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度对凿破作业肌肉疲劳发展影响建模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洺宇 周文骥 +4 位作者 成婉香 范旭 田俊武 唐范 易灿南 《人类工效学》 2023年第5期72-76,共5页
目的为研究不同高度下凿破作业过程中肌肉疲劳特征,预测作业人员肌肉疲劳的发展。方法通过设计模拟凿破作业试验,招募16名男性大学生参与试验,测量试验前后推力的最大随意收缩(MVC)、最大耐受时间(MET),以及记录主观疲劳感(RPE),探讨凿... 目的为研究不同高度下凿破作业过程中肌肉疲劳特征,预测作业人员肌肉疲劳的发展。方法通过设计模拟凿破作业试验,招募16名男性大学生参与试验,测量试验前后推力的最大随意收缩(MVC)、最大耐受时间(MET),以及记录主观疲劳感(RPE),探讨凿破高度对肌肉疲劳发展的影响,并基于MET构建预测模型。结果凿破作业导致推力显著下降,凿破高度对MET和RPE有显著影响;所建预测函数模型合理,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可用于实验高度下的凿破作业人员肌肉疲劳预测和评估。结论凿破作业导致肌肉疲劳累积,合理设计凿破作业的负荷和高度要求,将有助于预防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 职业损伤 作业姿势 凿破作业 高度 肌肉疲劳 最大耐受时间(MET)
下载PDF
模拟凿破作业肌肉疲劳恢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唐范 易灿南 +3 位作者 李开伟 郑艳芳 何佳媛 彭泓 《人类工效学》 2021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为了解人工凿破作业肌肉疲劳恢复发展特征,避免造成累积性伤害(CTD),降低肌肉骨骼疾患(MSDs)风险。方法文中设计并组织模拟凿破作业肌肉疲劳恢复试验,招募20名男性大学生参与试验,测量凿破作业过程和恢复5 min过程中握力、主观疲劳... 目的为了解人工凿破作业肌肉疲劳恢复发展特征,避免造成累积性伤害(CTD),降低肌肉骨骼疾患(MSDs)风险。方法文中设计并组织模拟凿破作业肌肉疲劳恢复试验,招募20名男性大学生参与试验,测量凿破作业过程和恢复5 min过程中握力、主观疲劳感(RPE)的变化值,探讨钻孔高度对肌肉疲劳恢复发展的影响。结果恢复期握力随时间显著递增,RPE则随时间显著下降;试验结束时握力、RPE与恢复期不同时点均存在显著差异;钻孔高度对试验过程中肌肉疲劳和恢复发展均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经5 min恢复期后肌肉疲劳显著恢复,构建的肌肉疲劳恢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适用于凿破作业肌肉疲劳恢复的预测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运动机能学 职业健康 凿破作业 肌肉疲劳恢复 累积性伤害(CTD) 主观疲劳感(RPE)
下载PDF
模拟凿破作业肌肉疲劳发展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易珍 谭倩昱 +4 位作者 颜晴琼 马雪梅 肖思敏 易灿南 唐范 《人类工效学》 2021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了解凿破作业肌肉疲劳发展特征,避免肌肉疲劳累积,降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MSDs)风险。方法设计并组织模拟凿破作业实验,招募14名大学男生进行实验,测量115 cm和140 cm作业高度上凿破作业前后握力和推力、最大耐受时间(MET)、四... 目的了解凿破作业肌肉疲劳发展特征,避免肌肉疲劳累积,降低工作相关肌肉骨骼损伤(WMSDs)风险。方法设计并组织模拟凿破作业实验,招募14名大学男生进行实验,测量115 cm和140 cm作业高度上凿破作业前后握力和推力、最大耐受时间(MET)、四肢及腰部主观肌肉疲劳评分(RPE),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作业高度、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级对作业过程肌肉疲劳的影响。结果高度显著影响MET及腰部RPE,对握力和推力值以及其他身体部位RPE影响不显著;BMI分级显著影响握力和推力值和MET,但对作业完成后握力及身体各部位RPE影响不显著。结论115 cm和140 cm高度下凿破作业肌肉疲劳发展存在差异且140 cm高度下肌肉疲劳累积更快,右手WMSDs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健康 职业病 劳动生理 生产安全 凿破作业 肌肉疲劳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