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活性染料热焙一步固色助剂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宋心远 高明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8,共5页
本文介绍了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热焙固色的一种新方法。活性染料在加有固色剂N-12和双氰胺后,可在中性和高温条件下固色,新工艺得色量和 K/S 值比通常小苏打-尿素工艺高。DSC 和 DTA 研究表明,活性染料和尿素或双氰胺混合物的熔点比... 本文介绍了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热焙固色的一种新方法。活性染料在加有固色剂N-12和双氰胺后,可在中性和高温条件下固色,新工艺得色量和 K/S 值比通常小苏打-尿素工艺高。DSC 和 DTA 研究表明,活性染料和尿素或双氰胺混合物的熔点比尿素或双氰胺单独存在时降低了15~30℃。这对染料干态固色非常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活性染料 热焙固色 固色剂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涤棉针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伟勇 郑向红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5年第1期13-16,43,共5页
选用国产R型活性染料与耐碱性分散染料在中性浴中作涤棉针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可达到二浴法染色的效果, 从而缩短工艺程序, 节省助剂和化学药品, 节能节水, 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词 一浴一步法 涤棉针织物 分散/活性染料 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 工艺程序 化学药品 生产效率 二浴法 耐碱性 中性
下载PDF
分散/活性染料一浴轧染中性固色工艺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志平 《印染》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4-16,共3页
本文介绍了涤棉织物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轧焙烘染色的中性固色工艺及基本原理,对中性固色剂NF加双氰胺在轧焙烘染色中的应用与常规碱固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优选了生产工艺配方。
关键词 分散/活性染料 一浴法 轧染 固色 涤棉织物
下载PDF
涤/棉混纺针织物分散/活性染料同浴染色新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明智 李嘉倩 《染整技术》 CAS 2022年第11期20-24,共5页
针对涤/棉混纺针织物传统染色工艺耗水量大、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开发涤/棉针织物分散/活性同浴染色新工艺,实现节水降耗且缩短流程。新工艺在分散染料染涤后剩余的残液中加入缓冲剂,使其继续成为染棉所需的工作液,省去了分散染... 针对涤/棉混纺针织物传统染色工艺耗水量大、耗时长、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开发涤/棉针织物分散/活性同浴染色新工艺,实现节水降耗且缩短流程。新工艺在分散染料染涤后剩余的残液中加入缓冲剂,使其继续成为染棉所需的工作液,省去了分散染料染涤纶后与活性染料染棉前的环节,缩短了传统涤/棉分散/活性染料染色的工艺流程。结果表明,使用缓冲剂的涤/棉分散/活性染料同浴染色新工艺的色牢度可达到传统工艺的水平,节能降耗,清洁环保,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混纺针织物 分散/活性染料 同浴染色 节能减排
下载PDF
分散/活性染料涤棉混纺织物的一浴一步法染色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莫林祥 陈丰 《山东纺织经济》 2018年第11期36-38,共3页
为探讨涤棉混纺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对所选择的三组分散染料和三组活性染料进行了不同染色PH值、不同染色温度等因素变化条件下对涤、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上染纯棉织物时,随着温度的升高... 为探讨涤棉混纺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对所选择的三组分散染料和三组活性染料进行了不同染色PH值、不同染色温度等因素变化条件下对涤、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上染纯棉织物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活性染料碱水解趋势明显,但在120℃温度以下时,染色棉织物的K/S值降低不明显。分散染料120℃上染涤纶织物时,随着PH的逐渐提高,高温碱液对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有一定影响,但是在PH6-9范围内涤纶纺织品的K/S值变化不大。结果表明,常规的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上染涤棉织物是可行的,在不同的染料组合中,"分散蓝2BLN/活性蓝KN-R"、"分散红3B/活性红AES"和"分散黄SE-3K/活性黄AES"组合可以适应120℃以下的一浴一步法分段升温染色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棉混纺织品 分散/活性染料 一浴一步法染色
下载PDF
聚酰胺酯/黏胶混纺织物用分散/活性染料常压一浴法染色
6
作者 和超伟 《染整技术》 CAS 2019年第9期30-31,38,共3页
研究了聚酰胺酯/黏胶混纺织物的常压一浴染色工艺。常压一浴染色法工艺流程短,节省水、电、汽和时间,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染色方法。常压一浴法染色织物与高温高压两浴法皆能得到良好的色牢度与颜色深度。在织物柔软程度方面,常压一浴染织... 研究了聚酰胺酯/黏胶混纺织物的常压一浴染色工艺。常压一浴染色法工艺流程短,节省水、电、汽和时间,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染色方法。常压一浴法染色织物与高温高压两浴法皆能得到良好的色牢度与颜色深度。在织物柔软程度方面,常压一浴染织物更柔软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浴染 聚酰胺酯/黏胶织物混纺 染色 分散/活性染料
下载PDF
采用分散/活性染料工艺印制迷彩布的实践
7
作者 张银山 《河北纺织》 1998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迷彩布 印花工艺 助剂 分散/活性染料
下载PDF
毛/涤混纺织物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探讨
8
作者 郭仕良 陈卫社 黄玉华 《西北纺织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82-90,共9页
本文采用国产分散染料和PW型活性染料,对毛/涤;昆纺织物一浴法染色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探讨,选出了较为合理的染工艺。此法与其它染色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上染率高、色泽鲜艳等优点,各项染色牢度均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本文采用国产分散染料和PW型活性染料,对毛/涤;昆纺织物一浴法染色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探讨,选出了较为合理的染工艺。此法与其它染色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流程短、上染率高、色泽鲜艳等优点,各项染色牢度均可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本文研制的香味自乳化载体,性能优良、效果显著、使用简便,也可用于其它载体染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活性染料 一浴法染色 工艺探讨 混纺织物 分散染料 国家标准 染色牢度 染色法
下载PDF
涤棉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印花地色沾污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治禄 吴培莲 陈一 《染料与染色》 CAS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分析了涤/棉混纺织物采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浆印花产生地色沾污的原因,通过选择分散染料和加强后平洗工艺,以解决地沾污问题。
关键词 印花 分散染料/活性染料 吡啶酮 地沾污
下载PDF
涤/竹/棉混纺纱线的染色工艺研究
10
作者 顾东雅 《辽宁丝绸》 2008年第4期7-8,共2页
根据涤/竹/棉混纺纱线的特点,主要采用分散/活性二浴法的染色工艺对涤/竹/棉混纺纱线进行染色加工处理,并对染色前后的断裂强度、伸长率进行对比,同时对上染率和染后的皂洗牢度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 涤/竹/棉混纺纱线 分散/活性染料 二浴法 断裂强度 伸长率 上染率 皂洗 牢度
下载PDF
一浴法染色新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军峰 赵振河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46-48,共3页
探讨了用分散/活性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的工艺条件,以及用载体法对涤/丝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染色。实验表明,应用该工艺染色不仅染色效果好,色泽鲜艳,上染率高,牢度较好,而且节水、节能、省时,完全符合染整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一浴法染色 分散/活性染料 棉混纺织物 丝混纺织物 工艺条件 一浴一步 染色效果 发展方向 染整工艺 载体法 上染率 色泽 牢度
下载PDF
高效节能型涤棉混纺针织物染色实践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志忠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4-26,42,共4页
涤棉混纺织物常规染色工艺工序多、耗时长、加工成本高。为提高生产效能,降低染整工艺成本,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结合染色后清洗剂ZETESAL NPC进行清洗,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产品质量稳定,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涤棉混纺织物常规染色工艺工序多、耗时长、加工成本高。为提高生产效能,降低染整工艺成本,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结合染色后清洗剂ZETESAL NPC进行清洗,缩短了工艺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产品质量稳定,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碳排放量,符合节能减排增效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节能型染色 涤棉混纺织物 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 免还原清洗
下载PDF
如何提高涤棉或涤粘织物中深色染色的耐皂洗沾色牢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善长 《印染》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分散/活性染料 涤粘混纺织物 分散染料 沾色牢度 纤维表面 深色染色 涤粘织物 染色织物
下载PDF
涤棉织物一浴一步法高效染色工艺实践改进探索
14
作者 刘丹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2年第11期44-46,共3页
针对传统涤棉染色工艺流程长,能耗、水耗大的问题,文章采用阳离子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染色工艺加以改进,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面料的色牢度、耐磨性等性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预期指标,最重要的是能显著节能、减排、降耗。
关键词 涤棉织物 一浴一步法 染色工艺 分散/活性染料
下载PDF
Removal of Dispersed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Activated Carbon Prepared from Olive Stones
15
作者 Sabrina Hemsas Hakim Lounici +1 位作者 Zohra Belkebi Khaled Benrached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4年第5期414-421,共8页
In order to valorize olive stones and to show its potential use in the sorption of two dispersed dyes, it was transformed in activate carbon and characteriz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ystem variables: pH, agitation... In order to valorize olive stones and to show its potential use in the sorption of two dispersed dyes, it was transformed in activate carbon and characteriz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ystem variables: pH, agitation speed, temperature and initial dye concentration were studied in the batch test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ctivated carbon for the dyes removal was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the solution's pH. Acidic pH was found the favour disperse dyes removal. Over 95% removal was achieved for both the dyes at pH 3. The equilibrium time for both dyes was 30 min. Both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adsorption of the dyes.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 succeeded in fitting the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dyes on olive stones activated carbon in single-solute systems, and prediction of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dyes with the Freundlich-based Sheindorf-Rebuhn-Sheintuch (SRS) model gave acceptable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DYE olive stones activated carbon multiadsorp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