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AC^(3D)分区赋值的煤巷变形破坏特征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彪 张成林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4-87,共4页
针对大断面特厚煤层巷道支护困难及数值模拟中围岩参数的合理选取问题,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巷道不同部位围岩的真实强度,并基于"分区赋值"思想研究大断面特厚煤层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选取... 针对大断面特厚煤层巷道支护困难及数值模拟中围岩参数的合理选取问题,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巷道不同部位围岩的真实强度,并基于"分区赋值"思想研究大断面特厚煤层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选取与之相符的松动圈支护理论进行控制设计,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得出的松动圈厚度分别为1.51m、1.57m和1.6m,三者基本吻合;无支护时围岩变形均匀地向巷道空间发展,顶板易发生整体性垮落,围岩位移主要由松动圈范围内围岩碎胀变形引起;数值模拟表明支护方案形成组合拱的厚度与预期结果相符;工程应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说明松动圈支护理论能很好的解决大断面特厚煤层巷道的支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断面巷道 分区赋值 松动圈支护理论
下载PDF
CLUE-S模型在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2
作者 盛晟 刘茂松 +2 位作者 徐驰 郁文 陈虹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5-239,共5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是研究区域景观动态并解释其驱动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应用CLUE-S模型,在LandsatTM影像等相关数据支持下,对南京地区1998—2006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受地形因素影响最...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是研究区域景观动态并解释其驱动机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应用CLUE-S模型,在LandsatTM影像等相关数据支持下,对南京地区1998—2006年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受地形因素影响最大,人均GDP与城镇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分布呈显著相关,城乡主干道对土地利用变化的贡献显著大于省级及以上道路;海拔较高区域林地的发生比率较高,而地形低平区域农田、城建用地的发生比率较高。经检验,在300m空间分辨率水平,对南京地区2003年、2006年土地利用状况模拟的精度分别达到了85.7%和84.1%;而通过将研究区分成若干子区,分别修正模型参数并重新模拟,准确率提高到89.7%和88.3%,分区赋值法有效地提高了模拟精度。研究表明,CLUE-S模型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也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对指导城市规划、分析景观动态的驱动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CLUE-S模型 驱动因子 参数分区赋值 发生比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