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水煤浆的稳定性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朋伟 杨东杰 +1 位作者 楼宏铭 邱学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4-529,共6页
采用Turbiscan Lab浓缩体系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系分散剂(GCL3S)和萘系分散剂(FDN)对水煤浆稳定性及浆体中煤颗粒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煤浆中煤粒沉降行为为差异沉降,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煤颗粒之间会发生团聚,掺1.... 采用Turbiscan Lab浓缩体系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改性木质素系分散剂(GCL3S)和萘系分散剂(FDN)对水煤浆稳定性及浆体中煤颗粒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煤浆中煤粒沉降行为为差异沉降,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煤颗粒之间会发生团聚,掺1.0%GCL3S的水煤浆清液区高度及平均沉降速率仅为掺FDN的68%,木质素系分散剂制备的水煤浆稳定性能优于萘系。分散稳定性分析仪不仅可以用于水煤浆的稳定性分析,还有助于揭示分散剂对水煤浆的稳定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 水煤浆 稳定性 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下载PDF
利用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灭菌型褐色饮料稳定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蔚瑜 周雪松 +1 位作者 钟秀娟 张多敏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采用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分析仪研究不同胶体对灭菌型褐色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利用Turbiscan Easy Soft软件对稳定性扫描图进行分析,并结合离心沉淀率和长期稳定性观察对比,结果表明,添加结冷胶的灭菌型褐色饮料稳定性系数最小,稳定性最... 采用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分析仪研究不同胶体对灭菌型褐色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利用Turbiscan Easy Soft软件对稳定性扫描图进行分析,并结合离心沉淀率和长期稳定性观察对比,结果表明,添加结冷胶的灭菌型褐色饮料稳定性系数最小,稳定性最好;采用T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可以更快速准确地判断该体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灭菌型褐色饮料 稳定性
下载PDF
光散射技术在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郭勇飞 尹明明 陈福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4,共6页
证明了将光散射技术用于评价水乳剂稳定性的可行性。通过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的研制,证明了来自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的稳定性参数(SI)可以作为水乳剂稳定性判定的量化指标,其结果与传统的热贮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试验... 证明了将光散射技术用于评价水乳剂稳定性的可行性。通过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的研制,证明了来自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的稳定性参数(SI)可以作为水乳剂稳定性判定的量化指标,其结果与传统的热贮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试验结果一致,SI<4.0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体系具有稳定性。此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配比对体系的稳定性影响最大,水质和共乳化剂用量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差异不显著。选定乳化剂配比后,水质和共乳化剂对体系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是协同作用的结果,水质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选择,因而可用自来水配制合格的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乳剂 物理稳定性 光散射技术 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加工方法对异丙甲草胺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冯建国 吴翠霞 +2 位作者 郁倩瑶 项盛 吴学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9-474,共6页
通过分析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短期扫描图谱,以及测定所制备的水乳剂液滴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研究了不同加工方法(油水相添加顺序和乳化剂添加位置不同)对异丙甲草胺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乳化剂添加在油相中... 通过分析Turbiscan Lab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短期扫描图谱,以及测定所制备的水乳剂液滴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研究了不同加工方法(油水相添加顺序和乳化剂添加位置不同)对异丙甲草胺水乳剂物理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乳化剂添加在油相中的反相乳化法(方法 A)制备的水乳剂,短期扫描图谱中背散射光强度随时间降低的幅度很小,液滴平均粒径最小,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加速试验(54℃±2℃,14 d)后外观均一,稳定性最好;采用乳化剂添加在水相中的反相乳化法(方法 B)制备的水乳剂稳定性次之;采用乳化剂添加在水相中的直接乳化法(方法 C)和乳化剂添加在油相中的直接乳化法(方法 D)制备的水乳剂,试样短期扫描图谱中背散射光强度随时间均发生明显变化,顶部及中下部背散射光强度随时间呈更加明显的下降趋势,液滴平均粒径均较大,Zeta电位绝对值较小,加速试验后外观不均一,上层析水,下层产生少量沉淀,其中采用方法 C制备的水乳剂稳定性最差。表明采用不同加工方法制备的同一配方异丙甲草胺水乳剂的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以乳化剂添加在油相中的反相乳化法制备的水乳剂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方法 异丙甲草胺 水乳剂 物理稳定性 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平均粒径 ZETA电位
下载PDF
稠油乳化降黏剂高温稳定性室内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田聪 文富民 +3 位作者 王睿麒 李晨 李俊 陈文斯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9年第9期14-20,26,共8页
稠油开采具有黏度高、开采困难、耗费资金高等特点,本文对两种稠油乳化降黏剂AOS和MES开展评价,通过Attension表面张力仪分析了高温处理前后的表面张力变化。以降黏率与破乳脱水率为指标进行了乳化降黏效果评价,接着利用Turbiscan Lab... 稠油开采具有黏度高、开采困难、耗费资金高等特点,本文对两种稠油乳化降黏剂AOS和MES开展评价,通过Attension表面张力仪分析了高温处理前后的表面张力变化。以降黏率与破乳脱水率为指标进行了乳化降黏效果评价,接着利用T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了高温处理前后的动力学不稳定性参数TSI,并采用STDEV函数处理求得S分离值。实验结果表明:AOS在高温处理前后表面张力变化仅为0.86%,MES则为12.38%;两种降黏剂的降黏率均达到97%以上,浓度0.3%的AOS沉降脱水率为86.67%,1.0%的MES为81.67%;两种浓度的AOS在高温处理前后的TSI变化量为0.02和0.27,MES对应为0.13和0.64。AOS对应的S分离值为0.0668和0.1300相对小于MES的0.1874和0.2364,AOS总体上稳定性均优于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表面张力 T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动力学不稳定性 S分离值
下载PDF
建立一种检测乳状液油滴粒径的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文玲 徐冬梅 +2 位作者 韩晓强 段小红 刘静 《新疆石油科技》 2007年第3期46-51,共6页
利用Turbiscan MA2000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建立检测油滴粒径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因素的控制,使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0%,可以满足实际生产和研究工作的需要。
关键词 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油滴粒径 迁移速率的影响因素
下载PDF
核桃乳的最佳存放条件探讨
7
作者 赵慧博 夏君霞 +3 位作者 齐兵 路敏 徐姗 吴彦兵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41-245,174,共6页
为探究PET装核桃乳的最佳存放条件,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了不同处理料液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确定了存放温度、时间及照度对料液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最佳条件组合,并解释了不同因素水平的选择、组合... 为探究PET装核桃乳的最佳存放条件,利用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测定了不同处理料液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及验证实验确定了存放温度、时间及照度对料液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最佳条件组合,并解释了不同因素水平的选择、组合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核桃乳产品生产后常温、照度为30 lx条件下,放置10 d,稳定性指数值最小,即此时料液处于最佳保存状态,选定的三个因素中,稳定性影响力次序为:温度>时间>照度;其可能的机制是,此条件下,PET装核桃乳非均相液体体系,热力学上分子融合及动力学上重力分层所致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制约;料液稳定性的影响涉及乳化等具体加工工艺,因此,不同生产工艺的核桃乳最佳存放条件与本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乳 稳定性 分散稳定性分析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