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健 陈焕文 +4 位作者 刘宏伟 李宝华 张寒琦 于爱民 金钦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本文着重评述了 1 998年以来国内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展望了其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 药物分析 综述 化学反应 化学试剂
下载PDF
光度法分析中增色和褪色反应标准曲线绘制的一般形式 被引量:2
2
作者 丁建刚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褪色反应 一般形式 曲线绘制 增色 分光光度法分析 朗伯-比耳定律 物质的量 数学表达式 标准曲线 光度 溶液
下载PDF
光度法快速分析苯乙酮酸含量的研究
3
作者 李桂银 黄可龙 +1 位作者 蒋玉仁 丁萍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34-736,共3页
研究了一种快速定量分析发酵液中苯乙酮酸的方法。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苯乙酮酸和2,4-二硝基苯肼形成一种红棕色的溶液,该溶液在458 nm处有最大吸收,据此可以快速分析混合物中苯乙酮酸的含量。该法在微生物还原苯乙酮酸生产D-扁桃酸的工... 研究了一种快速定量分析发酵液中苯乙酮酸的方法。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苯乙酮酸和2,4-二硝基苯肼形成一种红棕色的溶液,该溶液在458 nm处有最大吸收,据此可以快速分析混合物中苯乙酮酸的含量。该法在微生物还原苯乙酮酸生产D-扁桃酸的工艺中进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以用于监控反应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酮酸 D-扁桃酸 分光光度法分析
下载PDF
皮内分析分光光度法在皮肤科的应用
4
作者 尚英彬 胡建明 任秋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第10期756-758,共3页
皮内分析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性在体皮肤光学成像技术,通过发射可见光和红外光,可对皮肤内的黑素、血红蛋白和胶原进行快速成像。目前该方法已成为诊断色素性皮损和早期恶性黑素瘤及非黑素瘤皮肤癌等的有用工具。
关键词 皮内分析光度法 恶性黑素瘤 非黑素瘤皮肤癌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智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92-793,共2页
三氮烯类试剂是一类测定ⅠB、ⅡB族金属离子的高灵敏试剂,一般用于样品中Cd^2+、Hg^2+、Cu^2+、Zn^2+等金属离子的测定,但用于银(Ⅰ)的分光光度法分析报道并不多。本法研究了显色剂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 三氮烯类试剂是一类测定ⅠB、ⅡB族金属离子的高灵敏试剂,一般用于样品中Cd^2+、Hg^2+、Cu^2+、Zn^2+等金属离子的测定,但用于银(Ⅰ)的分光光度法分析报道并不多。本法研究了显色剂1-(2,6-二氯-4-硝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DCNPNPT)与银(Ⅰ)的显色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测定 微量银 三氮烯类试剂 分光光度法分析 金属离子 银(Ⅰ) CD^2+ HG^2+
下载PDF
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栾吉梅 胡明进 张晓东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60-64,共5页
病毒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危机,因此寻求快速检测病毒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对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分析检测蛋白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蛋白质 染料 分光光度法分析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营口地区水体中氰化物测定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雪松 李耀伟 张欣然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10期37-39,共3页
对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对营口地区水体测定的氰化物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检验,从而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对游离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精密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23%-7.35%之间,正确度相对误差在0.32%... 对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对营口地区水体测定的氰化物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检验,从而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检验结果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对游离氰化物和总氰化物精密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在0.23%-7.35%之间,正确度相对误差在0.32%-12.0%之间,测定值在国家标准之内。该方法可实现营口地区氰化物的快速、连续测定。对其他区域氰化物的测定方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光度法 水体氰化物测定 准确度 精密度 营口地区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水体氨氮快速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娜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第3期21-24,共4页
文章分析了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丹东地区水体中氨氮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对其检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剖析。试验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可实现水体氨氮的快速、连续检测,检测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国家水质检测... 文章分析了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丹东地区水体中氨氮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对其检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剖析。试验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可实现水体氨氮的快速、连续检测,检测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国家水质检测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光度法 水体氨氮检测 质量控制措施 丹东地区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析仪校准方法的研究
9
作者 施江焕 余善成 王维峰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6-57,共2页
为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结合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析仪的工作原理,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对该类仪器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论证,研究并建立一套可靠的校准方法,解决目前缺乏该类仪器校准规范的问题。该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 为保证水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结合分光光度法-流动注射分析仪的工作原理,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对该类仪器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论证,研究并建立一套可靠的校准方法,解决目前缺乏该类仪器校准规范的问题。该方法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各项计量性能评价指标符合仪器的设计性能及实际测试工作要求,对计量检定机构开展该类仪器的校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流动注射分析 检出限 线性误差 计量性能 校准方法
下载PDF
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水体总磷检测的适用性分析
10
作者 卞晓颖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1年第4期45-47,共3页
分析了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阜新地区水体中总磷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对其检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剖析。试验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可实现水体总磷的快速、连续检测,检测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国家水质检测的标... 分析了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在阜新地区水体中总磷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并对其检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剖析。试验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可实现水体总磷的快速、连续检测,检测样品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可满足国家水质检测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光度法 水体总磷检测 质量控制措施 阜新地区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11
作者 林沛然 朱冬青 《电大理工》 2003年第2期23-23,25,共2页
目前,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采用统一的国家标准方法(CODcr),此方法分析时间长,消耗能源大,二次污染较严重。用分光光度法分析COD准确、快速、节约能源。
关键词 工业废水 光度法测定 化学需氧量(COD) 分光光度法分析 国家标准方法 分析时间 二次污染 节约能源
下载PDF
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硒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秀尧 胡爱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8-10,共3页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了 Se^(4+)—Fe(EDTA)—NO_3^-催化系统的优化条件,建立了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硒的方法。该法线性范围宽(0.03~0.70μg/32ml),选择性好,并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测限达3×10^(-10)g/ml,水样加标回收...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了 Se^(4+)—Fe(EDTA)—NO_3^-催化系统的优化条件,建立了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硒的方法。该法线性范围宽(0.03~0.70μg/32ml),选择性好,并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测限达3×10^(-10)g/ml,水样加标回收率为99.8~105.8%,变异系数为4.4~3.4%;尿样加标回收率为86.1~92.1%,变异系数为1.3~2.7%,适用于水质和尿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木质分析 尿样分析
下载PDF
SKALAR San^(++)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中挥发酚的方法验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维 鲍仲涛 +1 位作者 唐君 陈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8期7-9,共3页
酚是水体中的重要污染物,可对一切生命体产生毒害作用。本研究采用SKALAR San^(++)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按照《水质总氮、挥发酚、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六价铬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SL/T 788—2019)对地表水、地下水、... 酚是水体中的重要污染物,可对一切生命体产生毒害作用。本研究采用SKALAR San^(++)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按照《水质总氮、挥发酚、硫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六价铬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SL/T 788—2019)对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挥发酚进行检测。经试验验证,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的标准曲线、检出限、测定下限、精密度、准确度和样品加标回收率等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该方法准确可靠,可应用于实验室日常水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酚 连续流动分析-光度法 测定 方法验证
下载PDF
派克黑墨水的染料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齐宗韶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8-789,共2页
关键词 染料分析 墨水 分光光度法分析 FOOD 薄层色谱法 无腐蚀性 长期保存 纸色谱法
下载PDF
水生态环境中硫化物不同检测方法比对研究
15
作者 刘永华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0期64-70,45,共8页
本文采用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生态环境中硫化物的含量,对硫化物不同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样品固定及保存方法、样品的前处理以及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分... 本文采用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和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生态环境中硫化物的含量,对硫化物不同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样品固定及保存方法、样品的前处理以及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流动分析-分光光度法和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分析结果基本无差异,该两种方法与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仪器自动化程度高、快速高效、生态环保等优势,可以解决在日常硫化物检测工作中遇到的样品多、时间紧、任务急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光度法 气相子吸收谱法 亚甲基蓝光度法 生态环保 快速高效
下载PDF
黄磷尾气中总磷及磷化氢的测定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满昌 宁平 +1 位作者 任丙南 王学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7-318,共2页
电炉法生产黄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 ,其主要成分是 CO( 85 %~ 95 %) ,还有磷、硫、氟、砷、CO2 、N2 、H2 等杂质。黄磷尾气中的磷主要以 P4 、PH3、P2 O5等形式存在。一般尾气经过水洗后 ,P2 O5大部分被水吸收 ,尾气中主要是 P4... 电炉法生产黄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气 ,其主要成分是 CO( 85 %~ 95 %) ,还有磷、硫、氟、砷、CO2 、N2 、H2 等杂质。黄磷尾气中的磷主要以 P4 、PH3、P2 O5等形式存在。一般尾气经过水洗后 ,P2 O5大部分被水吸收 ,尾气中主要是 P4 、PH3。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总磷和气体检测管测定磷化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磷尾气 总磷 分光光度法分析 测定 CO2 磷化氢 PH3 P2O5 电炉法 水吸收
下载PDF
4-甲基苯亚磺酸钠的合成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建一 邹玲 +1 位作者 缪程平 宗乾收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研究4-甲基苯磺酰氯为原料还原合成4-甲基苯亚磺酸钠的工艺,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产物的含量。采用亚硫酸钠水溶液为底物,滴加4-甲基苯磺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过程中同时滴加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最佳工艺条件为:原... 研究4-甲基苯磺酰氯为原料还原合成4-甲基苯亚磺酸钠的工艺,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产物的含量。采用亚硫酸钠水溶液为底物,滴加4-甲基苯磺酰氯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过程中同时滴加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pH。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n(4-甲基苯磺酰氯)∶n(亚硫酸钠)=1∶1.09,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h,m(水)/m(4-甲基苯磺酰氯)=10,pH=7.6,收率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甲基苯磺酰氯 4-甲基苯亚磺酸钠 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杀菌防霉涂料
18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3年第5期55-55,共1页
201305040 用于太空聚合物材料上的抗菌涂料[刊,英]/Balagna,Christina等∥Materia I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2.135(2-3).-714~722 在长期的太空探索中,飞船和轨道空间站上的微生物污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 201305040 用于太空聚合物材料上的抗菌涂料[刊,英]/Balagna,Christina等∥Materia I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2.135(2-3).-714~722 在长期的太空探索中,飞船和轨道空间站上的微生物污染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适用于航空航天的聚合物材料Combitherm(一种复合膜)表面上,通过采用射频共溅射技术,沉积一种抗菌的含银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层。本文通过能量分散光谱法(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紫外可见光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该银纳米簇和二氧化硅材料的存在状态,并通过原子级显微镜观察涂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防霉涂料 表面等离子共振 X射线电子能谱法 分光光度法分析 聚合物材料 纳米二氧化硅 二氧化硅材料 抗菌涂料
下载PDF
The auxin concentration in sixteen Chinese marine algae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丽君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329-332,共4页
The author determined the occurrence of indole-3-acetic acid in sixteen Chinese marine algae collected from the east coast of China with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FS) and wheat coleop- tile bioanalysis methods (... The author determined the occurrence of indole-3-acetic acid in sixteen Chinese marine algae collected from the east coast of China with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FS) and wheat coleop- tile bioanalysis methods (WCB). The concentra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IAA) presented was from 1.1–46.9 ng/g Fw (fresh weight) with FS and 5.3–110.2 ng/g Fw with WCB. The results by the two meth- ods were in the orders of 10-3–103 ng/g Fw reported previously from multiple re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ine algae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coleoptile bioanalysis AUXIN indole-3-acetic acid
下载PDF
A Dual Wavelength Differential First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Generated During the Microsomal Metabolism of Xenobiotics in vitro
20
作者 徐宏祥 刘志强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7年第2期51-56,共6页
A dual wavelength differential first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andardize the concentration of a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of carbon monoxide (CO) as the standard and to identify and... A dual wavelength differential first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standardize the concentration of a saturated aqueous solution of carbon monoxide (CO) as the standard and to identify and to determine CO formed during the microsomal metabolism of xenobiotics in vitro. The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eliminate the background interference in the assay media and increase the quantitative accuracy and the sensitivity. There i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O concentration in the range of 2~10 μmol·L 1 CO and the distance D between the first derivative peak at 415 nm amd valley at 426 nm with r=0.9999(n=5),the regression equation being C (mmol·L 1 )=17.6D 0.4, the detection limit lower than 0.1 μmol·L 1 CO. The average recoveries of CO from the assay system and the sample were 102.1%, RSD=2.9% (n=7) and 79.7%, RSD=6.8% (n=12),respectively. The RSD of within day was 4.4%(n=18),and the RSD of day to day was 6.1%(n=16). By this method, four trihaloanilines and one trihalobenzene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nly 2,4,5 trifluoroaniline could be converted to CO by the incubation with rat hepatic microsomes, NADPH and oxygen, the ability of phenobarbital or dexamethasone to induce rat hepatic microsomes to catalyze CO formation was 3 or 8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wavelength differential first derivative spectrophotometry Carbon monoxide Trifluoroaniline Drug metabolism Hepatic microsomes Cytochrome P 450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