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随访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孙雨华 耿晓坤 +3 位作者 张正海 张海滨 甘舜进 张立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1257-125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及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7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颈动脉支架术(...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及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7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颈动脉支架术(CAS),观察组患者行分期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同期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随访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10.3%,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支架内狭窄、血管闭塞、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术后再行CAS术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同时长期随访效果好,安全可靠,是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期介入治疗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疗效
下载PDF
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肖淑英 杜会山 +4 位作者 孟繁花 封靖 耿晓坤 童燕娜 程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颈动脉支架术(CA...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随访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78例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和颈动脉支架术(CAS),观察组患者行分期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同期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随访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总并发症发生率(10.3%)明显低于对照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进行长期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支架内狭窄、血管闭塞、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的发生率(0,0,2.6%,5.1%)明显低于对照组(7.7%,10.3%,12.8%,17.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期先行PCI术后再行CAS术治疗,不仅疗效显著,合并症发生率低,且同时长期随访效果好,安全可靠,是临床上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分期介入治疗
下载PDF
分期介入手术治疗宽颈脑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志青 蒋伟平 +2 位作者 寻仁德 钟灿 屈洪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3931-393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手术治疗宽颈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宽颈(1.2<瘤颈比<1.8)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架辅助+负荷量抗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分期手术(一期单纯... 目的:探讨分期介入手术治疗宽颈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60例宽颈(1.2<瘤颈比<1.8)脑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架辅助+负荷量抗聚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分期手术(一期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近破口处瘤体,二期栓塞残余瘤体及瘤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及3个月再出血和脑梗死发生情况,在出院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评价疗效。结果:术后第1、3天,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和3个月,观察组脑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分期介入手术治疗宽颈脑动脉瘤破裂疗效显著,并可减少再出血和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动脉瘤破裂 分期介入手术 支架辅助 GOS评分
下载PDF
断指再植术后分期介入康复护理训练的体会
4
作者 李克芳 李金敏 +1 位作者 曹民 范桂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8期1196-1197,共2页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分期介入 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
下载PDF
急性颅内动脉闭塞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的临床应用和预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立民 胡深 +1 位作者 颜杰浩 温清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采用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和预后评价。方法对36例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行分期介入梯度治疗,早期采用小径球囊经皮腔内成形术(PTA)或联用小剂量尿激酶(UK);后期使用支架成形术(PTS),评估复通... 目的探讨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采用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治疗的临床应用和预后评价。方法对36例前循环颅内动脉急性闭塞行分期介入梯度治疗,早期采用小径球囊经皮腔内成形术(PTA)或联用小剂量尿激酶(UK);后期使用支架成形术(PTS),评估复通术后出血性转化发生率和成形术后相关性血栓事件的出现率及其总体预后。结果 3例在PTA期发生出血性转化,其中1例需外科处理,2例遗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PTS期无支架相关性血栓形成终点事件发生,无全因性死亡。结论对急性颅内动脉闭塞采用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既可达到有效缓解早期的缺血性状态,同时预防出血性转化,又可明显解除后期残留狭窄,降低术源性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但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内动脉闭塞 分期介入梯度再通术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经皮腔内血管支架术 出血性转化 血栓性事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后非梗死相关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策略
6
作者 杨露 魏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862-864,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手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后,残余的非梗死相关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现就如何评价非梗死相关动脉狭窄及如何选择最能从分期冠脉介入术中获益的患者等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 非梗死相关动脉狭窄 分期冠脉介入手术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的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于佳新 刘晓坤 +3 位作者 张琦 左淑萍 张庆华 刘晓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484-5485,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择期完全开通及不完全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就诊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287例,梗死相关动脉(IRA)行经皮冠状动...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择期完全开通及不完全开通非梗死相关动脉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就诊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287例,梗死相关动脉(IRA)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非IRA择期完全开通及不完全开通患者临床随访1年,进行临床预后分析。结果对高危患者完全再血管化预后好,心脏事件及心绞痛发生率显著低于不完全血管开通组。结论急性STEMI患者,对于高危且临床症状典型的多支病变患者应实行完全再血管化,对于非高危且不伴有明显缺血症状的患者仅对其梗死血管动脉行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非梗死相关动脉 分期冠脉介入手术
下载PDF
一次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巧妮 鱼淼 梁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693-696,共4页
目的比较一次与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功能性血运重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病人随机分为血流储备分数指导... 目的比较一次与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病人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行功能性血运重建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病人随机分为血流储备分数指导下一次PCI组(n=50)和分期PCI组(n=50),一次PCI组功能性血运重建一次PCI完成,分期PCI组分2次或2次以上PCI实现功能性血运重建.比较2组病人的PCI资料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与分期PCI组相比,一次PCI组手术时间[(95±60)min比(170±82)min,P<0.01]、住院时间[(3.4±2.6)d比(7.5±1.5)d,P=0.01]和住院费用[(44765±15265)元比(68861±19854)元,P=0.04]显著降低;2组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术后1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支血管病变的病人行一次PCI功能性血运重建安全有效,病人短期预后不劣于行分期PCI功能性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多支血管病变 功能性血运重建 一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术后非梗死相关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露 魏盟 +1 位作者 金惠根 杨伟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后,剩余非IRA严重狭窄再次PCI或药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后,剩余非IRA严重狭窄再次PCI或药物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及普陀区中心医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190例,一组(129例)仅对罪犯血管实行了再血管化;另一组(61例)实行分期介入手术达到完全再血管化,随访2组患者预后。结果仅处理罪犯血管组平均年龄高(P<0.05)。随访期间死亡事件发生率高(P<0.05)。在高危患者亚组,完全再血管化组预后好。在低危亚组,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高危患者,应尽可能对大于70%的狭窄实行完全再血管化。对于非高危且不伴有明显缺血症状的患者对其非IRA病变采用保守治疗可达到与完全再血管化治疗类似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非梗死相关动咏狭窄 分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