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团簇淀积过程的分形聚集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龚艳春 武文远 +1 位作者 毛益明 陈广林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3年第6期98-100,共3页
采用惰性气体凝聚法获得非金属团簇淀积体。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及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纳米团簇淀积体的生长、聚集过程对构成团簇的原子的热力学性质、团簇制备中的蒸发率和惰性气体气压及淀积温度等参数极为敏感。在团簇的淀积体中,随生... 采用惰性气体凝聚法获得非金属团簇淀积体。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及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纳米团簇淀积体的生长、聚集过程对构成团簇的原子的热力学性质、团簇制备中的蒸发率和惰性气体气压及淀积温度等参数极为敏感。在团簇的淀积体中,随生长条件不同,将会出现不同的聚集结构。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定量控制团簇淀积体的聚集状态,获得特定的纳米结构图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团簇淀积 分形聚集 生长模型
下载PDF
分形聚集生长性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振权 戴富强 魏学静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10-14,共5页
本文在分形生长DLA模型和有限步扩散反应置限聚集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粒子扩散置限和粒子  扩散有限步数的影响的同时 ,引入扩散粒子与种子或聚集集团粒子相遇时的聚集反应概率 p ,种子或聚集粒子对  次近邻位置扩散粒子的吸引作用... 本文在分形生长DLA模型和有限步扩散反应置限聚集模型的基础上 ,考虑粒子扩散置限和粒子  扩散有限步数的影响的同时 ,引入扩散粒子与种子或聚集集团粒子相遇时的聚集反应概率 p ,种子或聚集粒子对  次近邻位置扩散粒子的吸引作用引起扩散粒子向各方向的行走概率变化 (行走偏向概率 )wp ,研究粒子随机行走  的分形聚集生长性质 .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一系列的分形聚集生长图形 ,计算其相应的分形维数 .结果表明 :在粒  子浓度较小时 ,分形生长为DLA生长 ,随粒子向外扩散置限范围dr ,反应概率 p和行走偏向概率wp的增大 ,聚  集体的分形维数df也随之增大 ;在粒子浓度较大时 ,一般聚集体呈密集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聚集生长 DLA模型 聚集反应概念 行走偏向概念 分形维数 分形物理学 扩散置限聚集模型
下载PDF
外场中二维分形聚集的阈值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海星 田巨平 +1 位作者 郁伯铭 姚凯伦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18-120,共3页
提出了一个关于外场中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在考虑到正方网格中最近邻、次近邻和二次近邻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距离因素的条件下,研究了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计算机模型结果表明:阈值概率P_c ̄a=(0.74±0.... 提出了一个关于外场中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在考虑到正方网格中最近邻、次近邻和二次近邻相互作用以及相互作用的距离因素的条件下,研究了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计算机模型结果表明:阈值概率P_c ̄a=(0.74±0.01),相应的分维D_c=(1.68±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分形聚集 正方网格 阈值 油层注水
下载PDF
在C++Builder下实现分形聚集生长的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湘渝 田丰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概述了分形科学的发展阶段 ,简要介绍了扩散限制凝聚 (Diffusion Limited Aggregation)模型的构造规则 .同时 ,给出了模型模拟分形生长的算法 ,并用开发工具C + +Builder设计程序 ,在Windows98/2 0 0
关键词 C++ BUILDER 分形聚集生长 DLA模型 生长模拟 扩散限制凝聚模型 非线性科学 程序设计
下载PDF
外场中的二维分形聚集性质
5
作者 田巨平 郁伯铭 姚凯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2期124-126,共3页
建立了一个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考虑了正方网格中近邻、次近邻和第二次近邻及场的拉普拉斯性质;研究了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提出了一个关于分形聚集的阈值的证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阈值浓度Pac=0.41±0.0... 建立了一个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考虑了正方网格中近邻、次近邻和第二次近邻及场的拉普拉斯性质;研究了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提出了一个关于分形聚集的阈值的证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阈值浓度Pac=0.41±0.03,Dc=1.66±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聚集 正方网格 次近邻 粒子-集团模型
下载PDF
外场中的二维径向分形聚集性质
6
作者 田巨平 姚凯伦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1-3,共3页
建立了一个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径向分层聚集模型).研究了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提出了一个关于分形聚集的阈值的证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阈值占据概率Pac=0.67±0.03,分形维数Dc=1.70±0.... 建立了一个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径向分层聚集模型).研究了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提出了一个关于分形聚集的阈值的证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阈值占据概率Pac=0.67±0.03,分形维数Dc=1.70±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聚集 阈值 分维 粒子-集团模型
下载PDF
外场中二维分形聚集阈值的研究
7
作者 田巨平 郁伯铭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对于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考虑正方网格中近邻和次近邻效应以及场的拉普拉斯特性,用严格满足拉氏方程的占据概率来模拟拉普拉斯场,研究二维情形下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提出了在该分形聚集模型中的分形维度阈值计算方法。计算... 对于分形聚集的粒子-集团模型,考虑正方网格中近邻和次近邻效应以及场的拉普拉斯特性,用严格满足拉氏方程的占据概率来模拟拉普拉斯场,研究二维情形下外场中的分形聚集性质。提出了在该分形聚集模型中的分形维度阈值计算方法。计算机模拟结果得到占据概率的阈值为0.59±0.02,相应的分形维度阈值为1.68±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聚集 阈值 二维
下载PDF
光反射-透射测量方法在颗粒分形聚集体几何形貌重建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志刚 方弘毅 +2 位作者 朱瑞韩 贺振宗 毛军逵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1年第1期57-67,共11页
颗粒态物质通常以分形聚集形式存在,如碳烟、气溶胶和灰尘。颗粒分形聚集体辐射特性对研究颗粒介质中光热辐射传输有重要影响。基于光反射-透射测量方法,分析比较了单层反演模型和双层反演模型对重构颗粒分形聚集体几何特征参数的影响,... 颗粒态物质通常以分形聚集形式存在,如碳烟、气溶胶和灰尘。颗粒分形聚集体辐射特性对研究颗粒介质中光热辐射传输有重要影响。基于光反射-透射测量方法,分析比较了单层反演模型和双层反演模型对重构颗粒分形聚集体几何特征参数的影响,并发展了一种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作为反问题方法,旨在提高反演结果精度。研究表明,双层反演模型比单层反演模型能提供更多的不相关信息来提高反演精度。与人工鱼群算法相比,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鲁棒性,能够有效地避免局部优化问题。本文结果为预测颗粒分形聚集体几何特征参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辐射问题 人工鱼群算法 辐射特性 颗粒分形聚集 几何形貌
下载PDF
加利福尼亚断层活动的分形聚集研究
9
作者 Hee-Kwon Lee 刘子忠 《地质科学译丛》 1996年第1期21-24,共4页
对加利福尼亚几个区域中从几十年到几十万年的古地震记录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这些年龄数据是通过对断层泥电子自旋共振稳定测年、断层带沉积物^(14)C测年和历史地震得到的。在加利福尼亚中部,圣安德烈斯断层带中的历史记录和圣加夫列... 对加利福尼亚几个区域中从几十年到几十万年的古地震记录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这些年龄数据是通过对断层泥电子自旋共振稳定测年、断层带沉积物^(14)C测年和历史地震得到的。在加利福尼亚中部,圣安德烈斯断层带中的历史记录和圣加夫列尔断层带的古地震记录都显示出分线为0.43~0.46的自相似性。加利福尼亚南部圣安德烈斯断层带在历史和古地震时间尺度上的分维为0.67,表明断层位移的分布比加利福尼亚中部更均匀。在时间尺度<1a时,分布是随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分形聚集 加利福尼亚地区 地震
下载PDF
有限步扩散反应置限分形聚集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锋民 朱启鹏 +1 位作者 施建青 吴自勤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2-550,共9页
综合考虑扩散粒子浓度n、粒子扩散限制范围Δ、扩散粒子与种粒子或团簇相遇时,反应概率P及粒子扩散步数W的影响,提出了有限步扩散反应置限聚集的分形生长模型,模拟得到一系列典型的聚集生长图形,计算了相应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 综合考虑扩散粒子浓度n、粒子扩散限制范围Δ、扩散粒子与种粒子或团簇相遇时,反应概率P及粒子扩散步数W的影响,提出了有限步扩散反应置限聚集的分形生长模型,模拟得到一系列典型的聚集生长图形,计算了相应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在粒子浓度n较小时,呈离散团簇状生长;而在粒子浓度较大时,则随反应概率P或粒子扩散步数W的增大,从离散团簇状生长转变为连续枝叉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聚集 置限 粒子扩散反应 有限步
原文传递
基于聚集分形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被引量:49
11
作者 高元衡 王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8,共7页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点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阳朔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面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而兴安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不符合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表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特征。研究对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桂林旅游发展格局现状和规划目标的差异。研究同时发现,采用聚集维数单一指标来研究旅游目的地总体空间结构存在缺陷,与平均半径指标和生命周期方法联合使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分形 聚集维数 空间结构 旅游景区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区空间结构测评与优化——以云南丽江市古城区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苏章全 明庆忠 陈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107,共5页
旅游区空间结构演化关系到旅游地的产业效应发挥,分形理论可以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测评,从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策略。以云南丽江古城区为实证,应用随机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测算,研究发现:... 旅游区空间结构演化关系到旅游地的产业效应发挥,分形理论可以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科学的测评,从而为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策略。以云南丽江古城区为实证,应用随机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景区(点)系统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以鱼米河商业步行街为中心的丽江古城区9 km2范围内旅游产业聚集效应呈现递减状况,9 km2以外的景区(点)呈现出离散状况;(2)丽江古城区旅游空间结构呈现出区域二元分异结构;(3)丽江古城区景区(点)总体布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区域"一体两翼"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区空间结构 聚集分形理论 旅游景区(点)系统 丽江市古城区
下载PDF
中国5A级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聚集分形演变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七零 薛美云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81-386,共6页
采用实际交通距离修正聚集分形模型,将2007—2018年间分为4个研究时间点,探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四个空间尺度5A级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四个景区系统均呈聚集态,东部系统的聚集程度最高,其次是西部和全国系... 采用实际交通距离修正聚集分形模型,将2007—2018年间分为4个研究时间点,探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四个空间尺度5A级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分形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四个景区系统均呈聚集态,东部系统的聚集程度最高,其次是西部和全国系统,中部系统最低;(2)全国、东部和西部系统都向均匀分布态势演变,而中部系统向集中分布方向演变;(3)全国景区系统分形的演变速度最快,其次是东部和西部系统,中部系统最慢.建议今后更多关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省份的5A级景区的培育,争取全国每个地级单位均拥有5A级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分形模型 5A级景区系统 空间结构演变 中国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的皖南旅游区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芳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10年第1期94-99,共6页
根据聚集分形理论,以皖南旅游区景点系统为例,对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测算出聚集维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优化皖南旅游区子系统的划分,最终确定大皖南旅游区系统,即以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心景点,九华山风景区作为次级中心景点。结果显... 根据聚集分形理论,以皖南旅游区景点系统为例,对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测算出聚集维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优化皖南旅游区子系统的划分,最终确定大皖南旅游区系统,即以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心景点,九华山风景区作为次级中心景点。结果显示:皖南旅游区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且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心景点,其吸引力范围足以涵盖到九华山风景区。最后,根据聚集维数测算结果,结合皖南旅游区的实际,对进一步优化皖南旅游区的空间结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分形 随机聚集 空间结构 皖南旅游区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的湖南省国家森林公园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仇维佳 谭益民 张双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8-133,146,共7页
以湖南省5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和分析。分别在湘中、湘南、湘西、湘北地区分别取一个代表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湖南省的中心森林公园... 以湖南省54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其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并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和分析。分别在湘中、湘南、湘西、湘北地区分别取一个代表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湖南省的中心森林公园。研究结果表明: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测算中心时,对周边森林公园的吸引力较强,具有较强中心作用,具有继续开发和发展的趋势,可成为整个湖南省森林旅游的中心。与此同时,根据聚集维数的测算结果并结合湖南省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对湖南省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空间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分形 湖南省 空间结构 森林公园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区间结构,的测评与优化——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16
作者 杨素 田晓霞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6年第3期58-62,共5页
本文以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为基础,采用聚集分形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系统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别以红山公园和民俗风情一条街为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系统的中心景点,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 本文以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为基础,采用聚集分形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系统空间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别以红山公园和民俗风情一条街为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系统的中心景点,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和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旅游景点系统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聚集性特征。选定的中心景点在与其周边的景点的聚集中相互比较融合,分布密度由中心景点向四周均是密度衰减的。聚集维数的测算与评价是景点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的判据依据,据此对乌鲁木齐市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优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聚集分形 乌鲁木齐
下载PDF
分形维数、临界阈值、逾渗阈值的计算
17
作者 唐瑞华 陈锦荣 +1 位作者 赵力 黄德财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1-34,58,共5页
文章采用改进的RSNG模型(Random Successive Nucleation Growth Model),总结了三种计算聚集体分形维数的方法;运用逼近法确定分形向均匀结构的临界阈值;使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在三种近邻条件下的逾渗阈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分形维数三种... 文章采用改进的RSNG模型(Random Successive Nucleation Growth Model),总结了三种计算聚集体分形维数的方法;运用逼近法确定分形向均匀结构的临界阈值;使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在三种近邻条件下的逾渗阈值。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分形维数三种方法的结果相同;而计算逾渗阈值两种方法的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聚集 RSNG模型 分形维数 临界阈值 逾渗阈值
下载PDF
羰基γ-(Fe,Ni)纳米颗粒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利民 葛副鼎 朱静 《金属功能材料》 1995年第6期229-230,共2页
以五羰基铁和四羰基镍为前驱体,使它们在高温下热解并通过自合金化过程制备出抗氧化性能强的粒度为50nm的羰基γ-(Fe,Ni)超细微粒,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的定量分析表明,其Fe、Ni的原子含量约为Fe40%、N... 以五羰基铁和四羰基镍为前驱体,使它们在高温下热解并通过自合金化过程制备出抗氧化性能强的粒度为50nm的羰基γ-(Fe,Ni)超细微粒,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的定量分析表明,其Fe、Ni的原子含量约为Fe40%、Ni60%,透射电镜分析表明粒度为50nmn的颗粒是由粒度只有几个nm的更小的颗粒所组成,并测量了颗粒的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微结构 分形聚集 羰基化合物 热分解
下载PDF
分维度随相互作用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前 孙强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讨论了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分形聚集的影响.根据SAK模型导出了分维度与相互作用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粒子间相互吸引能的增加,聚集的分维度减小.从而解释了现有的实验结果和计算机模拟结果.
关键词 粒子 相互作用 分形聚集 分维度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旅游圈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聚集分形特征 被引量:25
20
作者 戴学军 丁登山 林岚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89-2200,共12页
基于GIS技术,结合旅游域模型,获得长三角地区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圈旅游吸引物数据,运用分形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认为各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具有聚集分形特性,且存在三种不同类型,在相同类型中的各旅游圈旅游吸... 基于GIS技术,结合旅游域模型,获得长三角地区各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圈旅游吸引物数据,运用分形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认为各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具有聚集分形特性,且存在三种不同类型,在相同类型中的各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聚集维数值在无标度区间的变化也存在差异;空间结构基本上是从中心旅游吸引物点向周围腹地密度衰减的,在对应于Rs≤30km的无标度区间内,旅游圈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随机聚集维数值均在0.5左右,对应于其他无标度区间,随机聚集维数值多在1.35和1.80左右;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和上海等北部地区旅游圈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随机聚集维数值小于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南部地区的旅游圈,北部地区城市旅游圈旅游吸引物体系空间结构紧致性强于南部地区的城市旅游圈,北部旅游圈足以构建3日游的110km半径,南部旅游圈的实际范围则可能小于11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圈吸引物体系 聚集分形 长三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