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吸附循环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义荣 段钟平 陈煜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021-1024,共4页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循环 (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机制及预后评估。方法 对 86例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内毒素、中分子物质及细胞... 目的 探讨分子吸附循环 (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机制及预后评估。方法 对 86例重型肝炎肝脏功能衰竭患者进行MARS人工肝治疗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内毒素、中分子物质及细胞因子等指标 ,判断临床效果和相关的不良反应 ,并将血浆置换 (PE)及内科综合治疗作为对照。通过对比治愈好转率及住院时间评价其疗效。结果 MARS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显效率 6 6 .2 8% ,对照组为2 0 % ;MARS人工肝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尿素氮 (BUN)、肌酐 (Cr)、内毒素 (ET)、中分子物质、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1、IL 10、IL 6 )及血氨明显降低 ,治疗前后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MARS治疗组与血浆置换 (PE)治疗组在过敏、发热、治疗后水肿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局部血肿及血压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MARS治疗组治愈好转率 89.5 3% ,对照组为 2 8.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住院时间MARS治疗组较对照组短 ,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MARS人工肝治疗可显著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对血清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内毒素、血氨、中分子物质及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人工肝 治疗 肝脏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肝炎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赤红 徐小元 陆海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10-712,共3页
目的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olecularadsorbentsrecirculatingsystem,MARS)抢救重型肝炎肝衰竭,研究其机制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各种有毒物质的改变。结果14例重型肝炎患者MARS治疗后临床症... 目的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olecularadsorbentsrecirculatingsystem,MARS)抢救重型肝炎肝衰竭,研究其机制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各种有毒物质的改变。结果14例重型肝炎患者MARS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肝性脑病、肾功能、呼吸功能以及血流动力学紊乱也有改善,血清胆红素、血氨和血肌酐水平显著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升高,肝功能酶谱、血糖、血常规等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14例重型肝炎患者8例痊愈出院或接受肝移植,总体存活率57%。结论MARS人工肝治疗为重型肝炎提供了较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也为肝移植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治疗前后 MARS 人工肝治疗 肝功能衰竭 肝移植 结论 水平 目的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明英姿 袁金忠 +14 位作者 叶启发 黄祖发 李世忠 伍锟 张懋祖 郝胜华 龙春娇 马颖 万齐全 刘洪 肖建生 张毅 刘斌 成柯 赵于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 总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 )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例 4 8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 单次 6h(或多次 )MARS人工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苷、尿酸等水平 ... 目的 总结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人工肝 )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 19例 4 8次MARS人工肝治疗的疗效。结果 单次 6h(或多次 )MARS人工肝治疗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苷、尿酸等水平 ,其中 15例病人成功过渡到肝移植 ,l例晚期肝硬化病人经人工肝治疗后肝性脑病症状得到缓解 ,因各种原因不愿再行肝移植 ,出院后 2周死亡 ,另 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未能等到肝移植而死亡。 2例肝移植术后患者 ,治疗后好转出院。治疗成功率为 88.9%。结论 MARS人工肝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方法 ,为过渡到肝移植创造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人工肝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在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珂 叶启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1-944,共4页
学术背景: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此法受到了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迅速和供体短缺的限制。目的:充分认识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在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I... 学术背景: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此法受到了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迅速和供体短缺的限制。目的:充分认识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在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ISI Web of Knowledge数据库1993-01/2007-12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文献,检索词为"acute liverfailure,molecular adsorbent recycling system,artificial live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3-01/2007-12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肝移植等待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文献,检索词为"急性肝功能衰竭,分子吸附循环系统,人工肝",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手工检索人工肝相关中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细胞因子、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生存率等相关研究文献。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研究目的与课题无关的文献及重复性文献。文献评价:初检得到467篇文献,阅读鉴定纳入32篇满足全部纳入标准,其中9篇中文,23篇英文;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学术背景的文献4篇,有关急性肝功能衰竭定义及治疗的文献5篇,有关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的应用及其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效果的文献23篇。资料综合:传统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各有利弊,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结合以往人工肝的优点,突破各自的局限性,可同时清除水溶性和脂溶性毒素,清除致病因子,减轻脑水肿,维护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肝肾功能,提高生存率。结论: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是治疗肝功能衰竭安全而有效的辅助方法,可帮助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顺利渡过肝移植等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人工 肝功能衰竭 急性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生物因子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重型肝炎终末期肝病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沙陵 范学工 +1 位作者 罗向群 黄宇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74-4076,共3页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观察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情况,评价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46例MARS治疗(MARS组)患者及56例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MELD评分,按评分分为... 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观察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情况,评价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46例MARS治疗(MARS组)患者及56例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MELD评分,按评分分为4个亚组。观察各亚组3个月内病死率。结果:63例患者在3个月内死亡(MARS组22例,对照组41例),MELD分值在MELD<20、20≤MELD<30、30≤MELD<40和MELD≥40的患者的病死率,MARS组分别为0%、31%、58%、86%,而对照组分别为17%、62%、83%、100%。MELD分值在20≤MELD<30和30≤MELD<40的患者的病死率MARS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40的患者的病死率,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D分值能够反映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能较准确预测重型肝炎患者短期的临床预后。在适当时机进行MARS治疗,能改善短期预后和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肝 人工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治疗重型乙肝肝衰竭52例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士彬 张伦理 +2 位作者 史宇飞 杨小兰 王芝花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04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 :评价 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等其它病因所致的肝衰竭 ,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从而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手段 ,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总体存活率。方法 :应用德国 TERAKLN公司生产的分... 目的 :评价 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等其它病因所致的肝衰竭 ,探讨肝性脑病的发生机理。从而为临床治疗重型肝炎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新的治疗手段 ,提高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总体存活率。方法 :应用德国 TERAKLN公司生产的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MARS)对肝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每次 6~ 8小时的 MARS治疗 ,检测治疗前后各种有毒物质的改变 ,并与血浆置换组、常规治疗组的某些参数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5 2例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患者。经 MARS治疗后 (1)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 ,血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芳香氨基酸、内毒素、IL- 6、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p<0 .0 5 ) (2 ) MARS与血浆置换在治疗后清除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 .1) ,而治疗后 72小时血胆红素反跳 ,血浆置换组明显高于胆红素组 (P<0 .0 1)。 (3)总体存活率 :5 0 % (2 6 / 5 2 )。经 MARS治疗 1次因故而中断 MARS治疗者存活率 :4 5 .5 % (10 / 2 2 )。按设计要求完成 2次以上者存活率达 5 3.3% (16 / 30 )。血浆置换组 4 5 % (9/ 2 0 ) ,而常规治疗组存活率4 0 .5 % (17/ 4 2 )。结论 :MAR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 ,通过选择性地清除体内蛋白结合性及水溶性毒素 ,无明显不良副作用 ,是一项充满希望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 治疗 肝衰竭 重型乙型肝炎 肝性脑病 水溶性毒素 蛋白结合毒素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中国首例SARS病人的护理
7
作者 刘全妹 罗红涛 +3 位作者 罗钻弟 张沛华 罗月华 刘英莲 《护理研究》 2004年第2期273-274,共2页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治疗 中国 SARS 护理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新型人工肝──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8
作者 左选琴 许春娟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6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人工肝 肝功能衰竭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急、慢性肝功能衰竭的护理
9
作者 何志芳 滕晓艳 李玲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5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肝功能衰竭 护理措施 MARS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肝移植前实施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的护理
10
作者 腾敬 王薇 《天津护理》 2012年第5期291-292,共2页
肝脏移植是各种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供肝来源较少,技术难度较大,90%肝移植患者在等待肝移植期间因严重的内环境紊乱、肝衰竭及其它合并症发展为不可逆脑损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关键词 重型肝炎 肝移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护理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术后肝衰和脓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11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4年第6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治疗 术后并发症 肝衰 脓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
下载PDF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脓毒症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王静 辛绍斌 +4 位作者 孙强 马旺 王永明 申翔 乔佑杰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778-1782,1787,共6页
目的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脓毒症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9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例脓毒症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包括针对脓毒症的抗感染治疗,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治... 目的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治疗脓毒症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2021年9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5例脓毒症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均接受包括针对脓毒症的抗感染治疗,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治疗,依据患者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分为MARS组及对照组。MARS组9例患者共进行MARS治疗25次,平均每例2.5次;对照组6例共进行连续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14次治,平均每例2.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MARS组在稳定心率、平均动脉压,清除胆红素及炎症因子IL-6、TNF-α、IL-10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除血氨、乳酸、尿素、肌酐及凝血功能(血小板、PT-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MARS组优于对照组(64.00%vs 28.60%,χ^(2)=4.509,P=0.034)。结论对于脓毒症肝衰竭患者MARS治疗较CVVHDF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好,清除毒素更为全面,既能清除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又能清除水溶性毒素,凝血方面具有安全性,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肝衰竭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连续血液透析滤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52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士彬 张伦理 +2 位作者 史宇飞 杨小兰 王芝花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评价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 应用MARS对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每次6~8h的MARS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种有毒物质的改变,并与血浆置换组、常规治疗组进... 目的 评价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 方法 应用MARS对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每次6~8h的MARS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种有毒物质的改变,并与血浆置换组、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 结果 52例重型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经MARS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芳香氨基酸、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分别为(521.5±122.5)μmol/L和(360.1±81.2)μmol/L、(227.1±66.7)μg/ml和(105.0±42.0)μg/ml、(12.3±5.4)mmol/L和(6.4±2.4)mmol/L、(37.0±24.0)×10-3g/L和(23.0±16.0)×103g/L、(1.4±0.9)Eu/ml和(0.2±0.2)Eu/ml、(10.1±1.3)pg/ml和(5.7±1.0)pg/ml、(28.5±11.6)μg/ml和(1 7.9±7.8)μg/ml,t值为2.303~4.702,P<0.05或0.01。MARS与血浆置换在治疗后清除胆红素差异无显著性,而治疗后72 h血胆红素反跳,血浆置换组明显高于MARS组。总体存活率:MARS治疗组50%(26/52),血浆置换组45%(9/20),而常规治疗组存活率40.5%(17/42),MARS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024,P<0.01。 结论 MARS人工肝治疗肝衰竭,可明显提高其存活率,无明显不良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治疗 肝衰竭 重型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原文传递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改善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肖兵 杨湛 +3 位作者 唐小平 王敏敏 周颖 李淑萍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9-630,共2页
研究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以及引入终末期肝病计分标准对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科行人工肝治疗的1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3个月临床转归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其临床实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治疗 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预后 多脏器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联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义涛 徐庆祥 +1 位作者 仇毓东 杨毅军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 探讨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结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8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7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1例为Wilson病 )在等待肝移植期间经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 3~ 7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改良背... 目的 探讨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结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8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7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1例为Wilson病 )在等待肝移植期间经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 3~ 7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患者等待供肝时间 8~ 30d ,平均 13d ,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痊愈出院。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后 ,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但凝血功能的改善不明显。结论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可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 ,帮助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顺利渡过肝移植等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肝移植 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硬化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芝花 张伦理 +1 位作者 史宇飞 何江龙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32例重型肝炎患者均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观察32例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血小板水平均较... 目的探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32例重型肝炎患者均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观察32例患者治疗前后总胆红素、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32例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血小板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红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中,发生体外循环凝血23例,股静脉插管处针眼出血、渗血、淤斑10例,呕吐咖啡色液体1例,股静脉置管侧下肢肿胀2例。结论重型肝炎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能与抗凝剂肝素、体外循环凝血及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聚砜膜部分堵塞消耗血小板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总胆红素 红细胞 血小板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红涛 吴敏 +1 位作者 谭家驹 杨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4,共1页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治疗 头孢拉定 诊断 氯霉素
原文传递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疗效及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赤红 田庚善 +2 位作者 徐小元 于岩岩 陆海英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7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及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MARS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后3个月内...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及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MARS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后3个月内的病死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ELD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结果根据MELD分值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MELD≤30分、30分<MELD<40分和MELD≥40分,3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0.0%、34.3%和94.4%,3个月病死率随MELD分值增高而增高,前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第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30分和30分<MELD<40分两组患者在MARS治疗前后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在≤30分和30分<MELD<40分两组患者的半数生存率均超过3个月,MELD分值达到或超过40分患者的半数生存率在1.54个月,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MELD分值能够非常好地预测患者3个月内的病死率,应用MELD评分系统判断MARS治疗患者3个月预后的ROC曲线,其C-统计值为0.789,最佳临界值32,相应的敏感性80.1%,特异性50.1%。结论MELD评分系统能较准确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MELD分值能够作为反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MARS治疗可提高部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 慢性重型肝炎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经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联合血浆置换治疗1例肝衰竭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会敏 陈东 朱彦涛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34-736,共3页
关键词 肝衰竭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血浆置换 术前准备 手术配合 饮食护理 感染护理
原文传递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对肝衰竭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朱其荣 王川林 +3 位作者 刘娇 古雪 梅怡晗 梅小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目的观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对肝衰竭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MARS在肝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肝衰竭患者接受MARS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FN-γ、IL-6、IL-10和IL-12水平,比较其在治疗前后的变... 目的观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对肝衰竭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MARS在肝衰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8例肝衰竭患者接受MARS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IFN-γ、IL-6、IL-10和IL-12水平,比较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MARS治疗结束时,患者血清TNF-α、IFN-γ、IL-6水平分别为(40.3±3.7)pg/ml、(25.9±1.9)pg/ml、(33.6±2.5)pg/ml,显著低于治疗前【(81.5±6.2)pg/ml、(49.3±2.2)pg/ml、(66.8±4.1)pg/ml,P均<0.01】;治疗结束时血清IL-10和IL-12水平分别为(39.3±2.6)pg/ml和(168.7±8.5)pg/ml,显著高于治疗前【(37.1±1.9)pg/ml和(98.6±6.5)pg/ml,P<0.01】;在MARS治疗结束后7 d,患者TNF-α、IFN-γ、IL-6、IL-10和IL-12水平分别为(80.3±3.9)pg/ml、(48.6±2.1)pg/ml、(65.1±2.4)pg/ml、(38.4±2.2)pg/ml、(99.8.6±7.9)p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ARS治疗肝衰竭患者有利于纠正失衡的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组织的损伤,为肝细胞再生提供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