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虫与寄主植物营养关系的DNA分子追踪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倩 包伟方 +2 位作者 曾娟 杨益众 陆宴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2-480,共9页
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食物营养关系错综复杂,利用田间直接观察法、肠道内含物形态学分析、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都难于全面解析,常造成营养关系的缺失。近年来,DNA分子追踪技术迅速发展,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能有效鉴别植食性昆... 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食物营养关系错综复杂,利用田间直接观察法、肠道内含物形态学分析、同位素标记等方法都难于全面解析,常造成营养关系的缺失。近年来,DNA分子追踪技术迅速发展,利用一段较短的DNA序列能有效鉴别植食性昆虫取食寄主植物的种类,为这一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全面介绍了3种DNA分子追踪技术——诊断PCR技术、克隆测序技术和下一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其中诊断PCR技术包括单一PCR技术和多重PCR技术,适用于目标昆虫与已知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分析;克隆测序技术能够在寄主植物种类未知的前提下,解析目标昆虫完整的寄主植物种类信息;下一代测序技术实现了短时间内对混合样品的测序,加之昆虫与植物DNA条形码序列数据库大量扩增,有效地提高寄主植物的鉴别能力。诊断PCR技术和克隆测序技术已在追踪地下害虫的取食行为、植食性昆虫取食范围及其在寄主植物间的转移与选择习性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且进展明显。综合考虑各种技术的优缺点,本文提出将DNA分子追踪技术与同位素标记等其他方法相结合的研究策略,以便系统解析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追踪技术 诊断PCR 克隆测序 下一代测序 植食性昆虫 寄主植物 营养关系
下载PDF
潍县萝卜茎叶功效成分分子追踪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桂凤 张丽 +3 位作者 王燕燕 王洪亮 李星星 邱法武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50-53,共4页
为探明潍县萝卜茎叶的功效成分,追踪其分子结构,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RP-18色谱柱等对潍县萝卜茎叶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共获得了18个化合物,分别是芥子油(Mustard oil)、芥子酸甘油酯(脂肪油,Mustard... 为探明潍县萝卜茎叶的功效成分,追踪其分子结构,本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及RP-18色谱柱等对潍县萝卜茎叶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共获得了18个化合物,分别是芥子油(Mustard oil)、芥子酸甘油酯(脂肪油,Mustard acid glyceride)、芥子碱硫氰酸盐(脂肪油,Sinapine thiocyan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γ-sitosterol)、萝卜苷(Glucoraphanin)、胡萝卜苷(Daucosterol)、胆碱(Choline)、亚麻酸(Linolenic acid)、莱菔素(Sulforaphene)、黄酮(Flavone)、十八碳二烯酸(Octadecadienoic acid)、十六碳一烯酸(Hexadecylenic acid)、十八碳一烯酸(Vaccenic acid)、十四烷酸(Myristic acid)、亚麻脑苷脂(Linum cerebroside)、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二十烷酸(Eicosanoic acid)。其中,纯度达95%的亚麻脑苷脂为首次从植物中获得,并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MS、NMR等波谱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另外,莱菔素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1 mg/m L莱菔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潍县萝卜茎叶 功效成分 分子追踪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用于大景深三维纳米分辨多分子追踪的衍射光学元件的设计制备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于斌 李恒 +1 位作者 陈丹妮 牛憨笨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01-207,共7页
发展能实时检测完整细胞内多个生物分子随时空变化的单分子探测和追踪技术,对于研究生命过程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变形光栅多阶成像和双螺旋点扩散函数成像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波前编码的原理,提出将二者优化结合,获得全新的衍射光... 发展能实时检测完整细胞内多个生物分子随时空变化的单分子探测和追踪技术,对于研究生命过程的分子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变形光栅多阶成像和双螺旋点扩散函数成像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波前编码的原理,提出将二者优化结合,获得全新的衍射光学元件,该器件同时具有多重平面成像和双螺旋点扩散函数成像的功能,旨在解决活细胞内单分子探测和追踪技术中的大景深探测难题.设计和制备了该器件,并基于该器件搭建了显微成像系统,实验模拟证明该衍射光学元件同时可实现轴向12μm的探测范围,与理论设计结果相符合,从而有效扩大了显微镜系统的景深,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追踪 衍射光学元件 变形光栅 双螺旋点扩散函数
原文传递
单分子成像和追踪技术在工业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严少敏 吴光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9-439,共11页
在单分子工具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脱颖而出,可以高特异性地监测荧光标记的生物分子的时空行为,成为研究生物系统的有力工具。然而,单分子成像和追踪技术在工业微生物研究及酶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单分子工具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技术脱颖而出,可以高特异性地监测荧光标记的生物分子的时空行为,成为研究生物系统的有力工具。然而,单分子成像和追踪技术在工业微生物研究及酶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业微生物的应用日趋广泛。但是,菌株往往难以在整个培养期间保持最大的生产能力,导致在经济效益上不能满足产业化的需求,成为制约微生物细胞工厂发展的一个瓶颈,对酶学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单分子成像和追踪技术具有直接、准确、实时等监测优点,可以直接在活体生物上进行研究,成功地实现了对单分子酶催化过程的实时监控,发现了多种酶的新单分子行为及反应机制。这些技术有助于各种新型酶、新特性酶、新作用方式酶的研发。本文简述单分子成像和追踪技术的主要特点(以荧光显微镜为主),总结近年来单分子成像和追踪技术在微生物研究、酶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在工业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这些技术的应用必将促进纳米生物学的发展,推动酶工程改造,提高细胞工厂的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成像 分子追踪 工业微生物 酶工程 荧光显微镜
下载PDF
蜂毒肽与二元脂膜相互作用过程的单分子运动行为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成 林召 +1 位作者 杨恺 元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51-262,共12页
蜂毒肽等抗菌肽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而直接杀灭细菌,因此它的杀菌功能具有高效、广谱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并被认为有望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然而,抗菌肽通过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实现杀菌的... 蜂毒肽等抗菌肽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而直接杀灭细菌,因此它的杀菌功能具有高效、广谱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并被认为有望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然而,抗菌肽通过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来实现杀菌的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本文结合单分子荧光追踪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单分子运动的角度对蜂毒肽与二元脂质细胞膜的界面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大多数脂分子而言、部分脂分子在膜内的扩散速率会由于蜂毒肽的吸附、聚集、插膜成孔等扰动行为发生显著降低;而蜂毒肽倾向于作用在多组分脂膜相畴的边界处,干扰并降低脂膜相分离的程度,进而降低相边界对脂质分子扩散运动的限制.本工作阐明了蜂毒肽的膜作用活性对脂分子运动行为和脂膜相行为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联.这些结果对于从单分子运动行为的角度来探索抗菌肽生物活性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肽 细胞膜 分子追踪 分子动力学模拟 分子运动行为
下载PDF
用于大景深单分子定位显微的多功能全息相位片的设计及数值模拟
6
作者 李四维 吴晶晶 +4 位作者 张赛文 李恒 陈丹妮 于斌 屈军乐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08-115,共8页
发展具有大轴向定位范围的单分子定位技术对于实现厚样品的超分辨成像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波前编码技术,将变形多值纯相位光栅与双螺旋点扩散函数相位片相结合,提出一种可以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实现的具有高衍射效率的新型全息相位片的设... 发展具有大轴向定位范围的单分子定位技术对于实现厚样品的超分辨成像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波前编码技术,将变形多值纯相位光栅与双螺旋点扩散函数相位片相结合,提出一种可以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实现的具有高衍射效率的新型全息相位片的设计方法.这种全息相位片可以将样品内多个层面的分子信息以双螺旋的形式成像在同一个探测面的不同位置,在无需扫描的情况下提高双螺旋点扩散函数工程的轴向定位范围和分辨率,解决活细胞内单分子定位和示踪技术中的大景深探测难题.数值模拟表明,设计的5×5全息相位片可以将样品内25个层面上的分子信息以双螺旋的形式成像在同一探测面上的不同位置,相邻两个层面的间隔为0.5μm,实现了轴向12μm的探测范围,证明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追踪 双螺旋点扩散函数 变形光栅
下载PDF
蜂毒肽与单组分脂膜相互作用的单分子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康 徐成 +2 位作者 吴晋锋 杨恺 元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51-362,共12页
近年来,单分子追踪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研究细胞膜界面生物学过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细胞膜内生物分子运动的异质性特征使得从大量分子轨迹中区分和分离不同的分子运动模式变得非常困难,迫切需要发展简单易行的分析方法.本文以蜂毒... 近年来,单分子追踪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研究细胞膜界面生物学过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细胞膜内生物分子运动的异质性特征使得从大量分子轨迹中区分和分离不同的分子运动模式变得非常困难,迫切需要发展简单易行的分析方法.本文以蜂毒肽和单组分平板支撑脂膜的相互作用体系为例,发展了一种利用单分子运动位移标准差的频数分布来区分和分离不同运动模式脂分子的数据分析方法,提供了比传统基于位移或回旋半径频数分布的分析方法更高的准确度和更多的定量信息.利用该方法成功分离得到了脂分子在平板膜内的快慢两种运动状态,并发现其分布情况部分相符于脂分子在上下叶的位置分布;在不同浓度蜂毒肽的表面吸附或跨膜成孔作用的影响下,这两部分脂分子的运动受到了不同的干扰.本文针对生物膜体系内分子运动的复杂异质性特征发展了一种实现分子运动模式分离的数据分析方法,并利用此方法获得了蜂毒肽破膜成孔的不同阶段对脂膜上下叶的不同影响.该方法的开发将对利用单分子追踪技术研究生物体系动力学过程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追踪 分子动力学 蜂毒肽 细胞膜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分子的界面扩散:荧光关联光谱与单分子轨迹追踪测量的一致性
8
作者 李卓 陈阔 +2 位作者 侯天昊 杨京法 赵江 《中国科学: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2-767,共6页
高分子表界面的扩散运动在决定体系流变学性质、界面化学反应速率、相分离及其动力学、生物功能与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有效、准确地测量表界面处单个高分子的扩散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荧光关联光谱、单分子荧... 高分子表界面的扩散运动在决定体系流变学性质、界面化学反应速率、相分离及其动力学、生物功能与信号传导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而,有效、准确地测量表界面处单个高分子的扩散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荧光关联光谱、单分子荧光轨迹追踪技术为手段,以吸附于固液界面的聚乙二醇(PEO)分子为模型体系,对上述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原理不同,覆盖的时间窗口不同,测量空间范围不同,但是在合适的测量时间窗口内对理想界面(水/硅烷化单晶薄膜的界面)处的PEO单分子扩散运动进行测量,获得了一致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了两种研究方法对理想界面处单分子扩散测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扩散 荧光关联光谱 分子轨迹追踪 关联函数 方均位移
原文传递
美纳米技术应用研究呈现四大热点
9
《纳米科技》 2004年第6期44-44,共1页
美国纳米技术的应用研究目前正在半导体芯片、癌症诊断、光学新材料和生物分子追踪等四大热点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在芯片和癌症诊断领域的应用可望在10年内出现划时代的突破。
关键词 美国 纳米技术 半导体芯片 癌症诊断 光学新材料 生物分子追踪
下载PDF
GFP细胞“漂流记”
10
《国外科技动态》 2003年第6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GFP 绿色荧光蛋白质 细胞 分子追踪 网站
下载PDF
Lagrangian model of zooplankton dispersion:numerical schemes comparisons and parameter sensitivity tests 被引量:1
11
作者 丘仲锋 Andrea M.DOGLIOLI +1 位作者 何宜军 Francois CARLOTTI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38-445,共8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comparisons or tests for a Lagrangian model of zooplankton dispersion:numerical schemes and time steps.Firstly,we compared three numerical schemes using idealized circulations.Results show that... This paper presents two comparisons or tests for a Lagrangian model of zooplankton dispersion:numerical schemes and time steps.Firstly,we compared three numerical schemes using idealized circulations.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s of the advanced Adams-Bashfold-Moulton(ABM) method and the Runge-Kutta(RK) method were in the same order and both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uler method.Furthermore,the advanced ABM method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RK method in computational memory requirements and time consumption.We therefore chose the advanced ABM method as the Lagrangian particle-tracking algorithm.Secondly,we performed a sensitivity test for time steps,using outputs of the hydrodynamic model,Symphonie.Results show that the time step choices depend on the fluid response time that is related to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velocity fields.The method introduced by Oliveira et al.in 2002 is suitable for choosing time steps of Lagrangian particle-tracking models,at least when only considering adv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GRANGIAN numerical scheme time steps ZOOPLANKT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