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支球囊保护策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比较
1
作者 刘文杰 刘瑞杰 +4 位作者 梁龙威 蔡振明 陈杰民 兰军 涂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14期7-1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6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按不同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分为单支架组和双支架组,每组130例。单支架组采用单支架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双支架组采用双支架球囊保护... 目的比较不同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6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按不同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分为单支架组和双支架组,每组130例。单支架组采用单支架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双支架组采用双支架球囊保护策略。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单支架组手术时间(43.64±5.03)min短于双支架组的(49.83±5.37)min,球囊使用数量(3.46±0.31)个、支架植入数量(1.86±0.28)枚及导丝使用数量(2.04±0.41)个少于双支架组的(4.25±0.56)个、(2.35±0.35)枚、(2.35±0.53)个,对比剂用量(151.71±28.18)ml少于双支架组的(175.52±32.3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支、分支的心肌梗死溶栓实验(TIMI)血流3级比例及血管残余狭窄≥30%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分支血管慢血流、术中分支血管闭塞、术后心肌酶谱增高及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单支架组MACE发生率8.46%与双支架组的7.6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支架与双支架分支球囊保护策略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临床效果确切,但与双支架球囊保护策略比较,单支架球囊保护策略能减少支架、球囊、导丝使用及对比剂用量,手术时间更短,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单支架 双支架 分支球囊保护策略
下载PDF
单支架与双支架术式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对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马敏 何丹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89-93,共5页
背景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叉病变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而明确合适的球囊保护策略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单支架与双支架术式的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对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 背景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叉病变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而明确合适的球囊保护策略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比较单支架与双支架术式的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对冠状动脉前降支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收治的冠状动脉前降支真性分叉病变患者260例,根据分支球囊保护策略分为观察组(n=108)和对照组(n=152)。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双支架术式分支球囊保护策略,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支架术式分支球囊保护策略。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球囊使用数量,支架植入数量,导丝使用数量,对比剂用量,术中分支血管慢血流、血流限制性夹层/分支血管闭塞,术后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增高、主支及分支血管TIMI血流3级发生率,观察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球囊使用数量、支架植入数量、导丝使用数量、对比剂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分支血管慢血流、血流限制性夹层/分支血管闭塞发生率及术后心肌梗死,心肌酶谱增高,主支、分支血管TIMI血流3级,再发心绞痛,主分支血管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支架及双支架术式的分支球囊保护策略治疗冠状动脉前降支真性分叉病变患者效果较好,与双支架术式比较,单支架术式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球囊使用数量、支架植入数量、导丝使用数量及对比剂用量,但会增加患者再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前降支 真性分叉病变 分支球囊保护策略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