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推广形式的Back-Fitting估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武志辉 惠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5-987,991,共4页
文章针对时间序列中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给出其推广形式,借助向后拟合的思想介绍推广形式中函数系数部分和参数部分的估计,该方法可以得到模型中的常值系数估计量的精确表达式;并通过一个数值模拟表明所提出的估计方法具有可行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时间序列 函数系数回归模型 局部线性估计 向后拟合法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统计预测模型——多项式系数自回归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吕永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2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和新近出现的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FAR)不能满足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的准确度与运算速度要求,为了改进预测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统计预测模型——多项式系数自回归模型(PCAR)。给出了PCAR模型的表... 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和新近出现的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FAR)不能满足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分析的准确度与运算速度要求,为了改进预测性能,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统计预测模型——多项式系数自回归模型(PCAR)。给出了PCAR模型的表示形式,详细探讨了PCAR模型的参数估计和阶次选择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基于BIC准则的建模算法。同AR-MA模型相比,PCAR模型扩大了适用对象范围,有效降低了模型选择误差;同FAR模型相比,它具有参数模型的特点,避免了系数函数局部线性回归估计所存在的不足;分析了PCAR模型与ARMA、FAR模型的等价条件。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了PCAR模型较ARMA、FAR模型的单步预测准确度分别提高了99.65%和18.7%的结论,而且PCAR建模运算所需时间仅为FAR模型的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非线性预测 回归模型 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 函数系数回归(FAR)模型
下载PDF
函数系数线性自回归模型的样条估计 被引量:4
3
作者 武新乾 田铮 李小斌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Research and Exposition》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9-875,共7页
基于多项式样条全局光滑方法,建立函数系数线性自回归模型中系数函数的样条估计.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系数函数多项式样条估计的相合性,并给出了它们的收敛速度.模拟例子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关键词 函数系数线性自回归模型 多项式样条估计 相合性 收敛速度
下载PDF
DFAR模型在旋转机械故障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左云波 王西彬 徐小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60-1463,共4页
针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特征量有时存在非平稳、非线性发展趋势的特点,构建了分整差分函数系数自回归(DFAR)模型。DFAR模型利用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建立非参数预测模型,并且根据改进的交叉核实评价准则自动选择分数阶差分或整数阶差分来... 针对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特征量有时存在非平稳、非线性发展趋势的特点,构建了分整差分函数系数自回归(DFAR)模型。DFAR模型利用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建立非参数预测模型,并且根据改进的交叉核实评价准则自动选择分数阶差分或整数阶差分来处理原始数据,估计最优的建模参数。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能使得模型参数随模型依赖变量的值连续变化而逐渐变化;分数阶差分能提取时间序列中的确定性趋势信息,同时能防止因过差分而丢失长记忆低频成分,因而DFAR模型能更好地逼近非线性时间序列。实例验证表明,DFAR模型提高了对非平稳、非线性发展的故障特征量的趋势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机械 差分函数系数回归(DFAR)模型 趋势预测 故障
下载PDF
基于PSO_RBFNN和FAR模型的装备可用度预测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杨继坤 徐廷学 +1 位作者 董琪 王浩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144,152,共7页
阐述了装备可用度预测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需求牵引,构建了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装备可用度时间序列。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算法将其分解为尽量平滑的趋势成分和平稳的随机成分,分别应用粒子群训练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进... 阐述了装备可用度预测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需求牵引,构建了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装备可用度时间序列。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算法将其分解为尽量平滑的趋势成分和平稳的随机成分,分别应用粒子群训练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和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充分体现了2类模型各自的优势,使其相互补充,并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实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的预测性能和效果比单一使用RBF(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和FAR(functional-coefficient auto regressive model)进行预测更好,为装备可用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度 预测 神经网络 函数系数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装备可用度预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继坤 徐廷学 +1 位作者 董琪 王浩伟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5-89,共5页
阐述了装备可用度预测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需求牵引,构建了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装备可用度时间序列。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算法,将原始序列分解为趋势成分和随机成分,分别应用粒子群训练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和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进行组合... 阐述了装备可用度预测的重要性,并以此为需求牵引,构建了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装备可用度时间序列。基于奇异值分解滤波算法,将原始序列分解为趋势成分和随机成分,分别应用粒子群训练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和函数系数自回归模型进行组合预测,充分体现了2类模型的各自的优势。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实验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法的预测性能和效果比单一使用RBF和FAR进行预测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度 神经网络 函数系数回归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价格粘性与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战明华 卢垚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5-74,共20页
发展数字经济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大强国战略之一,数字经济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中国的经济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石——价格粘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变化。本文首先在一个... 发展数字经济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大强国战略之一,数字经济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中国的经济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石——价格粘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变化。本文首先在一个两部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探讨了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通过Fisher恒等式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据此提出了可用于验证的模型结论和机理假说,并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弱化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调控总产出的效果;(2)数字经济弱化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主要在于数字经济通过作用于价格粘性降低了企业投资关于名义利率的敏感性,但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大;(3)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弱化效应,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货币政策实施频率和商品市场化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完善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和创新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价格粘性 货币政策利率渠道 函数系数回归模型
原文传递
INFERENCE ON COEFFICIENT FUNCTION FOR VARYING-COEFFICIENT PARTIALLY LINEAR MODEL
8
作者 Jingyan FENG Riquan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12年第6期1143-1157,共15页
One important model in handling the multivariate data is the varying-coefficient partiall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is developed to test whether its coefficient fun... One important model in handling the multivariate data is the varying-coefficient partiall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test is developed to test whether its coefficient functions are varying or not. It is showed that the normalized proposed test follows asymptotically x2-distribution and the Wilks phenomenon under the null hypothesis, and its asymptotic power achieves the optimal rate of the convergence for the nonparametric hypotheses testing. Some simulation studies illustrate that the test work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2-distribution generalized likelihood ratio optimal rate of convergence varying-coefficientpartially linear model Wilks phenomen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