有交配都发生在果外;Philotrypesissp.和Sycoscoptersp.雄蜂均无翅,它们的交配全发生在果内。局域配偶竞争使榕小蜂性比偏雌,杨氏榕树金小蜂雄蜂虽然有翅,但大部分交配发生在榕果内,这将影响其最佳的性比率。因此,依赖雄蜂翅型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榕小蜂的交配场所和性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叶榕 非传粉小 出蜂 打斗 交配
下载PDF
温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生长发育与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俊荣 杨代凤 +1 位作者 邓金花 董明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9-130,共2页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下,拟澳洲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出蜂率、发育历期、成蜂寿命的测定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只有约2.1%的个体能够正常羽化出蜂;在17~32℃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成蜂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相对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的...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下,拟澳洲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出蜂率、发育历期、成蜂寿命的测定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只有约2.1%的个体能够正常羽化出蜂;在17~32℃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成蜂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相对湿度对拟澳洲赤眼蜂的羽化出蜂具有明显的影响,相对湿度在33%时,羽化出蜂率为62.3%;相对湿度在62%以上时,羽化出蜂率均在80%以上。雌蜂产卵率在80%以上,单雌平均产卵量在54.5粒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澳洲赤眼 温度 湿度 出蜂 发育历期 寿命
下载PDF
螟黄赤眼蜂工厂化产品的低温贮存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丽娟 鲁新 +3 位作者 张国红 刘宏伟 丁岩 汪洋洲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3期27-29,36,共4页
针对以柞蚕卵为中间繁殖寄主的螟黄赤眼蜂产品,在贮存虫态、贮存时间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螟黄赤眼蜂不同发育虫态在贮存时间上差别明显。综合分析得出,中、长期贮存虫态应以幼虫中期为最佳,贮存时间应限制在40 d之内。
关键词 柞蚕卵 螟黄赤眼 贮存 羽化率 出蜂 单卵
下载PDF
低温发育下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羽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文雅 连梅力 +1 位作者 李唐 张烨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489-1491,共3页
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冷藏时间及虫期是影响其寄生卵存活力的重要因子。为了全面评价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卵低温下存活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4℃冷藏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冷藏时... 松毛虫赤眼蜂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冷藏时间及虫期是影响其寄生卵存活力的重要因子。为了全面评价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卵低温下存活力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4℃冷藏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冷藏后的出蜂情况影响显著,当15℃发育至不同时间后冷藏,其中,发育10 d的处理组出蜂卵数为(69.25±8.68)头,其羽化率最高,达93.15%;当10℃发育至不同时间后冷藏,其中发育20 d的处理组羽化率达到峰值,为67.16%,但其出蜂卵数为(39.75±5.37)头。研究表明,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的冷藏效果有一定影响,低温发育能增强松毛虫赤眼蜂的耐寒性,适宜其长期冷藏,试验中的最佳冷藏条件为15℃发育10 d。该研究结果对于松毛虫赤眼蜂的低温耐受性研究及低温贮藏技术探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 冷藏时间 羽化率 出蜂卵数
下载PDF
玉米螟赤眼蜂与松毛虫赤眼蜂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琼婷 张帆 李元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5,共6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üenée)卵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的适合度高于对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 Matsamura的适合度,本文比较了两种赤眼蜂寄生不同龄期亚洲玉米螟卵的出蜂率,并利用...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üenée)卵对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的适合度高于对松毛虫赤眼蜂T. dendrolimi Matsamura的适合度,本文比较了两种赤眼蜂寄生不同龄期亚洲玉米螟卵的出蜂率,并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研究了两种赤眼蜂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各个龄期的玉米螟赤眼蜂出蜂率均显著大于松毛虫赤眼蜂寄生对应龄期寄主的出蜂率。玉米螟赤眼蜂整头雌蜂和高浓度雌蜂腹部提取液对卵龄为12 h亚洲玉米螟卵的孵化率都有显著影响,且玉米螟赤眼蜂的提取液能使亚洲玉米螟胚胎发育畸形;而松毛虫赤眼蜂整头雌蜂提取液和雌蜂腹部提取液对亚洲玉米螟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玉米螟赤眼 松毛虫赤眼 显微注射 出蜂 卵龄
下载PDF
产雌孤雌松毛虫赤眼蜂低温贮存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莹 张海燕 +3 位作者 丛斌 钱海涛 董辉 王倩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93-1395,共3页
在7℃恒温条件下,对用柞蚕卵繁殖的产雌孤雌松毛虫赤眼蜂卵期、幼虫初期、幼虫末期、预蛹期4个虫态进行了30 d及60 d的贮存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贮存后对羽化出蜂数以及寄生、羽化能力均有影响。除卵期贮存未发育外,其他各贮存虫态产雌... 在7℃恒温条件下,对用柞蚕卵繁殖的产雌孤雌松毛虫赤眼蜂卵期、幼虫初期、幼虫末期、预蛹期4个虫态进行了30 d及60 d的贮存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贮存后对羽化出蜂数以及寄生、羽化能力均有影响。除卵期贮存未发育外,其他各贮存虫态产雌孤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羽化出蜂数、单头产卵量及羽化率随着贮存时期的延长而下降。贮存30 d,预蛹期的羽化出蜂数最高,为89.00头,幼虫初期的单头产卵量及羽化率最高,分别为85.27粒和84.85%。贮存60 d,各贮存虫态羽化出蜂数、单头产卵量及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低温贮藏未影响松毛虫赤眼蜂的产雌孤雌的生殖方式,后代没有雄蜂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 产雌孤雌 羽化出蜂 单头产卵量 羽化率
下载PDF
环纹榕传粉榕小蜂的传粉模式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江波 彭艳琼 杨大荣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8,共6页
榕小蜂的传粉结构、传粉行为以及寄主榕树的花药胚珠比是判断榕-蜂互惠系统传粉模式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试验样树环纹榕Ficus annulata进行观察,对出榕果的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eilagaon ann... 榕小蜂的传粉结构、传粉行为以及寄主榕树的花药胚珠比是判断榕-蜂互惠系统传粉模式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于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试验样树环纹榕Ficus annulata进行观察,对出榕果的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eilagaon annulatae进行电镜扫描和室内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行为观察。电镜扫描显示: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annulatae位于胸部的花粉筐消失,具一片可粘附花粉的毛区,提示其属于被动传粉的种类。传粉行为观察发现,该蜂没有主动采集花粉的行为,显然存在的花粉刷已丧失了主动收集花粉的功能。寄主植物环纹榕F.annulata属于典型的自动散粉让榕小蜂沾附花粉的榕树种类。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annulatae是西双版纳热带地区已知58种传粉榕小蜂中唯一体色为黄色的种类,该蜂偏爱在低温的夜晚出蜂。除了传粉榕小蜂,一种金小蜂Lipothymus sp.也在雌花期进入榕果内繁殖,并且其数量显著高于环纹榕传粉榕小蜂D.annulatae(P<0.0001)。自然单果的繁殖中,环纹榕传粉榕小蜂的数量显著高于种子数量,呈现出榕-蜂互惠系统中罕见的传粉榕小蜂主导的局面。综合榕-蜂的传粉特征显示,环纹榕F.annulata及其传粉榕小蜂D.annulatae互惠系统是被动传粉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纹榕传粉榕小 环纹榕 传粉 传粉结构 传粉行为 出蜂时间
下载PDF
北方蜜蜂室外越冬的管理
17
作者 陈秀梅 史永文 +6 位作者 郑淑梅 陈家富 孙建福 仇保珺 常会艳 赵凤祥 郝连声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0年第12期306-306,共1页
北方定地饲养的蜜蜂,在气温低于14℃时,就逐渐减少了巢外活动,在气温低于5℃时,则完全停止巢外活动。蜜蜂在巢脾上彼此紧紧地拥挤在蜂路和空巢房,形成一个跨越数张巢脾的圆形蜂团。它们靠消耗储藏的饲料,进行缓慢的产热活动,彼此之间互... 北方定地饲养的蜜蜂,在气温低于14℃时,就逐渐减少了巢外活动,在气温低于5℃时,则完全停止巢外活动。蜜蜂在巢脾上彼此紧紧地拥挤在蜂路和空巢房,形成一个跨越数张巢脾的圆形蜂团。它们靠消耗储藏的饲料,进行缓慢的产热活动,彼此之间互为热源,使蜂团表面的温度保持在6-1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蜜 定地饲养 越冬饲料 越冬 巢门 生产
下载PDF
豫南地区投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的调查研究
18
作者 王勇 吴士俊 +1 位作者 李娟 徐彬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第4期124-124,共1页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驻马店市汝南县美国白蛾的危害情况和周氏啮小蜂的出蜂率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出蜂率跟悬挂时间和温度关系很大,最佳温度是六月到八月初,最佳蛹悬挂高度约1.5-2 m处,位置向外。
关键词 投放周氏啮小 出蜂 豫南地区
下载PDF
蜂群春管“三关键”
19
作者 任秀芝 《蜜蜂杂志》 2017年第1期13-13,共1页
1吃足料 如果蜂群越冬期间不囚王,在“大寒”前后就开始产卵,“立春”时就会有成片的封盖子,巢温就会升高到35℃左右,要靠大量消耗饲料蜜产热。在这一阶段,蜂群常因耗尽饲料蜜而饿死,应用大蜜脾或用不结晶的成熟蜂蜜抹、灌蜜脾插入蜂群... 1吃足料 如果蜂群越冬期间不囚王,在“大寒”前后就开始产卵,“立春”时就会有成片的封盖子,巢温就会升高到35℃左右,要靠大量消耗饲料蜜产热。在这一阶段,蜂群常因耗尽饲料蜜而饿死,应用大蜜脾或用不结晶的成熟蜂蜜抹、灌蜜脾插入蜂群。如果蜂群已饿昏(肢体未卷曲),应搬入室内,用蜂蜜加30℃温水拌匀,喷淋蜂体,待蜜蜂相互舔食,慢慢苏醒,听到箱内有嗡嗡声时,再插入蜜脾,把救活的蜂群放回原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脾 成熟 囚王 越冬期间 嗡嗡声 再插入 巢门 喂水 奖励饲喂
下载PDF
《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3)
20
作者 陈名锡 龚凫羌 宁守容 《蜜蜂杂志》 2014年第5期27-28,共2页
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从《蜜蜂杂志》上众多文章中了解到,你们已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养蜂专家了。看了该刊2013年第11期上海费起充先生《话说盗蜂——与龚、宁二位先生商榷》的文章后受益匪浅,有感而发提笔写信给你们,以介绍我... 尊敬的龚、宁二位老师:你们好!我从《蜜蜂杂志》上众多文章中了解到,你们已是大家比较公认的养蜂专家了。看了该刊2013年第11期上海费起充先生《话说盗蜂——与龚、宁二位先生商榷》的文章后受益匪浅,有感而发提笔写信给你们,以介绍我的从蜂经历与防盗蜂发明,希能赐教。还在我小时候,家里就飞来一群中蜂到柜子里,就这样一直养了好多年。到十几岁时也养过四五群蜂,但都因为巢虫危害而飞逃了。如此这般养养停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 问与答 杂志 巢虫 巢门 定地饲养 就这样 强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