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污名化与社会团结重构:自然人破产法的现代进路
1
作者 吴志宇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9-44,共6页
破产污名作为阻碍现代自然人破产法生成的对抗因素之一,根植于个体对集体意识所划定的借贷行为规范的偏离,是该偏离的消极标签。从制度史的角度来看,在初级社会中,破产法承载破产污名,压制破产者以维护集体意识,保持其对社会团结的维系... 破产污名作为阻碍现代自然人破产法生成的对抗因素之一,根植于个体对集体意识所划定的借贷行为规范的偏离,是该偏离的消极标签。从制度史的角度来看,在初级社会中,破产法承载破产污名,压制破产者以维护集体意识,保持其对社会团结的维系作用。随着初级社会向分工社会发展,尤其是面对现代的债务危机,自然人破产法逐渐与污名分离,破产污名留存于社会中,阻碍了自然人破产法发挥修复分工的作用。自然人破产法通过去污名化、修复社会分工等现代进路,使社会分工对社会团结的维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破产法 社会团结 污名 分工失范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基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的思考
2
作者 龙颖惠 牟昱睿 《林区教学》 2022年第8期100-103,共4页
师德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要素,在教育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中以道德为基础的“社会团结”从“机械团结”阶段走向“有机团结”阶段,师德经历了强制性、集体性到具有个人色彩性的... 师德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要素,在教育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中以道德为基础的“社会团结”从“机械团结”阶段走向“有机团结”阶段,师德经历了强制性、集体性到具有个人色彩性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分析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挖掘失范分工、非人化分工、强制分工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师德失范成因并提出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的建设路径:加强与完善相关教师职业法律建设、正确认识教师职业与角色形象、提高教师师德意识与专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建设 社会分工 社会团结 分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