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胀末端模量法测PAC纤维大分子缠结密度 被引量:1
1
作者 胡盼盼 朱建民 钱宝钧 《合成纤维工业》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2-27,共6页
大分子缠结与纤维成形、拉伸及结构性能有甚为密切的关系。为了表征固态半结晶高聚物纤维中缠结的多少,本文提出了溶胀末端模量法。利用热机械分析法,检测到溶胀模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末端的平台定义为溶胀末端模量。实际上是通... 大分子缠结与纤维成形、拉伸及结构性能有甚为密切的关系。为了表征固态半结晶高聚物纤维中缠结的多少,本文提出了溶胀末端模量法。利用热机械分析法,检测到溶胀模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末端的平台定义为溶胀末端模量。实际上是通过热和溶剂的作用分离了缠结和结晶两种效应,检测得仅有大分子链间勾结存在时的模量。采用橡胶弹性理论公式:E_e=就可以算出高聚物纤维中勾结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纤维 分子缠结 溶胀末端模量
下载PDF
一种新的测量大分子缠结的方法——溶胀DSC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建 胡盼盼 +2 位作者 赵炯心 吴宗铨 钱宝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66-72,共7页
从分子量、溶液浓度、测定状态、粘度、模量等多方面证明了聚合物溶胀DSC曲线尾部的小峰反映了大分子缠结,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固态聚合物中大分子缠结的方法—溶胀差示扫描量热法。这种方法能快速、方便地测量纤维和聚合物材料中的... 从分子量、溶液浓度、测定状态、粘度、模量等多方面证明了聚合物溶胀DSC曲线尾部的小峰反映了大分子缠结,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固态聚合物中大分子缠结的方法—溶胀差示扫描量热法。这种方法能快速、方便地测量纤维和聚合物材料中的大分子缠结,且不受结晶、非晶和取向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分子缠结 DSC 溶胀 测量
下载PDF
凝固过程中分子缠结对PAN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镇 陈新 +2 位作者 何州文 徐樑华 李常清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58,共7页
制备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凝固得到的PAN薄膜以及不同喷丝速率下得到的初生纤维,运用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表征,研究凝固过程中分子缠结对PAN分子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浓度的不同会影响聚合物溶液中分子线团的密集程... 制备不同浓度聚合物溶液凝固得到的PAN薄膜以及不同喷丝速率下得到的初生纤维,运用流变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表征,研究凝固过程中分子缠结对PAN分子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浓度的不同会影响聚合物溶液中分子线团的密集程度,从而影响分子之间的缠结,最终导致结晶行为发生变化。分子间缠结度越高,分子结晶度越低。剪切作用能够改变分子链的构象,促进分子间的解缠结,有利于提升PAN分子的运动能力,增大PAN初生纤维的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缠结 结晶度 极性 分子线团
原文传递
立构规整性对PAN大分子天生缠结及溶解性的影响
4
作者 万锕俊 赵成学 +1 位作者 吴承训 钱宝钧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1307-1310,共4页
对各种立构规整性的聚丙烯腈(PAN)样品的大分子天生缠结和溶解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当立构规整性相同时,PAN样品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天生缠结指数(EI)增加,溶解性降低;对于分子量和化学构造相近的样品,PAN样品随着分子链等规立构(mm)的含... 对各种立构规整性的聚丙烯腈(PAN)样品的大分子天生缠结和溶解性能进行研究发现,当立构规整性相同时,PAN样品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天生缠结指数(EI)增加,溶解性降低;对于分子量和化学构造相近的样品,PAN样品随着分子链等规立构(mm)的含量增加,其EI降低,溶解性也降低.天生缠结指数与溶解性并不总是表现出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立体规整性 溶解性 分子天生缠结
下载PDF
管约束和分子链缠结作用下黏弹性材料力学行为
5
作者 徐业守 徐赵东 +3 位作者 郭迎庆 黄兴淮 李强强 贺琪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23-1031,共9页
以高斯链模型、三链模型和八链模型为例,从微观角度出发对黏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考虑周围分子链的管道约束和分子链间缠结作用对橡胶基体交联网络的弹性增强效应,对高斯链模型、三链模型和八链模型进行修正.基于单轴拉伸... 以高斯链模型、三链模型和八链模型为例,从微观角度出发对黏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考虑周围分子链的管道约束和分子链间缠结作用对橡胶基体交联网络的弹性增强效应,对高斯链模型、三链模型和八链模型进行修正.基于单轴拉伸、纯剪切和等双轴拉伸等变形方式下天然橡胶经典试验数据,分别对修正后的高斯链模型、三链模型和八链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考虑管约束和分子链间缠结作用修正时,3个模型的准确度均得到较大提升.其中,修正三链模型准确度提升程度最大,与修正八链模型较为接近,修正高斯链模型在变形不小于40%时误差依然较大.不同变形模式下修正后的高斯链模型、三链模型和八链模型最大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到14.89%、8.09%和10.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性材料 微观分子链结构 高斯链模型 三链模型 八链模型 管道约束 分子缠结
下载PDF
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观结构与拉伸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吉辉 郑威 +5 位作者 郭雁 汪得功 辛培训 黄玉松 王玲 李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2,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及其制品的结晶行为、晶体形态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结晶度较高(80%~90%),晶粒尺寸相对较大,晶型为正...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伸试验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及其制品的结晶行为、晶体形态与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低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结晶度较高(80%~90%),晶粒尺寸相对较大,晶型为正交晶型;在低于熔点下热压成膜,使得晶粒重排和结晶度略有下降,压延膜具有超倍拉伸的特点,进一步证实了其的确具有低缠结的特性;压延膜经超倍拉伸,取向膜的拉伸强度可达1. 6 GPa以上,其平均模量为123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结晶度 拉伸性能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解缠结剂Z—88
7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超高分子 聚乙烯 分子缠结 Z-88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开发成功 UHMWPE 可加工性
下载PDF
疏水缔合水凝胶性能及链缠结 被引量:3
8
作者 梁鼒 董必钦 +2 位作者 李志英 刘凤岐 邢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研究凝胶体系的分子链缠结,通过胶束共聚合成不同单体含量组成的疏水缔合水凝胶(HA-gels).通过拉伸实验及溶胀实验分别测试HA-gels的力学性能及溶胀性能.通过力学及溶胀性能参数计算分子链缠结相关参数,进而利用MATLAB软件通过迭代法... 为研究凝胶体系的分子链缠结,通过胶束共聚合成不同单体含量组成的疏水缔合水凝胶(HA-gels).通过拉伸实验及溶胀实验分别测试HA-gels的力学性能及溶胀性能.通过力学及溶胀性能参数计算分子链缠结相关参数,进而利用MATLAB软件通过迭代法计算缠结分子质量.结果表明,HA-gels的力学强度与模量均随单体含量增加而增加,断裂伸长率相应下降.HA-gels的溶胀率随单体含量增加而降低,所有的HA-gels均呈现溶胀过冲现象.将HA-gels干燥后,干凝胶的溶胀率随单体含量增加而下降并出现溶胀过冲现象.HA-gels在水中的质量损失随单体含量增加而降低.适用于任意单体含量的HA-gels及干凝胶的缠结分子质量为M_(en)=15 606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疏水缔合 力学强度 溶胀过冲 缠结 缠结分子质量
下载PDF
分子量分布对HDPE微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黄恒辉 田子钦 +3 位作者 苏植祥 谢嘉宜 徐睿杰 雷彩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2,共5页
采用2种重均分子量相似、分子量分布不同的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原料,通过熔体拉伸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微孔薄膜,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分布对高密度聚乙烯微孔膜结晶结构及其成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分子量分布较窄的HDPE2相比,分子量... 采用2种重均分子量相似、分子量分布不同的高密度聚乙烯作为原料,通过熔体拉伸法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微孔薄膜,研究了不同分子量分布对高密度聚乙烯微孔膜结晶结构及其成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分子量分布较窄的HDPE2相比,分子量分布较宽的HDPE1中,低分子量部分具有增塑作用,然而高分子量部分缠结程度较高,松弛时间较长,导致临界缠结分子量小,非晶区缠结密度和tie链体积分数较大,因此,由其制备的微孔薄膜片晶侧向尺寸比HDPE2短38.2 nm,使其在后拉伸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屈服应力和拉伸硬化模量。并且,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由HDPE1制备的微孔膜片晶分离程度更大,平均孔径比HDPE2大8.5 nm,能够表现出更好的成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树脂 分子量分布 片晶结构 缠结分子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研究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的冷焊缺陷
10
作者 宋剑华 陆扬 +3 位作者 郭涛 胡铁炯 张惠祥 朱国苗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5期4-7,12,共5页
以带冷焊缺陷的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作热熔接头试样,利用多频微波检测试样的反射回波波幅,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拉伸后试样断口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板表面温度的降低和吸热... 以带冷焊缺陷的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热熔接头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制作热熔接头试样,利用多频微波检测试样的反射回波波幅,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拉伸后试样断口的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板表面温度的降低和吸热时间的减少,热熔接头的冷焊程度、冷焊长度及冷焊占比呈增大趋势,试样拉伸断裂时的最大拉力和位移呈下降趋势;热熔接头微观分子缠结程度与冷焊严重程度存在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熔接头 冷焊 微波检测 拉伸试验 分子缠结
下载PDF
双分散高分子薄膜中短链对长链缠结和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张继堂 李思佳 +2 位作者 梁继才 石彤非 张万喜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52-1757,共6页
采用Monte Carlo微观模拟结合原始路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分子量双分散的高分子薄膜中短链的质量分数对长链的缠结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模拟发现,当短链的质量分数较大时,薄膜内缠结点之间的关联性较低,缠结点易于被解开,长链动力学受到... 采用Monte Carlo微观模拟结合原始路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分子量双分散的高分子薄膜中短链的质量分数对长链的缠结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模拟发现,当短链的质量分数较大时,薄膜内缠结点之间的关联性较低,缠结点易于被解开,长链动力学受到链受限程度的控制,随着膜厚的减小单调减慢;当短链的质量分数较小时,薄膜内缠结点之间的关联性较高,缠结点不易被解开,缠结点数目和关联性共同导致长链动力学随膜厚的非单调变化.模拟结果为明晰分子量分布对高分子薄膜中链缠结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薄膜 分子量双分散 分子缠结 动力学 MONTE CARLO模拟
原文传递
环化顺1,4-聚丁二烯浓溶液的流动行为
12
作者 贺智端 胡慧贞 +1 位作者 逢束芬 杨继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28-332,共5页
大多数线型高聚物浓溶液的流动行为呈现非牛顿性,线型顺1,4-聚丁二烯(LBR)亦然,而环化顺1,4-聚丁烯(CBR)的浓溶液在浓度达17.8%时仍表现为牛顿流体。CBR溶液的临界缠结浓度明显地高于LBR,CBR分子链... 大多数线型高聚物浓溶液的流动行为呈现非牛顿性,线型顺1,4-聚丁二烯(LBR)亦然,而环化顺1,4-聚丁烯(CBR)的浓溶液在浓度达17.8%时仍表现为牛顿流体。CBR溶液的临界缠结浓度明显地高于LBR,CBR分子链间的缠结效应比LBR弱得多,这是CBR的分子链结构特征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烯 分子缠结 流动行为 粘度
下载PDF
缠结高分子链的Brown运动模型及其解缠弛豫时间的计算机模拟
13
作者 钱敏平 辛连忠 +1 位作者 雷功炎 吴承训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0年第12期1267-1271,共5页
以缠结高分子链的质心在约束管子中作Brown运动为基本假定,在忽略有效管长的涨落下,得到解缠弛豫时间τ链长N的渐近依赖关系τ~N^3。在有限链长及约束管长涨落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模拟得到关系式τ~N^(3.40±0.16)。这一结论合理... 以缠结高分子链的质心在约束管子中作Brown运动为基本假定,在忽略有效管长的涨落下,得到解缠弛豫时间τ链长N的渐近依赖关系τ~N^3。在有限链长及约束管长涨落的条件下,采用计算机模拟得到关系式τ~N^(3.40±0.16)。这一结论合理地解释了缠结高分子链动力学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结分子 布朗运动 弛豫时间
原文传递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Scheme Based on Dense Encoding in Entangled States 被引量:4
14
作者 ZHANGXiao-Long ZHANGYue-Xia GAOKe-Lin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27-630,共4页
A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otocol, based on the quantum dense encoding in entangled stat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rotocol, we introduce an encoding process to encode two classical bits information into one of the f... A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protocol, based on the quantum dense encoding in entangled stat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rotocol, we introduce an encoding process to encode two classical bits information into one of the four one-qubit unitary operations implemented by Alice and the Bell states measurement implemented by Bob in stead of direct measuring the previously shared Einstein-Podolsky-Rosen pairs by both of the distant parties, Alice and Bob.Considering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our protocol has some advantages. It not only simplifies the measurement which may induce potential errors, but also improves the effectively transmitted rate of the generated qubits by the raw key. Here we also discuss eavesdropping attacks against the scheme and the channel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dense coding quantum entanglement
下载PDF
低聚肽对PVA/PEG复合薄膜相容性的影响
15
作者 梁爽 胡亚松 +2 位作者 夏传俊 陈俊英 黄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23,27,共4页
以α-氨基酸为起始材料合成了低聚肽(TEA),通过溶液共混法将其引入聚乙二醇与PVA的复合体系中,使用不同分子量的PEG,制备了一系列PEG/TEA/PVA共混膜。试验了不同分子量PEG与TEA和PVA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TEA对PEG/PVA复合体系相容性的影... 以α-氨基酸为起始材料合成了低聚肽(TEA),通过溶液共混法将其引入聚乙二醇与PVA的复合体系中,使用不同分子量的PEG,制备了一系列PEG/TEA/PVA共混膜。试验了不同分子量PEG与TEA和PVA的相互作用,并分析了TEA对PEG/PVA复合体系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EA改变了PEG与PVA的相互作用模式,当PEG分子量较低时,PEG优先与TEA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自组装微区,均匀分布于PVA连续相中,随着PEG的分子量增大,自组装微区的体积逐渐增大,PEG与TEA的相互作用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当PEG分子量达到4 000时,PEG与PVA的链段缠结作用远大于TEA与PEG的相互作用,TEA分子分散在PEG/PVA体系中,在分子间的芳基堆砌作用驱动下,TEA自组装成纤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共混 相容性 自组装 微区相分离 分子缠结
下载PDF
梯度组成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压敏特性
16
作者 杨建光 王农跃 +3 位作者 张广林 张立群 瞿雄伟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5,共4页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壳层含不同浓度梯度分布的硬单体MMA,考察了MMA含量及分布对乳液聚合过程、压敏性能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定了乳胶粒的粒径。结果表明,壳层不同的MMA浓度分布及含量对乳液聚... 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硅/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壳层含不同浓度梯度分布的硬单体MMA,考察了MMA含量及分布对乳液聚合过程、压敏性能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定了乳胶粒的粒径。结果表明,壳层不同的MMA浓度分布及含量对乳液聚合过程没有影响,乳胶粒理论粒径与实测值一致,说明乳液聚合过程二次成核粒子很少,乳胶粒球形生长。动态力学分析表征了共聚物的分子运动,同时测试了初粘性、剥离力和持粘特性,并用凝胶含量、可溶部分聚合物的分子量和缠结分子量等分子参数与压敏性能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梯度分布 缠结分子 乳液聚合 粘接性能 结构-性能关系
下载PDF
Entanglement of Para-Bose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and Probabilistic Teleportation
17
作者 QIAN Yi XU Jing-Bo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We study the entanglement of the para-Bose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by adopting the entanglement of formation and propose a scheme of probabilistic teleportation via para-Bose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It is found t... We study the entanglement of the para-Bose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by adopting the entanglement of formation and propose a scheme of probabilistic teleportation via para-Bose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It is found that the mean fidelity of the scheme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the para-Bose parameter ho in the case of non-maximally entangled para-Bose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stic teleportation ENTANGLEMENT para-Bose entangled coherent states
下载PDF
Path Integral Formalism for Nondegenerate Parametric Amplifiers in 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
18
作者 FANHong-Yi LIChao +1 位作者 LIUQiu-Yu AlfredWiinsche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6期998-1002,共5页
We establish the path integral formalism for nondegenerate parametric amplifiers in the 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s. Its advantage in obtaining the energy level gap of this system is analyzed.
关键词 path integral entangled states nondegenerate parametric amplifier
下载PDF
Dynamic Theory of Die Swell for Entangled Polymeric Liquids in Tube Extrusion: Correlations of Total and Ultimate Extrudate Swell Effects to Growth Time, Shear Stress and Aspect Ratio Under the Free States
19
作者 Jing Zhao Ming-shi Song +3 位作者 Chang-wei Zhu Gui-xian Hu Ke-jian Wang Da-ming W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8,共14页
The dynamic theory of die swell deduced in a previous paper was extensively applied to study the extrudate swelling behaviors of two entangled polymeric liquids (HDPE and PBD) in a simple shear flow at steady shear ... The dynamic theory of die swell deduced in a previous paper was extensively applied to study the extrudate swelling behaviors of two entangled polymeric liquids (HDPE and PBD) in a simple shear flow at steady shear stress. The mechanism and dynamics for the recoils and the recoveries of viscoelastic strains in the extrudate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free recovery and dynamic states. It was found that in the course of recovery the free recoil and the growth of die swell in the extrudate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recovery regions (instantaneous and delayed regions) and three growth stages (instantaneous, delayed, and ultimate extrudate swelling stages). The free recoil and the extrudate swelling behaviors may be expressed as a function of shear stress. The correlations of instantaneous, delayed, total and ultimate extrudate swell effects to the molecular parameters and the operational variables in the simple shear flow at steady shear stress were derived from the dynamic theory of die swell. Also, two sets of new universal equations on the total extrudate swelling effect (TESE) and ultimate extrudate swelling effect (UESE) were deduced. The first is the universal equation of the logarithm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SE and the growth time under the free and dynamic states; the second is the universal equation of the logarithmic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ESE and the operational variables under the free and equilibrium states. The first equation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data of PBD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 at different operational variables. The second equation was verified by experimental data of HDPE at two temperatures and different operational variables. An excellent agreement result was obtained. The excellent agreement shows that the two universal equations can be used directly to predict the correlations of the TESE and UESE to the growth time, the molecular parameters, and the operational variables under the dynamic and equilibrium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 swell ENTANGLEMENT Viscoelastic recoil
下载PDF
Hermitian Operators Conjugate to Two-Mode Number-Difference Operator Studied in 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
20
作者 XU Xue-Fen 《Com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979-982,共4页
In similar to the derivation of phase angle operator conjugate to the number operator by Arroyo Carrasco-Moya Cessay we deduce the Hermitian phase operators that are conjugate to the two-mode number-difference operato... In similar to the derivation of phase angle operator conjugate to the number operator by Arroyo Carrasco-Moya Cessay we deduce the Hermitian phase operators that are conjugate to the two-mode number-difference operatorand the three-mode number combination operator.It is shown that these operators are on the same footing in the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 as the one of Turski in the coherent state repres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operator entangled state representation number-difference operato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