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刁口废弃流路冲淤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白晓霞 范勇勇 王厚杰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42,共9页
刁口流路是黄河1964年至1976年期间的行水流路,在1976年黄河人为改道清水沟后废弃,在1992年将其作为备用流路。依据不同年份刁口废弃流路的高程测量数据,计算了不同时期刁口废弃流路的冲淤量,分析了刁口废弃流路不同时段的冲淤变化特征... 刁口流路是黄河1964年至1976年期间的行水流路,在1976年黄河人为改道清水沟后废弃,在1992年将其作为备用流路。依据不同年份刁口废弃流路的高程测量数据,计算了不同时期刁口废弃流路的冲淤量,分析了刁口废弃流路不同时段的冲淤变化特征,探讨了刁口废弃流路冲淤变化的受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976−2000年,刁口废弃流路河道整体处于冲刷状态,冲刷速率约为1.92×10^(6)t/a;2000−2016年,河道整体处于淤积状态,淤积速率约为7.99×10^(6)t/a。刁口废弃河道的冲淤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2000−2016年,以断面D20为分界线,向海一侧的河段呈现冲刷状态,河道槽蓄量增加;而向陆一侧的河段呈现淤积状态,河道槽蓄量减少。废弃河道的冲淤演化除受生态调水、海洋动力侵蚀等影响外,更多地受到河道周边油田开发以及两岸的农田和林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从维持河道行水能力的角度来看,亟需对河道开展维护修缮,以保证刁口流路作为黄河入海备用流路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刁口废弃流路 冲淤演化 定量计算 断面法
下载PDF
三角洲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受控机制——以黄河刁口废弃河道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晓 范勇勇 +5 位作者 王厚杰 毕乃双 徐丛亮 张勇 刘京鹏 卢泰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9,共8页
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 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刁口流路的河流水沙供给,刁口流路逐渐废弃。通过1976—2016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黄河水下三角洲测深资料和刁口流路河道高程测量数据,探讨了黄河刁口流路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其受控机制。结果表明,刁口流路废弃40年来,河口不断向岸蚀退,河道长度逐渐萎缩,但废弃河道沉积过程并未完全中止,刁口流路L7—L11河段每年约有10×10^(4) t泥沙不断充填废弃河道,河道主槽高程抬升0.3~2.0 m。海洋动力是废弃河道演化的关键动力机制,波浪对刁口流路三角洲的冲刷为废弃河道充填提供了重要的物源,潮流携带悬浮泥沙回溯废弃河道,为其提供了直接泥沙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河道 刁口流路 地貌演化 黄河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