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式析因设计结合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蒿甲醚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璐 高文军 +1 位作者 王芳 杨华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07-2311,共5页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 目的在分式析因设计的基础上结合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沉淀化法制备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药物在有机相中的质量分数、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与药物的用量比以及水相与有机相的体积比、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为考察指标,在析因设计优选考察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以优化条件制备的样品平均粒径为135.4 nm,包封率为(77.19±4.10)%、载药量为(5.01±4.03)%。结论分式析因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适用于蒿甲醚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甲醚 纳米粒 分式析因设计 BOX-BEHNKEN设计 效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设计的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娜 钟凯 秦术杰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2-38,共7页
为研究节点尺寸、木材材性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燕尾榫节点在单向荷载作用下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获得了32组不同工况下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样本值。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影响... 为研究节点尺寸、木材材性和摩擦因数等因素对燕尾榫节点在单向荷载作用下抗弯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结合有限元模拟技术获得了32组不同工况下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样本值。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不同影响因素对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影响显著性程度的量化指标,并分别建立了燕尾榫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关于显著性因素的回归模型,最后结合回归模型给出了可直接用于古建筑木结构整体结构计算的燕尾榫节点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下各因素显著性程度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榫高、榫长和摩擦因数这3个因素对燕尾榫节点的初始转动刚度和极限弯矩承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在一定范围内,基于回归模型获得的燕尾榫节点三参数幂函数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利用该公式直接计算获得燕尾榫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且计算简单便于应用;所得结果可为现存古建筑木结构的燕尾榫节点抗弯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尾榫节点 分式析因设计 抗弯性能 有限元模拟 数理统计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设计(分辨度Ⅳ)的沉积物中镉与多种污染物竞争吸附规律
3
作者 马端超 高子亭 +3 位作者 程冰川 赵文晋 王檬 李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44-151,共8页
为揭示重金属(铅、锌、铜、镍、镉)与农药(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晶体乐果、甲霜灵)在沉积物中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镉为目标污染物,采用由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部分折叠实验及区组辅助的分辨度为Ⅳ的210-5分式析因设计,研究... 为揭示重金属(铅、锌、铜、镍、镉)与农药(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晶体乐果、甲霜灵)在沉积物中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镉为目标污染物,采用由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部分折叠实验及区组辅助的分辨度为Ⅳ的210-5分式析因设计,研究上述污染物因子的浓度主效应以及其二阶交互效应对目标污染物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分辨度为Ⅳ的210-5分式析因设计追加低水平部分折叠实验设计,可有效区分与目标污染物镉有关的二阶交互效应别名;其中,对镉在沉积物上的吸附有显著促进作用的主效应因子依次为:镉、镍;二阶交互效应依次为:镉×晶体乐果、镉×阿特拉津、铜×镉、镉×镍、马拉硫磷×晶体乐果、锌×铅、铜×铅。具有抑制影响的主效应因子依次为:铅、马拉硫磷;二阶交互效应依次为:锌×马拉硫磷、阿特拉津×马拉硫磷、镍×马拉硫磷、镉×马拉硫磷、铅×镉、镉×扑草净、铜×锌、铅×阿特拉津、锌×镉。镉的浓度主效应对镉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的协同作用贡献率达到23.60%,而马拉硫磷的浓度主效应及其参与的二阶交互效应对镉吸附能力的拮抗作用贡献率达到22.67%。此外,与追加低水平部分折叠实验设计前相比较,对目标污染物在沉积物上吸附影响的协同作用贡献率由66.44%降低到57.49%,而拮抗作用贡献率由33.56%增加到42.51%,说明无别名结构的污染物二阶交互效应对目标污染物的复合污染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农药 沉积物 复合污染 分式析因设计
下载PDF
如何正确运用方差分析——分式析因设计定量资料一元方差分析与SAS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纯严 胡良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2年第3期212-216,共5页
本文目的是介绍分式析因设计及其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SAS实现。分式析因设计与析因设计及正交设计很相似,但又有一些区别。分式析因设计比相同规模的析因设计所需要的水平组合数少,甚至比相同规模的正交设计所需的样本含量更少。一般来... 本文目的是介绍分式析因设计及其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SAS实现。分式析因设计与析因设计及正交设计很相似,但又有一些区别。分式析因设计比相同规模的析因设计所需要的水平组合数少,甚至比相同规模的正交设计所需的样本含量更少。一般来说,分式析因设计所得结果的精确度低于正交设计,也远低于析因设计。分式析因设计适用于试验因素非常多的预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探索对定量试验结果影响比较大的试验因素。在对分式析因设计定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时,应明确哪些因素或交互作用项之间出现了效应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式析因设计 效应混杂 交互作用 方差分 回归分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及最佳子集回归的多种污染物复合污染特征——阿特拉津与多种污染物在松花江沉积物上的吸附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鱼 王檬 +1 位作者 张琛 高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95-1602,共8页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10种污染物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实验设计,并用完全折叠实验和区组设计进行辅助,通...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10种污染物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实验设计,并用完全折叠实验和区组设计进行辅助,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建模方法筛选并建立了以阿特拉津为因变量、10种污染物因子主效应和二阶交互效应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吸附模型。研究表明:共存体系中因子主效应项铅、铜、锌、镉、镍和农药晶体乐果显著抑制(显著性水平a=0.05)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与阿特拉津产生竞争吸附效应,因重金属主效应产生的拮抗作用占总拮抗作用的63.5%,其拮抗作用从大到小为镍、镉、晶体乐果、锌、铅、铜;在以镍为关键自变量的二阶交互效应项中,因二阶交互效应项产生的协同或拮抗作用占阿特拉津吸附能力的35.3%,其中,铅、镉和晶体乐果抑制镍与阿特拉津的竞争吸附,与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发生协同作用,协同作用从大到小为镉×镍、铅×镍、镍×晶体乐果;而镍作为调节自变量的二阶交互效应项镍阿特拉津会促进阿特拉津的吸附,说明多种污染物共存体系中重金属镍对阿特拉津在沉积物上吸附影响作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分式析因设计 多元子集回归 重金属 农药 沉积物 阿特拉津
下载PDF
基于分式析因的锌与多种污染物竞争吸附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鱼 王檬 +1 位作者 张琛 高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50-2156,共7页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锌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完全折叠实验及区组设计辅助的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研究上述污染物因子的浓度主效... 为揭示农药(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马拉硫磷、扑草净)与重金属(铜、锌、铅、镉、镍)共存时的复合污染规律,以锌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完全折叠实验及区组设计辅助的分辨度为Ⅲ的210-6分式析因设计方法,研究上述污染物因子的浓度主效应以及其二阶交互效应对目标污染物因子(以锌为例)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体乐果、甲霜灵、阿特拉津、扑草净和镍的浓度主效应对锌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具有显著影响(显著性水平α=0.05);二阶交互效应中,农药间的二阶交互效应对锌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影响比重金属间的二阶交互效应更显著,并且具有显著影响的二阶交互效应中均有来自农药的贡献;根据各因子主效应及二阶交互效应效应估计值,阿特拉津、晶体乐果、锌*阿特拉津、阿特拉津*晶体乐果、锌*晶体乐果、扑草净*镍对锌的吸附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而甲霜灵、扑草净、镍、阿特拉津*甲霜灵、扑草净*阿特拉津、锌*甲霜灵对锌的吸附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且可根据各因子主效应及二阶交互效应估计值,定量估算各污染物因子浓度主效应以及其二阶交互效应对目标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式析因设计 重金属 农药 复合污染 沉积物
下载PDF
两水平无重复析因设计的一个散度效应检验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健 李夏明 汪仁官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4-708,共5页
针对无重复两水平分式析因试验的一个散度效应识别问题,本文基于Score检验方法建立了一个散度效应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用于已知某些散度效应存在的场合下检验其余因子的散度效应。
关键词 无重复分式析因设计 散度效应 位置效应 SCORE统计量
下载PDF
两水平无重复析因设计的散度效应识别的似然比检验
8
作者 张健 李夏明 牟红青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1-13,共3页
文章针对无重复两水平分式析因试验的散度效应识别问题,并基于似然比检验方法建立了一个散度效应识别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已知某些散度效应存在的场合下用于检验其余因子的散度效应。
关键词 无重复分式析因设计 散度效应 位置效应 似然比统计量
下载PDF
合理进行均值比较——析因设计定量资料多元方差分析
9
作者 胡纯严 胡良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S01期42-47,共6页
本文目的是介绍与析因设计定量资料多元方差分析有关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两个实例以及SAS实现。基本概念包括交互作用、析因设计、含区组因素的析因设计和分式析因设计;计算方法涉及一般统计量和检验统计量;两个实例分别涉及“制造... 本文目的是介绍与析因设计定量资料多元方差分析有关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两个实例以及SAS实现。基本概念包括交互作用、析因设计、含区组因素的析因设计和分式析因设计;计算方法涉及一般统计量和检验统计量;两个实例分别涉及“制造塑料胶片过程中挤压度和添加剂剂量对其性能的影响”和“寻找挤压塑料胶卷的最优工艺条件”。借助SAS对两个实例中的定量资料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并对如何确定最终的方差分析模型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作用 因设计 含区组因素的因设计 分式析因设计 多元方差分
下载PDF
试验设计类型之可以考察全部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设计:析因设计
10
作者 谷恒明 胡良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3期201-204,共4页
本文目的是介绍一种可以考察各级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设计类型,即析因设计。通过介绍两个实际例子,总结出析因设计的八个特点及优点、缺点。针对实际应用时可能面临的情况或问题,人们可能会对析因设计进行改造,由此产生了析因设计的三种变... 本文目的是介绍一种可以考察各级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设计类型,即析因设计。通过介绍两个实际例子,总结出析因设计的八个特点及优点、缺点。针对实际应用时可能面临的情况或问题,人们可能会对析因设计进行改造,由此产生了析因设计的三种变形,即"含区组因素的析因设计""分式析因设计"和"多因素非平衡组合试验"。最后一种情形,是实际工作者常会使用的,但在对定量评价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时需要对原先的分组进行合理拆分,再进行恰当的组合,构造出多种标准的设计类型,以利于分析者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因素 区组因素 因设计 分式析因设计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高速铁路梁桥建模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章亮 魏标 +1 位作者 蒋丽忠 李姗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3-404,共12页
平衡模型建立效率和确保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一直以来都是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所面临的挑战。鉴此,首先,以典型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罗列建模相关不确定性参数及其概率分布;其次,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基于O... 平衡模型建立效率和确保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一直以来都是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所面临的挑战。鉴此,首先,以典型高速铁路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罗列建模相关不确定性参数及其概率分布;其次,采用分式析因设计方法,基于OpenSees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生成了32组考虑15种建模不确定性参数的计算工况;最后,通过方差分析得到的p值确定不同建模参数对构件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从而筛选出高速铁路梁桥建模时需考虑的重要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构件地震响应对建模参数的敏感性差异明显,但地震波加载方向、支座摩擦因数、混凝土密度和结构阻尼比这4个建模参数以及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2种梁桥的地震响应,在进行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时不可忽略;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在建模时还应分别关注滑动层初始刚度和桩基础平动刚度的不确定性。在高速铁路梁桥概率地震需求分析中考虑重要建模参数的不确定性,可以在确保构件地震响应预测准确的同时提升建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梁桥 建模参数 分式析因设计 地震响应 方差分 概率地震需求分
下载PDF
试验设计类型之可以考察部分交互作用的多因素设计: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效嘉 胡良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7年第3期205-210,共6页
本文旨在介绍两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即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由于析因设计中的试验点数目过多,在既要较少试验点数目,又要能比较准确地揭示多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规律的要求之下,宜选择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正交设计具有"试验点均... 本文旨在介绍两种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即正交设计与均匀设计。由于析因设计中的试验点数目过多,在既要较少试验点数目,又要能比较准确地揭示多因素对评价指标影响规律的要求之下,宜选择正交设计或均匀设计。正交设计具有"试验点均匀分散、整齐可比且可以事先安排少数交互作用项"的特点,因此,结果的可信度较高,只需采用方差分析处理定量资料;均匀设计具有"试验点极其均匀分散、正交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破坏,不能事先安排交互作用项"的特点,因此,允许很少数目的试验点,但需采用多重回归分析处理资料且分析结果不唯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设计 分式析因设计 正交设计 均匀设计 试验点
下载PDF
因子筛选法在网格结构杆件敏感性分析中的应用
13
作者 高琦琛 李国清 吴奉蔚 《低温建筑技术》 2018年第4期62-66,共5页
在网格结构的杆件敏感性分析中引入顺序分支法和迭代分式析因设计法,并与传统的一次一因子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和蒙特卡罗法等三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为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中关键杆件的筛选提供了方法应用基础。
关键词 网格结构 杆件敏感性 顺序分支法 迭代分式析因设计
下载PDF
Synthesis of biodegradable Mg-Zn alloy by mechanical alloying: Statistical prediction of elastic modulus and mass loss using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14
作者 Emee Marina SALLEH Zuhailawati HUSSAIN Sivakumar RAMAKRISHN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687-699,共13页
Biodegradable Mg-Zn alloy was synthesized using mechanical alloying where a statis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to predict elastic modulus and mass loss of the bulk alloy.The effects of m... Biodegradable Mg-Zn alloy was synthesized using mechanical alloying where a statis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to predict elastic modulus and mass loss of the bulk alloy.The effects of mechanical alloying parameters(i.e.,milling time,milling speed,ball-to-powder mass ratio and Zn content)and their interac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volving 4 numerical factors with 2 replicates,thus 16 runs of two-level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Results of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regression analysis and R2 test indicated good accuracy of the model.The statistical model determined that the elastic modulus of biodegradable Mg-Zn alloy was between 40.18 and 47.88 GPa,which was improved and resembled that of natural bone(30-57 GPa).Corrosion resistance(mass loss of pure Mg,33.74 mg)was enhanced with addition of 3%-10%Zn(between 9.32 and 15.38 mg).The most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variable was Zn content,and only the interaction of milling time and ball-to-powder mass ratio was significant as P-value was less than 0.05.Interestingly,mechanical properties(represented by elastic modulus)and corrosion resistance(represented by mass loss)of biodegradable Mg-Zn alloy can be statistically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ed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egradable Mg-Zn alloy mechanical alloying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 elastic modulus mass los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