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斯特对斯密分工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1
作者 欧鑫 冯芳艳 《知识经济》 2009年第12期1-2,共2页
劳动分工理论是古典经济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也是斯密对经济学理论的重大贡献。李斯特认识到斯密分工理论仅限于企业内部的不足,站在民族国家整体高度斯密的分工理论很好运用到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领域。
关键词 分工理论 精神生产力 分工和协作 贸易保护 幼稚工业理论
下载PDF
中国农业劳动组织:历史与超越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安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建国后,中国农业通过建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劳动组织,发展农业生产力,但是高级社与人民公社时期,农业劳动组织激励机制丧失,这使得我国农业经济乃至农村社会发展出现了危机。以农户家庭承包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劳动组织... 建国后,中国农业通过建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劳动组织,发展农业生产力,但是高级社与人民公社时期,农业劳动组织激励机制丧失,这使得我国农业经济乃至农村社会发展出现了危机。以农户家庭承包为基础的新型农业劳动组织建立后,激励机制得到了恢复,从而在一定时期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然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组织内部分工和协作关系的缺失弊端又暴露了出来。本文认为,新形势下农业劳动组织应该在保持农户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农户之间的社会联系,形成新的分工与合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组织 分工和协作 激励机制 农户间合作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原 马九杰 《农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94,共14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对农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业链上的组织、分工和协作进行创新性转化,进而在农业领域和乡村地区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长足积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 农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对农业生产要素、生产过程以及产业链上的组织、分工和协作进行创新性转化,进而在农业领域和乡村地区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长足积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巩固和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一系列聚焦“三农”领域的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创造了必要前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实践落地,应注重技术创新与乡村物质及社会特性相适应,也应重视通过包容性的产业链变革助力新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化为新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的概念内涵 技术创新 价值创造 组织、分工和协作创新
原文传递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4
作者 蔡恩泽 《中国老区建设》 2021年第3期16-16,共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这是用大历史观审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出的科学结论。构建以双循环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格局表现为:未来中国经济依托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国内需...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这是用大历史观审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得出的科学结论。构建以双循环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格局表现为:未来中国经济依托我国超大市场规模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国内需求作为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在国内市场循环联通;同时,以国内经济循环为基础,运用国际分工和协作,实现国内国际经济互相促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大历史观 国内国际经济 双循环 战略基点 分工和协作 大有作为 互相促进
原文传递
RCEP原产地累积应用及操作例析
5
作者 吴坚 《中国海关》 2022年第9期42-43,共2页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各界对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给予了较大的期望。累积规则允许RCEP成员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原产于其他成员国的材料或制成品而不失去最终产品的原产资格,大大拓展了对原材料...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各界对RCEP的原产地累积规则给予了较大的期望。累积规则允许RCEP成员国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原产于其他成员国的材料或制成品而不失去最终产品的原产资格,大大拓展了对原材料的选择范围,可以有效促进区域分工和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积规则 原产地 分工和协作 有效促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制成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