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蝗虫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马恩波 姚爱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
本文对采自长沙岳麓山的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erg)〕和采自杭州的小稻蝗〔Oxyahylaintricata(Stal)〕进行了染色体C带、R带、N带和A带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带显示结... 本文对采自长沙岳麓山的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erg)〕和采自杭州的小稻蝗〔Oxyahylaintricata(Stal)〕进行了染色体C带、R带、N带和A带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带显示结构异染色质,其位置在不同分裂相中较为稳定;R带即G带的反带,带纹较C带丰富,在粗线期最为明显,本文观察到不同的温育条件可影响R带产生的效果;N带和Ag带可相互参照比较,从而为NOR的准确定位提供依据;A带即荧光带,本文对其显带程序作了一定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染色体 分带技术
下载PDF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在植物物种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赞平 候小改 《河南科学》 1996年第S1期121-125,共5页
染色体分带技术用于植物物种生物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属开创阶段、本文在简要介绍植物染色体荧光分带,Giemsa分带及银染色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上述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种下变异和物种分化以及物种地理分布等方面研究中的应... 染色体分带技术用于植物物种生物学的研究在我国尚属开创阶段、本文在简要介绍植物染色体荧光分带,Giemsa分带及银染色技术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上述技术在植物多倍体起源、种下变异和物种分化以及物种地理分布等方面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种生物学 染色体分带技术 多倍体 种下变异 物种分化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染色体分带技术及其在植物物种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赞平 候小改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目前,世界上植物分类学(广义的)正朝着系统植物学和进化植物学两个方向纵深发展.植物物种生物学(Plant biosystematics)是进化植物学中研究物种分化、形成、变异及进化机制的分支学科.该学科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瑞典的Turesson根据广... 目前,世界上植物分类学(广义的)正朝着系统植物学和进化植物学两个方向纵深发展.植物物种生物学(Plant biosystematics)是进化植物学中研究物种分化、形成、变异及进化机制的分支学科.该学科始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瑞典的Turesson根据广泛的移栽实验所做的遗传生态学研究.染色体技术及染色体形态学资料的引入,极大地推动了植物物种生物学的发展,如种内细胞型的发现促使了物种模式概念的消亡和居群(Population)概念的诞生,特别是染色体分带技术应用于该学科的研究,则突破了染色体形态证据的局限性,从染色体结构的“解剖”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种及种下变异、物种分化和形成的遗传机理,在近二十多年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种生物学 染色体分带技术 染色体带 植物染色体 遗传分化 物种分化 相似性 分带方法 染色体结构 荧光染料
下载PDF
动物染色体分带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辉 嵇庆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年第1期33-34,27,共3页
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它对生物的发育、遗传、变异、进化和增殖等过程的调节和控制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研究、记载染色体核型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对染色体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是近50年才发展起来。低渗处理和空气干燥制片法... 染色体是细胞遗传的物质基础,它对生物的发育、遗传、变异、进化和增殖等过程的调节和控制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研究、记载染色体核型已有100多年历史,但对染色体本身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是近50年才发展起来。低渗处理和空气干燥制片法的发明,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的使用,带来了60年代动物和人类细胞遗传学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染色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动物核型中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很相似,难于精确区分,而手头可用的鉴别标准又屈指可数,不外是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次缢痕的多少和分布等等。即使采用放射自显影或借助电子计算机作染色体图像分析,帮助也不大。染色体分带研究自然地成了主攻方向。此时,瑞典的Caspersson采用特殊的荧光染料,使染色体分化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分带技术 荧光染料 染色体分化 组织培养 染色体制片 人类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核型 G带 染色体显带 结构异染色质
下载PDF
一种简单可靠的两栖类染色体分带技术
5
作者 温昌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8-39,共2页
本文以黑斑蛙、金线蛙、中华蟾蜍和斑腿树蛙为材料,建立了简便的两栖类染色体分带技术——BrdU-Giemsa分带技术。其特点是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带纹的数目有所不同。早中期染色体带纹数目较多,晚中期带纹数目较少,中中期带纹数目适中。但同... 本文以黑斑蛙、金线蛙、中华蟾蜍和斑腿树蛙为材料,建立了简便的两栖类染色体分带技术——BrdU-Giemsa分带技术。其特点是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带纹的数目有所不同。早中期染色体带纹数目较多,晚中期带纹数目较少,中中期带纹数目适中。但同一时期染色体带纹数目是相同的,故仍能够进行精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类 染色体 分带技术
下载PDF
一种使用分带—整带复用技术的CELP宽带语音编码算法
6
作者 薛寅堃 吴镇扬 曾毓敏 《电声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4,18,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宽带语音编码算法,由于使用了分带—整带复用技术,克服了两种传统CELP宽带语音编码技术(分带技术和整带技术)的不足。该算法的激励码本采用了分带CELP的多带码本,由此克服了整带CELP码本搜索复杂度巨大的缺点;算法中的线... 介绍了一种新的宽带语音编码算法,由于使用了分带—整带复用技术,克服了两种传统CELP宽带语音编码技术(分带技术和整带技术)的不足。该算法的激励码本采用了分带CELP的多带码本,由此克服了整带CELP码本搜索复杂度巨大的缺点;算法中的线性预测以及合成语音误差最小化部分都是采用整带CELP的方案,由此克服了分带CELP频带重叠影响语音质量的短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宽带语音编码 CELP 分带-整带复用技术
下载PDF
安龙县旱地分带轮作技术及其注意事项
7
作者 陈廷跃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93-93,95,共2页
结合安龙县实际,重点阐述了旱地分带轮作技术及其成效,并总结了其注意事项,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旱地分带轮作技术 成效 注意事项 贵州安龙
下载PDF
国内外绵羊染色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小勤 吴登俊 陈圣偶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绵羊 染色体 研究进展 分带技术 变异
下载PDF
尼克红鸡染色体性别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喜邦 何宝祥 张翊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3-216,共4页
以引进品种尼克红鸡为研究对象 ,用羽髓法和改进的骨髓法制备染色体并对其进行 C分带处理 ,依据 C带 W染色体的存在与否 ,对 32只尼克红鸡进行了性别鉴定。结果表明 :(1 )尼克红鸡染色体经 C分带处理 ,很多微小染色体均显出深染的 C带 ,... 以引进品种尼克红鸡为研究对象 ,用羽髓法和改进的骨髓法制备染色体并对其进行 C分带处理 ,依据 C带 W染色体的存在与否 ,对 32只尼克红鸡进行了性别鉴定。结果表明 :(1 )尼克红鸡染色体经 C分带处理 ,很多微小染色体均显出深染的 C带 ,W染色体则整条深染 ,而且重复性很强 ,但大型染色体没有或仅显示很浅的 C带 ;(2 )母鸡的中期分裂相中可见到 1条完全深染的 W染色体 ,公鸡的中期分裂相中则否 ;(3) C分带技术为禽类异染色质 W染色体的识别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手段 ,依此对 4 4只尼克红鸡判定的性别与这些供体鸡表型性别的符合率为 1 0 0 %;(4)应用直接羽髓法或骨髓短期孵育法制备染色体 ,结合 C分带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红鸡 染色体 C分带技术 性别鉴定 直接羽髓法 改进骨髓法
下载PDF
绵羊染色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姬爱国 刘文忠 周忠孝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4年第10期28-30,共3页
对国内外绵羊染色体的研究方法及现状进行了综述。绵羊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 2 n=5 4 ;1 976年 Reading会议和1 989年国际染色体标准化会议上 ,G-和 R-带标准化核型的建立 ,为研究绵羊各种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的准确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对国内外绵羊染色体的研究方法及现状进行了综述。绵羊二倍体细胞染色体数 2 n=5 4 ;1 976年 Reading会议和1 989年国际染色体标准化会议上 ,G-和 R-带标准化核型的建立 ,为研究绵羊各种染色体畸变与染色体的准确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方法。高分辨显带方法的应用 ,为更准确地识别染色体 ,基因的物理定位 ,以及从细胞水平揭示基因的活动等提供了更直接的途径 ,也必将在以后基因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各种染色体核型及变异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 ,为绵羊育种和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染色体 核型 分带技术
下载PDF
植物核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4
11
作者 胡进耀 苏智先 +1 位作者 岳宝良 张桥英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239-244,共6页
植物核型分析方法是植物系统学等学科的一门基本技术.本文将植物核型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染色体形态标志分析时期和分带分析时期,并分别阐述了这两个时期在核型分析方法上的创新,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对其... 植物核型分析方法是植物系统学等学科的一门基本技术.本文将植物核型分析方法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染色体形态标志分析时期和分带分析时期,并分别阐述了这两个时期在核型分析方法上的创新,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一展望.分析了限制植物核型分析方法发展的几个因素,认为核型分析方法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必须扩大其应用范围,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第二必须结合动物和人体核型分析的最新研究方法以及其它学科的实验技术和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分析方法 研究进展 分带技术 染色体 植物系统学 形态标志分析 分带分析
下载PDF
人染色体分带问题
12
作者 鄂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78年第2期1-12,151,共13页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染色体与机体内许多重要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遗传、生长发育以及畸形和细胞恶变等,都有非常宓切的关系。染色体是研究与上述问题有关的重要对象。 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人染色体的研究,实际上是从...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染色体与机体内许多重要生命活动,如新陈代谢、遗传、生长发育以及畸形和细胞恶变等,都有非常宓切的关系。染色体是研究与上述问题有关的重要对象。 动物染色体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人染色体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五十年代兴起的。这种情况主要由于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非常多(46个),宓集于核内,不易分散开进行观察,因此阻碍了对它的研究。这样人们便多利用动物的染色体,特别是果蝇、是(虫爪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丝 DNA 远端 近端 暗带 长臂 银河系结构 染色体分带技术 中心体(细胞学) 中心粒
下载PDF
苯中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耘 邢彩虹 +2 位作者 戴宇飞 张林林 李桂兰 《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2年第2期81-84,共4页
用 G分带技术及标准的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苯中毒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及数目畸变。中毒组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未显示差异 ,但结构畸变类型出现特异性改变。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及其中亚二倍体率中毒组均明显高于... 用 G分带技术及标准的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苯中毒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及数目畸变。中毒组的染色体结构畸变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未显示差异 ,但结构畸变类型出现特异性改变。染色体数目畸变率及其中亚二倍体率中毒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苯中毒患者是苯致白血病的高危人群 ,深入研究染色体畸变在苯诱导白血病过程中的作用 ,对筛选高危职业人群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分带技术 微量全血培养法 白血病 苯中毒 外周血 淋巴细胞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一种适应移动设备的CELP宽带语音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声 尹俊勋 《移动通信》 2003年第11B期61-64,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CELP宽带语音编码算法,由于使用了分带技术.使得该算法同时支持窄带和宽带等不同采样率的语音编码。该算法还有其它算法所不具有的可变码率、平均码率控制、语音激活和菲连续发送等功能,所以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同时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CELP宽带语音编码算法,由于使用了分带技术.使得该算法同时支持窄带和宽带等不同采样率的语音编码。该算法还有其它算法所不具有的可变码率、平均码率控制、语音激活和菲连续发送等功能,所以在保证语音质量的同时码率也比较低。因为在编码时尽量避免了利用其它帧的信息,所以对丢包有一定的鲁棒性,再加上计算复杂度不高,延时小,所以该算法适合于应用在嵌入式的移动设备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设备 分带技术 宽带语音编码算法 CELP 宽带模式
下载PDF
45S rDNA在小麦及其近缘物种染色体上的分布 被引量:18
15
作者 徐川梅 别同德 +2 位作者 王春梅 周波 陈佩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6-1130,共5页
将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系统研究了45S rDNA在栽培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普通小麦、大麦、簇毛麦、硬簇麦、六倍体燕麦及鹅观草等物种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这些物种染色体的次缢痕区都有45S rDNA位点,某些非随体染色体... 将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技术相结合,系统研究了45S rDNA在栽培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普通小麦、大麦、簇毛麦、硬簇麦、六倍体燕麦及鹅观草等物种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这些物种染色体的次缢痕区都有45S rDNA位点,某些非随体染色体上也有45S rDNA位点分布。以小麦—鹅观草1Rk#1二体附加系为材料,通过顺序C分带-FISH技术首次将一个45S rDNA定位到1Rk#1染色体短臂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S RDNA 顺序C分带-FISH技术 小麦近缘物种
下载PDF
遗传 育种
16
《麦类文摘》 1995年第3期24-26,共3页
Z950485 大麦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张毓芳,袁妙葆(杭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大麦科学,-1994,(3).-1~4 大麦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70年代,其类型包括冷诱导带、萤光分带和吉姆萨分带,后者又包括C带、N带和G带。介绍... Z950485 大麦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张毓芳,袁妙葆(杭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大麦科学,-1994,(3).-1~4 大麦染色体分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70年代,其类型包括冷诱导带、萤光分带和吉姆萨分带,后者又包括C带、N带和G带。介绍了C带、N带和G带的显带方法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品种 分带技术 生态核不育大麦 染色体 千粒重 冷诱导 性状遗传力 生物科学 育种 遗传分析
下载PDF
黑麦,小麦和小黑麦的细胞学研究:3.用姬姆萨和利氏曼染色,四倍体...
17
作者 Haine.,A 杨起简 《北京农学院译丛》 1989年第7期52-56,共5页
关键词 黑麦 小麦 细胞学 染色体 分带技术
全文增补中
一种改进的植物染色体Ag——NOR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18
作者 张赞平 李愚学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1989年第1期104-104,共1页
显示染色体上核仁组成区(NOR)的银染技术即Ag—NOR技术,是继Giemsa和荧光分带技术之后,所发展的一项最重要的技术。该技术在人类及哺乳动物染色体研究中已广泛应用,但在植物界则欠普遍,而国内的研究就更少见,其原因之一是用传统的压... 显示染色体上核仁组成区(NOR)的银染技术即Ag—NOR技术,是继Giemsa和荧光分带技术之后,所发展的一项最重要的技术。该技术在人类及哺乳动物染色体研究中已广泛应用,但在植物界则欠普遍,而国内的研究就更少见,其原因之一是用传统的压片法制片,由于有细胞壁和细胞质的干扰,银染难以成功或效果不好。目前,植物染色体的Ag—NOR染色,主要采用酶解—火焰干燥法制片,然而进行AgNO<sub>3</sub>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色体 核仁组成区 银染技术 哺乳动物染色体 分带技术 染色休 染色方法 细胞壁 压片法 植物界
下载PDF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Multiplexing System
19
作者 郭惠玲 王仝杰 刘越男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2001年第2期183-187,共5页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was summarized. The multiplexing system was show in detail. The concepts, characteristic, key technology, expand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was summarized. The multiplexing system was show in detail. The concepts, characteristic, key technology, expand trend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nd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were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EX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wave division multiplexing
下载PDF
Area-Efficient Low Power CMOS Image Sensor Readout Circuit with Fixed Pattern Noise Cancella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士彬 姚素英 +1 位作者 聂凯明 徐江涛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0年第5期342-347,共6页
A low cost of die area and power consumption CMOS image sensor readout circuit with fixed pattern noise(FPN) cancellation is proposed.By using only one coupling capacitor and switch in the double FPN cancelling correl... A low cost of die area and power consumption CMOS image sensor readout circuit with fixed pattern noise(FPN) cancellation is proposed.By using only one coupling capacitor and switch in the double FPN cancelling correlative double sampling(CDS),pixel FPN is cancelled and column FPN is stored and eliminated by the sampleand-hold operation of digitally 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DPGA).The bandwidth balance technology based on operational amplifier(op-amp) sharing is also introduced to decrease the power dis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ing system image sensor low power electronic CAPACITOR operational amplifier fixed pattern noise bandwidth balance technology op-amp shar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