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功亮 何勇 颜艳倩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PHC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治疗。... 目的 探讨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脾虚型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PHC患者7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支持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上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B组在A组的基础上联合槐耳颗粒治疗,两组患者皆进行4周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肝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实施观察,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B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A组(80.00%)(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在治疗后均降低,且B组积分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8^(+)、CD4^(+)和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CD4^(+)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B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A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的CD8^(+)水平低于A组,CD4^(+)与CD4^(+)/CD8^(+)水平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AST、ALT和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和TBIL水平显著减少(P<0.05),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高于A组(8.57%),但两组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皮疹、恶心呕吐及腹泻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上升,且B组生活质量优于A组(P<0.05)。结论 槐耳颗粒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PHC患者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以及免疫功能指标,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颗粒 分子药物 脾虚型PHC 临床疗效 肝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肺癌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皮肤不良反应
2
作者 杨文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70-0073,共4页
对肺癌治疗中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医治引发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方法 选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32名患有肺癌的病人,全部使用吉非替尼片进行医治,并对其临床疗效、皮肤副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并对DCR、ORR轻重程度进行比... 对肺癌治疗中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医治引发的皮肤不良反应进行探究。方法 选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住院的32名患有肺癌的病人,全部使用吉非替尼片进行医治,并对其临床疗效、皮肤副作用等进行了比较。并对DCR、ORR轻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12例女性患者DCR 为(83.33%),ORR 为 (15.00%)。20例男性患者DCR 为(85.00%),ORR 为 (20.00%)。皮肤毒性反应统计结果显示,12女性患者皮肤毒性反应总发生率为(83.33%),男性患者皮肤毒性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0.00%)。同时,32例纳入对象中皮肤不良反应Ⅰ度的12例,Ⅱ度 + Ⅲ度的14例,对两种情况的纳入对象的疗效进行分析,发现Ⅰ度患者DCR 为(83.33%),ORR为(25.00%),Ⅱ度 + Ⅲ度患者DCR 为(92.86%),ORR为(41.67%)。结论 对肺癌患者应用吉非替尼医治过程中,DCR、ORR能够影响患者皮肤毒性反应率及严重情况,皮肤毒性反应严重情况与DCR、ORR 成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RAS 分子药物 皮肤不良反应 吉非替尼片
下载PDF
肝癌发生相关信号通路及其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伏建 徐晨昶 +3 位作者 缪冬鏐 金一琦 张芮毫 陈磊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5期95-98,共4页
信号通路是细胞内外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可通过相关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正常的信号通路能够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相对稳定,但当这些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或失调时,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肿瘤形成... 信号通路是细胞内外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可通过相关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代谢等重要生理过程。正常的信号通路能够维持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相对稳定,但当这些信号通路异常激活或失调时,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肿瘤形成和进展。肝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肝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如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表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和肝细胞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等。针对这些信号通路研发了多种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阿帕替尼、厄洛替尼、卡博替尼等,已被用于晚期肝癌的临床治疗,能够使患者明显获益。随着对分子靶向药物研究不断深入,未来有望通过联合多种分子靶向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从而实现对肝癌的精准化个体治疗,进而为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信号通路 分子药物
下载PDF
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评价
4
作者 王玉婷 赵欢 +3 位作者 朱琳 祖拜达·哈那提 祖力阿亚提·买买提 恩特马合·阿音托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33-36,40,共5页
目的评价医院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 目的评价医院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采用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药品说明书、《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临床诊疗指南等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94例患者共使用小分子靶向药物136例次,共应用小分子靶向药物11种,总体使用频次中奥希替尼片使用频次最高(19.12%);科室分布中以肿瘤科和呼吸科用药患者最多,肿瘤科使用安罗替尼比例最高(29.31%),呼吸科使用阿美替尼、埃克替尼比例最高(均为23.33%);2021年全院小分子靶向药物中,用药频度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奥希替尼、吉非替尼、安罗替尼;限定日费用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阿来替尼、克唑替尼、塞瑞替尼;11种药物中,4种药物排序比>1,2种药物排序比=1,5种药物排序比<1;根据小分子靶向药物点评细则,对药物应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共发现用药不适宜33例次,超说明书用药2例次。结论对于小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晚期NSCLC治疗中,医院在药物选择、剂量、联合用药、超说明书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临床工作中医师应及时与患者、药师、护士进行沟通,不断优化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医院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不断规范临床用药,为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性肺癌 晚期 分子药物 合理性评价 安全用药
下载PDF
鼻咽癌常见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雪熳 彭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6期178-180,F0003,共4页
鼻咽癌为一种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人群受本病影响而死亡。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咽癌放化疗的作用,提升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深入分析不同分子... 鼻咽癌为一种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在国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人群受本病影响而死亡。大量研究与临床实践证实,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咽癌放化疗的作用,提升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文深入分析不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鼻咽癌的效果,总结其与其他疗法联用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分子药物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轩维 李文来 +2 位作者 李玥 马聪媛 朱平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囊肿进行性形成,导致肾脏体积增加和肾功能下降,最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既往临床上对ADPKD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法延缓多囊肾病的病情进展,临床上亟需针对ADPKD...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肾脏疾病,其特征是囊肿进行性形成,导致肾脏体积增加和肾功能下降,最后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既往临床上对ADPKD的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无法延缓多囊肾病的病情进展,临床上亟需针对ADPKD的有效治疗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ADPKD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ADPKD致病靶点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药物研发不断取得进展突破,目前已有多种ADPKD的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ADPKD分子靶向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病治疗及新药研发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 信号通路 分子药物 致病基因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7
作者 李梦娇 岑亚莉 +6 位作者 豆白涛 舒柔 李彦玲 邱玲 任诗慧 姚浩 范方毅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2-539,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中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部分患者存在耐药,安全性等方面问题也影响其预后。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能力,有助于减少抗原逃逸的发生...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中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部分患者存在耐药,安全性等方面问题也影响其预后。分子靶向药物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特异性抗原表达能力,有助于减少抗原逃逸的发生。部分小分子靶向药物可以通过调节抗凋亡和促凋亡信号传导之间的平衡,诱导肿瘤细胞死亡;还可以调节免疫抑制和免疫激活信号通路提高CAR-T细胞疗法的抗肿瘤功效,逆转CAR-T细胞的耗竭表型,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分子靶向药物与CAR-T细胞在淋巴瘤中联合使用的疗效、安全性及发挥作用的机制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就CAR-T细胞疗法联合常用分子靶向药物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CAR-T细胞治疗 分子药物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
8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01-101,共1页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黄宇贤教授、李玉华教授等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机制。相关成果以综述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耐药性更新》杂志(Drug Resistance Updates)。文章综合分析了CAR-T...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副黄宇贤教授、李玉华教授等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分子靶向药物联合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机制。相关成果以综述文章的形式发表于《耐药性更新》杂志(Drug Resistance Updates)。文章综合分析了CAR-T细胞治疗耐药的机制及其逆转CAR-T细胞治疗耐药的机制,以及CAR-T细胞治疗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的协同机制、安全性和未来挑战,探索这种联合疗法对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益处,并为后续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南方医科大学 联合疗法 血液恶性肿瘤 恶性血液病 珠江医院 CAR 李玉华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在宫颈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16-0019,共4页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频发性的恶性肿瘤,且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常规化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以及放射技术、化疗技术等,虽能缩小恶性肿瘤的体积,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但是无法实现宫颈癌高风险患者或者是局部晚期患者的早期治疗...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频发性的恶性肿瘤,且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常规化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以及放射技术、化疗技术等,虽能缩小恶性肿瘤的体积,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但是无法实现宫颈癌高风险患者或者是局部晚期患者的早期治疗目标,所以治疗效果受限。分子靶向药物属于新兴的生物治疗技术,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较常见疗法,其属于后基因药物,可以作用于肿瘤细胞以及附近组织的异常分子,其治疗功效比较稳定和持续,而且具有不良反应少以及专一性较强等优势。现阶段,该类药物对于宫颈癌的治疗研究处在探索阶段,治疗药物种类相对有限。本文旨在综述该类药物对于宫颈癌的治疗作用,以指导宫颈癌的相关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宫颈癌 治疗作用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护理对策研究
10
作者 韩雲 王娜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77-0180,共4页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期间,运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时间阶段在2022.1-2024.1,其中68名病人划分,常规性管理运用在对照组,将细节性护理实施在观察组中,数值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患者消极情绪比较高,生活质量较低,...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口服分子靶向药物期间,运用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时间阶段在2022.1-2024.1,其中68名病人划分,常规性管理运用在对照组,将细节性护理实施在观察组中,数值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患者消极情绪比较高,生活质量较低,P>0.05;护理后,观察组消极情绪消除,皮疹逐步恢复,护理满意度高,同时生活质量增强,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实行给药期间,运用口服分子靶向给药,并在用药期间实行细节护理,可以令患者的消极情绪逐步好转,并且令患者皮疹问题逐步改善,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令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口服分子药物 皮疹 护理
下载PDF
从温病学理论探讨论治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相关皮肤毒性
11
作者 胡新舟 姜博 +3 位作者 吴珍珍 朱国庆 周义浪 田杰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7期57-59,64,共4页
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然而皮肤毒性是运用靶向药物发挥抗肿瘤疗效时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缓解其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甚为重要。从皮肤毒性临床表... 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重要药物,然而皮肤毒性是运用靶向药物发挥抗肿瘤疗效时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严重影响肿瘤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因此,缓解其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甚为重要。从皮肤毒性临床表现及发生演变规律看,均符合温热病演变规律。采用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进行综合诊治,把“透法”思维贯穿在诊治全过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靶向药物皮肤毒性的治疗提供全程中医药干预治疗思路并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药物 皮肤毒性 卫气营血 透法
下载PDF
研究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成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85-0188,共4页
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常规化疗加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 分析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4年1月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2组比对,对照组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常规化疗加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免疫治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对于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分子药物 中晚期肝细胞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关于北京医院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的调查研究
13
作者 张雪 罗彦相 +3 位作者 赵丽柯 陈颖娟 程永静 闫慧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7期22-26,共5页
目的:调查近3年就诊于北京医院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物靶向制剂使用情况、使用及未使用生物靶向制剂治疗联用激素情况,疾病缓解程度、药物使用依从性,以及药物停用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医院的180例老年类... 目的:调查近3年就诊于北京医院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物靶向制剂使用情况、使用及未使用生物靶向制剂治疗联用激素情况,疾病缓解程度、药物使用依从性,以及药物停用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北京医院的18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院内电子病历系统提取患者的就医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查、药物使用情况,及停药原因,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8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选择使用生物分子靶向治疗患者51例,药物选择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Janus激酶抑制剂、白细胞介素-6受体拮抗剂。②追踪规律使用生物靶向制剂者25例,统计患者初诊、用药3个月、6个月肿胀及压痛关节数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等,依据SDAI评分计算公式对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进行判断,规律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半年后均可达到疾病缓解。③追踪统计未遵医嘱规律进行药物治疗的26例患者停药原因,其中以感染、肿瘤较为多见。④180例患者中,规律生物分子靶向治疗患者中激素使用率较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患者明显减低。结论:目前就诊于北京医院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物制剂或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选择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拮抗剂;规律使用生物制剂或分子靶向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减轻关节肿痛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感染及肿瘤风险,并做好患者随访,与患者家属合作积极促进患者规律用药,减少因依从性差所致停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 生物制剂 分子药物 疾病活动度 停药因素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文荣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1-184,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及临床应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法也得到了拓展。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和表皮生长因子的靶向治疗...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及临床应用,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方法也得到了拓展。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和表皮生长因子的靶向治疗,已成功地用来防治子宫内膜癌,结合临床表现、免疫组化及病理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分子药物 临床诊治
下载PDF
微波消融联合TKI分子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刘贝贝 陈俊辉 +2 位作者 马纯政 李东东 郭军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1-416,共6页
肺癌作为高发且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尽管通过手术、化放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等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尽人意,微波消融作为一种较新的局部治疗方法,以其微创、副作用小、能够延长生存期并保留器官完整性... 肺癌作为高发且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尽管通过手术、化放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等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的疗效,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不尽人意,微波消融作为一种较新的局部治疗方法,以其微创、副作用小、能够延长生存期并保留器官完整性的优势,正逐渐成为肺癌治疗领域的焦点。该文旨在总结微波消融联合奥希替尼的协同治疗效果,分析其临床效益,并对微波消融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分子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 综述
下载PDF
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治疗掌跖脓疱病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雁南 王俊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9期669-673,共5页
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是一种局限于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作为新兴药物,目前已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及病例系列研究,本文就PPP相关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 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是一种局限于掌跖部位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作为新兴药物,目前已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及病例系列研究,本文就PPP相关生物制剂及小分子靶向药物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展临床治疗和相关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剂 分子药物 掌跖脓疱病 临床试验 病例系列研究
下载PDF
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旭阳 于楠 +4 位作者 张喜荣 贾永军 任革 任占丽 贺太平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期113-116,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多见的组织学类型。传统治疗晚期NSCLC的方法以放化疗为主,但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耐受度差。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状况,但不良反应及耐药性也相继出现。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现代治疗手段在治疗NSCLC...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多见的组织学类型。传统治疗晚期NSCLC的方法以放化疗为主,但其不良反应明显,患者耐受度差。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状况,但不良反应及耐药性也相继出现。近年来中医药联合现代治疗手段在治疗NSCLC方面收效显著。该文主要论述中医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NSCL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NSCLC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中医药 分子药物 不良反应 耐药性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耀民 李亚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5-924,共10页
肝细胞癌(HC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其起病隐匿、易复发转移,且预后差。近年来,HCC的系统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具有靶向性、高特异性、不易耐药、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分子靶... 肝细胞癌(HCC)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实体恶性肿瘤,也是世界范围内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其起病隐匿、易复发转移,且预后差。近年来,HCC的系统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具有靶向性、高特异性、不易耐药、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随着分子靶向药物作用机制、临床疗效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有数种分子靶向药物被列入HCC治疗指南的推荐药物,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不同治疗方案也显示出了不同的临床效果。本文拟对HCC靶向治疗作用机制、分子靶向药物、相关治疗方案及结果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分子药物 指南 联合治疗 索拉非尼
下载PDF
分子靶向药物在哮喘气道重塑治疗中的进展
19
作者 戴俊杰 史菲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178-1182,共5页
气道重塑是导致哮喘患者持续性气流受限及肺功能受损的主要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哮喘气道重塑的分子干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望为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预后带来希望。本文就分子靶向药物在哮喘气道重塑治疗中的进展作... 气道重塑是导致哮喘患者持续性气流受限及肺功能受损的主要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哮喘气道重塑的分子干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望为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预后带来希望。本文就分子靶向药物在哮喘气道重塑治疗中的进展作一综述,探讨哮喘气道重塑靶向治疗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气道重塑 分子药物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曾雪婷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16-0019,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多数患者经手术及化疗治疗后有良好的预后性,但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的最佳时机往往已经错过,因此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疗法。正因为此,药物治疗方案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增高,多数患者经手术及化疗治疗后有良好的预后性,但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的最佳时机往往已经错过,因此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疗法。正因为此,药物治疗方案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随着人们对靶向治疗的认识不断深入,近年新兴抗肿瘤药物为分子靶向药物,它运用于恶性肿瘤的防治已有初步成效。针对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涵盖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抑制剂等。尽管这些分子靶向药物中的大多数仍在临床试验阶段,但已有证据显示,它们在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以及改善耐受性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化疗,这些进展都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向位点 分子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