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5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剂+分子膜”发酵工艺改善秸秆与畜粪共堆肥效率
1
作者 王涛 常小箭 +4 位作者 李方向 李海杰 张传雨 武占省 陈妮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5-84,共10页
为更好地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堆肥产品营养效率,采用新型“菌剂+分子膜”发酵工艺对改善秸秆与畜粪共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性质、腐熟度、腐殖化和磷组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TOC)、含水率(MC)、C/N和黄腐酸(FA)... 为更好地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提高堆肥产品营养效率,采用新型“菌剂+分子膜”发酵工艺对改善秸秆与畜粪共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性质、腐熟度、腐殖化和磷组分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TOC)、含水率(MC)、C/N和黄腐酸(FA)均呈下降趋势,总氮(TN)、腐殖酸(HA)、总磷(TP)和有效磷(AP)含量明显增加(p<0.05),这说明共堆肥产品的腐熟度和营养水平都得到了改善。此外,腐殖化指数分析和液相磷31核磁共振波普(^(31)P-NMR)测定分别表明了共堆肥腐殖化程度的提高和磷组分的变化。根据NY/T 525—2021,除水分外,最终堆肥产品的性能符合法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菌剂+分子膜”发酵工艺在提高堆肥效率方面提供全面的认识,为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提供科学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膜 好氧堆肥 有机肥 腐殖化 磷组分
下载PDF
分子膜覆盖耦合生物炭对好氧发酵氨气减排及腐熟的影响
2
作者 曹杰 陈明江 +2 位作者 李瑞容 曲浩丽 王鹏军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79,F0002,共6页
为揭示分子膜覆盖耦合生物炭对好氧发酵氨气减排及腐熟影响,以番茄秸秆和菌菇渣为原料,采用具有选择透过性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分子膜,添加5%生物炭,在实验室规模(500 L)进行为期33天的好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分子膜覆盖耦合生... 为揭示分子膜覆盖耦合生物炭对好氧发酵氨气减排及腐熟影响,以番茄秸秆和菌菇渣为原料,采用具有选择透过性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材料分子膜,添加5%生物炭,在实验室规模(500 L)进行为期33天的好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分子膜覆盖耦合生物炭可有效提高好氧发酵物料温度,延长高温期持续时间,相比于对照组(CK)样品,覆膜耦合生物炭组(T1)样品种子发芽指数(GI值)达到70%的时间提前12天;发酵周期内,试验组(T1)氨气(NH_(3))排放量比对照组(CK)减少34.8%。分子膜覆盖耦合生物炭好氧发酵技术可有效加快发酵反应进程,减少NH_(3)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 生物炭 好氧发酵 氨气
下载PDF
高分子膜式新风机组换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孔令健 高晓坤 +1 位作者 刘广哲 曲云霞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5期86-89,共4页
研究以聚丙烯腈、硅氧烷酰胺和氯化锂为原料制备了复合膜,并以此为热交换膜制作了全热交换装置。通过试验研究了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膜对水蒸气的透过率最高可达39.5×10^(-8)kg/(m^(2)sPa)。当风量为680m^(... 研究以聚丙烯腈、硅氧烷酰胺和氯化锂为原料制备了复合膜,并以此为热交换膜制作了全热交换装置。通过试验研究了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膜对水蒸气的透过率最高可达39.5×10^(-8)kg/(m^(2)sPa)。当风量为680m^(3)/h时,送风净新风率为98.1%,达到C2泄漏等级。全热回收效率随着风量的增加而减小,在冬季工况条件下,风量为213m^(3)/h时,该装置的全热交换效率可达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机组 全热交换 分子膜 净新风比 热回收效率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高分子膜静态堆肥发酵技术规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园园 朱培淼 +4 位作者 陈颖 胡闻君 龚奕杰 邬品中 顾蕾 《长江蔬菜》 2023年第17期36-38,共3页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包含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业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蔬菜及瓜果的副产品、藤蔓、畜禽粪便等,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优质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可用于农业循... 农业废弃物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包含农业生产和畜禽养殖业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指农作物秸秆、蔬菜及瓜果的副产品、藤蔓、畜禽粪便等,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优质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可用于农业循环综合利用。本规程规定了农业废弃物高分子膜覆盖生产有机肥的场地要求、堆肥工艺、设施设备和堆肥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有机肥料 分子膜 农业废弃物 农业循环 设施设备 场地要求 有机类 堆肥工艺
下载PDF
高分子膜静态好氧堆肥发酵反应器及发酵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瀚霆 许志国 《新农业》 2023年第7期4-4,共1页
高分子膜静态好氧堆肥发酵反应器是在地面浇筑混凝土的基础上覆盖高分子膜形成堆放空间,在所形成的反应器内由地下向上安装相应的通风管道连接到外面的供风装置,高分子膜的底部用密封带密封,在密闭空间里固定有测定氧气含量、发酵温度... 高分子膜静态好氧堆肥发酵反应器是在地面浇筑混凝土的基础上覆盖高分子膜形成堆放空间,在所形成的反应器内由地下向上安装相应的通风管道连接到外面的供风装置,高分子膜的底部用密封带密封,在密闭空间里固定有测定氧气含量、发酵温度和空间压力的传感器并由智能远程控制系统控制。通过智能远程控制系统控制堆料内的温度、含氧量和压力,并通过手机物联技术实时监测和遥控;高分子膜材质为膨胀聚四氟乙烯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好氧堆肥 分子膜 膨胀聚四氟乙烯 通风管道 密闭空间 氧气含量 材质 密封带
原文传递
偶氮苯衍生物自组装单分子膜中的分子取向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浩力 张锦 +2 位作者 力虎林 刘忠范 李海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60-768,共9页
利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金表面一系列具有不同碳链长度的偶氮苯巯基衍生物的自组装单分子膜.通过对比各向同性样品的透射谱和单分子膜的反射谱中各个吸收峰强度,定量地研究了分子中各部分的取向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我们分别提出了烷基链... 利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金表面一系列具有不同碳链长度的偶氮苯巯基衍生物的自组装单分子膜.通过对比各向同性样品的透射谱和单分子膜的反射谱中各个吸收峰强度,定量地研究了分子中各部分的取向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我们分别提出了烷基链和偶氮基团取向计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成功地求得了分子中各部分在膜中的倾角.结果显示,当分子中烷基链长度增大时,碳链和偶氮苯基团相对于法线的倾斜逐渐加剧.这种倾角的变化归因于分子中碳链间范德华引力增大时,引起分子逐渐倾斜以达到最佳的范德华接触.同时研究发现,烷基链和偶氮基团受碳链长度变化的影响并不相同.当分子中亚甲基数目增多时,烷基链的倾角迅速增大而偶氮苯倾角的增大则相对缓慢,这反映了它们在空间需求和本身刚性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MS 分子膜 自组装单分子膜 偶氮苯衍生物
下载PDF
胆红素有序分子膜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欧阳健明 李串 林伟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研究了不同亚相表面胆红素(BR)单分子膜和LB膜的性质,讨论了胆红素分子在有序分子膜中的堆积密度、分子伸展和金属离子配位。在气-水界面,BR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导致BR单分子截面积、崩溃压和可见紫外光谱的变化。原子力显微... 研究了不同亚相表面胆红素(BR)单分子膜和LB膜的性质,讨论了胆红素分子在有序分子膜中的堆积密度、分子伸展和金属离子配位。在气-水界面,BR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导致BR单分子截面积、崩溃压和可见紫外光谱的变化。原子力显微镜表明BR-Cu单分子膜的厚渡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 LB 胆红素 有序分子膜 胆结石
下载PDF
基于高分子膜的SF_(6)/N_(2)混合气体分离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建飞 刘朋亮 +2 位作者 马凤翔 谢东晨 贾帅龙 《河北电力技术》 2023年第2期77-81,共5页
六氟化硫/氮气(SF_(6)/N_(2))混合气体作为六氟化硫(SF_(6))替代气体被广泛研究,并已在多个电站GIS设备中进行试点应用。在进行GIS设备维护时,迫切需要高效的分离方法来实现混合气体中SF_(6)气体的回收。目前常用的混合气体分离技术主... 六氟化硫/氮气(SF_(6)/N_(2))混合气体作为六氟化硫(SF_(6))替代气体被广泛研究,并已在多个电站GIS设备中进行试点应用。在进行GIS设备维护时,迫切需要高效的分离方法来实现混合气体中SF_(6)气体的回收。目前常用的混合气体分离技术主要有液化、低温蒸馏、吸附分离等,但由于分离效率低,并不适用于现场SF_(6)/N_(2)混合气体的分离回收。文中采用膜分离技术,选取玻璃态聚酰亚胺气体分离膜,测试了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SF_(6)和N_(2)的渗透效果,确定了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下,该分离膜的N_(2)/SF_(6)分离选择性可以达到39以上,N_(2)的渗透速率可以达到2.73 GPU以上,具备将SF_(6)和N_(2)分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测试了单级分离膜分离效果,根据测试结果,选择进入分离膜的气体压力为2.00 MPaG、温度为60℃,设计了三级循环膜分离系统,实现分离后SF_(6)纯度达到95%以上,排放尾气中SF_(6)含量不超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 混合气体 分子膜 分离
下载PDF
热敏高分子膜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胜兰 沈新元 杨庆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2-45,共4页
介绍了热敏高分子膜的概念 ,及其合成方法、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
关键词 智能材料 智能高分子膜 热敏高分子膜
下载PDF
OTS自组装单分子膜形成过程的AFM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国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58-461,共4页
Changes of the surface adhesion forc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on glass substrate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research showed ... Changes of the surface adhesion force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octadecyltrichlorosilane (OTS) self assembled monolayer on glass substrate surface was investigated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as the reaction proceeded, the hydrophobicities and the adhesion forces of the sample surfaces increased gradually. Afer 15 min reaction, the glass surface was completely hydrophobic with an advancing contact angle of 105° and an inteifacial energy of55. 79 mJ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M OTS 自组装单分子膜 分子膜
下载PDF
血红素在有序分子膜中的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健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9-354,共6页
本文研究了血红素(Heme)在硬脂酸(SA)单分子膜和Langmuir-Blodgett(LB)膜中的行为。Heme及其与SA的混合物均能在纯水亚相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当摩尔分数xHeme<0.3时,Heme以“面接... 本文研究了血红素(Heme)在硬脂酸(SA)单分子膜和Langmuir-Blodgett(LB)膜中的行为。Heme及其与SA的混合物均能在纯水亚相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当摩尔分数xHeme<0.3时,Heme以“面接触亚相”的方式平躺在 SA所形成的单分子膜中;而当 xHeme≥ 0. 3时, Heme以其“边接触亚相”的方式自身成膜。通过在不同表面压和不同摩尔比下沉积的Heme-SA混合LB膜的紫外-可见光谱、偏振紫外一可见光谱、小角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表征了血红素在有序分子膜中的排列取向和形态,为日后进一步研究血红素在生物系统中的化学物理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 混合单分子膜 有序分子膜 混合LB 硬脂肪 Hame
下载PDF
混合单分子膜中二维微晶畴的制备及表征
12
作者 吴海明 肖守军 韦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59-264,共6页
利用混合LB技术,在脂肪酸与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PPP)混合单分子膜内制备了二维微晶畴结构.原子力显微术观测表明;对于长链脂肪酸的情况;膜中形成了处于液态凝聚相... 利用混合LB技术,在脂肪酸与5,10,15-三苯基-20-(4-dl-α-苯丙氨酰氨基)苯基卟啉(简称TPPP)混合单分子膜内制备了二维微晶畴结构.原子力显微术观测表明;对于长链脂肪酸的情况;膜中形成了处于液态凝聚相的脂肪酸的微晶畴结构;而在短链脂肪酸的情况下,膜中出现的则是处于液态扩张相的TPPP的微晶畴结构.简要讨论了这一结构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单分子膜 微晶畴 液态凝聚相 分子膜 制备
下载PDF
复配分子膜剂处理油泥
13
作者 张智芳 蔡永宽 +2 位作者 杜芳艳 卜虎 张美娟 《工业催化》 CAS 2011年第7期69-73,共5页
为了实现净化油泥和回收石油资源,以环氧氯丙烷和有机胺为原料,制备系列分子膜剂和分子膜复配剂,将其用于落地油泥的清洗。测定分子膜剂及其分子膜复配剂的表面张力,研究表面张力与洗油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膜剂及其分子膜复配剂... 为了实现净化油泥和回收石油资源,以环氧氯丙烷和有机胺为原料,制备系列分子膜剂和分子膜复配剂,将其用于落地油泥的清洗。测定分子膜剂及其分子膜复配剂的表面张力,研究表面张力与洗油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子膜剂及其分子膜复配剂对落地油泥的分离均有一定效果,分子膜复配剂的效果优于单一膜剂,几种分子膜剂以等质量比例进行复配时,洗油效果较好,残油率最低,可将含油率为42%的落地油泥洗至残油率为0.4%。推测了分子膜剂热化学清洗油泥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学工程 分子膜 复配分子膜 石油污泥
下载PDF
单分子膜和自组装单分子膜调控生物有机晶体生长
14
作者 邓兰青 欧阳健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24,共5页
从氢键作用和晶格匹配的角度,讨论了单分子膜和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调控下有机晶体的生长,这些有机晶体包括甘氨酸、丙胺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α-乳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链霉亲合素等生物大分子。讨论了成膜材料和膜压等因... 从氢键作用和晶格匹配的角度,讨论了单分子膜和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调控下有机晶体的生长,这些有机晶体包括甘氨酸、丙胺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α-乳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链霉亲合素等生物大分子。讨论了成膜材料和膜压等因素对膜控有机晶体生长的影响。最后指出了该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 自组装单分子膜 晶格匹配 有机晶体
下载PDF
磷脂单分子膜普适表面状态方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亚丽 曾作祥 +1 位作者 薛为岚 黄顺德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939-1943,共5页
从现有的磷脂单分子膜状态方程入手,以磷脂临界相变面积(Ac)和相变温度(Tc)为参比,引入对比面积(Ar),对比温度(Tr),并通过分析磷脂分子间作用力和底液分子与磷脂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提出了第三参数——相对铺展因子的概念,导出了磷脂单... 从现有的磷脂单分子膜状态方程入手,以磷脂临界相变面积(Ac)和相变温度(Tc)为参比,引入对比面积(Ar),对比温度(Tr),并通过分析磷脂分子间作用力和底液分子与磷脂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提出了第三参数——相对铺展因子的概念,导出了磷脂单分子膜普适状态方程.运用1,2-二豆蔻酰基-sn-丙三基-3-磷脂酸,1,2-二豆蔻酰基-sn-丙三基-3-磷脂酰胆碱,1,2-二棕榈酰基-sn-丙三基-3-磷脂酰胆碱等磷脂单分子膜的实验数据进行一致性校验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扩展膜(LE)直至凝聚膜(LC)的整个区域均能较好地描述磷脂单分子膜的π-A曲线.所获得的各磷脂的相对铺展因子绝对值直接表明了该物质的成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单分子膜 状态方程 π-A等温线 普遍化 分子膜 磷脂酸 分子间作用力 磷脂酰胆碱 表面 相变温度
下载PDF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及其自组装机理 被引量:69
16
作者 杨生荣 任嗣利 +1 位作者 张俊彦 张绪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0-476,共7页
综述了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近年来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体系的结构及其自组装机理 。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膜 脂肪酸 有机硅烷 烷基硫醇 结构 机理
下载PDF
自组装单分子膜及其表征方法 被引量:18
17
作者 张俊苓 杨芳 +2 位作者 郑文杰 白燕 欧阳健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3-208,共6页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研究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膜的应用领域的拓展 ,对膜的表征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体系的类型和基底表面的处理方法 ,着重从电化学、谱学、显微学以及表面润湿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几...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研究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膜的应用领域的拓展 ,对膜的表征方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综述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体系的类型和基底表面的处理方法 ,着重从电化学、谱学、显微学以及表面润湿性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来自组装单分子膜的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膜 体系类型 基底表面 表征方法
下载PDF
界面接触特性对两种自组装分子膜摩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会臣 高玉周 +2 位作者 李亚斌 王存山 严立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利用多功能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不同滑动速度和载荷条件下,采用不同摩擦副分析了界面接触特性对自组装分子膜摩擦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Lennard-Jone势对铜和镍与三氯十八硅烷(OTS)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自组装分子膜之间的相互... 利用多功能微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不同滑动速度和载荷条件下,采用不同摩擦副分析了界面接触特性对自组装分子膜摩擦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Lennard-Jone势对铜和镍与三氯十八硅烷(OTS)和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自组装分子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镍同OTS和APS对摩的摩擦系数均大于铜同2种自组装分子膜对摩的摩擦系数,这是因为镍与自组装分子膜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所致.铜和镍与OTS对摩的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载荷增加而减小;铜与APS对摩的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则很小;而镍与APS对摩的摩擦系数随滑动速度增加而增大,随载荷增加而减小.可以用分子弛豫来解释2种自组装分子膜的摩擦特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膜 界面 接触 摩擦
下载PDF
金属表面自组装缓蚀功能分子膜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杨学耕 陈慎豪 +2 位作者 马厚义 全贞兰 李德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几类比较成熟的自组装体系 ,评价了几种常用的表征技术 ,概括了近年来本课题组在该研究领域中的一些成果 。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膜 金属腐蚀与防护 缓蚀剂
下载PDF
分子膜驱油提高驱油效率的实验室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董大鹏 冯文光 +1 位作者 朱绍鹏 郑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1期41-42,91-92,共2页
由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小孔、微孔中,现有的化学驱油剂对低渗透油藏的驱油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利用岩石的静电吸附在固液界面形成分子膜,从而改变界面的润湿性,驱替出小孔中的残余油,提高驱油效率。超低渗透岩心实验结果显示,分子膜驱油... 由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小孔、微孔中,现有的化学驱油剂对低渗透油藏的驱油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利用岩石的静电吸附在固液界面形成分子膜,从而改变界面的润湿性,驱替出小孔中的残余油,提高驱油效率。超低渗透岩心实验结果显示,分子膜驱油在原来水驱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10%,效果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膜 采收率 润湿性 驱油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