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直流电网的分区保护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渝红 傅云涛 +3 位作者 曾琦 刘程卓 朱杰 凌楠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4-33,共10页
利用直流断路器进行故障清除是目前直流电网主流保护方案,但高压直流断路器价格昂贵,直流线路均配置直流断路器的保护成本高。首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大规模直流电网的分区保护策略,以最小直流断路器使用数量为目标,兼顾系统供电可靠... 利用直流断路器进行故障清除是目前直流电网主流保护方案,但高压直流断路器价格昂贵,直流线路均配置直流断路器的保护成本高。首先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未来大规模直流电网的分区保护策略,以最小直流断路器使用数量为目标,兼顾系统供电可靠性。其次定性分析了采取分区保护策略所引起的部分功率中断对系统的影响,综合考虑了因故障直流区域功率中断产生的不平衡功率、控制方式、换流器类型等因素,制定了直流电网分区的基本原则。然后,根据直流断路器、换流器、DC/DC变换器、交流断路器、快速隔离开关等故障清除元件的特性,制定了详细的时序配合策略。最后,通过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搭建7端直流电网,仿真验证了所提直流电网分区保护策略与相应时序配合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网 直流断路器 故障自清除换流器 分区保护 保护配合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技术的微网分区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凤贤 孙丽颖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3,共5页
大量且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渗透到配电网形成微网后,极大地改变了配电网传统保护配置机理。考虑到微网自身结构以及对配电网保护产生的影响,在微网保护设计中引入Multi-Agent技术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微网分区保护方案。... 大量且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渗透到配电网形成微网后,极大地改变了配电网传统保护配置机理。考虑到微网自身结构以及对配电网保护产生的影响,在微网保护设计中引入Multi-Agent技术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Multi-Agent的微网分区保护方案。该方案将微网划分为若干区域,通过获取区域内阻抗元件和功率变化量方向元件锁定故障区域,运用各Agent之间的分布式处理和协作能力实现微网保护。与传统段式保护相比,该保护方案在保护配合和整体性能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分区保护 MULTI-AGENT技术 功率变化量方向元件
下载PDF
一种应用于EPON的新型保护环和分区保护子环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延红 何浩 胡卫生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7-49,共3页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是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一种可行方案,为了增强网络的生存性,ITU-TG.983.1定义了几种无源光网络(PON)保护结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于EPON的新型保护环结构和分区保护子环结构,研究了其保护机制,分析了倒...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是下一代宽带接入网的一种可行方案,为了增强网络的生存性,ITU-TG.983.1定义了几种无源光网络(PON)保护结构。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于EPON的新型保护环结构和分区保护子环结构,研究了其保护机制,分析了倒换时间,估计保护时间小于14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ON 保护结构 保护 分区保护子环
下载PDF
同相供电系统的牵引供电分区保护方案
4
作者 赵云云 解绍锋 张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7-189,192,共4页
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能够取消全线的电分相,在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若依然采用传统的保护系统,那么全线贯通后的系统将会是脆弱的。此时牵引网上只要有1处发生故障,整条线路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牵引网停止... 贯通式同相供电系统能够取消全线的电分相,在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若依然采用传统的保护系统,那么全线贯通后的系统将会是脆弱的。此时牵引网上只要有1处发生故障,整条线路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会使牵引网停止运行。为此,对牵引网分段供电测控技术进行研究,利用MATLAB和Simulink软件分别对测控系统各部分建模,并模拟了牵引网短路故障时保护动作的情况。以某市的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为例,通过分析故障前后分段所处电压波形的变化情况,验证了该测控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供电 牵引网分段 故障潮流符号 分区保护
下载PDF
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在船舶计算机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山 《天津航海》 2015年第1期58-60,共3页
为解决对远在万里之外的船舶计算机进行维护的课题,文章通过研究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在船舶计算机系统维护中的应用,为船舶计算机维护工作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关键词 船舶计算机维护 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 AOD技术
下载PDF
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区保护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赖亦康 周兴 渠霓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205-206,208,共3页
针对当前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将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探讨了分区的内涵、方法及保护对策,最后以全州县为例进行了实地分区。
关键词 基本农田保护分区 核心保护 一般保护 划分方法 保护对策
下载PDF
浅谈计算机维护中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的应用
7
作者 张育勋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年第8期4-4,共1页
目前,互联网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中,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磁盘分区的保护还原等问题。如果操作计算机的人员没有掌握专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那么将很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 目前,互联网计算机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中,并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应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磁盘分区的保护还原等问题。如果操作计算机的人员没有掌握专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那么将很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计算机维护中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维护 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钻孔水质保护——最小安全距离保护和分区保护
8
作者 Y.拉吉库马尔 李慧(编译)(编译)卓洲(编译) 钱卓洲(编译) 《水利水电快报》 2012年第10期5-9,共5页
在非洲,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来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良好的规划以及从立法层面到执行层面的共同努力。这种共同努力在特定场域管理以及规避由饮用、接触受污染地下水而导致的潜在健康威胁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实... 在非洲,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来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保护地下水资源,需要良好的规划以及从立法层面到执行层面的共同努力。这种共同努力在特定场域管理以及规避由饮用、接触受污染地下水而导致的潜在健康威胁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实际情况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并不存在这样的体制结构;即使是存在,执行起来也困难重重。地下水资源分区保护,在理论上讲是一种可行的保护地下水水质的管理方式,但实际中,只有当众多撒哈拉以南国家建立了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经济框架之后,它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在努力达成以上目标的过程中,即使是采取一些基础水平的保护,比如在地下水资源周围设立最小保护距离,密切关注钻孔发展标准等,也可以为这些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提供足够的基本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钻孔供水 污染 保护分区 撒哈拉
下载PDF
基于生态评价的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研究——以青海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崔腾宇 赵君 +2 位作者 管梦鸾 郝海广 王宝良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2-600,共9页
针对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问题,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基础上识别关键性生态空间,同时结合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及典型生态问题,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提出不同分区的修复策略。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内... 针对我国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修复问题,以青海湖流域为例,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基础上识别关键性生态空间,同时结合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及典型生态问题,划定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提出不同分区的修复策略。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极重要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3.2%,生态极敏感区占流域总面积的6.55%;青海湖流域的核心型生态空间面积为18746.72 km^(2),优先型生态空间面积为5324.26 km^(2),其共同构成的关键性生态空间占流域总面积的81.15%;根据流域上中下游、地形等实际自然地理特征,提出构建青海湖流域“一网四区”的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生态安全格局和关键性生态空间及典型生态问题,将青海湖流域划定为6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构筑湿地生态系统网络和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敏感性 关键性生态空间 青海湖流域
下载PDF
成安县林地质量评价与林地保护分区研究
10
作者 葛少聪 叶妍君 +2 位作者 陈世康 张红 李晨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林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做好林地保护利用工作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本研究以河北省成安县为例,构建林地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GIS技术,评价了成安县的林地质量,划分了... 林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资源要素之一,做好林地保护利用工作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本研究以河北省成安县为例,构建林地质量评价模型,并运用GIS技术,评价了成安县的林地质量,划分了林地保护区域,提出了保护建议措施。结果表明:成安县的林地综合质量系数在3.6~5.4之间,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全县林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分布,根据空间分布特性将林地按村庄尺度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和四级保护区;并针对不同等级保护区给予了不同的管理措施及建议。此研究有利于落实成安县的林地保护利用工作,同时对城市文明建设和城乡绿色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质量评价 保护分区 GIS技术 河北成安
下载PDF
适应智能电网的有限广域继电保护分区与跳闸策略 被引量:69
11
作者 尹项根 汪旸 张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共7页
随着大范围停电事故的频发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基于广域多点信息的广域继电保护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基于对广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前景与工程实用化要求的分析,论述一种蜂窝式分区域集中决策有限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并重点研究了基于通... 随着大范围停电事故的频发以及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基于广域多点信息的广域继电保护成为热点研究问题。基于对广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前景与工程实用化要求的分析,论述一种蜂窝式分区域集中决策有限广域继电保护系统,并重点研究了基于通信信息优化的保护分区原则和方法,以及符合保护配合要求的保护跳闸策略。以某电网为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行性。此研究旨在促进广域继电保护从原理性探索向应用的转化,用以应对具有结构与运行多样性的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有限广域 保护分区 跳闸策略
下载PDF
基于综合质量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法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杨建宇 徐凡 +3 位作者 赵龙 张超 赵冬玲 张欣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6-163,共8页
从耕地的自然条件、利用情况和经济水平出发,结合耕地的空间属性,借助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法。首先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方法,探究高平市耕地质量在空间上整体的分布情况,以便进行下一步更细致的分析... 从耕地的自然条件、利用情况和经济水平出发,结合耕地的空间属性,借助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方法,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法。首先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的方法,探究高平市耕地质量在空间上整体的分布情况,以便进行下一步更细致的分析;再运用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以耕地质量指数为变量,探究高平市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最终基于综合质量的分析结果提出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分析显示,高平市耕地的自然条件、利用情况和经济水平皆表现出显著聚集性;局部分析得出,高平市耕地从自然条件、利用情况和经济水平3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HH(高-高)型和LL(低-低)型耕地表现为聚集分布;HL(高-低)型和LH(低-高)型耕地呈零星分布。最终从耕地的3方面分别进行局部分析,并依据3个局部分析结果组合,结合实际,提出耕地保护分区的方法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指数 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高平市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保护分区 被引量:111
13
作者 韦仕川 熊昌盛 +1 位作者 栾乔林 胡月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49-256,共8页
科学合理地制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该文采用Moran散点图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探讨广宁县耕地质量的空间结构性特征和聚集性规律,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分... 科学合理地制定耕地保护分区,是实现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该文采用Moran散点图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探讨广宁县耕地质量的空间结构性特征和聚集性规律,并据此提出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广宁县耕地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规律,正相关类型(高-高和低-低型)多以"组团"形式出现,聚集性较强;负相关类型(高-低和低-高型)无明显集中区域,零星分布。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耕地保护分区,既综合考虑了耕地自然条件、利用条件和经济条件,同时将耕地质量的空间属性作为第4维,纳入到耕地保护分区研究中,为耕地差异化保护、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思路。最后,提出了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保护分区方案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可为研究区域耕地保护分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等级 耕地质量指数 局部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空间尺度 广宁县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差异特征及耕地保护分区——以江西省上高县为例 被引量:29
14
作者 张晗 赵小敏 +3 位作者 欧阳真程 郭熙 匡丽花 李伟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4-312,共9页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上高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等尺度上探讨了耕... 为了掌握与分析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水平与加强耕地保护建设,选取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试点县上高县为研究区,运用加权平均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国家级耕地质量指数为空间变量,从县级、乡镇级和村级等尺度上探讨了耕地质量的空间分异规律,最终基于耕地质量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提出了耕地保护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上高县耕地质量呈现出西南低东北高的空间分布规律,耕地质量等指数Moran′s I值表现为利用等指数>自然等指数>经济等指数,三者均呈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集聚态势。(2)随着空间尺度的不同,耕地质量指数具有不同的空间关联度,利用等指数受空间尺度影响较大,经济等指数其次,自然等指数最小。(3)正相关HH型和LL型耕地以组团形式聚集分布,负相关HL型和LH型耕地无明显的集中区域,多以零星状分布。(4)综合考虑上高县耕地质量3个层次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及顺序组合,将耕地划分为6个耕地保护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监测和耕地保护与管理分区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上高县
下载PDF
基于形态 结构 功能多维评价体系的耕地保护分区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慧芳 毕如田 +1 位作者 郭永龙 王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8-177,354,共11页
耕地保护分区是科学实施耕地保护措施和引导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以晋中市为研究区域,从耕地形态、耕地结构和利用功能3个维度构建耕地保护分区评价指标,并在三维特征耦合分析基础上,将耕地保护区划分为4种类型。结果表明:耕地形... 耕地保护分区是科学实施耕地保护措施和引导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依据。以晋中市为研究区域,从耕地形态、耕地结构和利用功能3个维度构建耕地保护分区评价指标,并在三维特征耦合分析基础上,将耕地保护区划分为4种类型。结果表明:耕地形态受地形地貌影响,聚集型斑块主要分布在汾河沟谷和黄土堆积地貌区,散布型耕地斑块分布在剥蚀构造和剥蚀侵蚀地貌区;耕地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弱的正相关性,集聚类型以HH和LL为主,累计面积占比为60.19%,HL和LH型零星分布在全区域;功能协调区域主要分布在晋中市西部,其耕地综合利用潜力较大,功能不协调区主要表现为生态功能高于生产、经济功能或经济功能高于生态、生产功能两种情况;根据耕地形态、耕地结构和利用功能等三维耦合分类,将晋中市耕地保护区分为永久农田建设区、土地整治潜力区、农业结构调整区和生态修复退耕区,其中永久农田建设区面积占比最大,为48.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分区 多维评价 形态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空间保护分区研究--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钱凤魁 张靖野 王秋兵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对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是耕地保护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升华,是耕地空间分区管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辽宁省盘锦市为研究区,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特征进行现状评价及空间保护分析,... 对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是耕地保护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升华,是耕地空间分区管制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辽宁省盘锦市为研究区,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和生态特征进行现状评价及空间保护分析,可为耕地资源三位一体的保护分区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结果表明:盘锦市耕地数量特征值相对较高,集中分布特征显著。耕地质量及生态指数的高值与低值区域均呈现分散和不均匀分布的空间特征,集中分布在粮食主产区域。耕地数量空间集聚性相对较高,耕地密度大的地区集聚特征显著,属于HH型高值分布区域。耕地质量的空间集聚性相对较差,HH型与LL型区域耕地质量指数的空间分布较为零散。耕地生态的空间集聚性不显著。根据耕地资源空间相关性特征的分析结果,可将研究区耕地划分为优势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整治改良区和农业结构调整区等4个一级保护分区和10个二级保护分区,建立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空间相关性 保护分区 盘锦市
下载PDF
英罗港红树林保护分区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莫创荣 李彦 +1 位作者 李小明 胡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6725-6730,6742,共7页
以英罗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选用2005年TM影像,应用3S技术,采用Fragstats3.3软件在不同尺度上对11种常用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斑块密度、周长面积比分维数、斑块结合度和景观蔓延度随粒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或下降,并有... 以英罗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选用2005年TM影像,应用3S技术,采用Fragstats3.3软件在不同尺度上对11种常用景观格局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斑块密度、周长面积比分维数、斑块结合度和景观蔓延度随粒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或下降,并有明显的尺度转折点;(2)边界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和聚合度随粒度的增加呈现逐渐下降,无明显的尺度转折点;(3)最大斑块指数、丰富度、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性指数随粒度的增加呈现的变化趋势比较复杂。(4)对于适宜研究粒度的选择,应当在第一尺度域内选择中等偏大的粒度,此研究中景观格局研究的最适宜研究粒度域为90 m—1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指数 粒度效应 英罗港保护分区
下载PDF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贵溪市耕地保护分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汪晓燕 赵小敏 +1 位作者 郭熙 匡丽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9-497,共9页
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对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及保护分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39.08~89.88之间,整体水平较高,高分值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河谷平原区。村级耕地综合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 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空间自相关分析(LISA),对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及保护分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溪市耕地综合质量分值在39.08~89.88之间,整体水平较高,高分值耕地主要分布在中部河谷平原区。村级耕地综合质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集聚性特征:正相关类型(HH型和LL型)区域集聚性较强,局部空间差异小,与高分值耕地区域空间分布一致;负相关类型(HL型和LH型)区域分布零散,无明显的相对集中区域。根据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将贵溪市耕地分为重点型、适宜型、调控型和后备型等4类,结合不同类型的特点,对不同保护区域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局部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下载PDF
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耕地质量空间集聚性和保护分区——以吉林省九台市为例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敏 李淑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空间自相关统计量是空间某位置的地理数据与其他位置地理数据相互关联程度的衡量标准。探讨局部空间自相关在耕地研究中的应用,将耕地质量等指数作为空间变量,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以Arc GIS软件、Open Geoda软件为平台,分析了九台市耕... 空间自相关统计量是空间某位置的地理数据与其他位置地理数据相互关联程度的衡量标准。探讨局部空间自相关在耕地研究中的应用,将耕地质量等指数作为空间变量,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以Arc GIS软件、Open Geoda软件为平台,分析了九台市耕地的自然质量、利用质量、经济质量的空间集聚性,提出九台市耕地保护分区的最优方案。该方法将耕地自然条件、利用条件、经济条件进行分类考虑,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实现耕地的精细化管理和差异性保护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指数 局部空间自相关 耕地保护分区 九台市
下载PDF
含微电网的配电网分区综合保护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梅 张茜 郑晓亮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7-421,共5页
针对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中潮流双向、故障特性复杂的问题,为双向潮流区域配置基于正序阻抗的差动保护。通过分析短路电流特性以及电网拓扑结构,将整个电网分为双向潮流区域、馈线区域、无影响区域,并为馈线区域配置基于筛选最大正序电流... 针对含微电网的配电网中潮流双向、故障特性复杂的问题,为双向潮流区域配置基于正序阻抗的差动保护。通过分析短路电流特性以及电网拓扑结构,将整个电网分为双向潮流区域、馈线区域、无影响区域,并为馈线区域配置基于筛选最大正序电流故障分量的保护,将无影响区域延用传统的阶段式电流保护,设计出3种保护方法分区工作综合保护的策略。最后,通过在MATLAB环境中搭建典型的含微电网的配电网模型,模拟各种短路工况,验证了分区综合保护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正序阻抗差动保护 筛选保护 分区综合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