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高分子支架对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杰 贾晓真 +2 位作者 王淑红 吴志刚 潘可风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5-1188,共4页
研究高分子复合支架聚乳酸均聚物(PLA)、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A-PEG)和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对骨髓基质细胞(M SC)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分离、纯化兔骨髓基质细胞,分别和3种支架材料共培养。在不同时间段,应用细胞计数,... 研究高分子复合支架聚乳酸均聚物(PLA)、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LA-PEG)和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对骨髓基质细胞(M SC)黏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分离、纯化兔骨髓基质细胞,分别和3种支架材料共培养。在不同时间段,应用细胞计数,碱性磷酸酶(ALP)定量分析,四环素荧光染色,扫描电镜,RT-PCR的方法,观察细胞在3种材料上生长,黏附和矿化沉积情况。结果表明细胞在3种支架材料上生长良好,PLGA上细胞生长的数量最多,其次是PLA-PEG、PLA,呈时间依赖性增加。3种材料上的细胞均表达ALP活性,PLA-PEG和PLGA组的ALP活性无差异,但显著高于PLA组,差异有显著性。RT-PCR反应可检测到骨钙素和纤维I型胶原在mRNA水平的表达。扫描电镜见细胞最初呈球形附着于材料上,7 d后细胞数量增加并分泌细胞外基质。两周后可见钙化结节形成,四环素荧光呈黄绿色染色。结果提示M SC细胞能较好的黏附于3种聚合物支架上,生长良好,并表达一定的成骨潜能,但PLA共聚物PLA-PEG和PLGA优于PLA均聚物,有望成为较好的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组织工程 分子支架
下载PDF
纳米级高分子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儒壮 孙宏晨 欧阳喈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技术成功的关键,支架材料表面的空间拓扑结构,尤其是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微观形貌结构、立体结构、孔隙的大小及分布等均对细胞的形态、粘附、生长及功能有重要影响,其中纳米级高分子支架材料是现今研究热点。本文... 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技术成功的关键,支架材料表面的空间拓扑结构,尤其是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微观形貌结构、立体结构、孔隙的大小及分布等均对细胞的形态、粘附、生长及功能有重要影响,其中纳米级高分子支架材料是现今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对纳米级高分子支架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分子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 研究进展 相位分离技术
下载PDF
新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支架 被引量:24
3
作者 肖越勇 张金山 +1 位作者 崔福斋 孟波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4年第2期12-14,共3页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在人体特定的病理过程中完成它的治疗使命后, 最终可在体内降解消失,避免了假体置入对人体的 长期异物影响,目前受到材料学和医学界的广泛关 注。本文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特性、可...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的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性,在人体特定的病理过程中完成它的治疗使命后, 最终可在体内降解消失,避免了假体置入对人体的 长期异物影响,目前受到材料学和医学界的广泛关 注。本文从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特性、可降解高分子 支架的制备及支架的机械力学性能、载荷性能等方 面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高分子支架 生物可降解材料 生物相容性 机械力学性能 载荷性能
下载PDF
高分子支架复合骨髓源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
4
作者 阳辉良 张阳德 +2 位作者 何剪太 李坚 潘一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597-2600,2606,共5页
目的观察高分子支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幼兔骨髓基质细胞经分离、体外培养及诱导获得的成骨细胞接种在盘状LDIG高分子支架上复合培养,同时以多孔聚乙醇酸材料作为对照,通过细胞计数、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 目的观察高分子支架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幼兔骨髓基质细胞经分离、体外培养及诱导获得的成骨细胞接种在盘状LDIG高分子支架上复合培养,同时以多孔聚乙醇酸材料作为对照,通过细胞计数、Ⅰ型胶原、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结果骨髓源成骨细胞在高分子支架上生长良好,其增殖数量及成骨活性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具有理想的多孔网状结构和良好的骨细胞相容性,可以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支架 骨髓基质细胞 成骨细胞 体外细胞培养
下载PDF
分子支架对聚丙烯酰胺双网络水凝胶的性能调控
5
作者 李子谋 龙世军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1期72-73,65,共3页
通过向中性水凝胶聚丙烯酰胺(PAAm)中引入聚电解质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的方法,制备了双交联网络(双网络)聚丙烯酰胺/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分子支架/聚丙烯酰胺(PAAm/St-PAMPS/PAAm)水凝胶。测试了其溶胀性能,并采用拉... 通过向中性水凝胶聚丙烯酰胺(PAAm)中引入聚电解质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PAMPS)的方法,制备了双交联网络(双网络)聚丙烯酰胺/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分子支架/聚丙烯酰胺(PAAm/St-PAMPS/PAAm)水凝胶。测试了其溶胀性能,并采用拉伸-回缩滞后实验对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与破坏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聚电解质的PAAm/St-PAMPS/PAAm和PAAm/PAAm/St-PAMPS双网络水凝胶的体积比溶胀度都显著高于PAAm/PAAm双网络水凝胶。由拉伸-回缩滞后实验发现,PAAm/PAAm与PAAm/PAAm/St-PAMPS双网络水凝胶两层网络均匀受力直至完全破坏;而PAAm/St-PAMPS/PAAm双网络水凝胶在拉伸过程中第一层网络先破坏并耗散了能量,达到大应变后第二层网络才逐渐破坏,因此该水凝胶具有更大的断裂伸长率与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聚电解质 分子支架 水凝胶
下载PDF
骨组织工程及可吸收高分子支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马朋高 游秀东 +2 位作者 高建平 于九皋 姚康德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07-410,406,共5页
从常用的材料、支架的作用、支架的选择。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生物活性 生物相容性 生物降解 可吸收高分子支架 生物材料 制备
原文传递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与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左丹英 王琰 陶咏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2-26,共5页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种子细胞提供了黏附、生长、迁移、增殖、分化和代谢的环境,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组织工程化皮肤支架近几年的材料、制备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皮肤组织工...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着关键作用,为种子细胞提供了黏附、生长、迁移、增殖、分化和代谢的环境,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对组织工程化皮肤支架近几年的材料、制备方法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工程 合成高分子支架 天然高分子支架 支架材料制备
下载PDF
人造耳支架植入在先天性小耳畸形中的应用——18年临床经验总结 被引量:3
8
作者 陆丽星 江晨艳 +5 位作者 孙与幸 陈斌 阎小军 易彬 吴皓 石润杰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16-20,共5页
目的 观察并探讨高分子聚乙烯人造耳支架植入行全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与经验。方法 收集2003年5月—2021年6月诊治的小耳畸形患者1 057例(1 063耳),分别对其手术方式、手术成功率、耳廓的对称度、耳廓精细结构显示、患者的满意度、并... 目的 观察并探讨高分子聚乙烯人造耳支架植入行全耳廓再造术的临床效果与经验。方法 收集2003年5月—2021年6月诊治的小耳畸形患者1 057例(1 063耳),分别对其手术方式、手术成功率、耳廓的对称度、耳廓精细结构显示、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听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至16年。1 063耳手术均成功,耳廓形态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显露。对耳廓的7个对称度指标进行评分,均在5分以上;对耳廓的14个精细结构进行评分,945耳(88.90%)≥10分。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2.00%(978/1 063耳)。同期行听力重建的患者术后得到不同程度的听力改善。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高密度聚乙烯人造耳支架植入全耳廓再造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可以作为耳再造的方法之一;并可以同期行听力重建术,在再造耳廓的同时取得较好的听力康复效果,也可以使再造耳廓在形态上更加逼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分子聚乙烯支架 耳再造
下载PDF
LncRNA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婷梅 曲丽娜 李莹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9-666,共8页
70%的人类基因组能够被转录,而其中仅有1%~2%的转录本能够编码蛋白,余下98%均为非编码RNA(non-codingRNA,ncRNA).在ncRNA中,长度大于200核苷酸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占全部ncRNA的80%-90%.L... 70%的人类基因组能够被转录,而其中仅有1%~2%的转录本能够编码蛋白,余下98%均为非编码RNA(non-codingRNA,ncRNA).在ncRNA中,长度大于200核苷酸称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占全部ncRNA的80%-90%.LncRNA除了数量庞大以外,还具有表达量较低、物种间保守性较差及细胞表达特异性等特点,使LncRNA结构及作用机制等研究充满挑战.目前关于LncRNA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方面.LncRNA能够广泛参与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表观遗传学调控、癌症、神经系统功能等.LncRNA作用机制众多,能够以分子诱饵、分子向导、分子支架及信号通路的调节剂等多种角色参与调节机体各种生物学过程.解析LncRNA的分子结构、深入研究其在生物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揭示其作用机制,不仅能够加深对生物体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认识,同时也能给某些疾病的诊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及解决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LncRNA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LncRNA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表观遗传学 可变剪切 分子支架 分子向导
下载PDF
高分子包被带药支架防止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再狭窄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晓云 胡平 谷涌泉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9-391,共3页
关键词 分子包被带药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术后 再狭窄 防止
原文传递
Using PEG as Progen to Preparate Chitosan Scaffold for Tissue Engineering
11
作者 Li Qin-hua Chen Jian-su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06年第3期134-138,共5页
Tissue engineering basically made up growing the relevant cell in vitro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A major go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is to preparate porous three dimension scaffold for cell proliferate, migrate, diffe... Tissue engineering basically made up growing the relevant cell in vitro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A major go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is to preparate porous three dimension scaffold for cell proliferate, migrate, differention and to form the structure of desirable tissue and organ.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ontent and macromolecular weight of PEG to chitosan were investigated and evaluated. The pore morphology of chitosan was controlled by changing the concentration and macromolecular weight of PEG. Chitosan porous scaffold has interconecting porosity. The pore morphology can be controlled with varying PEG concentration and macromolecular weight. The pore size is between 10~50 urn, the degree of swelling in water is 85.7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tosan scaffolds POROGEN Pore morphology
下载PDF
医用可降解血管支架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小农 左敏超 +4 位作者 张绍翔 吴宏流 王文辉 陈文智 倪嘉桦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5-1226,共12页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国人身体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介入治疗已成为患者的重要选择,植入血管支架被认为是目前最便捷有效的技术。本文在简单介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合比较了美国雅培公司研发的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支架以及德...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国人身体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介入治疗已成为患者的重要选择,植入血管支架被认为是目前最便捷有效的技术。本文在简单介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综合比较了美国雅培公司研发的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支架以及德国百多力公司研发的生物可降解镁合金支架的一系列随机临床实验数据,总结了可降解吸收支架目前存在的缺陷并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生物可吸收高分子支架 可降解镁合金支架 血栓 管腔丢失
原文传递
Bacteriorhodopsin and SWCNT Scaffold for Optical Nanobiosensor
13
作者 Aiswarya Radhakrishna Pillai Balraj Arunachalam +1 位作者 Manish Shinde Rabinder Henry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oretical steps to develop an optical nanobiosensor using bacteriorhodopsin (BR) as the biomembrane 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 as the scaffold. Bacteriorhodopsin is a retinal ...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oretical steps to develop an optical nanobiosensor using bacteriorhodopsin (BR) as the biomembrane an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 (SWCNT) as the scaffold. Bacteriorhodopsin is a retinal protein used by archaea that come under the family of halobacteria. This retinal protein acts as a proton pump and resulting proton gradient is used to change the voltage that pass across the drain and source. The biosensor contains nano ISFET where the channel is made of a carbon nanotube for the conduction of current. The gate is replaced by bacteriorhodopsin biomembrane. Bacteriorhodopsin can be used as a molecular-level ultra fast bi-stable red / green photo switch for making 3D optical molecular memories that reliably store data with 10,000 molecules/bit. The molecules switch in femtoseconds. Biomembrane will sense 510 nm and 650 nm wavelength of light and the sensing voltage can be used to convert the data into digital signals. This molecular level memory device can be used for ‘Read-Write' operations. The sensor performance will also be ultra fast since it uses photons for the data storage, which are much faster than electrons used in normal memory devices, and the 3D storage capacity is much higher maximum of 10^13/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nanobiosensor BR HALOBACTERIA nano ISFET (Ion-Sensitive Field-Effect Transistor) archaea.
下载PDF
套索肽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欣芮 陆美玲 《药物生物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587-593,共7页
套索肽(Lassopeptide)是一类由核糖体合成并经过翻译后修饰的天然肽类产物(RiPPs),其C端穿过N端内酰胺环形成套索结构,这种刚性和折叠结构赋予了套索肽抗化学、热及蛋白酶水解等的强稳定性,同时这种特性也使得套索肽可作为生物活性化合... 套索肽(Lassopeptide)是一类由核糖体合成并经过翻译后修饰的天然肽类产物(RiPPs),其C端穿过N端内酰胺环形成套索结构,这种刚性和折叠结构赋予了套索肽抗化学、热及蛋白酶水解等的强稳定性,同时这种特性也使得套索肽可作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分子支架。研究表明套索肽具有受体拮抗、酶抑制及抗菌活性等一系列生物活性。目前通过异源表达获取套索肽生物合成相关蛋白进行体外反应实验,已帮助阐明了一小部分套索肽生物合成机制,但由于参与套索肽进行环化的C一直难于表达纯化,阻碍了对套索肽生物合成过程中最关键的成环机制的深入了解及阐明,仍需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索肽 功能 生物活性 分子支架 生物合成基因簇 生物合成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