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层分子交换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正武 李干佐 +1 位作者 牟建海 关大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25-1227,共3页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coefficient and molecule exchanging energy of surfactants in the surface monolayer of binary surfactant aqueous solutions has been deduced with the help of two dimensional crystal m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coefficient and molecule exchanging energy of surfactants in the surface monolayer of binary surfactant aqueous solutions has been deduced with the help of two dimensional crystal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nergism of surfactants and the molecule exchanging energy. Through the parameter of molecule interaction( β s), the value of the molecule exchanging energy can be obtained by equation ε =2.3×10 -24 β s T that has been examined with six typical surfactant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表面活性剂 分子交换能 分子相互作用参数 溶液 表面吸附层 表面能
下载PDF
二维晶格模型研究皂荚素二元体系形成混合胶束的分子交换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正武 李干佐 +3 位作者 刘俊诚 关大任 廖莉玲 娄安境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2,共6页
利用二维晶格模型和相分离模型,由正规溶液理论首先推导出了二元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的分子交换能(εm)与混合胶束中组分A的超额化学位(μmE,A)的关系式:μmE,A=εmgN0(1-xA)2.然后导出εm与混合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 利用二维晶格模型和相分离模型,由正规溶液理论首先推导出了二元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的分子交换能(εm)与混合胶束中组分A的超额化学位(μmE,A)的关系式:μmE,A=εmgN0(1-xA)2.然后导出εm与混合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βm)的关系:εm=gRTβm/N0.用该结论对皂荚素(GS)与十二烷基磺酸钠(C12H25-SO3Na)、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12H25(OC2H4)3SO4Na]、全氟辛酸钠(C7F15CO2Na)、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C12H25(EO)9OH]、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C8H17Ph(EO)10OH]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澳化铵(C16H33NMe3Br)等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研究和计算表明:含皂荚素的二元表面活性剂形成的混合胶束,εm均为负值,表面活性剂分子间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表面活性剂 二维晶格模型 分子交换能 分子相互作用参数 皂荚素 表面活性 混合胶束 复配增效能力 协同效应
下载PDF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_(mn))序列混合体系的分子交换能及协同效应
3
作者 汪明贵 王宇曦 +1 位作者 唐亚芳 王正武 《食品与药品》 CAS 2013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评价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系列表面活性剂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协同效应。方法测定LS36、LS45、LS54分别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磺酸钠(AS)、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及... 目的评价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系列表面活性剂与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协同效应。方法测定LS36、LS45、LS54分别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磺酸钠(AS)、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及全氟辛酸钠(OBS)复配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关系(γ~log c)曲线,计算它们在溶液表面吸附层及胶束中的组成、分子相互作用参数及分子交换能。通过交换能,判断产生的协同效应效果。结果与结论所有混合体系的分子交换能均为负值,与纯组分的表面活性比较,复配后不论是形成胶束的能力,还是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和能力均出现显著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LSmn)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分子交换能
下载PDF
离子交换介孔分子筛DEAE-SBA-15的制备及其用于分离纯化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2 被引量:14
4
作者 雷杰 张鲁雁 +3 位作者 丁声颂 江世益 余承忠 赵东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3-796,F005,共5页
通过3-含氧缩水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S)将二乙胺基乙基(DEAE)嫁接在介孔分子筛SBA-15的表面,制得弱阴离子交换层析剂DEAE-SBA-15,使其既具有分子筛作用,又具有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经DEAE-SBA-15层析后,从粉尘螨代谢培养基中获... 通过3-含氧缩水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S)将二乙胺基乙基(DEAE)嫁接在介孔分子筛SBA-15的表面,制得弱阴离子交换层析剂DEAE-SBA-15,使其既具有分子筛作用,又具有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经DEAE-SBA-15层析后,从粉尘螨代谢培养基中获得单一的洗脱峰,SDS-PAGE显示一条谱带,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表明经分离纯化所得到的蛋白质是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f2.对螨性哮喘患者皮肤点刺试验表明,所得Derf2仍具有变应原活性,且仅通过一次柱色谱即得Derf2,表明DEAE-SBA-15是一种较好的离子交换层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E—SBA—15离子交换介孔分子 固定相制备 粉尘螨 纯化 Der F2
下载PDF
碱土金属交换Y分子筛催化剂上的环己烷氧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平乐 王良芥 罗和安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4-76,共3页
以氯化镁、氯化钙、硝酸锶以及氯化钡水溶液浸渍交换Y分子筛制备碱土金属交换Y分子筛AEY ,研究了分子筛AEY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活性 ,探讨了不同碱土金属离子、浸渍方法、焙烧活化温度以及反应条件对环己烷氧化收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 ,Ba... 以氯化镁、氯化钙、硝酸锶以及氯化钡水溶液浸渍交换Y分子筛制备碱土金属交换Y分子筛AEY ,研究了分子筛AEY对环己烷氧化的催化活性 ,探讨了不同碱土金属离子、浸渍方法、焙烧活化温度以及反应条件对环己烷氧化收率的影响 .试验表明 ,BaY催化剂对环己烷氧化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优化条件下环己基过氧化氢、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总收率达 1 1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土金属 交换Y分子 环己烷 氧化
下载PDF
离子交换分子筛对NO吸附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学中 杨向光 吴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89-295,共7页
在273K条件下,考察了不同阳离子交换的ZSM-5型和Y型两种分子筛对NO的吸附性能,得出了在273K时的可逆及不可逆吸附量,并对不可逆吸附的NO进行了程序升温脱附(TPD)研究;对样品吸附NO的本质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离子交换分子 一氧化氮 吸附
下载PDF
化学吸附前驱态理论和分子交换机理的关系
7
作者 郭燮贤 辛梅 翟润生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1994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气体分子和表面的吸附中心或活性中心键合的过程称为化学吸附。一般认为,每个吸附中心只能吸附一个分子,所以化学吸附被认为是定位吸附。如果表面是均匀的同时吸附分子之间没有任何相互作用,这种吸附属于理想的Langmuir吸附。
关键词 分子交换机理 化学吸附 前驱态理论
下载PDF
分子筛清洁交换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宇航 张海瑞 秦浩杰 《工业催化》 CAS 2018年第5期123-126,共4页
分子筛交换工艺是利用铵盐对分子筛改性的重要工序。排放的废液含有大量的氨氮,即增加了分子筛的生产成本,同时对废液要进行处理,也增加了装置废水排放压力。通过生产污水对Na Y分子筛预交换的探讨,结合装置生产的工艺情况,摸索适合分... 分子筛交换工艺是利用铵盐对分子筛改性的重要工序。排放的废液含有大量的氨氮,即增加了分子筛的生产成本,同时对废液要进行处理,也增加了装置废水排放压力。通过生产污水对Na Y分子筛预交换的探讨,结合装置生产的工艺情况,摸索适合分子筛生产的新型清洁化交换工艺,减少了30%的铵盐使用量,降低分子筛生产过程中高氨氮废液排放量,提高装置清洁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分子筛清洁交换 氨氮处理
下载PDF
金属离子交换的分子筛化学吸附脱氮的π-络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煦 王玉清 周丹红 《当代化工》 CAS 2012年第10期1040-1042,1046,共4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吡咯和吡啶分子在Li+,Na+,K+,Cu+,Ag+等阳离子交换的Y分子筛的π-络合吸附作用。计算基于16T(H22Si15AlO22)簇模型,采用BLYP泛函和DNP基组。根据计算的相互作用能,得到吸附作用能的大小顺序为Cu(I)-Y>Ag(I)-...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吡咯和吡啶分子在Li+,Na+,K+,Cu+,Ag+等阳离子交换的Y分子筛的π-络合吸附作用。计算基于16T(H22Si15AlO22)簇模型,采用BLYP泛函和DNP基组。根据计算的相互作用能,得到吸附作用能的大小顺序为Cu(I)-Y>Ag(I)-Y>Li(I)-Y>Na(I)-Y>K(I)-Y.应用自然键轨道计算探讨了π-络合吸附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吸附络合物 金属离子交换分子 脱氮
下载PDF
细菌间耐药性交换分子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利山 王晓敏 +1 位作者 刘燕霏 杨建德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6-49,共4页
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常常引起抗菌素治疗失败,给治疗微生物感染带来严重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些细菌间耐药性交换的分子,如腐胺、吲哚和氨等,以期为研究细菌间耐药性交换分子的抑制剂提供依据。
关键词 耐药性 交换分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重组人成骨蛋白-1的离子交换及分子排阻色谱法纯化及其复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甜娜 王世立 韩金祥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0-74,共5页
经发酵大量表达重组人成骨蛋白-1(rhOP-1)。SDS-PAGE发现rhOP-1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35%。菌体经裂解、洗涤后,用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离心后提取目的蛋白。经离子交换色谱法对变性状态下的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绝大部分杂蛋白被去除,目... 经发酵大量表达重组人成骨蛋白-1(rhOP-1)。SDS-PAGE发现rhOP-1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35%。菌体经裂解、洗涤后,用8mol/L尿素溶解包涵体,离心后提取目的蛋白。经离子交换色谱法对变性状态下的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绝大部分杂蛋白被去除,目的蛋白纯度达93%以上。为进一步提高目的蛋白浓度,采用分子排阻色谱法对目的蛋白进行再次纯化,纯度达98%以上。利用降低尿素梯度的方法对纯化的蛋白进行复性,二聚体的含量在50%以上。Westernblot证明了复性后的目的蛋白以单体和有活性的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成骨蛋白-1 包涵体 离子交换色谱分子排阻色谱复性
下载PDF
水催化2个酯分子相互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举兴 王家俊 +3 位作者 段焰青 刘亚 王文元 吴少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19-1925,共7页
从印楝植物内生真菌Phomopsis sp.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4-acetoxymultiplolide(1)和1-acetoxymultiplolide(2)在室温及水存在下能够相互转化.提出二者相互转化最可能的4个途径(机理A^D).在B3LYP/6-311+G(d,p)水平进行气相条件的优化,结果... 从印楝植物内生真菌Phomopsis sp.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的4-acetoxymultiplolide(1)和1-acetoxymultiplolide(2)在室温及水存在下能够相互转化.提出二者相互转化最可能的4个途径(机理A^D).在B3LYP/6-311+G(d,p)水平进行气相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无水催化的机理A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均显著大于120 kJ/mol,2个分子水催化的机理D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则显著降低.计算结果显示水的溶剂化效应能进一步降低机理D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在MP2/6-311++G(2d,2p)//B3LYP/6-311+G(d,p)水平计算了单点能,得到在水相时机理D中TS1和TS2的活化能分别为106.24和107.37 kJ/mol.因此,机理D是化合物1和2在室温下及水存在时相互转化最可能的途径,该途径是一种特殊的水催化分子内酯的醇解反应,也是一种经典的亲核加成反应,通过一种新的叔醇中间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内酯交换反应 水催化 活化能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二级微扰理论计算
下载PDF
制纯氧分子筛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春霞 《广州化工》 CAS 2010年第11期67-69,共3页
变压吸附(Press Swing Adsorption,PSA)制纯氧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但氩气和氧气在制氧分子筛上的吸附选择性接近于1,因而不能分离,不能通过一步PSA制备出纯度高于95%的氧气。氩气和氧气在银离子交换沸石分子筛上的吸附选择性大于1,... 变压吸附(Press Swing Adsorption,PSA)制纯氧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但氩气和氧气在制氧分子筛上的吸附选择性接近于1,因而不能分离,不能通过一步PSA制备出纯度高于95%的氧气。氩气和氧气在银离子交换沸石分子筛上的吸附选择性大于1,有可能成为制纯氧分子筛,但目前其选择性还不能满足工业分离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银离子交换沸石分子筛在制纯氧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制纯氧分子筛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氧 银离子交换分子 空气分离
下载PDF
Tween80/AEO_(20)体系胶束形成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14
作者 汤晓露 王仲妮 周武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6-80,共5页
用wilhelmy吊片法研究了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AEO20)/Tween80混合体系的平衡表面张力.探讨了温度对其平衡表面张力的影响,计算了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CMC,γCMC,Γmax,Amin,pC20),并进一步用Clint和Rubingh理论探讨该混合体系在胶束形... 用wilhelmy吊片法研究了油烯基聚氧乙烯(20)醚(AEO20)/Tween80混合体系的平衡表面张力.探讨了温度对其平衡表面张力的影响,计算了混合体系的表面活性(CMC,γCMC,Γmax,Amin,pC20),并进一步用Clint和Rubingh理论探讨该混合体系在胶束形成过程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m,分子交换能εm.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AEO20和Tween80混合体系表面活性得到提高,且混合胶束形成过程中产生较强烈的相互作用.其在25℃时所有配比都有协同效应,在30℃和35℃下,当αAEO20<0.50时混合体系与理想模型相比表现为负偏离,其βm和εm分别在-1.84--12.47和-0.51kJ/mol--5.32kJ/mo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表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参数(β) 分子交换能(εm)
下载PDF
Zn,Cd和Hg—1.4-BDTA金属配合物分子内重排过程的动态NMR研究
15
作者 宋瑞方 李菲 李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2年第3期56-60,共5页
本文测定了1.4—BDTA(1.4—J二胺四乙酸)与逆磁性金属zn,Cd和Hg等的配合物随温度变化的~1HNMR谱及其分子内重排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转化在MMR时间标度内为快过程,而N原子反转为慢过程.用全线型分析方法得到了有关热力学参数,并简单地讨论... 本文测定了1.4—BDTA(1.4—J二胺四乙酸)与逆磁性金属zn,Cd和Hg等的配合物随温度变化的~1HNMR谱及其分子内重排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转化在MMR时间标度内为快过程,而N原子反转为慢过程.用全线型分析方法得到了有关热力学参数,并简单地讨论了Hg—1,4BDTA配合物在较低温度时呈现不对称AB谱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MR 1 4—BDTA金属配合物 分子交换
下载PDF
NMR方法监测季铵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胶束交换动力学(英文)
16
作者 刘君 杜有如 +1 位作者 毛诗珍 刘买利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59-164,245,共7页
本文应用DNMR的方法测量了双子表面活性剂12—s—12和14—s—14(s=2,3,4)单体在溶液和胶束间的分子交换动力学参数.根据DNMR理论的简化公式,变温条件下测量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逸出速率常数(k^-),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拟台得到了... 本文应用DNMR的方法测量了双子表面活性剂12—s—12和14—s—14(s=2,3,4)单体在溶液和胶束间的分子交换动力学参数.根据DNMR理论的简化公式,变温条件下测量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逸出速率常数(k^-),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拟台得到了逸出活化能(Ea^-).结果显示14—s—14和12—s—12的逸出速率常数分别在10^1和10^3s^-1数量级,逸出活化能分别为54.04-73.64kJ/mol和33.42-47.09kJ/mol.随着联结基团长度的增大,14—s—14和12—s—12的逸出速率常数增大,逸出活化能减小.结合荧光探针实验测量微极性的结果,揭示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从胶束中逸出时经历了构象变化,支持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两步分子交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表面活性剂 动态NMR 分子交换 交换速率常数 表观活化能 两步交换机制
下载PDF
meso-2,3-BDTA金属配合物分子内过程的DNMR研究
17
作者 杨代文 宋瑞方 裘祖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9期993-997,共5页
报道了meso-2,3-BDTA金属Mg、Ca和Hg配合物分子内过程的DNMR谱。通过全线型分析得到有关的热力学参数。用水取代的两种可能过程解释了ΔS~≠变化,测定了Zn、Cd、Pb、In、Sc、Lu和La-BDTA配合物随温度变化的NMR谱,讨论了AB型谱化学位移... 报道了meso-2,3-BDTA金属Mg、Ca和Hg配合物分子内过程的DNMR谱。通过全线型分析得到有关的热力学参数。用水取代的两种可能过程解释了ΔS~≠变化,测定了Zn、Cd、Pb、In、Sc、Lu和La-BDTA配合物随温度变化的NMR谱,讨论了AB型谱化学位移差和金属离子的半径、电荷及价电子结构间的关系。用BR模型解释了化学位移差随温度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TA 金属配合物 分子交换 DNMR
下载PDF
异金属铜-氧MAZ分子筛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DFT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卫余 杨敏 王林哲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14,I0001,共12页
已有研究证明了 Cu-MAZ分子筛催化甲烷部分氧化的优异性且实验表征得出其活性结构含有三核铜结构.为进一步提高部分氧化活性,采用MAZ分子筛作为载体体系,用于[Cu_(3)(μ-O)_(3)]^(2+)结构,分别掺杂Pd、Pt、Fe、Co、Ni、Au和Ag,构建[Cu_(... 已有研究证明了 Cu-MAZ分子筛催化甲烷部分氧化的优异性且实验表征得出其活性结构含有三核铜结构.为进一步提高部分氧化活性,采用MAZ分子筛作为载体体系,用于[Cu_(3)(μ-O)_(3)]^(2+)结构,分别掺杂Pd、Pt、Fe、Co、Ni、Au和Ag,构建[Cu_(2)MO_(3)]^(2+)异金属活性位.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不同金属对Cu-MAZ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活性位、反应中间体、过渡态等结构的几何和电子结构性质,根据以上结果进一步得到描述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部分氧化 交换分子 MAZ分子 异金属 描述符
下载PDF
十二烷基混合糖苷与其它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表面吸附和胶束形成的顺序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仲妮 李干佐 +3 位作者 张高勇 刘峰 牟建海 王正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4-318,共5页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C12G1.46具有混合糖苷组成,将其分别与十二烷基三氧乙烯磺酸钠C12E3S、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2TAC、三硅氧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E-6、聚醚类表面活性剂TMN-6复配,在25℃下测定它们在0.1 mol/L NaC l溶液中的表面...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C12G1.46具有混合糖苷组成,将其分别与十二烷基三氧乙烯磺酸钠C12E3S、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12TAC、三硅氧烷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E-6、聚醚类表面活性剂TMN-6复配,在25℃下测定它们在0.1 mol/L NaC l溶液中的表面活性,通过其混合表面层和混合胶束的分子交换能(ε,εm)的计算得出如下结论:(1)C12G1.46的活性高于C12G1和C12G2,即烷基混合糖苷的活性高于相同烷基的纯糖苷的结论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利用MM2分子力场计算的能量数据可合理地解释这种混合产品活性提高的原因.(2)在该烷基混合糖苷的二元体系溶液中,对其表面吸附和胶束化两个过程的顺序问题进行探讨,一种情况是先建立表面吸附,再形成胶束(C12G1.46/BE-6和C12G1.46/TMN-6体系);另一种情况是表面吸附和胶束化同时进行(C12G1.46/C12TAC和C12G1.46/C12E3S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混合糖苷 分子交换能 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 表面吸附 胶束形成
下载PDF
皂荚素的表面活性及其二元体系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正武 李干佐 +3 位作者 牟建海 关大任 廖莉玲 娄安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83-1587,共5页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皂荚素 (GS)的表面活性及其热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 .测定了皂荚素分别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全氟辛酸钠、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 (9)醚、辛基酚聚氧乙烯 (1 0 )醚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 通过表面张力的测定研究了皂荚素 (GS)的表面活性及其热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 .测定了皂荚素分别与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全氟辛酸钠、十二烷基脂肪醇聚氧乙烯 (9)醚、辛基酚聚氧乙烯 (1 0 )醚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复配的表面张力 -浓度对数关系 (γ~lgc)曲线 ,并用二维晶格模型及正规溶液理论计算了含皂荚素的二元表面活性剂溶液表面吸附层的组成、分子相互作用参数及分子交换能 .结果表明 ,皂荚素主要呈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呈微弱的离子性 .复配后分子交换能均小于零 ,复配增效 .增效顺序为 GS/阳离子 >GS/非离子 >GS/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二元体系 热力学 皂荚素 天然植物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二维晶格模型 分子相互作用参数 分子交换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