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分子论确立过程及其科学价值
1
作者 赵存梅 莫尊理 张华敏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1期23-25,37,共4页
厘清原子分子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不仅可以厘清其背后历史与哲学对科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可以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原子分子论相关化学史素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素养。通过研究,可将原子分子论确... 厘清原子分子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不仅可以厘清其背后历史与哲学对科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可以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原子分子论相关化学史素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素养。通过研究,可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过程分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阿伏伽德罗分子假说与康尼查罗原子分子论4个阶段。原子分子论的确立过程,结合了科学的思考与规范的实验,渗透着科学本质观思想,诠释了科学探究道路上锲而不舍、大胆质疑与理性批判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史 原子分子论 微观世界 学科思维
下载PDF
原子分子论确立的“四阶段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2
作者 赵存梅 莫尊理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9期20-23,19,共5页
简单梳理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四个基本阶段:从古希腊时期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古典原子论,到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从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到康尼查罗对原子分子论地位确立的贡献,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过程概括总结为四个阶段,并将其融入到... 简单梳理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四个基本阶段:从古希腊时期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古典原子论,到道尔顿提出的原子论,从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分子学说到康尼查罗对原子分子论地位确立的贡献,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过程概括总结为四个阶段,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微粒观与系统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论 确立过程 系统化思维
下载PDF
论后殖民知识分子——重读赛义德《知识分子论》 被引量:9
3
作者 罗如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7-91,共5页
金元浦认为文化的历史流传物作为集体文化记忆,是作为当时文化事件的延伸活动被记录的,是由诸多个体记忆碰撞、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集体记忆的。集体前理解正是通过不断生成的第三生成物调整、修正、转换,生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和文... 金元浦认为文化的历史流传物作为集体文化记忆,是作为当时文化事件的延伸活动被记录的,是由诸多个体记忆碰撞、对话、沟通、交流而形成集体记忆的。集体前理解正是通过不断生成的第三生成物调整、修正、转换,生成新的文化集体记忆和文化集体无意识,改变传统文化意识的既成结构,形成新的集群/民族文化心理共同体。史蝶飞等认为当代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通过都市化的报刊阅读、旅游文化和教育选择确立起了自己独特的品位结构与身份认同。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不能简单地根据收入和社会行为进行界划,也不能仅仅按照西方通行的理论看待这一现象,它受到了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语境的多维而复杂的影响。罗如春提出赛义德是后殖民知识分子中惟一一位系统探讨知识分子角色身份的思想家。赛义德心目中的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是:以流亡者、边缘人身份,打破专业藩篱,秉持业余态度,坚持社会批判,面对权势说真话,成为普适价值的捍卫者。赛义德本人就是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也表征了后殖民知识分子带有普遍性的角色身份及其认同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后殖民 赛义德 重读 角色身份 定位问题 身份认同 思想家
下载PDF
原子-分子论发展史教育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袁振东 杜卫民 王晓瑾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5-77,共3页
在收集有关原子-分子论发展史资料基础上,针对初中化学关于原子-分子论发展史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建议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分析对比相关史料,客观、准确地描述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了解原子和分子如何从假说到客观实在,知道... 在收集有关原子-分子论发展史资料基础上,针对初中化学关于原子-分子论发展史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建议中学教师在教学中能分析对比相关史料,客观、准确地描述从原子论到分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了解原子和分子如何从假说到客观实在,知道原子和分子中文译名的由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论发展史 化学史教育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流浪和业余精神——读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代莉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8期133-135,共3页
爱德华.W.萨义德,这位巴基斯坦裔美籍文学批评家,因其双重身份,对知识分子的角色、责任、特点以及知识分子的特质和权威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体认和独特认知。在其《知识分子论》中,他站在理想和现实的立场对知识分子进行了全面的审思。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萨义德 精神 业余 文学批评家 巴基斯坦 爱德华
下载PDF
从原子论到原子-分子论:科学思想的传播与进化 被引量:5
6
作者 袁振东 李学杰 《化学教育》 CAS 2005年第7期63-64,F003,共3页
本文研究了原子?分子论形成的历史过程,对原子论和分子论在各阶段的传播和进化情况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认为从原子论到原子?分子论的演变是一种修正式的进化,并对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也做了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 分子论 原子论 进化 科学思想 传播 阿伏加德罗 历史过程 修正式 道尔顿 评价
下载PDF
原子——分子论的形成和发展
7
作者 王耀德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原子-分子论 形成 发展 化学
下载PDF
《知识分子论》镜诠
8
作者 姜国钧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5-121,共7页
1.我认为。对我来说主要的事实是,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而且这个角色也有尖锐的一面,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必须意识到其处境就是公开提出令... 1.我认为。对我来说主要的事实是,知识分子是具有能力“向(to)”公众以及“为(for)”公众来代表、具现、表明讯息、观点、态度、哲学或意见的个人。而且这个角色也有尖锐的一面,在扮演这个角色时必须意识到其处境就是公开提出令人尴尬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公众 哲学 意识
下载PDF
美丽而精巧的佩兰的布朗运动实验——科学的原子-分子论的最终证实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雪兰 《物理通报》 2005年第8期44-47,共4页
1引言 爱因斯坦以其传奇性的五篇论文宣告了1905年为物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可以说这五篇论文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其中<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采纳了玻尔兹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精确测定分子大小和阿伏伽德罗常量的新思路.稍... 1引言 爱因斯坦以其传奇性的五篇论文宣告了1905年为物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可以说这五篇论文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其中<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采纳了玻尔兹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精确测定分子大小和阿伏伽德罗常量的新思路.稍后,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论热的分子运动理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完成于1905年5月.这两篇论文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对法国物理学家佩兰(J.B.Perrin,1870~1948)进行布朗运动实验研究工作的极大促进作用.佩兰及其助手和学生在1908年做了一系列关于布朗运动的精密实验,并于1909年发表了<布朗运动和分子实在>一文,论述了直接通过显微镜的观测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结论.爱因斯坦也对佩兰实验的重要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运动 分子论 阿伏伽德罗常量 原子 科学 实验 佩兰 美丽 分子运动理论
下载PDF
聚焦“证据推理”的中学化学史教学课例研究——“原子——分子论”的发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莫宇锋 孙可平 《化学教与学》 2020年第8期51-55,共5页
"证据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化学史课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化学发展过程中化学家如何使用证据进行推理以获得概念或理论的整个过程,也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本研究以"原子-分子... "证据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通过化学史课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化学发展过程中化学家如何使用证据进行推理以获得概念或理论的整个过程,也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学科的本质。本研究以"原子-分子论"发展史为探索课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且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和修正。探索结果表明,利用"问题链"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化学史故事线索与科学证据推理过程相结合这样两条线索,能够构建有效发展学生证据意识,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课堂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分子论 化学史 证据推理
下载PDF
知难勇进——原方《知识分子论》代序
11
作者 张国祚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101,共2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代序 知识分子问题 知识结构 思维模式 价值取向 行为方式 书稿
下载PDF
以知识领跑时代的理论构建——关于原方的《知识分子论》
12
作者 艾斐 《前进》 2006年第10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范畴 首先
下载PDF
分子论的创立与问题链
13
作者 任安波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0-120,共1页
从1811年提出分子概念到1864分子学说得到普遍接受,化学界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多场争论。这些争论,由科学问题所引发,又导致新的科学问题。正是解决了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分子论才逐步走向成熟,最终为科学界所接受。
关键词 分子论 科学问题 分子概念 化学
原文传递
教师社会良知的理想诉求——基于知识分子论的视角
14
作者 张杨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76,共3页
教师是价值的传递者与创造者。社会良知是价值观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基于知识分子论的视角研究教师的社会良知,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社会的批判者、阐释者、业余者、专家等多重身份统一。
关键词 教师 社会良知 知识分子论 理想诉求
原文传递
关注现实的哲人王——读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
15
作者 梁礼宏 《探求》 2003年第3期78-79,共2页
关键词 萨义德 解构 知识分子论 西方媒体 哲人王 记者 关注现实
原文传递
何谓知识分子 从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到中国作家王蒙的《青狐》
16
作者 李嘉慧 《上海文化》 2011年第5期32-37,共6页
萨义德(Edward W.Said)在《知识分子论》中认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在行动本身,依赖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怀疑、投注、不断献身于理性探究和道德判断的意识;而这使得个人被记录在案并无所遁形。知道如何善用语言,知道何时以语言介... 萨义德(Edward W.Said)在《知识分子论》中认为:“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在行动本身,依赖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怀疑、投注、不断献身于理性探究和道德判断的意识;而这使得个人被记录在案并无所遁形。知道如何善用语言,知道何时以语言介入,是知识分子行动的两个必要特色。”中国作家王蒙自言在其作品《青狐》中,可以“看到历史转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青狐》 中国作家 萨义德 王蒙 道德判断 历史转折 意识
原文传递
知识分子应该是个业余者
17
作者 凌宗伟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7年第4期113-115,共3页
爱德华·W.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在美国“非学院的知识分子”(thenonacademicintellectual)已经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群怯懦、满口术语的大学教授.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业余 大学教授 萨义德 爱德华 学院 怯懦
下载PDF
走出公共视野的知识分子
18
作者 闫智利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一直以来我都有些厌倦了。因为从我的角度看,知识分子的称呼已经沦为了一种仅仅是思辨上、学理上的空头支票。自己的书架上罗列了很多的关于知识分子的书籍,像赛义德的《知识分子论》、雅各比的《最后的知识分子... 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一直以来我都有些厌倦了。因为从我的角度看,知识分子的称呼已经沦为了一种仅仅是思辨上、学理上的空头支票。自己的书架上罗列了很多的关于知识分子的书籍,像赛义德的《知识分子论》、雅各比的《最后的知识分子》、雷蒙·阿隆的《知识分子的鸦片》以及朱利安·班达的《知识分子的背叛》等等。当初之所以对知识分子的话题如此地感兴趣毋宁说是出于一种想成为社会的良心并对公众产生影响的极其幼稚的责任感,但是现在看来这种想法很是有些狂妄的嫌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论 《知识分子的背叛》 公共 空头支票 赛义德 责任感 论述
下载PDF
Coverage Dependent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HCl on Au(111)
19
作者 Qiqi Shen Lingjun Zhu +5 位作者 Jiawei Wu Wenrui Dong Xingan Wang Tao Wang Bin Jiang Xueming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90-496,I0033-I0038,I0093,共14页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HCl on Au(111)has become one of unsolved puzzles in surface chemistry.Despite tremendous efforts in the past years,varioustheoretical models still greatly overestimate the zero-coverage init...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HCl on Au(111)has become one of unsolved puzzles in surface chemistry.Despite tremendous efforts in the past years,varioustheoretical models still greatly overestimate the zero-coverage initial sticking probabilities(So).To find the origin of the large experiment-theory discrepancy,we have revisited the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HCl on Au(111)with a newly designed molecular beam-surface apparatus.The zero-coverage So derived from Cl-coverage measurements with varying HCl doses agree well with previous ones.However,we notice a sharp change of the coverage/dose slope with the HCl dosage at the low coverage regime,which may result in some uncertainties to the fitted So value.This seems consistent with a coverage-dependence of the dissociation barrier predic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 low Cl-coverages.Our results reveal the potential inconsistency of utilizing simulations with finite coverage to compare against experimental data with zero coverage in this system,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improving both experiment and theory in this reg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Reaction probability Molecular beam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下载PDF
爱因斯坦的学术贡献和伟大思想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爱珍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5-77,共3页
爱因斯坦在量子论、分子论、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论等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爱因斯坦对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都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爱因斯坦 学术贡献 量子论 分子论 相对论 宇宙学 统一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