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过锋 赵俊 陈聚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依据2009年2、4、6、8、10、12月水体生源要素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大沽河感潮河段沿河道自上而下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大致呈降低趋势;潮间带区... 依据2009年2、4、6、8、10、12月水体生源要素调查资料,对胶州湾湿地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胶州湾湿地——大沽河感潮河段沿河道自上而下水体中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大致呈降低趋势;潮间带区域TN和TP高含量区基本位于大沽河入海口及其邻近海域,其含量和分布主要由大沽河入海径流所控制。2)胶州湾湿地水体中TN和TP的月际变化明显,其中大沽河感潮河段TN以12月最高,2月次之,8月最低;TP以2月最高,12月次之,4月最低。潮间带区域TN 2~8月呈降低趋势,8~12月呈增高趋势;TP以2月最高,其他月份含量较低且变化不明显。3)胶州湾湿地海水中TN、TP等生源要素主要来自大沽河入海径流,大沽河径流入海对胶州湾湿地海水中生源要素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趋势产生了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湿地 总氮和总磷 分布及变化特征
下载PDF
海洋养殖生物体中石油烃含量分布及变化情况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蔡玉婷 许贻斌 吴立峰 《福建水产》 2008年第3期40-43,共4页
根据2005~2007年三年来福建沿海养殖生物体中的石油烃(TPH)检测数据,对鱼类、贝类、甲壳类TPH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进行研究。海洋养殖生物体TPH含量范围在(1.00~179.71)×10^-6湿重,总平均值为10.60×10^-6湿重。TPH总... 根据2005~2007年三年来福建沿海养殖生物体中的石油烃(TPH)检测数据,对鱼类、贝类、甲壳类TPH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进行研究。海洋养殖生物体TPH含量范围在(1.00~179.71)×10^-6湿重,总平均值为10.60×10^-6湿重。TPH总体平均含量年份变化:2006年〉2007年〉2005年;海洋养殖生物体部分类别差异:贝类〉甲壳类〉鱼类;贝类中缢蛏含量最高,鲍含量最低;贝类体中胃含物〉肌肉组织〉体液。平均TPH污染指数〈1,总体属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生物体 石油烃 分布及变化 福建
下载PDF
甘肃省汛期逐小时降水量分布及变化特征
3
作者 王胜 郭海瑛 +1 位作者 赵洁 李湘湘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3年第5期873-884,共12页
利用甘肃省71个国家气象站1975~2016年主汛期(5~9月)逐小时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42年来的逐时降水量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不同代表站的降水量在一日内的分布状况极为不均匀,总体来看,... 利用甘肃省71个国家气象站1975~2016年主汛期(5~9月)逐小时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了甘肃省42年来的逐时降水量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不同代表站的降水量在一日内的分布状况极为不均匀,总体来看,全省各站点小时降水比率低值区集中在11~17时,高值区出现18~23时;2) 从降水频率分布来看,频率大值区都位于河东地区,各个时次的最小降水频率均出现在河西走廊的敦煌(13时最小降水频率为敦煌、酒泉、高台三站同时保持)。各个时段沿河西走廊有西北到东南的方向,从敦煌至武威降水频率呈递增趋势;3) 三个气候区降水比率与降水频率在一日内的气候倾向率保持一致,且降水频率变化趋势线普遍滞后于降水比率变化趋势线。全省降水量在午前与午后分布规律性较强,具体表现为:5~8月份,午前降水量在一日中所占的比例大,而在9月份恰恰相反,表现为午前降水量大于午后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汛期 小时降水量 分布及变化
下载PDF
基于ALOSPALSAR的喜马拉雅山冰川流速分布及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仕哲 柯长青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2-955,共14页
基于2007年12月至2010年2月的12景ALOS PALSAR数据,结合SRTM,应用特征跟踪方法对喜马拉雅山冰川3个时段的流速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7年冬季、2009年夏季和2009年冬季冰川流速均在0~300m·a-1之间,冰川积累区仅在夏季有较明显... 基于2007年12月至2010年2月的12景ALOS PALSAR数据,结合SRTM,应用特征跟踪方法对喜马拉雅山冰川3个时段的流速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7年冬季、2009年夏季和2009年冬季冰川流速均在0~300m·a-1之间,冰川积累区仅在夏季有较明显的运动,而冰舌部分的运动在任何季节都较为明显,并且长冰舌冰川流速沿主流线向下缓慢减小,而短冰舌冰川沿主流线向下流速不断波动变化,甚至增加。4个坡向中,东坡冰川流速最大,东南坡和西南坡次之,北坡冰川流速最小,除了与气候因素相关外,还与地形因素密切相关,从4个坡向的坡度大小来看,北坡坡度最小,也是造成北坡冰川流速最小的主要原因之一。冰川存在年际变化,即冰川冬季平均流速有所增加,增加的冰川流速在-5~18m·(2a)-1之间,并且面积大的冰川流速变化较小,面积小的冰川流速变化较大。同时冰川流速也存在季节性变化,夏季流速整体比冬季流速要大,冰川主流线上流速在夏季时波动较强烈,并且会出现多个峰值,而冬季主流线流速则较为平缓,但主流线上平均流速季节性差异并不明显。4条典型冰川流速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与研究区冰川总体特征相似,并且流速与气候特征和冰川形状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冰川前进与退缩特征不明显,研究区冰川总体上处于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SPALSAR 冰川流速分布及变化 特征跟踪 喜马拉雅山
原文传递
Dissolved Inorganic Arsenic in the Yellow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被引量:2
5
作者 任景玲 刘素美 张经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09年第1期24-36,共13页
The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otal dissolved inorganic arsenic (TDIAs, [TDIAs] = [As^5+]+[As^3+]) and arsenite (As3.)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are presented hero based on the observa... The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otal dissolved inorganic arsenic (TDIAs, [TDIAs] = [As^5+]+[As^3+]) and arsenite (As3.)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are presented hero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of 9 cruises carried out in 2000 - 2003. The study area covers a broad range of hydrographic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e emphasis is put on a southeast transect from Changjiang Estuary to the Ryukyu Islands (i.e. PN sec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terrestdal input on the marginal seas of China. Arsenic species (TDlAs and arsenite) are determined by selective hydride generation -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HG-AFS). TDIAs concentrations were high in the coastal area of Changjiang Estuary and decreased slightly towards the shelf regio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DIAs were also existed in the near bottom layer of shelf edge of the East China Sea which indicated another source of arsenic from the incursion of Kuroshio Waters.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DIAs in the study area depend on the hydrographic stages of Changjiang and the incursion intensity of Kuroshio Waters. Arsenite showed opposite distributions with TDIAs, with higher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at the surface layer of shelf region, which wa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 the chlorophyll a. Biological conversion of arsenate into arsenite was hypothesized for the observed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its seasonal variations. The stoichoimetric ratios of As to P were estimated to be about 2×10^3 at PN Section in summer.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arsenic in the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were comparable with other areas in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solved arsenic SPECIES Yellow Sea and East China Sea distributions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