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洪慧 李惠娴 +3 位作者 张悦宁 刘倩 刘晓珍 张金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脑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2月至2016年1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24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Cox回归...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对脑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2月至2016年11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24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并确定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基于最小P值法的X-tile软件确定其预后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NLR(P=0.048,HR=1.12,95%CI:1.00~1.26)、年龄(P=0.001,HR=1.04,95%CI:1.01~1.06)、病理诊断(P=0.001,HR=2.23,95%CI:1.51~3.31)、IDH1(P=0.040,HR=0.37,95%CI:0.14~0.95)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前NLR<2.21组预后最好,NLR>3.15组预后最差,NLR≥2.21并且≤3.15预后中等。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NLR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高、中、低NLR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0%和60%(P<0.05)。在不同肿瘤级别的亚组分析中,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P=0.005,HR=1.29)、年龄(P=0.026,HR=1.03)、IDH1(P=0.03,HR=0.26)、Ki-67(P<0.01,HR=5.53)是影响高级别胶质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在低级别胶质瘤亚组中,术前NLR与预后相关(P=0.028,HR=1.2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在高级别胶质瘤中,低、中、高NLR组患者的5年OS率逐步降低(P=0.0004);而在低级别胶质瘤中,患者的5年OS率无统计学意义(P=0.518)。结论:NLR是脑胶质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NLR值可以将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预后分为高、中、低风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 脑胶质瘤 分层预后
下载PDF
在自定义高危群体中M蛋白定量筛查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预后研究
2
作者 蒋志勇 俞方泉 +2 位作者 罗信国 章勇 叶宝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M蛋白定量检测在符合自定义高危群体中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预后分层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所筛查出的200例符合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进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检测及血清游离轻链定量测定,记录... 目的探讨M蛋白定量检测在符合自定义高危群体中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及预后分层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所筛查出的200例符合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进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检测及血清游离轻链定量测定,记录入组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血清游离轻链定量及κ/λ比值;阳性患者进一步完善检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确诊患者再进一步行Fish检测评估预后危险分层,记录相关检测结果。结果200例高危群体中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共检出58例,血清蛋白电泳阳性检出39例,进一步确诊多发性骨髓瘤共34例;确诊患者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异常为34例,而血清蛋白电泳M蛋白阳性为27例,7例漏诊;免疫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提示确诊患者血清游离轻链高比值13例中(>100或<0.01)有8例存在高危遗传学改变,其他21例有3例存在高危遗传学改变。而多发性骨髓瘤高危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贫血、球蛋白异常、血肌酐升高是高危影响因素,符合本研究中自定义多发性骨髓瘤高危群体的诊断标准。结论血清游离轻链检测相较于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可以明显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漏诊率,是高危人群检测筛查的有效手段,并且血清游离轻链高比值跟基因风险分层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蛋白电泳 游离轻链 高危因素 预后风险分层
下载PDF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对预后分层的价值
3
作者 徐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130-1135,共6页
目的探究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对初诊MM患者预后分层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MM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置为研究组,收集MM患者的基本资料,... 目的探究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对初诊MM患者预后分层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MM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设置为研究组,收集MM患者的基本资料,如:肌酐、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D-S分期、ISS分期等。同时将同期本院体检科开展体检的110名健康人群作为参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NLR水平是否有差异,利用ROC曲线确定敏感度、特异性,计算出研究组患者NLR的截断值,随后将200例MM患者按照NLR数值分成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初诊MM患者与健康人群在NLR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初诊MM患者NLR水平高于健康人群(P<0.05)。研究组外周血NLR的最优截断值为4,根据是否>4分为两个亚组,即低NLR组141例患者(NLR≤4组)、高NLR组59例患者(NLR>4组),高NLR组的初诊MM患者较低NLR组的初诊MM患者存在明显贫血、血小板减少、髓外浸润等问题(P<0.05)。根据生存曲线可知NLR>4的初诊MM患者PFS、OS中位时间较NLR≤4的初诊MM患者低(P<0.05)。结论高NLR提示初诊MM患者预后不良,这表明除D-S分期、ISS分期外,还可将外周血NLR水平作为预测初诊MM患者预后分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NLR 预后分层
下载PDF
不同预后分层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凯 王晶 +2 位作者 朱明霞 王艳芳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24-1627,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不同预后分层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和CD38/SSC联合设门,对62例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标本标记CD45、CD38、CD138、CD56、CD19、CD117、CD13、CD20、CD2... 本研究探讨不同预后分层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采用流式细胞仪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SSC和CD38/SSC联合设门,对62例初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标本标记CD45、CD38、CD138、CD56、CD19、CD117、CD13、CD20、CD22、CD34、Kappa和Lambda进行检测,并通过ISS分期及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预后分层,分析和比较不同预后分组患者的免疫表型特点。结果显示:异常浆细胞均表达CD138(100%)及CD38(100%),而CD19+(6.5%),CD45+(22.6%),CD56+(59.6%)及单克隆轻链抗原表达(82%)相对常见,其他CD117+(27.4%),CD13+(17.7%),CD20+(16.1%)存在个体差异;经预后分层后显示,标高、高危组CD56表达率低于低危组(P=0.02),而CD117表达率高于低危组(P=0.01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具有异质性,在初诊的中、高危患者中CD56表达较低,而CD117表达较高,这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分型 预后分层
下载PDF
WT1基因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不同预后分层中的表达特点 被引量:2
5
作者 邵晶璇 谢国然 陈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1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同预后分层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80例成人初诊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按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将其分为低、中、高危三组,比较各组WT1基因表达特点,观察有无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同预后分层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80例成人初诊AML患者WT1基因表达水平,按预后危险分层标准将其分为低、中、高危三组,比较各组WT1基因表达特点,观察有无临床意义。结果初诊AML治疗前WT1表达水平在各亚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L低、中危两组WT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危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WT1高表达与低表达组的CR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T1基因有可能成为协助判断AML患者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WT1基因高表达可能是AML预后不良的因素;初诊时WT1基因表达水平对CR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髓样 WT1基因 预后分层
下载PDF
CD200和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在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分层中的意义
6
作者 朱明霞 万文丽 +5 位作者 李海申 王艳芳 王晶 零惠森 闫新星 克晓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7-1432,共6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D200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在MM预后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MM初诊患者骨髓血中CD200和其它免疫表型(CD38,CD138,CD56,CD19,CD20,CD117,胞浆轻链Kappa和Lambda)表达... 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D200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其在MM预后分层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8例MM初诊患者骨髓血中CD200和其它免疫表型(CD38,CD138,CD56,CD19,CD20,CD117,胞浆轻链Kappa和Lambda)表达,以及外周血Treg的比例;分别检测患者血清血红蛋白(Hb)、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通过国际分期系统(ISS)和细胞遗传学特征进行预后分层;分析MM患者表达CD200与Treg细胞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表达相关性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78例初诊患者表达CD200^+率为71.79%(56/78),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CD200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其他抗原表达上,CD200^+组CD117的表达显著高于CD200^-组(P=0.032),CD20、CD56和CD19的表达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别。CD200^+组Hb量明显低于CD200-组(P=0.035),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CD200^-组(P=0.013),血清LDH水平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CD200^+组中ISS分期Ⅰ期患者占58.62%(17/29),Ⅱ期患者占75%(30/40),Ⅲ期占100%(9/9),随着CD200表达强度增加,预后分层危险度上升(P=0),CD200表达越强,预后越差;Treg细胞CD200^+组显著高于CD200^-组(P=0.043),Treg含量与CD200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743,P=0.044)。CD200-组患者总生存率(OS)显著高于CD200^+组(P=0.036),疾病无进展生存率(PFS)稍高于CD200^+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患者CD200表达和Treg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是MM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以及临床判断疗效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200 调节性T细胞 预后分层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子遗传学为基础的预后分层与个体化治疗进展
7
作者 肖红 《当代医学》 2021年第9期188-190,共3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疾病,其生物学异质特性较高,因患者个体之间具有明显差别,所以在治疗时,患者生存期存在明显差异,可为数月,也可为十多年。采用合理预后分层评估方法,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的恶性疾病,其生物学异质特性较高,因患者个体之间具有明显差别,所以在治疗时,患者生存期存在明显差异,可为数月,也可为十多年。采用合理预后分层评估方法,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具有重要影响,将分子遗传学作为基础,建立有效预后分层方法,可使得患者得到更为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分子遗传学 预后分层 治疗
下载PDF
CEBPA双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再分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亚朋 高大 苏龙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9期41-44,共4页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CEBPA)基因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常见基因突变之一,可分为单突变与双突变。CEBPA双突变为AML预后良好指标之一,但AML为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根据...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A(CCAAT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A,CEBPA)基因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常见基因突变之一,可分为单突变与双突变。CEBPA双突变为AML预后良好指标之一,但AML为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根据CEBPA基因突变位点、合并基因突变、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等可对患者进行预后再分层,进而有助于建立新的预后分层体系。因此,探索CEBPA双突变AML再分层策略可能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基因突变 CEBPA双突变 微小残留病 预后分层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郭进京 胡林辉 +6 位作者 陶千山 王卫国 张夏 黄传荣 王伟伟 王建华 翟志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4-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预后分期的关系。方法以27例初诊MM患者和3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细胞检测结果计算得出RDW,比较两组RDW的差异;对MM患者进行国际标准分期(ISS),分析RDW在不同分期间的差异;用IS...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预后分期的关系。方法以27例初诊MM患者和3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细胞检测结果计算得出RDW,比较两组RDW的差异;对MM患者进行国际标准分期(ISS),分析RDW在不同分期间的差异;用ISS分期进行分组,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取RDW 14.65%作为最佳截点,把MM患者分为低RDW组(RDW≤14.65%)和高RDW组(RDW>14.65%),分析两组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差异。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RDW水平分别为(15.60±2.35)%vs(12.72±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01,P<0.001);低ISS分期(Ⅰ+Ⅱ期)和高ISS分期(Ⅲ期)间RDW水平分别为(13.99±1.08)%vs(16.55±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0,P=0.001);低RDW组和高RDW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和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1,P=0.011)。结论 RDW增高的MM患者,其危险分层更高,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分层
下载PDF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国庆 张肖肖 +2 位作者 吴隼 刘宪凯 郁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3199-320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9年01月我院59例初诊AML-M5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可能影响我院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的主要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1月至2019年01月我院59例初诊AML-M5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22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可能影响我院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与TCGA数据库相比,我院M5b亚型较多(78.0%vs 36.4%,P=0.000);中位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低(69%vs 83%,P=0.006);我院NPM1突变较少(25.4%vs 54.5%,P=0.013),DNMT3A突变较少(8.5%vs 50%,P=0.000);我院患者与TCGA数据库单纯化疗患者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初次诱导缓解程度、FLT3-ITD突变、NPM1突变但不伴FLT3-ITD突变及预后危险分层与预后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白细胞计数、初次诱导缓解程度及预后危险分层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ML-M5的预后与年龄、白细胞计数、初次诱导缓解程度及预后危险分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年龄 预后危险分层
下载PDF
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探讨
11
作者 鲍文强 金其川 +2 位作者 汪琼 徐士云 凌春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71-575,581,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预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医院血液科2017年10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CMM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治疗结束后参照全球M.D.... 目的:分析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预后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医院血液科2017年10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CMML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治疗结束后参照全球M.D.安德森预后积分(MDAPS)将患者分为低危(20例)、中危(42例)和高危组(18例),分析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与CMML患者预后危险度分层的关系。同时根据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将患者分为<5%组(36例)和≥5%组(44例),随访记录2组患者的生存结局,分析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与CMML患者生存结局的关系。结果:不同预后危险度分层患者白细胞计数、外周原始细胞比例、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检验,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与CMML患者预后危险度呈正相关,血红蛋白与预后危险度分层呈负相关(P<0.05)。随访1年,80例患者总生存率为71.25%,原始细胞比例<5%组和原始细胞比例≥5%组生存率分别为77.78%(28/36)、65.91%(29/44)。Log-rankχ^(2)检验显示,原始细胞比例<5%组和原始细胞比例≥5%组总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5±2.82)个月vs(10.45±1.74)个月,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是CMML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其他指标对CMML患者生存结局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与CMML患者预后危险度分层有关,且患者治疗前外周血原始比例越高,生存结局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 预后危险度分层
原文传递
血清肿瘤特异蛋白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分层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黄一灵 金菲 +7 位作者 张丽霞 穆原 陆凤云 夏文颖 朱琼 杨淑娴 徐建 潘世扬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1-1547,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蛋白70(SP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分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初次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29例,以同时期120名健康体检者和...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蛋白70(SP70)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分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22年9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初次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29例,以同时期120名健康体检者和血液良性疾病患者7例作为对照(共127例)。通过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中国白血病诊疗指南(2023版)将AML预后良好与预后中等者归为低中危组、预后不良者归为高危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与AML预后分层显著相关的变量,绘制ROC曲线,并用R 4.0.2软件构建预测患者预后分层的列线图,以bootstrapping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结果129例AML患者中,男性71例(55.0%),女性58例(45.0%),其中高危组42例(32.6%),低中危组87例(67.4%)。高危组的年龄[62(48,67)岁]显著高于低中危组[50(35,63)岁,Z=-2.381,P=0.017],其男性占比(30例,71.4%)显著高于低中危组(41例,47.1%,χ^(2)=6.760,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SP70(OR=2.54,95%CI:1.68~3.84,P<0.001)、血红蛋白浓度(HB)(OR=0.96,95%CI:0.93~0.99,P<0.05)和骨髓原始细胞比例(BM blasts)(OR=1.07,95%CI:1.02~1.13,P<0.05)是患者预后高危的独立危险因素。ROC分析显示,血清SP70用于鉴别患者预后高危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cut-off值5.74 ng/ml,95%CI:0.845~0.952,灵敏度90.5%,特异度82.8%)。血清SP70、HB和BM blasts三者联合构建模型的AUC=0.931(95%CI:0.890~0.973);C-index为0.925(95%CI:0.876~0.963),其与血清SP70单指标鉴别效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93,P>0.05)。结论血清SP70可能是一项用于AML预后分层有潜力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分层 危险因素 肿瘤特异性蛋白70
原文传递
TP53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余昌敏 王华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21期2643-2647,共5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DLBCL患者的转归,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抑癌基因TP53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变...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改善DLBCL患者的转归,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抑癌基因TP53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变化与肿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密切相关。TP53基因突变对DLBC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分层的影响是近年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TP53基因突变对DLBCL预后的影响,可为其靶向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信息参考,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TP53基因 基因突变 预后分层 靶向治疗
下载PDF
32例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点和预后
14
作者 秦福丽 郭志强 +5 位作者 田冬华 闫春艳 李小雨 宋君君 石丽芳 赵俊歌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4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32例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2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疗效及生存状况,分析影响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32例... 目的观察32例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32例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血常规、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疗效及生存状况,分析影响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32例AML患者法美英(FAB)分型M0型1例,M1型1例,M2型24例,M4型4例,M5型2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为正常核型;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型预后良好4例,预后不良5例,预后中等23例。CD34阳性率为53.1%,CD117阳性率为100.0%,CD33阳性率为100.0%,CD19阳性率为6.3%,CD7阳性率为28.1%,CD56阳性率为12.5%;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78.1%(25/32),1个疗程46.9%(15/32);可统计生存患者2年OS率为56.3%;年龄、白细胞数、CD7及CD56表达率影响2年OS。结论年龄、白细胞数、CD7和CD56表达率及预后分层是影响正常核型AML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分层 染色体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分型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舒 陈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23-1230,共8页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遗传学异常。精准诊断分型是AML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基础。随着对于AML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等技...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是起源于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涉及多种遗传学异常。精准诊断分型是AML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的重要基础。随着对于AML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高通量测序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AML的分型及预后评估体系历经了基于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分型的发展历程。分子分型体系可为AML的精准分型、个体化分层治疗、预后评估以及疗效监测等各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为白血病现代化精准诊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基因突变 分子分型 预后分层
下载PDF
同期确诊MDS与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江明 温丙昭 +6 位作者 李玲 陈双 程虹 郝建萍 陈瑢 王蕾 赵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7-392,共6页
本研究比较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与诊断、预后的关系,探讨MDS及AML患者不同年龄组染色体预后分层特征。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R显带技术分析134例MDS和123例AML患者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 本研究比较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与诊断、预后的关系,探讨MDS及AML患者不同年龄组染色体预后分层特征。采用骨髓短期培养和R显带技术分析134例MDS和123例AML患者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MDS与AML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分别为41%及61%。MDS与AML组异常核型分析显示:①MDS组以数目异常为主(主要为+8),AML组患者以结构异常为主,主要为t(15;17)及t(8;21),与FAB亚型相关性不明确的异常核型检出中主要为+8。复杂异常核型检出及预后良好、预后不良核型在MDS组均明显高于AML组;MDS组发生AML转化中有12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AML组有3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者是由MDS转变而来。②两组行年龄分层分析显示:MDS组随年龄增大异常核型检出率增高,其中在≥60岁组明显高于在≤30岁组,复杂异常核型检出在MDS 3个年龄组未显示有统计学差异;AML组异常核型检出随年龄增大检出率减少,≤30岁组明显高于≥60岁组,而复杂异常核型则显示≥60岁组明显高于≤30岁组;核型预后分析,在MDS与AML组均提示预后不良核型检出率随年龄增长检出率增高,在≥60岁组明显高于在≤30岁组;预后良好核型在MDS及AML则显示≤30岁组又明显高于≥60岁组。结论:MDS及AML患者具有较高的染色体异常,其检测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为预后分层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 核型异常 预后分析 预后分层
下载PDF
CSRP2在成人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树娟 王冲 +8 位作者 李涛 刘钰 李亚飞 王伟琼 郝倩倩 姜中兴 谢新生 万鼎铭 刘延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M3-AML)患者CSRP2基因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名同期健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供者(正常对照)及30例初治成人非M3-AML患者骨髓中CSRP2 mRNA的表达水平。30例中男18例... 目的:探讨成人非M3-急性髓系白血病(M3-AML)患者CSRP2基因表达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0名同期健康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供者(正常对照)及30例初治成人非M3-AML患者骨髓中CSRP2 mRNA的表达水平。30例中男18例,女12例,中位年龄33岁;经治疗均达完全缓解,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非M3-AML患者CSRP2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P=0.009)。将非M3-AML患者以CSRP2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为界点分为低、高表达组。两组年龄、性别、初诊时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ETO融合基因表达、FLT3-ITD突变、NPM1突变、预后危险度分层、HSCT患者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复发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36),CSRP2 mRNA高表达组患者预后好于低表达组。结论:CSRP2高表达的初治成人非M3-AML患者预后更好;CSRP2可能成为成人非M3-AML患者的新的预后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SRP2 复发 预后危险度分层
下载PDF
结肠癌低分化簇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18
作者 王学周 朱运超 +3 位作者 吴德平 宣自磊 陈秀明 张新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936-942,共7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肠癌低分化簇(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结肠癌患者的H&E染色标本及病例资... 目的:分析和探讨结肠癌低分化簇(poorly differentiated clusters,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02例结肠癌患者的H&E染色标本及病例资料,复评全部患者肿瘤组织中PDC分级,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PDC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Cox模型评价PDC分级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PDC G1为52例,G2 14例,G3 36例。PDC分级与肿瘤出芽(tumor budding,TB)独立正相关,而与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独立负相关(均P<0.05)。淋巴结转移或癌结节(HR=2.377,95%CI:1.237~4.568;P=0.009)、远处转移(HR=7.455,95%CI:2.597~21.399;P<0.001)和PDC分级(HR=2.095,95%CI:1.099~3.994;P=0.025)均为结肠癌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TIL和TB均可影响结肠癌PDC分级,评估癌组织中PDC分级有助于对结肠癌患者进行预后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低分化簇 疾病无进展生存 预后分层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分子遗传学异常与预后分层、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糜坚青 金诗炜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5期460-463,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增殖为特征.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其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lO%.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有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以骨髓中异常浆细胞增殖为特征.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其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lO%.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血液疾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有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贫血及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分子遗传学异常 预后分层治疗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分层及分层治疗进展
20
作者 叶琇锦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43-746,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以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生,并分泌单克隆球蛋白为特征的一种恶性肿瘤。尽管近十年来新药的应用使骨髓瘤预后显著改善,但不同患者在疾病进程、治疗反应和生存期上仍显示出很大的异质性。
关键词 骨髓瘤 多发性 预后分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